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225前途
推荐阅读:斗罗:重生成唐三的堂哥后 民俗制卡师:从画皮开始 斗罗绝世:开局捡到流萤 直播仿制美金?主播你是真刑啊! 华娱:当导演改志愿开始 成龙历险记:我,圣主的哥哥! 无限之我们中州队实在太厉害啦 斗破:开局斗圣传承 LOL降临现实,输了就得死! 家族传捅,然后变成魔人少女
飞虎镖局,客房。
“前前后后瞎忙活这么久,最后结果是咱们的徒弟得了灵宝认主。”
“这都过去三天了,我想起来,还是觉得跟做梦似的。”
太乙真人手里把玩着青瓷的茶碗,滚烫的茶水在其中起起伏伏,却好像有一层薄膜包裹住了,始终没有漏出一滴来。
但他神情却是心不在焉的样子,语气顿了顿,又有些不甘心地问道:
“你说,真的没法子参悟《洞玄经》吗?”
“能不能有点耐心?”
契此捏起一块糕点,看上去就是一块普通的绿豆糕,但他却吃得很仔细,一点渣子都不漏。
“存孝虽然可以出入龙舟秘境,但是还无没有完全掌握灵宝。除了他,谁都进不去,怎么让你参悟《洞玄经》?”
“要我说,这才正常。咱们的徒弟虽然天赋异禀,但终归境界还不够。就算灵宝在手,他也没法运用自如。”
“他是有大机缘的人。遇到那魔君杨英,都能大难不死,还趁机参悟《洞玄经》,将佛门武学融为一炉.”
大和尚说到这,嘴角就忍不住翘起来。
那门《九头龙王降伏魔障经》,李存孝对自己这个师父没有半点藏私,尽数和盘托出。
徒弟知恩图报,让他很是欣慰,但更让人惊喜的,还是这门功法潜力无穷,俨然是半部神功。
只待好徒弟日后将灵宝龙舟完全掌握,自然可再悟《洞玄经》,将这门功法完善。
“独自创法,还是神功”
太乙看着大和尚这得意的模样,顿时冷哼一声。
“你别光顾着高兴。”
“咱们没几天功夫就要去楼观道了,存孝兼修佛道的事太过扎眼,除了光磊,暂时不好让更多人知道。”
“他的道门本尊才开个头,得赶紧补足,最好是能在回楼观道之前修到黄庭圆满层次。”
“哎呀,这有什么难的。你又不是没用照骨镜看过?”
“杨英的魔气对他没半点影响,以存孝的心志还有经验,只要资源足够,修到黄庭不是驾轻就熟?”
“龙舟里那么多好东西,你有什么可担心?”
就是因为用不上我这个师父了,老道才不安心!
太乙白了对方一眼,感觉此处实在坐不住,起身正要推门,门却自己打开,李存孝拎着一个食盒过来了。
“师父,试试我的手艺?”
