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空虚的大明海防
推荐阅读: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 LOL:我职业打其他游戏不行? 吞噬星空之支取天赋 重生印度当警察 斗罗,我的分身固拉多 人在大竹峰,开局休妻田灵儿! 吞噬星空从酿酒宗师开始 聊天群:开局获得赛亚人血脉 金铲铲求生,只有我有海克斯强化 斗破:我只是一个炼药师
“其实吧,这件事件发生的起因在葡萄牙人身上。”新华移民船队第二分队负责人李雁山在谈及广州虎门海上冲突时,也是唏嘘不已。
时间拨回至两年前(163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葡萄牙果阿总督达成一项意向性协议,允许英国商船前往澳门贸易。
于是,在去年(1636年)4月,英国柯亭协会的几个商人兴冲冲地派出了由4艘武装商船和2艘轻型帆船组成的舰队前往大明,准备与传说中的这个东方帝国建立直接贸易关系。
却未料到,当这支英国船队今年6月抵达澳门附近海域时,却被当地的葡萄牙人拒之门外,声称未收到果阿总督的命令。
英国人跟葡萄牙人就此事来回扯皮一个多月,但却一直被葡澳当局拒绝,禁止其入港。
英国人退而求其次,在表示不进入澳门后,请求葡萄牙人作为中介,将他们引荐给大明政府。
出于担心英国人威胁他们在东方的贸易垄断地位,葡萄牙人毫不犹豫地再次予以拒绝,并“好心”地劝说英国人前往马六甲或者果阿,同样可以购入东方商品。
想跟大明直接贸易,门都没有!
绕开了我这个中间商,我还怎么赚差价?
万般无奈之下,英国人决定绕过澳门,直接驶入珠江口,试图跟大明地方政府面对面交涉。
7月2日,他们抵达虎门亚娘鞋炮台(今威远岛)附近(因葡萄牙人的拒绝态度更为坚定,使得英国人未如原有历史时空那般在澳门附近海域滞留太多时间),但遭到大明巡检司船只的拦截和警告,要求其掉头驶向大屿山,然后递交正式市舶请求,获得允许后方可前往广州。
开什么玩笑,这么多武装商船驶入广州港,视我大明天朝如无物吗?
但英国人对大明的“提醒”置若罔闻,在亚娘鞋岛徘徊良久,迟迟不退。
到了7月4日,英国一艘武装商船在测量珠江航道时,当即遭明军炮台的炮击警告。
英国船队随即展开反击,炮轰亚娘鞋炮台。
此前,两广总督张镜心曾向新华购置“新夷大炮”十二门,皆部署于该炮台,以为扼守珠江航道,屏护广州。
在英国船队发起炮击后,明军当即施以猛烈反击,配合三十余门小型火炮,立时封锁了珠江水道。
尽管明军炮手疏于训练,使得火炮射击精度普遍不高,对英国船只伤害性不大,但密集的弹雨却让英国人慌了神,唯恐在狭窄的珠江水道里遭到炮台重创,遂仓促撤离。
不过,英国人却并未离开,而是游曳在伶仃洋面上,隐隐堵在了珠江口。
大明广州总兵陈谦在负责两广军务的广西巡抚郑茂华和海道副使郑觐光的施压下,派出十余艘大小战船,出珠江口,驱赶英国舰船。
但囿于船小且火力弱,被英国船队击败,并损失三艘战船,狼狈逃回广州。
一时间,广东地方驻军竟奈何不了英国船队,使得整个局势出现尴尬的僵持状态,广州港进出贸易也立时陷入停滞。
广东海道副使郑觐光见“红夷(大明地方官员皆误以为英国人是荷兰人)”如此粗鄙无礼,便决定“以汉御澳,以澳御红”,即,向在澳门的葡萄牙人施压,使他们向盘桓在珠江口的英国人施压,迫其自去。
而且,他还与总兵陈谦联名向“红夷”发出警告,“如尔等胆敢损坏一草一木,余必下令士卒歼灭尔辈,使尔等片帆不留。”
7月10日,就在广东地方官府与葡澳当局进行交涉时,四艘新华武装移民船载着大量皮毛、玻璃和白银抵达珠江口,不期与六艘英国武装商船遭遇。
英国人二话不说,径直上前拦截,准备阻止新华移民船队驶入珠江口。
眼瞧着几艘夷船不怀好意的模样,船队指挥官李雁山当机立断,在采取避让未果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命令开炮轰击,试图先发制人,强行闯入珠江水道。
这支武装移民船队中包括三艘原西班牙大帆船,是新华移民船当中少有几艘保有武力的船只。
虽然,为了腾出更多的舱位,这三艘老船拆除了不少炮位,但仍有十余门威力巨大的舰炮,其中不乏24磅的重炮。
随着炮声的响起,一场突如其来的海战立时在珠江口爆发,四艘新华船与六艘英国武装商船战成一团,海面上硝烟弥漫,落入水中的炮弹不断激起巨大的浪花。
不过,这场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从上午十时二十分开始,至午前十一时四十分结束,双方便脱离接触,各自离去。
英国船队不愿过多恋战,是因为它们根本不敢在这遥远的东方遭受太过严重的损失。
在无法获得任何补给和维修的情况下,稍有不慎,英国船队便有可能尽数覆没于此的危险。
况且,这四艘不明身份的武装船只战力不弱,火炮打得又快又狠,可不是大明水师那些不入眼的小舢板。
而新华移民船队则是因为势单力孤,并且战斗经验还明显不如对方,船只多有受创,更有十余名水手死伤,再继续打下去,怕是会吃大亏。
更重要的是,船队还载有大量皮毛、玻璃和白银,总价值超过五十万两。
这要是有一个闪失,对本年度移民工作势必造成严重影响。
然而,当大明官员闻知新华舰船与“红夷”大战一场后,顿时就来了兴趣,并找上门来。
帮我大明揍那帮不听话的“红夷”!
