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 第278章 287凌烟阁,李玄霸

第278章 287凌烟阁,李玄霸


坠落。

    上升。

    矛盾的感觉在心中升起,就像第一次进入龙舟秘境一样。

    李存孝跟随在郭钊的身后,步入门户。

    一开始感觉自己在向着大地深处前进,然而当抵达某个界限之后,转而开始上升。

    抬望眼,但见云海翻涌,宝殿凌霄。

    坠落于天际,脚下殿宇连绵,琉璃烁金,檐兽旁仙鹤起舞,丹墀下凤舞龙翔。

    进入秘境的六人都是天梯圆满,只差一步便打破玄关,只是高空降落对于他们自然不算什么。

    真元鼓荡,闪烁各色光芒的真形一一显化。

    青龙寺两人中,如海的真形赫然是青黑三面的不动明王,如慧的真形则是手捧连鼓的雷神。

    而朝廷两人,崔远和王赞的真形却是一样的,都是一匹赤红的天马。

    其鬃毛马尾及双眼好似星光凝聚,起伏中扰动了云气,缥缈高远。

    六人落到地面后,郭钊注意到李存孝的目光,开口解释道:

    “太宗文皇帝武功盖世,曾为军中将士创法《八尺龙骧》”

    “这门武学虽然上限不到宗师,但对于领军的将校来说,却是便于组成军阵,易于入门,兵部官员多习之。”

    “而且这天驷真形,在绝学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比起我们楼观道的四象真功,也只是略逊一筹而已。”

    李存孝闻言了然

    所谓“星缠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驷超天河”,汉中星曰天驷,天驷便是天马。

    大秦太宗南征北战,座下六骏陪伴其一路走来,功勋卓著。因此也有人说,《八尺龙骧》是太宗文皇帝为了缅怀自己的战友所创。

    “诸位进入大赤天之前,想必都已经从宗师口中了解了。”

    王赞开口,吸引了众人注意力。

    “我朝太宗文皇帝,文治武功,德被苍生,得天降灵宝太清宫。”

    “国朝供奉六百载,其中珍材异宝、奇禽瑞兽,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但是.”,王赞脸上的傲然还没消退,口中却忽然来了一个转折。

    “这大赤天中最珍贵的,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将留下的残影。”

    “与其交手,胜之不仅有益元神,又能得太清玄气洗涤肉身真元。”

    “甚至,若是悟性够高,还有机会领悟诸位宗师的神功绝艺。”

    “我们此次进入,只能停留一天时间。与其浪费时间在那些天材地宝上,不如直奔主题,如何?”

    “朝廷是主,我等只是客,自然是听从王侍郎安排。”

    青龙寺二僧并无异议,楼观道两人自然也不会搞事。

    毕竟那位王侍郎说话的时候,崔远已经小心翼翼地请出一块玉圭。

    白玉之上,勾画龙纹,出现的瞬间便和周遭空间呼应,绽放涟漪。

    李存孝对此十分熟悉,这玉圭显然是在这大赤天中用来挪移的钥匙,对方早有准备,看似商量的话不过是在打招呼而已。

    “说是直奔主题,其实是不愿意让我们捞得太狠。”

    “高骈还真是小气。看起来,朝廷如今物资确实短缺到一定地步了。”

    得到同意后,崔远举起玉圭,六人脚下的层云顿时化为舟船,朝着天宫的最高处疾驰而去。

    李存孝来之前,太乙真人特地吩咐过,尤其是关于凌烟阁这一桩最大的机缘,三令五申,面面俱到。

    凌烟阁,就像字面意义,是凌驾于云霄之上的楼阁,其中供奉着二十四位辅佐太宗文皇帝征战四海、治理天下的贤臣猛将。

    二十四人之中,修为最低的都是宗师,甚至还有几位陆地神仙。

    这些人去世之后,太宗为了缅怀,特意将其神主牌位供奉在大赤天中。

    借助秘境的力量,二十四人的武道残影能够短暂地显化,以此作为对后世子孙的磨砺、激励,也能保证其神功绝学传承下去。

    这些武道残影经过天地之力洗涤,蕴含极为精纯的元神之力,对于将要打破玄关的武者来说好处极大。

    其构成残影的太清玄气更不用说,是比龙舟灵液更高级的东西。

    但王赞刻意忽略的一点是,这些残影虽然境界和挑战者相当,可是眼界经验却还是生前宗师的底子。

    想要战胜一具残影,都极为困难,至于领悟残影中的神功绝艺,更是一个概率极小的事件。

    大秦立国六百余年,有此机遇的不过十几人。

    所以说,别看王赞在那吹得天花乱坠,实际上就是朝廷抠搜,不愿意拿出其他资源来。

    要么战胜残影,要么空手而归。

    云舟的速度很快,与其说是在云海中飞行,不如说是拨动着凌霄,在碧空中跳跃。

    李存孝不过走神几个呼吸,转眼已到了凌烟阁前。

    这楼阁极尽堂皇,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

    里壁厢有几根大柱,柱上缠绕着金鳞耀日赤须龙;