“为师是第八境的宗师,早就已经辟谷了,用不着这些荤腥。”
老道抬了抬脖子,把脑袋扭到一边。
“是用龙舟里的灵物做的,试了试您教我的药物调配、君臣佐使之法。”
“那我得好好考校。”
太乙伸手把食盒接过来,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瞥一眼旁边的大和尚。
“贼秃就算了,他不懂丹药。”
大和尚眉头一挑,不知从哪掏出一对筷子。
“我是不懂,但是徒弟的心意,怎么也得尝尝味儿。”
李存孝看着两个师父斗嘴,一边笑,一边把做好的素斋拿出来,顺便摆了几个酒杯。
龙舟器灵认主的条件,是要他将秘境中的人魔尽数铲除。
如今限于实力,四重宫阙中,核心的第四重乾阳殿只能进入主殿,第三重因为文中子的存在也还没法深入,不过外围的第一重和第二重,难度并不高。
灵宝在身,没有了时间限制,探索起来自然比前几次都要细致,收获也很丰富。
龙舟说是船,实际上完全是炀帝的移动行宫,里面衣食住行、杂七杂八各种东西应有尽有。
药园、菜园、兽园.虽然多数都因为时间流逝而废弃,但也有少部分得到完好的保存。
“火炙蔓菁、石花仙菜、蜜调青玉葵啧啧,灵物当饭吃,贫僧还是头一次。”
大和尚伸出筷子一戳,那蔓菁的焦褐外壳便裂开一条缝,露出其中白肉,好似茭白。
但入口之后,却有一股奇特的甜鲜滋味,从口腔渗入到骨髓,回味无穷。
同时,还有一股温和的能量,滋养着肉身经脉,药力和缓却持久,这一口几乎等同于一颗蓄气丹。
“真奢侈,大周如此,大秦未尝不如此。肉食者鄙”
大和尚一样尝了几口便不再下筷,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但不想扫了徒弟的兴,也没多说。
老道士却完全不受影响,一边乐呵呵地伸出白玉箸,一边看着李存孝从琉璃酒壶当中倒出紫水晶似的果酒。
“嗯~几百年的草龙珠酒,一杯下去,除非是断手断脚,否则血肉之伤可不药而愈,这玩意儿可不好找啊。”
“好小子,师父没白疼你。”
李存孝先给太乙倒了一杯,又给契此倒了一杯,最后自己倒了一杯。
“徒儿这次险死还生,又收获重宝,全是仰仗师父们出力。”
三天前他向两人坦白时,心中其实也有一些忐忑。
宗师高手,三元合一,对事物的观察,已经不局限于感官。
所谓“有选择的讲真话”,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甚至在两位师父面前,连这个“别人”都未必骗得过。
但是,两人自始至终,都传达出信赖的态度,对于李存孝说的话,都没有刨根究底,而是叮嘱他安全第一。
关乎性命之事,不要隐瞒。
至于其他,俨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遇到如此善解人意的师父,李存孝心中说不感动是假的。
一杯水酒算不得什么,不过聊表心意。
“素酒贫僧还是可以喝一杯。”
两人对视一眼,都觉欣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几日私事处理得怎么样了?”
“宋州城不是久留之地,我们得尽快启程去楼观道了。”
“在那之前,道门真功你得加紧一些,否则到时候回宗门做了真传,少不了有人碎嘴。”
太乙叮嘱完,拿起酒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灵宝之贵重,更甚于神兵。
后者不过能传承几百年,兴盛一个家族、一个州城的势力。
而前者却可以传承千年,兴盛一个圣地,乃至控扼一道,以此影响天下大势。
虽然羊灵均和郑朗已经离开,但是之前的那些说辞,能瞒多久、有没有瞒得住,都是二话。
灵宝动人心,在群雄即将逐鹿的当下,其价值还要更重。
两个宗师,都不一定能护得住灵宝。
而圣地掌教,都是第九境的大宗师,陆地神仙一般的人物。
唯有回到楼观道,得到太乙的师兄、道通真人的庇护,才更为稳妥。
而契此自然也会同行,只不过会和太乙一明一暗,悄悄尾随,非必要不会现身。
“角木蛟、尾火虎、亢金龙三部上品武学,我都已经修成圆满。”
李存孝言语之间,一青一金两头蛟龙从体内腾起。
双龙交缠,环绕一头赤色猛虎。碧玉般的真气,给人的感受又和焰摩真气的炽热和侵略性截然不同,显得温和而生机勃勃。
楼观道的四象四神绝学当中,《青龙真典》是以苍龙七宿七门上品武学组成。
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尾火虎、箕水豹为五行,对应五脏修炼;
房日兔、心月狐为阴阳,对应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是黄庭境界。
之后阴阳五行具备,便是凝合青龙,踏入真形,这时才开始这门绝学真正精要的部分。
李存孝本来就已经是真形圆满,何况之前还特意留下了黄庭境界的角木蛟魔头,更是驾轻就熟。
有丹药辅助的情况,用不了半年时间,也就能把之前走过的路走完。
而有金刚杵在手,这个速度却又要提高几十倍。
且不说之前在和明教乱军作战时便积攒了不少煞气,最近探索秘境,斩杀人魔,也是收获颇丰,基本上每天都能将金刚杵充满一次。
所以,只花了三天时间,李存孝就已经将这尾火虎、亢金龙两门上品武学从无到有,修炼圆满,甚至已经炼出了真气。
东方青龙,角亢之精。角木蛟和亢金龙,是青龙真形的骨架和核心。
以此二者为主,另外五者为辅,提纲挈领。
五行相生者,木火土金水。接下来只要再将氐土貉和箕水豹修成,很快就能以点带面,在到达楼观道前将道门本尊提升至黄庭层次。
“这么快?”
