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风起北美1625 > 第331章 铁山城

第331章 铁山城


毛文龙建立东江镇之初,曾占据以皮岛为中心,包括辽海诸岛、旅顺堡、宽甸堡、镇江堡以及朝鲜王国境内的铁山、昌城等据点,拥兵十余万,收拢辽民数十万。

    虽然,毛大帅对建奴战绩多有虚夸之嫌,但东江镇的存在却极大地牵扯了后金的兵力,使得后金在与辽东方向明军作战时,不得不分兵兼顾后方,时刻担心东江镇摸了它的后路。

    除此之外,东江镇的存在,对于稳定大明在辽东地区的人心士气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大明接连失地、后金势力不断扩张的形势下,东江镇作为大明在辽东的一个重要据点,让无数辽民看到了大明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希望。

    在建奴无情的压迫和残害下,许多辽民纷纷投奔东江镇。

    毛大帅对这些逃难而来的百姓也是极尽安抚和组织,既增强了东江镇的实力,又避免了更多百姓被建奴掳掠或杀害。

    以皮岛为核心的辽东诸岛,面积狭小,土地贫瘠,容不下太多逃难辽民,东江镇遂将大量辽民安置于铁山、昌城、旅顺等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铁山城是东江镇在朝鲜境内最重要的屯田基地,曾一度收容了约六七万辽民,并驻有官兵五千余人。

    是时,铁山城设有一城、四堡、二十一墩、一百三十余屯殖点,与海上的皮岛形成掎角之势,互为依靠,是东江镇陆上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启七年(1627年)和崇祯元年(1628年),后金两次大规模进攻朝鲜和东江镇,铁山城被攻陷,并遭到后金的彻底破坏,遂就此为东江镇所废弃,沦为一片荒野。

    然而,在崇祯六年十一月(1634年),始终龟缩于皮岛的东江镇沈世奎所部,却突然派三千余官兵登陆朝鲜海岸,然后征发数千朝鲜民夫,重修铁山城。

    尽管已是初冬时节,地表也已上冻,但沈世奎却丝毫不顾气候严寒,不断四下“征调”朝鲜民夫,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陆续修复了铁山城及附近两座小堡,初步建立起防御工事。

    当后金闻讯派出哨探前来查看时,赫然发现铁山城已重新矗立在海边,其规模、型制更胜往昔。

    更让后金哨探惊愕的是,城头还部署了数门火炮,黑洞洞的炮口,遥遥指向北方。

    后金当即派出使者前往汉城,要求朝鲜出兵驱逐东江镇,拆除铁山城。

    但朝鲜方面却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不断声言朝鲜军力孱弱,无力驱逐东江镇。

    待天气转暖、鸭绿江化冻后,东江镇水师便不断往来游曳于江中,暂时熄灭了后金试图派兵攻打铁山城的企图。

    经过两年持续不断的建设,铁山城的防御也日渐完善,不仅可以完美地卫护皮岛核心本部,而且还成为东江镇锲入朝鲜境内最为重要的军事支点。

    “若是面对数万建奴大军围攻,此城可坚守几时?”沈世奎全副披挂地站在铁山城头,伸出一只手,轻轻地拍了拍城垛。

    “回总镇,若是粮械充足,卑职可守……半年以上。”皮岛左协参将何日德沉声回道。

    “很好。”沈世奎点了点头,“若是建奴冬日来攻,你能坚守半年以上,那必然可以捱到港口化冻之时。只要天气转暖,我东江水师往来支援,定不会让你的孤守铁山。”

    “总镇……”何日德犹豫了一下,低声问道:“建奴当真会冬日来攻朝鲜,并顺路击我东江?”

    “这几个月,建奴厉兵秣马,不断筹集粮草,调动军力,难不成就是为了吓唬我们?”沈世奎笑着说道。

    “那建奴会不会再次突入长城,进攻京畿地区?”