    又有几座长桥,桥上盘旋着彩羽凌空丹顶凤,桥下云河中锦鲤逡巡。

    “诸位,只要过了这金水桥的范围,便会有凌烟阁中英灵显化。若是不敌,也只须退入桥中,便可安全无虞。”

    王赞简单解释了几句,便不管一旁的僧道四人。

    其与崔远相互对视,各自点头,将上身圆领袍解下扎在革带中,露出其中明光铠。

    前者取出一对金刚杵柄竹节钢鞭,后者取出一对四棱浮屠铁锏,那玉圭悬浮在两人身侧,待二人穿过金水桥,顿时射出一道虹光。

    虹光好似桥梁,似彩虹穿入凌烟阁第二层中。

    “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故夏州都督鄂忠武公尉迟”,两道神主牌位上的文字在虹光牵引下电射而出。

    李存孝等人凝神观看,只见两个威猛将军身着天王甲,从天而降,冲击云海,搅弄罡风,威势如高山大岳,望而生畏。

    二人一个面色蜡黄,好似病虎;一个脸色黢黑,好似煤灰。

    前者提铁锏,后者执钢鞭,看样式,竟然和王赞、崔远二人手中的一模一样。

    “是胡国公和鄂国公”,郭钊一眼便认了出来。

    “他们二位当初跟随太宗左右,每次出阵,凡太宗所指,皆能单人匹马,纵横万军之中,取其首级。”

    “太宗登基后,便让胡国公和鄂国公宿卫禁中,一左一右,好似寺庙中的力士门神。”

    “只可惜安史作乱时,两位国公的神兵都因激战而毁去了。王侍郎他们手中的,应该是按照图样仿制。”

    “原来如此”,李存孝看着凌烟阁前已经开始交手的四道身影,若有所思。

    有信物,有对应的兵刃,说不定武学都是一脉相承,自然能召唤出对应的残影。

    高骈以印玺打开秘境之门,整个过程中李存孝都没看到太清宫的本体。

    朝廷掌握太清宫六百余年,确实掌握了许多手段,倒是给他不少启发。

    以后等龙舟认主,他也能依葫芦画瓢,省去自己探索的功夫。

    短短片刻,凌烟阁门前,王赞崔远这两位老将,已经和武道残影交手上百次。

    显而易见地是,双方出手所用的武学,几乎一模一样。

    朝廷两人虽然也是打得有声有色,虎虎生风,但比起两道残影,肉眼可见地存在着差距。

    从势均力敌,到被动挨打,发展之迅速使人眼花缭乱。

    只不过王赞和崔远虽然在挨打,但神情凝重之余,也不由流露出一丝丝兴奋,身上的气势也如同锻打的金属,在这个过程中越发沉凝。

    伴随双方交手越发激烈,凌烟阁前渐渐有云遮雾绕,遮住了金水桥后的一切。

    青龙寺二僧并未驻足太久,也一前一后穿过了金水桥。

    如海和如慧并不像朝廷的两人,有预先准备的信物。

    李存孝只看到凌烟阁第三层中同样飞出两道虹光,化作人形,隐约听到二僧骂了句什么,很快也被云雾遮掩,看不真切。

    “师弟,这凌烟阁,为兄不能陪你一起进去了。”

    郭钊表情中有几分歉意,看其意思,是打算独自进入凌烟阁。

    “师兄自便就是”,李存孝并不觉得奇怪。

    郭钊的师父长孙炽,祖上乃是赵国公长孙一脉,其同样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将之一。

    这位朱雀门主,肯定有对应的手段,能够让郭钊召唤出赵国公的武道残影。

    这些勋贵对于老祖宗的武学特点必然研究透彻,十有八九藏着应对手段,如此就能大大提高获取太清玄气的概率。

    不得不承认,投胎投的好,就是有这些好处啊。

    “那为兄就先行一步了。”

