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风起北美1625 > 第330章 建奴的动作

第330章 建奴的动作


“你来看看这份来自永明堡(今海参崴)的情报资料?”

    9月  13日,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掠过永泰堡(今札幌市)官厅斑驳的木质外墙。檐角铜铃在风中轻晃,发出细碎声响,似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不安。

    北瀛岛拓殖队两位核心负责人——齐永泽与卫仲龙,难得相聚于此,共同谋划下一年度的发展大计。

    在完成本年度移民工作后,拓殖区暂时卸下了最为沉重的担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相反,基础建设的重任接踵而至,它关乎着地方实力的夯实,也决定着移民中转基地战略地位的稳固。

    这一年,对新华而言意义非凡,移民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截止8月24日,随着最后一艘移民快船驶离北瀛岛,拓殖队进行了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共计有九千三百余移民被运回了新洲本土。

    其中,葡萄牙人出动了六艘排水量在400-600吨的商船,在拆除了几乎所有的火炮及无用设施后,足足装运了两千二百名大明移民。

    尽管,这九千余移民在长途海运过程中,多少都会有一点损失,但最终能安全抵达新洲本土的人数也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新华的总人口规模由此将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也许,在下一个移民季,年度运输移民就将超过一万人!

    这对新华而言,足以成为一个里程碑的事件。

    而被大量“抽血”的北瀛岛拓殖区,人口依旧保持了小幅增长态势。

    虽然,辖下几个县份、独立拓殖点尚未将各自人口数据汇报上来,但通过去年的旧有数据和今年到港移民船只,也能大致估算出整个拓殖区的人口数量应是维持在5.2-5.3万人左右,在整个北方地区也当属人口稠密之地。

    北瀛岛拓殖队除了在原千岛群岛、库页岛等地设立若干移民定居点,还在去年四月间,于原海参崴、纳霍德卡两地成功建立了拓殖点,分别迁移了数十人,并于当地大量收集皮毛资源。

    在今年五月,拓殖队又派出了两艘百余吨的武装探索船,进抵黑龙江入海口,然后沿河上朔,一路驶至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今伯力市)。

    随即,在此设立了一座小型木寨,并派驻三十余武装民兵。

    这座木寨虽然简陋,却在外东北地区扎下了一颗关键的锲子,算是填补了穿越者内心深处的那份遗憾。

    当然,这般迫不及待地将势力深入至外东北地区,也隐有掏建奴“后庭菊花”的战略用途。

    建奴每当遭到兵力损失时,都会派出大量征讨部队,扫荡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流域地区,捕捉野人女真部落,以填补八旗缺额。

    而经过数十年持续不断地人口“征集”,导致整个外东北地区人烟极为稀少,更是在建奴频繁的军事征伐下,也丧失了应有的地方组织能力。

    在遭到外来某个强大势力入侵时,必然无法应对。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按照历史轨迹,再过十余年(1643年,哈巴罗夫摸到黑龙江),穷凶极恶的罗刹人就会从万里冰封的西伯利亚地区杀过来,继而肆虐整个外东北地区。

    嗯,现在新华人来了,自当不会允许这种糟糕的情况发生。

    不过,北瀛岛拓殖队在外东北地区开辟的几处移民定居点终究距离核心本部有点远,交通和联络相当不便。

    基本上是每隔三五个月时间,北瀛岛才会派出一两艘船过来,送些日常物资补给,然后再将该地收集而来的皮毛打包运回。

    而到了冬季,港口被厚厚的冰层覆盖,与本部之间的联系便会彻底断绝。

    定居点的移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当一艘物资补给船从永明堡返回,在带回千余张毛皮的同时,也送来了许多搜集而来的各种情报信息。

    齐永泽在阅读完其中几份情报后,眉头越皱越紧,脑海中立时生出一个即将发生的历史大事。

    但由于信息有限,他一时间也无法确定,沉思良久,他便拿着情报资料寻到卫仲龙。

    “你来看看这份来自永明堡(今海参崴)的情报资料?”齐永泽将情报递到卫仲龙面前,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

    卫仲龙接过情报,目光落在纸上:

    “……七月十二日,建奴征调虎尔哈部、索伦部、瓦尔喀等部两千余部落士兵,前往赫图阿拉、抚顺关集结。”