为了促请新华人出力帮忙,在两广总督张镜心的授意下,海道副使郑觐光承诺给予新华人在享有澳门葡商同等关税优惠条件下,还提出可将大屿山岛西部的大澳划做他们的专属贸易区。
最令人心动的是郑觐光所说的一句话,“许设商馆,自募乡勇,仿壕镜例”。
要知道,此前新华曾借着京师朝觐的风头,向广州府提出以重金租借新安县所属的香姑岛(今香港岛),以作商栈集货所用。
但这个要求毫不例外被广东总督衙门一口回绝,而且还不客气地警告一番新华人。
“尔等若诚心贸易,可依例至广州黄埔,经市舶司抽分后,自有公平买卖。若欲效佛郎机占澳故事,实乃痴心妄想!“
别看你们新华获准进京朝觐,拜见了我大明皇帝,但依旧不过是撮尔小藩,何敢求取我大明疆土?
却没想到,今日让“红夷”搞得狼狈不堪,为了将其驱逐衅,并挽回一点朝廷脸面,大明广东地方政府竟然一改此前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提出拿一块“晒货之地”,来酬谢新华人。
李雁山在与新华驻广州商栈负责人贺延贵商议之后,便立时应允了郑觐光的要求。
不过,为了确保能顺利击败“红夷”,李雁山提出广东水师也需随同出战,集结所有大小战船,配合新华舰队的进攻。
虽然,广东水师军备废弛,战船体型不大且普遍老旧破败,但好歹也有二三十艘,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可以壮壮声势。
最不济的话,也能将其中几艘小船改为纵火船,吓唬吓唬英国舰队。
7月16日,将所载货物卸载一空的四艘新华武装移民船与二十余艘广东大明水师战船组成联合舰队,浩浩荡荡地杀向珠江口。
当日下午三时四十分,联合舰队于牛头岛附近海域发现英国船队,一场算不上特别激烈的海战爆发了。
率先发动攻击的是大明水师三艘被改装的纵火船,顺着风势和水流,冲向几艘英国战船。
但皆被英国舰船逐一避过,未对其造成任何伤害。
烈日灼烧着海面,咸腥的风裹挟着火药味扑面而来。
六艘英国武装战船在海面上一字排开,漆黑的舰身反射着刺目的阳光。
它们的侧舷炮窗已全部打开,露出黑洞洞的炮口。
四艘新华武装移民船与二十多艘大明广东水师战船散列成一个宽大的扇形面,遥遥相峙。
大明水师多为广船、海沧船样式,船身漆着朱红与靛蓝,桅杆上飘着领兵将领的认旗。
这些船虽装备老旧,但水师官兵士气还算高昂,舵手们熟练地操纵着船只,在浪涛间穿梭,准备在新华大船与“红夷”交战之际,趁隙发起突袭,以接舷的方式来弥补火力不足的问题。
在联合舰队出发前,大明地方政府和广州士绅筹集了三千两白银,以示犒军,激励军心士气。
新华商栈也拿出了两千两白银,对所有参战水手施以重金鼓励,还额外征召了一百二十多名水手和壮丁,补充至各船,充实所缺岗位差额。
“开火!”