太乙手里的酒杯送到嘴边都放下了,仔细观察着那三尊真气凝聚的魔头。
李存孝本身就是真形圆满,奇经正经也早就贯通,如今不过是佛门真功挪出了地方,让给道门真功,他已经有的真气化形、外放这些能力自然不会消失。
但老道士看的不是鳞片爪牙,关注的不是真气化形是否栩栩如生,而是看其是“人”还是“兽”。
而角木蛟、亢金龙、尾火虎这三尊,粗看是三尊活灵活现的神兽,然而看久了,却会感觉其身形收缩,化为人形。
有的顶盔掼甲,有的身穿朝服,有的彩衣广袖
“化魔为神,好,这才是吃透了武学的精义。”
太乙真人满意地点头,欣慰的同时,也感觉有些麻木了。
只论修炼一途的天赋,李存孝简直是他见过天资最高的人,没有之一。
虽然为了推境界,都没有让后者修炼几门真功配套的身法杀法武学,但是三天时间,两门圆满,未免也太快了些。
哪怕是换成楼观道里的真传,一门上品武学,三天时间,也不过入门,了不起能摸一下小成的门槛,也只是门槛上蹭一下而已。
想要圆满,至少也得半年时间。
这还是一门上品武学。若是兼修,摊薄了时间,这个速度只会更慢。
难道《洞玄经》悟道的效果,真有那么恐怖吗?
“看来修炼的事咱们是不用愁了”,契此早就已经对徒弟的妖孽表现习惯了。
“可我看你似乎在为别的事发愁?”
李存孝闻言沉默,身上龙虎收回,踌躇片刻方道:
“是镖局的事”
他要跟着太乙、契此回楼观道,木叉肯定是要带着一起去的。
而镖局一大帮子人,张力士之前就说过不愿再搬家,尽管他担忧战后明教卷土重来,却也没什么好方法。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只是心中难免会多想。
“还有镖局中有两个年轻人,叶乘霄和魏河,都是好苗子,我想带他们拜入楼观道,不知师父方不方便?”
难得弟子有事请求,老道闻言,淡然道:
“那便许这两人一个外门弟子的身份,这不过是小事。”
“那叶乘霄本来就是练的我门中虎魔拳,已经是二练大成,入门后转修尾火虎功便是。”
“至于魏河,就是给你养马那个?他的天赋比叶乘霄还好些,气血圆满,只差一门诱魔法,到时候你自己挑一门传给他就是了。”
“多谢师父!”
李存孝闻言心里一松,露出喜色。
如今他修为越来越高,日后到了楼观道,也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总要有几个忠心得力的人帮衬。
魏河与叶乘霄都是他熟悉的人,将这两人培养起来,日后总是有用的。
可惜镖局的其他人大多天赋平平,大师兄石铁也要留在镖局,给张力士养老。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镖局的安全。白香山和德正看在两位宗师的面子上,肯定会多加照拂。
但是如今战乱连连,说不准什么时候又要打仗,没法保证绝对的安全。
‘终究是力量不足。我若是陆地神仙,有移山填海之力,谁又敢冒犯?’
