第436章 75亿的上市企业
推荐阅读:人在东京,抽卡化身大妖魔 释天武向你分享了磁场转动 斗罗:好处我来,副作用你扛 影视:从大奉打更人开始 废土:我的物品无限升级 从漫画编辑开始 我活一天就变强一点 人快老死,我觉醒了长生命格 修仙,我能穿越异世界 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
这一日,严祖和携妻儿前往深水湾78号别墅。
“大姐夫,给你带了对小玩意——清雍正的胭脂红内粉彩荔枝纹杯一对!”
陈光良笑骂道:“你小子是不是感谢错人了,你姐借你的钱,你外甥和你合伙,怎么还把东西送到我这里来了。”
严祖和笑着说道:“没想到什么好拿出手的,这不是正好家里有这么个好玩意么!”
陈光良没有看盒子里的东西,而是说道:“那我更不能收了,岳父大人的收藏,倒是拿来给你做人情,还回去吧!”
严祖和讪讪的说道:“是父亲拿给我的,不是我主动去要的!”
眼看弟弟下不来台,严人美把东西拿了起来,说道:“收着吧,又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这样,我借你的那500万,少给一年的利息吧!”
实际上,瓷器怎么也要值个一二十万港币。
至于严人美说借钱给利息的话,自然也是认真的,这就是生意场上的规矩。
只不过,严人美借了弟弟500万,已经三年时间,每年利息只要5厘,比起外面利息动辄10~15厘,算是便宜很多了。
“大姐说了算”
严祖和找了个门坎下,实际上他也知道——大姐夫什么都不缺,不稀罕他这些小东西。
不过这次大姐夫一家,帮了他们家族大忙了,他要是不知礼数,父亲都得教训他。仅仅是股票上,至少也是挽回近千万的损失(含后来赚到的),又和他合伙做地产生意,让自己赚了六百多万,如果再算上没有在地产低谷时变卖物业,又是好几百万的。
陈光良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关心的说道:“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这次长子陈文杰帮了他舅舅大忙,让严祖和拥有了做生意的本钱,不至于真成了二世祖。
而在陈光良看来,自己这个小舅子不是草包,借贷炒股,只能说明他太过冒险;这次吸取教训,一定是深刻的。
严祖和说道:“做点地产的小投资,稳打稳扎,争取以后不再犯上次的错误。”
陈光良点点头,随即思考了一下,说道:“我这里有个生意,不知道你想不想合伙做?”
严祖和脸上的表情迅速转变为惊喜,连忙说道:“想做,能得姐夫指点一下,不知道少做多少年的弯路!”
姐夫又和姐姐、外甥不同,大姐那是借钱,外甥那是变相送钱,但终究只是看他可怜,而给予的帮助。
但姐夫若是指点一下,那可能是终身受益!
陈光良说道:“美国出现一种餐饮模式——快餐,简单来说就是简便的餐饮,代表性的是麦当劳、肯德基,这种模式才刚刚起步,但其连锁模式的前景却非常大。当然,我不是让你做洋快餐,而是做中式快餐。具体我这里有些详细的想法,但还是需要你先去美国考察一下麦当劳和肯德基,回来再找我讨论吧!”
严祖和一脸懵逼,说道:“是饭店?”
陈光良说道:“你先去考察了再说。总之这个生意做大了,也是相当有规模的,如果再找准机会上市,企业可以说发展一片光明。”
“好的。我最近就去美国考察!”