    郭钊说着,穿过金水桥。

    很快,凌烟阁第二层中便射出虹光,一尊浑身缭绕神焰的身影从天而降,随即很快为云雾遮掩。

    “让他们先行也好,抽走了几个大宗师,之后我进去也会轻松些。”

    李存孝等了片刻,最后一个踏上金水桥,猜测着自己可能的对手。

    太乙真人临行前告诉过他,凌烟阁的武道残影,各自只会出现一次,并且不会同时出现。

    也就是说,王赞崔远召唤出了胡国公和鄂国公,郭钊召唤出了赵国公,那李存孝现在进入,就不会再遇到这三位。

    而巧合的是,凌烟阁二十四将中,第九境的大宗师只有六人,以上三人正列入其中。

    “我此行只为获取太清玄气,以求培育第二具莲花化身。只要化身成就,金刚杵加持三教合一,突破玄关对我来说并不艰难”

    “至于残影中的神功绝艺,获取的概率极低,可有可无。”

    “所以对手越弱,我能挑战的人数越多,太清玄气的总量才会越大。”

    凌烟阁诸将最低都是宗师境界,换句话来说,实质是一个第八境的高手在操控第六境的肉身。

    说是同级而战,其实打起来和越级而战也差不多了。

    按照郭钊之前和他分享的秘辛,各家国公府的后人离开大赤天后曾经私下交换消息。

    一般来说,多数挑战者都只能击败一道残影,之后哪怕还有余力,也不足以对付第二位凌烟将。

    而李存孝的目标是至少战胜两道残影,如此才能保证七宝莲花孕育化身.

    离开金水桥的瞬间,李存孝便感觉自身踏足之处好似自成一空间,云烟成为了这处战场和外界的界限,郭钊等人的踪迹全然无法捕捉。

    “一处独立分割的战场?”

    李存孝满意点头。一会儿打起来要动用全力,难免佛道本尊齐出,虽然头上有人,暴露了也不会有太大麻烦。

    但底牌这种东西,能藏还是尽量藏。

    思虑间,凌烟阁中第二层升起虹光。

    凝神屏息之间,只见一道写着“故并州都督卫景武公李”的神主牌位自凌烟阁第二层飞出。

    文字化作金光,扭曲中凝聚人形。

    “卫国公?那位军神?”

    李存孝叹了一口气,心中暗叫倒霉。

    如今北方的晋王李翼圣号称毗沙门天王下凡,但实际上在他之前,拥有“北方天王”和“军神”之名的人,毫无疑问是这位南征北战、未尝败绩的李卫公。

    其不仅自身是大宗师境界,军阵攻伐更是用兵如神,能结万人大阵,将其气血真气凝为一体。出道以来,从无败绩。

    玄宗皇帝时,密宗三大士为了传法,干脆便将李卫公附会为毗沙门天王。

    后来随着香火旺盛,民间百姓都信以为真,两者从此再难分割。

    “罢了,文中子前辈不提,我还没和大宗师交手过,就当积累经验了。”

    李存孝不敢怠慢,一时间真形绕身,神兵尽出:

    青龙真形口含黑红二色汞珠,龙华菩提树上九龙拉扯锁链,喷吐毒火;

    三头八臂,手中各自捏着拳印,托着紫炎蛇矛,抓握囚龙赤索;

    脚下踩着风火双轮,青鸾落于头顶,甲片如鳞般层层蔓延而开。

    一个眨眼,李存孝已经全副武装,只等天空中李卫公身形显现,就要先声夺人。

    然而此时,变故却发生了。

    李卫公的身影忽然顿在了半空之中,像是在侧耳聆听什么似的。

    片刻之后,他竟然叉手一礼,侧身让开。

    “怎么回事?!”

    兜鍪之上,青鸾莫名地啼鸣几声,李存孝心头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

    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见凌烟阁上空,金光闪耀,化为巨大的门户。

    一个手持双锤的青年大步从中走出。

    其英姿勃发,神情并不死板,甚至还能看出生前那种意气飞扬之态。

    衣袍华贵,一对银锤更是极尽工巧,柄上雕刻着九山八海,最高处的须弥山则由九十九条游龙托起,形成香瓜大小的锤头。

    最引人注目的是,这青年身上的神甲,赫然与李存孝的青鸾甲一模一样。

    想到当初太乙真人说过的话,对方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

    “来的不是卫国公,而是卫王?”

    “李玄霸?!!!”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398/128433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