    “呵呵……”沈世奎摇了摇头,说道:“到了冬日间,若是建奴突破长城,攻入京畿,他们什么也抢不到,反而会面临一座座坚城壁垒,到最后会撞得头破血流的。”

    “那么建奴攻入朝鲜就不会……”话说到一半,何日德不由笑了。

    就朝鲜军队这般废柴战斗力,建奴大军那还不是如入无人之境,摧城拔寨更是轻而易举之事。

    只要打破了几座朝鲜重镇大埠,完全可以做到以战养战,获得必要的物资补给。

    十年前,建奴仅以数万八旗精锐一举越过鸭绿江,摧枯拉朽般地打穿了半个朝鲜,直接攻到汉城,迫的朝鲜君臣签了一份城下之盟。

    而这几个月以来,通过无数探子回报的信息汇总,东江镇已然获悉,建奴正在不断调集兵力,除了“征发”数千野人女真,如虎尔哈部、索伦部、瓦尔喀部等,悉数编入八旗,补充各个牛录中的差额。

    而且,建奴还征调了大量蒙古八旗和汉军四旗(此时,汉军仅有四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和正蓝旗)往沈阳、辽阳集结待命。

    另外,还从宁锦方向传来的情报,建奴不仅在其境内不断征集粮草军械,还下令科尔沁、察哈尔等蒙古诸部提供战马、牛羊作为军需。

    这一系列举动,就算是一个军事小白也看出来了,建奴是要玩一次大的。

    这让明军辽东诸镇顿时紧张不已,也在不断加强军备,以防建奴入寇。

    虽然,建奴宣称要于十一月对朝鲜实施一次惩罚性的军事打击,但明军却不敢有丝毫大意,唯恐建奴来一个声东击西,奔着宁锦防线或者旅顺侧翼而来。

    而东江镇位于建奴侧翼和后方,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军事实力,根本没法与关宁军相比,要是被建奴揍了,更是连一个响应支援的友军都没有。

    因而,面对建奴的磨刀霍霍,尤显惊恐。

    不少将领劝说沈世奎,弃了铁山,将官兵和屯殖辽民悉数撤至皮岛,以暂避建奴锋芒。

    因为到了十一月,天气就会转冷,不仅鸭绿江会上冻,水师将无力再阻止建奴大军渡河东来,就是铁山附近海域也会因冰封而无法从皮岛派兵支援。

    若是遭到建奴大举围攻,数万余军民怕是都要折在铁山,恐将大大削弱皮岛的实力。

    沈世奎对此,也是犹疑不定。

    趁着建奴不注意,抽冷子摸个寨子,袭击几座村屯,打打游击,我东江镇做得是游刃有余。

    可若是跟建奴主力大军对阵,他是一点信心也没有。

    哪怕是坐守坚城,凭垒而对,我东江镇官兵怕是也难堪大用。

    不过,哭娘岛的新洲人却极力劝阻他勿要尽撤铁山驻军,而且还要增派兵力,囤积物资,在建奴大军袭来之时,要牢牢地钉在那里,凭借坚固的城防来消耗建奴的兵力。

    要知道,经过改造后的铁山城,许多关键部位还大量使用了水泥,更加筑了若干棱堡、马面,城头还有七八门新华造火炮,其防御力直追宁远城。

    拥有如此坚固的城防,何至于要不战而逃?!

    末了,新洲人说,若是东江镇官兵担心守不住铁山城,那么他们可以派出一百五十余名经验丰富的炮手和火枪手,帮着一起来守城。

    对于新洲人的热情,沈世奎早已见怪不怪,他们似乎对于辽东及大明的局势很是关心,总是不遗余力地要来主动“帮忙”,唯恐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

    不过,在新洲人的劝说下,沈世奎还是决定在铁山守一守。

    当然,这不是他要为朝鲜人火中取栗,替他们硬抗建奴的军事打击的主要原因。

    而是,新洲人提了那么一句,“唇亡齿寒”。

    要是建奴真的对朝鲜发动倾力一击,可以想象,那必定是灭国之势。

    即使朝鲜没有被建奴所灭亡,但一定会被彻底收服,沦为建奴的附庸或者属国。

    若是出现这种局面,那么铁山也好,皮岛也罢,恐将遭到建奴的毁灭性打击。

    要知道,建奴之所以一直奈何不了皮岛,那是因为他们手里没船,无法浮海攻上岛来。

    可建奴一旦收服了朝鲜,那么朝鲜水师必将为建奴所用。

    即使朝鲜水师战力不高,但至少能运运人,可以将大批建奴八旗精锐从陆上送到岛上来。

    到了那时,可能就是皮岛的最终覆亡之日。

    退一步来说,就算此次建奴的军事行动不是针对朝鲜,而是他们东江镇或者宁锦防线,有了铁山的存在,对皮岛来说,好歹也是一个缓冲,一个预警。

    “所以,无论如何,你们铁山城必须坚守至明年三四月。”沈世奎看着何日德,郑重地说道:“只要到了天暖时节,我必会亲率援军,乘船来救尔等。”

    “末将愿为总镇效死。”何日德躬身一礼,“城在人在,城破则人亡!”