分神之际,太乙和契此忽然不约而同地动了动眉头,起身往外。
李存孝先是一愣,但往外走了几步,也发现了异常。
脚下隐隐有震动从远方传来,风声中铁蹄的声响逐渐清晰。
很快,就连张力士等人也有所察觉,推开房门。
看见两位宗师,众人无不毕恭毕敬,而看到一旁的李存孝后,几位老镖师的神情都不由复杂几分。
这样的动静,自然也瞒不过其他人,很快刺史府衙中便飞出两个身影,落在城头,正是白香山和德正。
二人面色凝重,看着远处海潮般的尘烟,如巨浪拍岸;
旌旗蔽空,甲胄和刀兵的锋芒掩映日光,森森寒寒。
德正和白香山看着那几千精兵在城外十里停下,只一员身穿银甲的大将拍马上前。
那人面容方正,蓄着长须,手提一杆银枪,口中吐字,好似金石碰撞:
“我乃梁王麾下武宁军节度使,此处城守何在?”
德正和白香山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
“杨铁枪,杨师厚?”
脸上神色没有放松,但心中却隐隐松了口气。
朱全忠这位梁王的声誉,并不算好。
暴戾嗜杀算是节度使们的通病,而这位除了嗜杀,更兼荒淫无度。
据说其诸子领兵在外,他便常常召自己的儿媳们入宫,与之私通,有时还会让属下的妻女自荐枕席。
而他的儿子和属下们不但不愤恨,有的甚至不知廉耻地利用妻子在床上争宠,千方百计地讨好梁王,博取欢心。
在这一堆似人的玩意儿当中,杨师厚便正常得过分。
其人骁勇善战不说,难得的是治理地方也不乱来,也没有嗜杀乃至食人的恶习,声名在外。
正是因此,白香山才会松一口气。
毕竟东都已破,天下十六道几乎都各有群雄,如今朝廷能够控制的地方已经只剩下京畿那一块地方了。
宋州不过一地而已,又处在河南道和两京运河要枢,朱全忠作为事实上的河南道之主,是不可能放任他孤立在外。
“在下白香山,忝为宋州刺史,不知将军有何指教。”
白香山注意到镖局方向飞来两道流光,心中也就有了底气,主动下了城墙,在还有十丈距离的位置停下,与那银枪武将交谈。
“银枪如林,是朱全忠麾下银枪效节都?”
太乙和契此上了城楼,瞥了眼城外军队的甲仗旗帜,顿时心中有数。
“银枪都,杨师厚?”
李存孝看着那几千精兵,军容齐整,肃杀之势,比之秦奉权近万魔军还要使人生寒,一时心中凛然。
朱全忠麾下,有两只精兵,一只是他的亲军“落雁都”,一只便是杨师厚手下的“银枪效节都”。
与之相似,各地节度使也有对应的亲军,比如一直和朱全忠过不去的晋王李翼圣,麾下便有一只“横冲都”,号称“横行天下、冲锋陷阵”。
由其义子,十二太保当中的大太保李思远统率,后者也因此得绰号“李横冲”。
“城卫军本身就已经受创,又不如城外军队精锐,若是打起来,只怕要吃大亏。”
“师父,这位杨师厚实力又如何?”
“他也是宗师境界。”
李存孝闻言心中一沉,身子微微紧绷,都已经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
但是,不知道白香山和那人谈了些什么,片刻之后,那数千军队中,忽然有一多半调转方阵,徐徐退去,只剩几百银枪军士,就地安营扎寨。
而那位大名鼎鼎的杨铁枪,也没有上城来,只是远远朝此处拱了拱手,便打马而去。
城上守军纷纷松了口气,看着自家刺史面色复杂地回到城头,手里拿着一面崭新的旗帜。
上面有一个大大的“梁”。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398/128439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