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小满
推荐阅读:重生印度当警察 金铲铲求生,只有我有海克斯强化 斗破:我只是一个炼药师 斗罗,我的分身固拉多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 吞噬星空从酿酒宗师开始 LOL:我职业打其他游戏不行? 聊天群:开局获得赛亚人血脉 人在大竹峰,开局休妻田灵儿! 吞噬星空之支取天赋
贵宾会客室里的挂钟指向下午六时二十分,郑立辉坐在皮质沙发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窗外,暮色渐沉,始兴城的晚霞将百叶窗的投影拉得斜长,在《百子多福图》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
海风裹挟着消毒水的气息钻进房间,那幅苏绣上的百子面容在光影变幻间仿佛活了过来,正对着他挤眉弄眼。
茶杯里的龙井早已凉透,他却一口未喝。
外面过道上偶尔传来担架和金属器械碰撞的轻响,每一声都像铁锤砸在他的神经上。
“老郑,你夫人情况怎么样?”
会客室的门被推开,中枢决策委员会委员、科教卫生部部长董新平夹着一叠文件大步走进来,身后跟着两名抱着资料的年轻医官。
他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上还沾着一丝海边带来的细密水雾。
“哟,你这是专门抽空过来的?”郑立辉立时站起身,迎向对方,军靴在地板上磕出清脆的声响,“人已经推到手术室了,准备进行剖腹产。”
“谁主刀?”董新平问道。
“回董部长,是副院长刘阿株亲自主刀。”一名医院的管理人员匆匆赶来,忙不迭地回应道。
“哦,那最好!刘阿株是这里最好的妇科医生,定然会顺利完成手术。”董新平拍了拍他的肩膀,和声安慰道:“去年这家医院做了 31例剖腹产,母婴成活24例,成功率在咱们这儿已经算顶尖了。“
郑立辉喉头滚动了一下,却没接话。
他眼前又浮现出刚才刘阿株那张忐忑的脸——“六成把握“像根刺扎在他心里。
门外传来几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尖锐地划破了会客室的沉寂。
那是从普通产房方向传来的,紧接着,更多的啼哭汇聚成一片声浪,像某种充满生命力的潮水,一波波拍打着走廊的墙壁。
“听这动静,今天又有不少新生儿报到啊。“董新平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
清新空气涌了进来,夹杂着酒精消毒水和淡淡的血腥味。
“老郑,放心好了,耐心等待一会,你的第五个孩子肯定会送到你的手中,弟妹也会平安无事。”他转过头来,笑着说道。
“……”郑立辉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老董,这是我第六个孩子。”
“呵……,你家都有六个了。”董新平略显尴尬地笑了笑,“咱们一个个都在忙,好久没互相走动了。嘿,还别说,你这家伙倒是挺能生,平均两年生一个,是不是准备凑个十全十美?”
“我倒是想,但媳妇要遭罪呀!”郑立辉笑着摇摇头:“唉,一切顺其自然吧。”
“有能力的话,还是多生几个吧。”董新平坐在了沙发上,自顾自地端起小几上的茶壶,倒了一杯茶,轻轻抿了几口,然后打趣地说道:“咱们新华从上到下,都在鼓励多生多育,你当做好带头作用。”
“要靠我们多生孩子来增加人口,那还是太慢了。”郑立辉说道:“还是得多造船,多移民。现在,我们有二十万人口打底了,这移民规模可以上一个台阶了。一年争取弄回来两万三万,国内的各项资源挤一挤,还是吃得下的。”
“老郑,移民虽然非常重要,但你可不能小瞧我们新华本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董新平说着,拍了拍沙发扶手上的一叠文件夹,“你知道,去年始兴城的新生儿数量是多少吗?……一千二百八十个!”
“嗯?……有这么多?”郑立辉顿时有些惊讶。
始兴城虽然号称新华第一城,但整个城市人口不过三万出头,还不如大明江南一些繁华小镇的人口多。
要知道,这座城市可以说是新华政府集中了全国大部分资源倾力打造的,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规模优势和产业聚集效应,专门布局了一系列相关工业门类,建立了近百家大大小小的工矿企业,与临近的广丰城,构成了新华整体工业发展的双引擎。
每年的移民季,也是无不优先照顾始兴城的发展所需,那些从大明、朝鲜、日本引进的工匠艺人,更是由着始兴城先行挑选,使其不断扩展和兴建新的工业门类,丰富新华的产业链条。
依着郑立辉的惯性思维,始兴城每年的人口增长来源主要是移民,至于本地的人口出生,应该可以忽略不计。
但万万没想到,这座小城每年出生人口竟然有一千多人,着实让他感到意外。
郑立辉作为陆军部主要掌舵人之一,基本上都待在陆军总部大楼,或者陆军驻地,很少有时间在城市中游逛走动。
倘若,他有心在城区街道走上几圈,就会发现这座小城里的孩童特别多,上至十六七岁的激扬少年,下至蹒跚学步的稚龄幼童,遍布小城的各个角落。
“没错,始兴城早在去年出生人口数量就达到了一千人。“董新平端起茶杯,又轻轻地品酌一口,“去年,整个东平县的人口出生数量则有两千八百人,快小三千了。而全国范围内……”
他故意顿了顿,笑眯眯地看着郑立辉:“九千七百六十个。按照这个势头,今年本土新增人口破万,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人口出生数量有这么多了?”郑立辉有些惊讶,“我记得三年前,全国新生儿的数量还不到五千。”
“三年时间,我们的人口基数就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多,再加上医疗条件也上来了,可不就人口出生数量就急剧增加了嘛。”
董新平说着,伸手指了指窗外医院主楼的方向,“光是这座东平第二医院,去年就接生了六百多个婴儿,产妇死亡率不到百分之一。放在大明或者欧洲的话,这个数字至少是百分之十以上(大明产妇分娩死亡率其实在5-10%,而欧洲产妇分娩的死亡率极高,普遍在15-20%左右,即使到了19世纪初仍达10%)。”
郑立辉点点头,目光又不由自主地飘向门口。
董新平见状,笑着岔开话题:“说起来,今天医院倒是热闹。我刚才路过几个病房,听说有三十多个产妇待产。”
“是吗?这么多?”郑立辉眉头一挑,“呵,今天可是个好日子,小满。希望所有人都能人生小满!”
说话间,会客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名带着蓝色口罩的女护工探进头来:“郑部长,手术结束了。一切顺利,尊夫人和孩子都平安!……是个千金,六斤四两!”
“母女平安!?”郑立辉猛地站起来,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
“是的,郑部长。刘院长说手术过程比预想的还要顺利,出血不多,孩子哭声很响亮。”女护工的眼睛在口罩上方弯成了月牙,“现在,尊夫人在复苏室内观察,孩子已经送到育婴室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郑立辉点了点头,转头向董新平微微示意,然后便在女护工的引领下,朝育婴室走去。
透过玻璃窗,他看到那个小小的婴儿,小家伙正攥着拳头沉沉睡去,脚脖挂着一张纸牌,上面记录着她的出生信息。
走廊上,隐隐传来董新平对医官们的训话:“……下季度,要对妇幼医疗设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扩建,准备迎接下半年的婴儿出生潮。还有,针对乡镇农村妇幼保健方面,你们需要提供必要的人手,做几次巡回医疗……”
郑立辉走到窗前,解开风纪扣,让晚风灌进脖颈,体味一种前所未有的畅意。
“呵呵,小满。”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524/128419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