随着新华船队指挥李雁山一声令下,海面上顿时炮声震天,炮弹如飞蝗一般,砸向对方。
酣战之际,明军战船借着双方混乱的阵势,不断逼近“红夷”战船,弓弩手站在船楼上奋力地射出羽箭,仅剩的两艘纵火船则不停地寻找间隙,试图靠近并贴上敌船。
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双方打得很保守,不论是新华人,还是英国人,皆不主动靠近对方,在相距三四百米远的海面上,仅凭舰炮互相对轰。
结果就是,交战两个多小时,炮弹也打出了数百发,而两边却皆未遭到较大损失,像是一场射击表演赛。
不过,到了下午五时二十分,随着一艘葡萄牙船的到来,使得这场战斗立时戛然而止,双方各自撤离。
英国人误以为,葡萄牙人是来为大明助拳的。
新、明联合舰队则担心,葡萄牙人是不是要反水,帮着他们的西夷老乡。
好在事后证明,葡萄牙人纯粹是来调停(看热闹)的,表示愿意劝说英国人遵守大明的法律秩序,规规矩矩按照市舶要求,前往广州进行贸易。
兵戎相见,或者搞得英国人太过狼狈,其实并不是葡萄牙的初衷。
毕竟,他们在印度,在锡兰,在马六甲,被荷兰人挤兑得相当难受,需要英国这个新生力量的介入,才能遏制荷兰人咄咄逼人的态势。
“所以,在我们离开广州后,在葡萄牙人的说和下,英国人准备依从大明的市舶规定,完成他们既定的贸易要求。”李雁山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从这起海上冲突来看,大明已经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阻止外来势力发动的海上入侵。”
“怎么,听你的口气,也想对大明用强?”孟胜新笑着问道。
“孟大人,卑职不敢。”李雁山躬身一礼,“不过,卑职在想,大明连几艘西夷炮船都无法应付,若是我们新华能一次出动十余艘战舰,便能洞开大明沿海所有关防,也就不再被他们仅局限于广州一处通商之口了。”
“嗯?”孟胜新闻言,不由转头看了看卫仲龙,脸上露出几分古怪神情。
怎么,难道我新华要给大明来一场类似“鸦片战争”的破关之战?
“李雁山,你是不是忽略了郑芝龙的存在?”卫仲龙没好气地说道。
“卫大人,卑职考虑过郑芝龙的影响力。”李雁山恭敬地回道:“郑氏的海上实力虽然冠绝大明,但他终究只是福建总兵(1635年剿灭海盗刘香后,升至福建总兵,并加授都督同知),囿于职权所辖的限制,他是不可能将他的水师调至广州沿海。”
“所以,我们若要在广东谋取应有的利益,不论是增加移民数量,还是扩大通商范围和渠道,所应对的也仅是那支虚弱不堪的广东水师。”
“我看你更想表达的是,在广东夺占一处稳固的地盘吧。”孟胜新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名年轻的海军指挥官。
“嘿嘿,卑职的这点小心思还是瞒不过两位大人。”李雁山眼睛露出奇异的光芒,“大明,比我们想象中还要虚弱。卑职琢磨着,咱们新华在未来某个时候,可否夺了琼州,以此作为我新华于大明南方的前沿基地。”
“就以大明水师的孱弱,一旦咱们攻上岛去,他们必然无法跨海来救,最后只能无奈地将其舍去,任由我们占领。”
“如此一来,我们新华在大明周边的布局,北有辽海诸岛,南有琼州,还有北瀛岛遥相呼应,便可尽享大明商利。”
“嗯,再假以时日,也可以将琉球、吕宋、东番(今台湾)等岛屿悉数拿下,那我新华就能在海上对大明形成一道外围封锁线。”
“……”卫仲龙听到这番话语,顿时被雷得外焦里嫩,“李雁山,你可知道我新华目前人口几何?战舰又有几条?”
年轻人,胆子大,有时候是一个优点,但狂妄无知那可就是一种愚蠢了!
我们目前要去朝鲜东莱府抢一把,都要竭力拉上东江镇和对马藩一道参与。
若是要袭掠广东,夺取琼州,那我们得动员多少力量?
这没有十来艘的战舰和三五千的兵力,怕是无力攻占琼州吧。
可问题是,一旦跟大明动了手,那就不要再想跟大明友好的做生意了。
至于移民,那就只能通过武力掠取了。
想想就很麻烦!
哪像现在这般,只要我新华在广州或者山东、辽海等地区,搭一个粥棚,挂几面招幡,便能让成千上万的流民汇聚而来,然后自己登上移民船。
并且,大明地方政府还会派出卫所兵或者差役帮着维持秩序,以防流民失控。
“卫大人,我这个想法是建立在大明朝廷行将覆灭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行实施。”李雁山解释道。
“怎么,你觉得大明必亡?”
“大明如今这般局势已尽显……亡国之像。”李雁山想了想,随即以极为肯定的语气说道:“可以说,若无圣人明君出世,或者天降猛人,它早晚必将覆亡!”
尽管,他生于大明,但却差点在十余岁时饿死街头,所幸为新华救助,并被恩养长大,自然对这个末世王朝没有太多感情。
“此事容后再论吧。”孟胜新笑着摆了摆手,“我们现在着力点是,如何利用大明目前尚有一分挽救之力时,尽可能地为其多续上几口气,以便我们能有足够的时间从大陆收拢更多的移民。”
“至于其他,皆为附属之利矣。”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524/128427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