——

    “走!”

    尼满猛地将单筒望远镜塞进牛皮套,如他的名字(尼满意为山羊)一样利索地从树上滑了下来,靴底刚触到腐叶堆积的泥地,便毫不犹豫地踏入荆棘丛生的灌木。

    五名后金斥候闻言,丝毫不做任何迟疑,跟在他身后,朝林子深处隐去。

    赛冲阿踩着枯枝追上来时,尼满正用匕首削断缠住马靴的藤蔓,刀刃寒光映出他紧绷的下颌。

    “分得爷(即小队领,分得拨什库)!”赛冲阿压低声音,玄色箭袖扫落草叶上的晨露,“我们现在……回盛京吗(1634年,皇太极将沈阳改名盛京)?”

    “嗯,咱们回去。”尼满小心地将单筒望远镜贴胸藏进鹿皮袄内袋,唯恐担心损坏了这个好宝贝。

    据说,这个神器是来自那个遥远的新洲,乃是探查望远的最好工具,得来甚是不易。

    他手中的这具望远镜还是在耀州与东江镇黄龙部厮杀时,击杀了一名明军游击才获得的。

    平日里,都是收于主子(即旗主)那里保管,锁在檀木匣中,轻易不会予人使用。

    这次他们斥候小队奉命潜入朝鲜,打探铁山城情报,因为事关重大军机,且又深入敌境,需要窥得东江镇防御具体详情,遂取来让他使用。

    林子里突然传来夜枭凄厉的啼叫,尼满浑身肌肉瞬间绷紧。

    在这几日对铁山城的观察中,尼满却是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心凉。

    铁山城新砌的大块条石(水泥)城墙泛着青灰色冷光,棱角分明的敌台(棱堡)像巨兽獠牙般探出,红衣大炮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城外。

    城头飘扬的“黄”字帅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他奶奶的,在闻知我大清行将东征朝鲜之时,东江镇不仅没有缩回皮岛,还铁了心的要固守这座海边要塞。

    尽管,他也知道,就凭东江镇的战力,在我大清突入朝鲜境内后,定然不敢主动发起进攻。

    但这么一个钉子杵在这里,却能对我大清后路隐隐造成一丝致命的威胁。

    哪怕他们没有堵住大军回撤的能力,但可以出动小股精锐部队袭击大军后勤补给,那也让人感到无比的烦恼。

    所以,为长远计,我大清在以雷霆之势打穿朝鲜,攻至汉城时,必须要顺路清除这个讨厌的钉子,从而确保后路的绝对安全。

    可经过这么一番细致侦查,尼满立即对快速攻占铁山城的行动报以悲观态度。

    像这种坚城,只能通过大军围困的方式,就如此前大凌城、锦州城那般,慢慢地跟城中的明军对耗。

    待困它几个月,乃至一年以上,城中弹尽粮绝,明军最后只能乖乖地出城投降。

    可问题是,这座铁山城距离海边不远,而且从城池到海边码头之间还筑了两座小型堡垒,可以屏护物资人员的往来输送。

    也就是说,这座城池还不一定困得死它!

    若是强攻的话,多半要死伤数千兵士。

    就这,还不一定攻得破城池。

    嘶,不好打呀!

    “分得爷,可是在忧心我大清无法攻破铁山城?”赛冲阿小心地问道。

    “嗯,大军过来,一时半会怕是攻不下来。”尼满淡淡地说道。

    “呵,我大清攻明军堡寨,何时施以强攻?”赛冲阿晒然一笑,“咱们打不下来,除了围困的奔办法外,还可以用间呀!”

    “如何用间?”尼满横了他一眼。

    真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家伙!

    “在大军攻入朝鲜时,咱们可以派出一队精锐甲兵,冒充朝鲜兵卒设法混进铁山城,如此便可以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这座坚城。”

    “这几日,你可曾看到有朝鲜人被允许进入铁山城?”尼满冷冷的问道,声音仿佛淬了冰,匕首尖挑起赛冲阿一缕垂发,“明军盘查严得能数清人脸上的麻子,你当他们是睁眼瞎?”

    猛然间,听到林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他反手将匕首插回靴筒。

    “噤声!跟着我从西侧山涧绕出去。”

    “嗻!”几名斥候低低地应了一声,俯低身子,借助着密林掩护,朝丛林深处快速奔去。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524/128429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