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父与子
推荐阅读:人在东京,抽卡化身大妖魔 释天武向你分享了磁场转动 斗罗:好处我来,副作用你扛 影视:从大奉打更人开始 废土:我的物品无限升级 从漫画编辑开始 我活一天就变强一点 人快老死,我觉醒了长生命格 修仙,我能穿越异世界 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
与此同时。
环球集团的二当家陈光聪,正在和埃索石油公司的船务经理牛登,讨论租船事宜。
“牛登先生,我们环球航运可将一艘5.6万吨、两艘2.8万吨的新油船,以三年合同的长期租赁方式,租赁给埃索石油公司。”
牛登笑了起来,说道:“陈先生,恐怕是你们担心现在航运不景气,而打算租赁三年吧!”
言下之意,以前行情好时,你们不提长期租赁;如今行情差,你们则想着长期租赁这种好事。
陈光聪坦然说道:“是有这种担心!不过牛登先生,三年租期的合同,能为埃索石油省下不少的运费开支。”
牛登心动了!
世界航运形势走低,这对埃索石油是好事;如果这个亚洲的航运企业,再低价租赁,这确实省却更多的成本。
而且合作多年,埃索石油公司对环球航运的各方面都非常满意,这些华人都是肯吃苦之辈,不像欧美船队的海员。
“我还没有看到很低的价格呢?”
陈光聪当即将报价拿出来,递给牛登。
这一次,大哥是希望将旗下的油船,纷纷签署三年期的长期合同。也不怕这些石油公司不签,因为确实价格优势摆在这里。
此时的世界航运,希腊和日本的人工开支已经非常大,是香港的2~3倍,香港航运是必然崛起的。
牛登看了一下报价,立即心动。
虽然考虑航运形势不行,但他认为可能仅需一年,最多两年,就会走出低迷;其次,这个长期合同的价格,算下来运费仅需欧美船队的7成。
“好,既然你们表现出诚意,那我们也就继续加深合作。这三艘船的长期合同可以签署,另外如果我们还需要船,也会优先考虑你们。”
“多谢”
陈光聪心中大喜,出师顺利。
目前环球航运拥有52万吨的油船,除4艘5.6万吨的以外,其余多为两三万吨的油船,其中仅有2艘是二手油船。
当然,大哥已经在日本开始造10万吨的油轮四艘,明年就能陆续下水。
所以这个时候将前面的油船签下长约,明年新船下水的业务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更何况,大哥说过,此轮航运低迷,很大的可能性要持续到1961年结束,正好三年时间左右。
4月,香港理工学院筹画委员会正式成立,陈光良爵士担任主席。
委员会成员中,还包括唐炳源(纺织业企业家)、简悦强(律师、市政议员)、周锡年(两局议员)等人。
委员会成立后,立即组织了第一场会议。
陈光良很是高兴的说道:“各位,今天我们能齐聚一趟,充分说明香港迫切的需要一所理工类性质的高校。另外,港英政府毕竟是‘殖民政府’,他对本港的科技发展,不会那么上心,更重视香港大学这样的文科类大学;但我们作为华人,要长期考虑香港的经济发展需求.所以,香港的工业不能永远停留在轻工业和粗浅科技产业当中,要从现在起,开始积累科技型人才.”
