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谋一块地盘!
推荐阅读: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 LOL:我职业打其他游戏不行? 吞噬星空之支取天赋 重生印度当警察 斗罗,我的分身固拉多 人在大竹峰,开局休妻田灵儿! 吞噬星空从酿酒宗师开始 聊天群:开局获得赛亚人血脉 金铲铲求生,只有我有海克斯强化 斗破:我只是一个炼药师
1636年12月20日,凛冽的北风卷着黄海的咸腥扑向这座孤悬海外的岛屿,崖边冰凌在暮色中泛着幽蓝。
四艘改装过的福船静静地停泊在位于白翎岛东侧的天然港湾内,桅杆上那面赤澜五*星*旗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鲜艳的红色与深蓝的海面形成鲜明对比,格外醒目。
码头上,几根高高的滑轮吊杆有节奏地不断地起起落落,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粗壮的麻绳被货物压得紧绷,将福船上的货物缓缓吊出。
皮肤黝黑、衣衫褴褛的朝鲜苦工们,佝偻着背,迈着沉重的步伐,将货物搬运至一旁的马车上。
这些马车装满货物后,便沿着碎石路,朝着数百米外那座规模巨大的城寨驶去,扬起阵阵尘土。
岛上的建筑风格也充满奇异的融合之美,原本凌乱而低矮、散发着原木气息的朝鲜风格木屋,与新矗立起的一排排高大坚固的砖石房屋并肩而立。
一些砖石房屋棱角分明,墙面上海残留着未干的泥浆,显现出它们的崭新和坚韧。
小岛北侧,土窑的烟囱正吐出滚滚浓烟,在空中袅袅升腾。
数十名裹着破旧夹袄的朝鲜劳工,在匠人的大声呵斥和指挥下,小心翼翼地将新烧制的砖块码成整齐的堆垛。
每一块砖都还带着烧制后的余温,在寒风中散发着淡淡的焦炭味道。
“勿要懈怠,随时注意观察海面情况!”
一名穿着青灰色军服、腰佩长刀的军官攀上瞭望塔,举着望远镜四下仔细观察一番后,转头对着驻守的两名观察哨厉声吩咐道。
他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冷峻,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自两年前,新华辽海拓殖队占据这座小岛后,这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个军事要塞不断扩建,规模已较当初扩大了十倍有余,到处遍布着移民收容点。
码头、城寨、匠作区,也陆续矗立起几座水泥砖石浇筑的棱角工事,一门门城防炮,黑洞洞的炮口遥遥地指向海面。
军政大楼内的政事厅里,暖意融融。
碳火盆中跳动的火苗,将墙上的朝鲜八道地图映照得忽明忽暗。
黄龙口中所称的那位“钟大帅”--钟明辉,此时正裹着一层厚厚的锦被,很是没形象地蜷缩在一张虎皮软椅上。
他的眼神略显憔悴,却依旧紧紧盯着那幅朝鲜地图,眉头紧锁,怔怔出神。
“大帅!”一名参军气喘吁吁地匆匆奔来,将一封哨船送来的急报恭敬地呈到他面前,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不安。
钟明辉缓缓伸出手,接过急报。
他展开纸张,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文字:
“……12月2日,奴酋皇太极亲率十二万大军从沈阳出发,浩浩荡荡地杀奔朝鲜。”
“12月9日,建奴大军主力抵达鸭绿江畔,趁江面封冻,分三路渡江。”
“12月14日,建奴攻陷朝鲜边境重镇义州,朝鲜守将金俊吉战死。”
“12月15日,建奴左翼一部五千余汉蒙旗军往攻铁山,遭东江镇守军顽强反抗,致建奴损兵数百。”
“12月16日,建奴破安州,朝鲜节度使南以兴自焚殉国。”
“……”
“哟,建奴这攻势够快的!”钟明辉将急报轻轻地放置在旁边的小几上,然后歪着头,目光再次投向墙上的朝鲜地图。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思索着应对之策。
“来人!”
半响,钟明辉挣脱开身上的锦被,试图从软椅上站起来。
然而,这几日的风寒加上发烧,让他的身体十分虚弱。
刚一起身,便感到脑袋还是一阵眩晕,眼前金星直冒,踉跄了一下,又重重地坐了下去。
这些日子,他一直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处于时睡时醒的状态。
也就是昨夜,吃了郎中开的几副药,喝了一大碗姜汤,捂在厚厚的棉被里,出了一身透汗,情况才稍微好转一点。
今日,他强撑着身体,从床上爬起来,来到政事厅处理积压下的诸多事务。
却不想,这刚刚坐了不到一会功夫,就收到了建奴东征朝鲜的消息。
此前数月,建奴动作频频,各方都在猜测其下一步的进攻目的,钟明辉也曾召集拓殖队军政官员一起讨论建奴的军事意图。
初时,大家普遍认为建奴可能是要剑指关宁,继续对宁锦方向的明军发起进攻,从而进一步削弱对方的实力,为日后突破明军防线,杀入京畿做准备。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信息不断传来,发现建奴集结的兵力规模极其庞大。
他们不仅在动员境内的满蒙汉八旗部队,还征召了科尔沁、察哈尔部蒙古诸部前来沈阳汇合。
同时,建奴还在各地筹集了大量军械、粮食以及攻城物资,不断充实战备。
钟明辉立即意识到,建奴的军事行动绝非寻常,他们必定在酝酿一场重大的战略军事行动。
入关?
亦或东征朝鲜?