    “……七月十七日,建奴派出数路大军,扫荡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击破三十余地方部落,掳野人部族一千余人。”

    “……七月二十六日,建奴一部攻入大湖(今兴凯湖)附近,击破赫哲人部落十余处,掳夷丁六百余。”

    “……八月五日,建奴一部攻入伯力附近,击破黑龙江以南数个部落,烽烟四起,无数部族纷纷跨河逃往江北之地。”

    “……伯力寨周边收容两百余落难部族,粮食恐难以坚持至来年春暖。”

    “……”

    “你怎么看?”齐永泽见卫仲龙看完了手中的情报资料,开口发问道。

    “建奴可能又在捕捉野人,以补充八旗缺额。”卫仲龙江情报资料轻轻地放置在案头,笑了笑,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皇太极在五月间,第二次攻入长城,突入独石口,与大明边镇厮杀数月。”

    “七月,建奴在延庆与明军展开激战,击溃万余蓟镇官兵。八月,清军又猛攻昌平,遍蹂京畿。”

    “这番打下来,历时四个多月,虽然将大明京畿一带给打烂了,更是予当地明军重创,但其自身想必也有不小的损失。”

    “建奴向来就是前边损失,后边来补。为了不至于让八旗各部在战斗后缺额太多,便出动数千兵马扫荡后方,将林子深处的野人尽可能地搜检出来,然后掳至境内,补充自身损失的兵力。”

    “老卫呀,你没注意情报资料上所显示的时间吗?”

    “呃……”卫仲龙愕然,随即又从案头上把情报资料拿了起来,逐字逐句地再次阅读起来。

    “看明白了吗?”齐永泽笑着说道:“建奴入关南侵大明,跟他们派兵扫荡三江流域,抓捕野人女真部落,时间先后并没有相差太多。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卫仲龙神色一动,眼中闪过一丝警觉,“建奴在为发动一场新的军事行动,而开始筹集兵力?”

    “没错。”齐永泽重重的点点头,肯定地说道:“建奴是在准备一场新的军事行动,通过大量地‘征调’后方野人女真部落参战,不仅可以增强其兵力数量,还能减少他们在建奴后方叛乱的可能。”

    “他们准备打谁?宁锦一线的明军,还是旅顺一带的黄有龙?”

    “你是不是漏了朝鲜?”

    “朝鲜?”卫仲龙怔了一下,脸上写满了惊讶,“我记得前些年,建奴不是打过朝鲜吗?难不成,他们还要再揍它一顿?”

    “你还记得数月前从朝鲜传回的一条情报资料吗?”齐永泽脸上带着一丝异色,“二月,建奴曾派英俄尔岱率使团赴朝鲜凭吊朝鲜国王丧妃之机,提出朝鲜国王拥戴皇太极进皇帝位,却不想在汉城吃了一个闭门羹。”

    “朝鲜人既不接见建奴使团,又不接收建奴国书,甚至建奴使团在汉城街头还遭到百姓投掷石块,搞得好不狼狈。”

    “四月,奴酋皇太极改后金国号为大清,并在沈阳祭拜天地,公然称帝。朝鲜人虽然畏于建奴凶蛮,派了使臣罗德宪、李廓两人前往沈阳观礼。但在典礼现场,朝鲜使臣竟然颇为有骨气,拒绝跪拜清帝皇太极,惹得建奴上下很是恼怒。”

    “所以,建奴便要因此再征朝鲜,以行报复之举?”卫仲龙难以置信地问道。

    “你说呢?”

    “不能吧。”卫仲龙迟疑地说道:“虽然,后来建奴向朝鲜派出使者,声称会于十一月起大军东征,但这番举动,明显就是一种军事恐吓,逼着朝鲜人低头认错。”

    “可问题是,朝鲜人认错了吗?”

    “难道,真的……要打?”

    “我隐约记得,历史上建奴好像对朝鲜发动过两次大规模军事入侵。”齐永泽缓缓说道,眼神仿佛穿越了时空,“九年前(1627年),建奴大举东征,迫得朝鲜减少了对辽东明军的支援力度,并与之约为兄弟之国。”

    “后来,又隔了若干年,建奴又一次对朝鲜大打出手,而且,这一次好像是把朝鲜彻底打服了,从兄弟之国,变成了君臣从属关系。如今,建奴不断调兵遣将,还积极囤积粮草,八成就是要再征朝鲜了。”

    “就是他们所宣称的十一月?”