“就拿我们生产收音机为例,我们只能从日本购买晶体管,但日本自己就在重点发展收音机,它迟早可能限制晶体管对香港的出口。届时,香港晶体管只能从英国进口了。”
“所以说,香港不能只有贸易、金融,一定要有强力的工业产业。而工业产业,又要向着科技含量更高发展。”
众人纷纷鼓掌,别人说这些话,大家会觉得是在‘异想天开’。
但作为‘香港工业之父’的陈光良来说这些话,大家认可度是非常的高。
更重要的是,长江工业集团自成立以来,屡屡获得产品专利,包括塑胶花、拉杆行李箱、方便面等一系列的世界知名度发明。
稍后,唐炳源说道:“目前港府已经划出红磡的地皮,供理工学院使用,但资金上的支持还是不足的。这个很重要,理工学院不是专门学院,他是一所大学性质的大专学院,需要各方面的指标符合,才能评得上。场地、建筑、师资都是非常重要的标准。”
陈光良当即说道:“资金方面,港府是让马会出资部分,另外香港厂商会也会出资部分;剩下的,将继续向各慈善机构和个人进行募捐。当然我个人也是愿意拿出200万美金,且愿意去欧美邀请名师来港教授。”
众人大吃一惊,200万美金可是一笔巨款,足足1100万港币。
这在香港,恐怕是没有任何一个富豪可以拿得出来的慈善资金。打个比方,在保良局和东华三院,每年捐赠100万港币,就可以获得‘总理’或者‘主席’的席位。
周锡年当场笑道:“有陈先生的鼎力支持,香港理工大学的筹建就顺利太多了。换做香港任何一个名人富豪,也没有陈先生的魄力及在这个领域的专业性。”
他此时尚且不是‘爵士’,不过明年也差不多了。
陈光良说道:“支持香港理工学院,就是在支持香港的发展,我作为一个香港人,自当全力支持。接下里,我们需要考虑开设那些专业.”
他最看重的,当然是开设电子类、化工类的专业。
当然其他人中,看重的有纺织类、建筑系等,都是一些目光短浅之辈。
理工学院的筹备委员会,需要向香港政府出具一份完整的报告,也是当天会议的重点议题。
待这份报告被香港政府采纳后,接下来就是正式筹备阶段。
预期,将在1962年正式成立香港理工学院,并在当年向中学毕业生招募生源。
比前世足足提前了十年,显然有陈光良在推动的结果。
不然就算香港工业领先前世三四年,也不会有那么快诞生。
九龙,新蒲岗。
一座叫做‘环宇汽车服务中心’的大厦拔地而起,这是环球贸易刚刚投资的‘汽车服务中心’,总高十层,每层面积1万平方尺,总面积10万平方尺。
这里投入使用后,将为香港的汽车进行维修、保养等业务。
新蒲岗的汽车服务中心开业当天,陈文铭前来剪彩,一同剪彩的还有环球贸易总经理吴浩。
“浩叔,德国的宝马汽车代理权,拿下了没有?”期间,陈文铭也是了解情况起来。
“拿下来了,我们现在呀,代理的汽车品牌已经二十八个了。包括佳特利(凯迪拉克)、标域(别克)、雪佛来(雪佛兰)等美资汽车,以及日本的本田、日产、五十铃,还有就是英、意、法、德等国的多种名牌汽车.”
吴浩热情的介绍起来。
他要这位公子明白,他们环球贸易做的规模也不小。不仅掌握着香港油米、山珍海味等的贸易,亦掌握着香港的汽车、电器、化妆品、建材等行业。
陈文铭当即说道:“环球贸易在香港拥有八家汽车有限公司,每年销售香港50%的汽车,这一个汽车服务中心也是不太够呀!”
吴浩点点头,说道:“不错,我们在长沙湾也投资了一个汽车服务中心,预计1年后建成。一共十二层,总面积12万平方尺。这两个汽车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我们在香港汽车销售领域,便是无可撼动。”
两人交流了很多环球贸易的业务,陈文铭是环球集团的‘继承人’,陈光良有意让他在各个领域出现,熟悉自家的业务。
这时候,陈文铭主动说道:“浩叔,环球贸易的业务做的那么大,总部大厦和环球航运在一起,也多有不方便。我建议,环球贸易购入中环的地皮,建立总部大厦——环球贸易中心。”
他知道,环球贸易和环球航运不同,环球贸易是一家‘员工持股’的企业,父亲占股权的70%,另外30%大概有1000个职工持有。
而如今,环球贸易的员工有近2000人,遍布全球的各个地方。
吴浩马上意动,他也是环球贸易的股东,持股0.3%,而这家企业的资产值已经有六七千万港币,且业务蒸蒸日上,有实力去完成这样的目标。
“文铭,这事我觉得可行。我看,你干脆来负责这事的筹备,晚点我和老板讲讲。”
“好”
两人一拍即合,准备干成这件事。
环球航运、环球贸易,本身也是两个系统。
陈文铭向陈光良汇报——环球贸易有意建总部大厦时,陈光良是欣然答应这个想法。
“正好雪厂街与德辅道的交汇处,有一幢地盘要出售,地盘面积1.41万平方尺,业主是傅老榕家族。你可以去谈谈!”