对于这两种猜测,钟明辉一时间也拿不准。
他只是模糊地记得,原有历史时空里,建奴曾数度绕过宁锦防线,从蒙古境内突入长城一线,肆虐大明京畿、河北,以及山东地区,几乎将北方打成一片白地,极大地削弱了大明经济和军事实力。
但历次入关时间,他却根本无从得知。
至于东征朝鲜,他也是了解的一鳞半爪,仅知道大概的过程和结局。
反正就是建奴一举将朝鲜给摁到了地上,使劲摩擦,最后成功地将它“收”了,斩断了与大明的宗藩关系。
建奴好像还掳走五十余万朝鲜百姓,以及大量的金银、粮食和其他物资,这一系列掠夺行为,极大地充实了建奴自身的实力。
在这一战中,建奴攻掠如风,几乎未遭遇任何激烈反抗,仅十余日,便快速推进四百多里,打得朝鲜王国“手足无措”,军队溃不成军,毫无还手之力。
若是没有外力介入,朝鲜是难逃一劫了。
某一天,一名书办嘴里顺口提了一句,丙子年即将过去,他方才醒悟。
建奴攻朝,是为丙子之役。
随即,他便调动辽海拓殖队所有资源,开始为这场战争做全面准备。
尽管,以新华目前的实力,根本无力阻止建奴大举入侵朝鲜,更不可能来挽救朝鲜的败亡,但多少可以进行一些细微操作,利用这场战争,为新华谋取最大的利益。
“队长!”
“大帅!”
辽海分舰队司令、海军上尉李志尚、白翎岛负责人郑大元接到传召后,匆匆赶来,朝着虎皮软椅上的钟明辉躬身一礼。
“李志尚,你们辽海分舰队这两年来对朝鲜周边海岸地理水文可探查清楚?”钟明辉直接开口问道。
“回队长。”李志尚脸上露出一丝难色,“卑职就任辽海分舰队一年多来,虽持续巡戈朝鲜海岸,不断测绘地理水文情况,但尚未完成朝鲜周边所有海域的探查。”
“朝鲜东海岸和南海岸且不管它,西海岸水文情况可已熟稔?”
“从鸭绿江口至朝鲜忠清道沿岸海域水文和地理情况,我辽海分舰队已基本掌握。”
“很好。”钟明辉从虎皮软椅上站了起来,走到墙边的那幅朝鲜八道地图前,伸手指了指汉城方向,“这个时节,汉江是否上冻?”
“到了冬季,汉江会上冻。”李志尚立时明白了钟明辉的意思,随即肯定地答道:“若是想要从入海口驶入汉江,进抵汉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哦……”钟明辉有些惋惜地摇了摇头,随即又将手指向了汉江入海口附近的一座岛屿,“那么,江华岛附近海域可会上冻?”
“不会。”李志尚答道:“尽管,该地冬时气候寒冷,但周边海域毕竟盐度较大,流动性较强,结冰所需温度要远低于淡水河流。”
“你们辽海分舰队的两艘武装船能否封锁江华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通道?”
“这个……”李志尚闻言,顿时有些踌躇起来,“队长,我们只有两艘战船,想要封锁该岛至大陆之间的通道,怕是力有不逮……”
江华岛虽然面积不大,但好歹面积也有四百多平方公里,就算只是封锁该岛至大陆之间的海上通道,也不是两艘武装船所能做到的。
“那么,仅封锁江华岛南部的摩尼山城堡(朝鲜王室避难行宫所在)附近的码头渡口呢?”
“那没问题!”李志尚松了一口气。
“大元。”钟明辉转头看向白翎岛负责人郑大元。
“大帅。”辽民出身的郑大元喜欢称呼这位杀伐果断的“大头领”为大帅。
“岛上目前有多少人?”
“九千六百余。”郑大元回道:“数月前,建奴肆虐京畿、河北,造成了数以十万计的难民,哭娘岛及长山岛那边实在装不下,这几个月已陆续转移过来数千人。”
“可还有多余收容之地?”
“若是动员岛上数千难民伐木建屋、挖洞搭棚,可再收容两三千之数。”郑大元审慎地说道:“不过,要是收的人太多了,粮食储备怕是会变得有所不足。”
“粮食无需担心,我会指示第二航运公司加紧从南方装运粮食过来……”钟明辉说着话突然感觉头有些晕,便伸出一只手扶在了墙上。
郑、李二人见状,连忙上前几步,搀扶着钟明辉做到了那张虎皮软椅上,并小心地将锦被盖在他身上。
“大帅,要不你先休息一下,就算天大的事,也没你身体重要。”郑大元关切地看着他。
“无妨的。”钟明辉轻轻地靠在温暖的软椅上,露出一丝苦笑,“这不过发个烧而已,还不至于让我挂掉。”
“大元,除了命令岛上难民再行扩建临时收容之所外,立即进行紧急动员,将此前参加过军训的难民尽数组织起来,并配发武器装备和护具。”
“大帅,咱们这是现在就要攻朝鲜吗?”
“建奴大举侵入朝鲜,未来数月时间,朝鲜境内必定会乱成一片,大部分地方也会失去相应的社会秩序和政治机能。在此情势下,咱们要未雨绸缪,准备开始积极介入朝鲜局势,捞取足够的好处。”
“人口、粮食、物资都是我们所急需的,那些朝鲜积存的许多好东西,与其便宜建奴,倒不如咱们提前将其尽数拿走。”
说着,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抬手示意郑大元去倒一杯热水过来。
“另外,临近白翎岛附近的朝鲜安西都护府(今朝鲜海州市及康翎半岛地区)有大片开发成熟的农地,而且地处海边,若将其占据,足可养十数万大明难民。”
“所以,咱们出兵将它夺了,为我辽海拓殖区谋一块面积足够大的地盘!”
“至于怎么做,就按事先做好的预案执行吧。”
话音落下,政事厅内气氛陡然变得热烈起来,一场新的谋划与行动即将展开。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524/128429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