严祖和终于激动起来。
陈光良倒并没有在意什么,他说白了就是出个点子,指点严祖和一下。
当然,他还要占股5成才行。
他本身看不上这个小生意,但如果小舅子没事可做,便做这个生意很合适。
时间匆匆,转眼又是三个月过去,来到1961年。
在过去的两年多的时间,香港股市处于一个持续上涨的程度,指数翻了五倍左右。
当然这个时期的‘指数’的代表性很差,直到去年(1960)的‘平安指数’出现,从平安指数100也涨到260多,一年翻了一倍多。
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光良决定将‘长实集团’进行上市。
因为长实集团这几年发展商业地产,负债高达数千万港币,而陈光良又不愿意再拿出自己的钱去补贴。
长实的会议室。
长实集团的高层,和‘平安投资’的高层,正在进行上市前的讨论。
平安投资的总经理张树年(张元济之子),拿着资料汇报道:
“长实集团最终决定的上市资产包括五部分:地产开发、商业综合、基建综合、酒店资产、食品综合。”
“地产开发部分,包括在建和筹建的7个地盘,总计1230个住宅单元.总价值为3500万港币。”
“商业综合部分,包括:中环的长江广场(价值1.5亿港币)、铜锣湾的百德新街综合项目(价值1.8个亿).连卡佛集团,包括物业在内,估值为1个亿总价值约4.5亿。”
“基建综合部分,包括:投资红磡隧道、保利建筑等建筑相关总价值3000万港币。”
“酒店资产部分,包括:中环的香格里拉酒店(价值1.5亿)、九龙的美丽华酒店(0.7亿)总价值2.2亿。”
“食品综合部分,主要是维他奶集团,总资产为1个亿。”
“负债方面,总计是0.95亿港币。”
“所以,总股本以3000万股计算,我们的建议是发售价为25元每股,发售25%的股份,即750万股,筹集资金1.875亿港币。”
比之前的预计少!
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储备地盘及住宅收租物业,不再上市资产内。像是包括新加坡的乌节路50多万平方尺地皮,以及日本银座五幢物业,还有香港千幢3~5层唐楼,最后还有刚刚购入的北角22万平方尺的地皮(制片厂)。
陈光良说道:“筹集资金1.875亿,如此庞大的资金,对香港来说,完成有些难度!那么,海外的投资者情况如何?”
张树年自信的说道:“我们平安投资已经事先在本港调查,长实集团的股票受欢迎的程度,不会输给英资;如果再加上陈先生的影响力,那便是超过英资。综合考虑,我们只是准备在海外引进5%的资金,其余都在香港进行推介我们相信,此次长实集团上市,将成为香港商界最大的明星和重大事件。”
众人纷纷点头,认可这个预判。
虽然说整体上英资的股票更受欢迎,但如果长实上市,但一定是超过英资的。恐怕,也就汇丰银行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实际上,长实集团上市的资产中,中环物业也就三座而已,还比不上置地。
但是,长实集团的地产资产,都是附加值很高的,属于‘商业综合体’,包括百德新街项目、长江广场、香格里拉酒店、美丽华酒店等,都是品牌。
“那就全力筹备,3月份正式上市。”
“好的”
一时间,长实集团重新出发,内部组织架构也有一些变化。像陆孝清、陈文杰等新一代管理高层,此次也是被委以重任,当然上市企业长实集团的董事。
元旦过后不久,铜锣湾百德新街的‘大丸百货’也迎来开幕。
陈文杰作为长实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和酒会。
大丸百货是一幢大厦建筑,他位于百德新街、记利佐治街、东角道的交汇处(即后世的崇光百货隔壁),此建筑高22层,下面12层则是‘大丸百货’,上面则是写字楼部分。
大丸百货,只是百德新街综合项目的一部分,稍后隔壁的‘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也即将开业。
今年,同在一条街的‘富丽华’星级酒店也将开业,还有写字楼;至于公寓楼,已经基本承租出去。
大丸百货的股权中,长实占股50%,这是基于长实集团的强势;不然,像前世的张祝珊家族,仅占股49%。
本身,长实集团的选择性很多,不仅拥有自己的百货集团——连卡佛集团,亦在海外拥有较深的零售业关系。
但最终选择大丸百货,是基于日本商品的全面及物美价廉,以及日本的服务值得称赞。
所以说,这何尝又不是一次‘学习’!