陈文铭好奇的问道:“这个傅老榕家族是奥门的赌王,在香港也是拥有很多物业,德辅道中8号的广东银行大厦和球义大厦,还有德辅道中的太古洋行旧址。没想到,他们肯出售物业。”
此时的傅老榕没有死,后世广/东银行大厦和球义大厦,被傅老榕后人卖给了置地;置地又将雪厂街的荷兰行和有利银行旧址,四处物业进行合并,建成‘皇后大道中九号’。
当然,后来置地又将这幢物业卖给了中资企业,创下90年代初的天价交易。
而陈光良说的这幅地皮,实际上前世是被恒昌贸易行买下,不过这一世的恒昌贸易行规模很小,毕竟环球贸易崛起,根本就没有它的发展空间。
“奥门的赌牌被争的很厉害,傅老榕出售物业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总之现在中环的地价很高,傅老榕家族出售也是正常。”
“好的,我和浩叔一起去谈。”
陈光良说道:“多学,你还年轻!”
“是,父亲”
看着陈文铭离开的背影,陈光良露出欣慰的笑容,不管怎么说,陈文铭有一点私心是好事。
这件事中,看似是购买一幢总行大厦的事情,实则陈光良看出来,陈文铭记住了一句话——航运具备强烈的周期,多元化经营才是长久生存之道。
目前,环球航运在香港的物业,也就德辅道中的环球集团大厦,另有少量的仓库,在地产领域的投资很少。当然,环球集团还控有香港航空50%股权。
陈文铭通过购入总行大厦,来投资香港物业,是不错的选择。
拥有这两幢大厦后,将来再收购下九龙仓,环球集团便在香港拥有足够的根基。
当然,环球集团要一直坚持做航运,哪怕是八十年代后,也要发展货柜业,保留少量的油船运输。
“大哥,你觉得这个价格合不合理?”
在香格里拉饭店,陈文铭宴请大哥陈文杰,请教地产上的问题。
他接触了傅老榕家族后,对方开价2500万港币,这个价格还真是一般人都舍不得买下的。
而陈文铭也有些嫌贵,但又不想失去这次机会。
陈文杰笑道:“商业地皮这个东西,有一定的市场价格参考,但终归是要考虑你是否想要。这幅地皮我们长实集团本来想买下的,这不是正好环球贸易有意建总行,便交给你去谈。所以说,价格能接受,就要买下来。优质的物业,是不愁买家的,特别是现在东南亚和欧美资本来港,他们未必没有这种魄力。”
“有道理”陈文铭高兴的说道:“其实吧,我也是怕买贵了,让老爸不高兴。”
陈文杰摇摇头,说道:“要说在这方面,我们加起来也比不过老爸,他喜欢的东西、看好的东西,是不怎么在乎价格的,只要不是太离谱。”
陈文铭一愣,没想到大哥已经对父亲如此的了解,果然是他们的大哥。
“嗯”
随后,兄弟俩交流起工作来,他们是一母同胞,关系更加的亲密无间。
陈文铭还说道:“老三马上就要从麻省理工大学毕业了,他肯定是要加入长江工业集团的。老爸最近又鼎力支持香港理工学院的筹建,以后香港若是能发展成日本那样的经济就好啦。”
陈文杰摇摇头,说道:“很难的!父亲也只是尽力去支持香港工业的发展,但香港毕竟底子太弱,地区太小,很难有日本那样的工业体系。当然,正因为香港地区小,所以只要某些领域发展起来,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不知不觉中,兄弟俩也站在了香港大局层面,来讨论。
他们四兄弟都明白,目前来看的话,老大在长实集团、老二在环球集团、老三在长江工业集团、老四加入平安金融集团。
接班的话,他们从来不说。
他们也明白——父亲的身体情况,他们也未必有其好。但他们也是有目标的,那就是成为父亲最好的帮手之一,分担父亲的压力。
所以,这也是他们主要奋斗的动力。(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198/128419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