    “我哪记得清楚具体时间!”齐永泽苦笑一声。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卫仲龙轻声问道:“就以我们目前的实力,估计也救不了朝鲜。”

    “是呀,建奴此次东征,必是出动数万精锐八旗,咱们这点力量,根本无法救得了朝鲜。”齐永泽眉头一挑,“话说,咱们为啥要救朝鲜呢?我们应该要合计一下,在此次建奴侵入朝鲜的时候,我们能捞点什么好处。”

    “人口、物资,还有一些必要的战略要地。”卫仲龙闻言,眼睛顿时亮了,“建奴大举攻入朝鲜,就朝鲜人的战力,多半是难以抵挡,会被一波平推,直接打到汉阳城下。”

    “若是这样的话,整个朝鲜势必会被打烂,而且其境内的所有的兵力也都会被吸引至建奴身上。而我们则可寻机登陆朝鲜,掠些青壮、妇人,还有各类匠人。”

    “最重要一点,我们要趁机夺下几处战略要点,为此后经略朝鲜,布下先手。”

    “济州岛!”齐永泽嘴里轻轻吐出一个地名。

    “对,占了济州岛。”卫仲龙说道:“如此,我们便能控制整个对马海峡,确保北瀛岛至大明之间的海上通道。”

    “那我们需要在北瀛岛下达动员令,至少征召三千武装民兵和八艘武装商船。”

    “现在正值秋收……”

    “呃,那就先征召五百人,将人运到连山港(今对马岛比田胜港),做好攻击准备。待秋收结束后,便征调更多的民兵参与进攻。”

    “好,就这么办!”卫仲龙点点头,同意了齐永泽的建议,随即又想到了什么,“我们要不要通知一下哭娘岛钟明辉(今辽宁海洋岛)那边?”

    “那是自然。”齐永泽笑着说道:“他说不定早已收到消息,并据此做好了相应准备。”

    “准备?……他会做什么?”

    “他说不定会鼓动东江镇,趁着建奴主力全出之际,抽冷子对建奴后方发起奇袭。”齐永泽说道:“当然,也有可能跟咱们一样,也去朝鲜趁火打劫,掳些人口和物资。”

    “你说,这朝鲜就真的没法救了吗?”卫仲龙颇为惋惜地说道:“这要是建奴将朝鲜彻底收服了,那他们就相当于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并且还间接拥有了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资供应渠道。”

    “就朝鲜人战五渣的军力,比明军还不如,咱们如何去救?一个不小心,就将自己给陷进去了。”齐永泽摇摇头说道:“再者说了,咱们北瀛岛拓殖队这点本钱,在建奴十余万大军面前,哪里够看。”

    “若是,朝鲜人自己但凡争气一点,在遭到建奴大举进攻时,能采取全民抗战,哦,不是,全民抗奴,给对方来一个人民战争,说不定还有那么一丢丢机会将建奴给耗走。”

    “最关键一点,就是朝鲜君臣不要跪得太快,要表现得像崇祯一样硬气。”

    “呵呵,朝鲜人要是能这般硬气,哪至于被建奴一直摁在地上摩擦。”卫仲龙笑了起来。

    “说的是呀!与其指望朝鲜人自己雄起,那还不如派出几艘武装商船杀到汉阳城下,将朝鲜君臣给捞出来,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朝鲜军队连续不断地向建奴发起袭击。”

    “待耗走了建奴,挽救了他们的国家,我们就可以向朝鲜人讨点赏赐,人口、金银、物资,乃至土地,统统都允予我们。”

    “哈哈……”

    “哈哈……”

    两人皆不由大笑起来。

    言语间,尽是对朝鲜王国的嘲笑和调侃。

    “哎,我觉得你这个主意好像还不错。”

    “是吗?那就写封信,让钟明辉试着操弄一下。”齐永泽不以为意地说道:“要是真的在建奴大举围攻下,将朝鲜君臣给救了出来,便让他们送上几座岛屿给我们。”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524/128429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