陈文杰今年已经28岁,他成熟稳健的作风,在长实集团也被大家所称赞。
今天他在现场,也显得非常的游刃有余,毕竟‘百德新街’和‘长江广场’项目,一直是他重点负责的项目。
有记者也第一次拍摄到‘陈氏家族’长子的照片,毕竟陈文杰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
在酒会上。
陈文杰招待今日前来的数百位贵宾,显得游刃有余,颇具大家作风。
“霍生,招待不周!”
霍英东笑着说道:“陈生客气了,今日我们也是来学习的。长实集团在地产开发领域,是我们华商的鼻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
陈文杰举起酒杯,说道:“大家一起互相学习才对!”
周边的郭德胜、李兆基、郑裕彤、陈曾熙等人,纷纷举起酒杯回应。
在他们的心里,陈文杰是和他们一代的,那陈光良就完全是‘前辈商人’了。就是在平常,他们也只接触过陈文杰,鲜有碰到陈光良。
霍英东大方的说道:“至少在香港,英资都未有长实集团有魄力,一口气在铜锣湾和中环,投资两个大型商业项目。”
众人纷纷点头。
此时,大家不管心里怎么想,但至少是‘华英阵营’中的华资。
如今在香港的房地产中,怡和系才刚刚投资‘文华酒店’,预计还有三四年才开业;至于海运大厦,目前甚至还没有消息。
所以百德新街的综合项目,以及长江广场,便是香港商业地产(购物中心)的代表。
聊了一阵后,陈文杰又去招待别人,这一幕看得今日的贵宾在心里想道:“陈氏家族的第二代稳了!”
眼见长实集团的百德新街商业综合项目、长江广场,即将纷纷开业,作为香港英资的怡和洋行,此时不淡定了。
老约翰·凯瑟克身兼怡和、九龙仓、置地三家公司的大班,他召集管理层商议对策。
他在会议上,说道:“香格里拉酒店在中环大赚特赚,所以我们要置地投资文华酒店;但如今,长实集团开发长江广场,它是香港第一个购物中心项目。所以我们怡和也不能落后,必须开发一个购物中心项目!”
一名高层说道:“只是在中环,我们虽然拥有数幢昂贵物业,但由于长江广场已经打入我们的心脏地段,故找不出合适的地盘。”
九龙仓的高层则说道:“九龙仓倒是有合适的地盘,那就是九龙仓的码头,可建一座大型购物中心。码头不仅是香港班轮的上下客码头,本身尖沙咀也是香港的游客旅游区,各方面都比较适合。只是,投资一个购物中心需要庞大的资金,我们无能为力!”
老约翰·凯瑟克皱眉起来,怡和自从五十年代,在内地损失不菲后,便元气大伤;另外一方面,怡和集团开始向海外发展,将在远东赚的钱,很多都投资在海外。
所以,修建一座购物中心,对九龙仓是一个巨大的负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
他很快想到一个事情,说道:“九龙仓那里是香港地标,关系着海外游客来港后的印象。如果向港府求助,那么说不定可以获得港府的帮助.因此,我决定就选九龙仓来完成。”
好家伙,怡和集团的事情,居然会想到港府来资助。
这在华资看来,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一件事。
但约翰·凯瑟克未必是异想天开,毕竟怡和集团的人,在港府很有势力。
铜锣湾一下子成为香饽饽,首先便是因为‘红磡海底隧道’的港岛出入口在铜锣湾,其次便是因为百德新街这个大型商业综合项目。
一下子让铜锣湾成为香港的投资胜地,土地价格也再一次的上涨起来。特别是铜锣湾的住宅单元,很多都已经需要5万一个单元。
当然在做这些投资之前,陈光良本人却是基于香港的经济,比前世至少提前发达3~5年的时间,能支撑长实集团的多个大型地产项目。
不然,仅铜锣湾的百德新街综合商业项目,怕是就很难成功。
特别是百德新街综合商业项目的‘富丽华酒店’及‘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更是需要一定的商业繁华的基础,才能一举成功。(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198/128419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