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皇太极的“运筹帷幄”
推荐阅读: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 LOL:我职业打其他游戏不行? 吞噬星空之支取天赋 重生印度当警察 斗罗,我的分身固拉多 人在大竹峰,开局休妻田灵儿! 吞噬星空从酿酒宗师开始 聊天群:开局获得赛亚人血脉 金铲铲求生,只有我有海克斯强化 斗破:我只是一个炼药师
1636年11月15日,盛京。
大清皇帝皇太极立在盛京城头的箭楼前,玄狐皮大氅在朔风中猎猎作响,肩头落下了一层薄雪。
他眯着眼望向西南,那是宁远的方向,也是阿济格率领一万二千铁骑奔袭的虚途。
寒风卷着碎雪掠过雉堞,城下传来战马嘶鸣和铁甲碰撞的声响。
正白旗的纛旗在风中翻卷如影,阿济格的先锋已消失在雪幕深处。
皇太极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腰刀刀柄上的鹿角纹,那是他二十年前在赫图阿拉的雪原中猎得的一头雄壮公鹿。
那头鹿的犄角的犄角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如同此刻腰刀上凝结的霜花。
“十二弟此去,明人必以为我大清清算旧账……”他嘴角浮起一丝冷笑。
宁远城里的祖大寿此刻定然在惊恐不安中加固城墙,却不知辽东的雪原上埋着更大的杀机。
旬月前,朝鲜使臣金堉在崇政殿上梗着脖子说“小邦事明如父”时,他就知道该让这些高丽人再度尝尝八旗铁蹄的滋味了。
更是要让他们晓得谁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子。
远处传来号角声,是镶蓝旗的兵马在集结。
多尔衮正带着真正的东征主力囤于辽阳,直等宁远烽火一起,就要随同朕踏着封冻的鸭绿江扑向汉城。
皇太极忽然想起父亲努尔哈赤的遗言,“取朝鲜如摘熟桃”,可这桃子偏偏长在明朝的篱笆边上。
一片雪花粘在他的貂皮围领上,化成了水珠。
这让他想起二十天前盛京城外的阅兵:蒙古八旗的箭囊里插着鸣镝,汉军乌真超哈的火铳手在雪地里操演三段击,连虎尔哈部的野人女真都穿上了铁甲。
此刻这些刀锋却要藏在阿济格的虚招之后,像猎户设的陷阱般等着朝鲜人一脚踏进来。
“皇上,该回宫了。”范文程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皇太极没有回头,只是抬手接住一片雪花,看它在掌心化作虚无,如同那些精心编织的谋略,虚实之间,皆是杀局。
“我们有必要搞这些……虚应之事吗?”旁边突然传来一声不满的声音。
皇太极转头看向左手边的和硕礼亲王代善,神情木然地问道:“大贝勒,可有言教我?”
话音未落,北风突然卷着雪粒灌进箭楼,撞得悬在梁上的铜铃叮咚作响。
“……”代善见皇太极表情不虞,心里一突,悚然想到这位新晋大清皇帝的手腕,顿时敛去了恣意张扬的神态,微微弯了一下腰,沉声说道:“皇上,臣……无话可说。不过,臣以为朝鲜不过是熟透的果子……”
皇太极盯着代善的眼睛,似乎想从中寻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大贝勒可是认为,我们这般虚击关宁,实则东征朝鲜,纯属有些多余?”
“臣,不敢妄言。”代善执礼更甚。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皇太极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但面色丝毫未有变化,“尽管我大清在面对明军和朝军之时,鲜有败绩,在战阵之上更是屡屡占据绝对的上风。”
“但我大清切不可以为征伐之事,犹如喝水吃饭一般轻松写意。要知道,不论是明人,还是朝人,人口和国土皆倍之于我大清。若是临战之际,自大狂妄,甚至多有疏忽大意,也会造成败将覆军之局。”
“我大清丁口不丰,储备不厚,一旦遭遇重大败绩,当会伤及筋骨,损及根本。明人在我大清当前,可一败再败,但经年过后,便会更快恢复,继而卷土重来。”
“而我大清,却不能经历太多败阵,甚至在获得辉煌大胜时,也要顾及自身伤亡之数。大贝勒,你要知道,我大清的底子太薄了!”
“明军像割不完的野草,可我们……“说着,他猛地攥拳,雪块从指缝迸裂,“死一个巴牙喇,要等十八年才能补上!”
“臣,受教了。”代善郑重地单膝跪地,向皇太极打了一个千。
嘴上虽然这般说着,但他心中却是颇不以为然,觉得皇太极此举不过是故弄玄虚,对八旗部队瞎折腾。
这个当口,就算是傻子也看出来了,我大清的兵锋要指向朝鲜,誓要彻底征服这个反复横跳的大明属国。
当然,攻略朝鲜,还要一个最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掠夺人口物资,补充我大清战争消耗。
灭了朝鲜,也可为我大清消除东线的军事威胁,为日后全力攻明做好万全准备。
早在四月间,大清上下便达成了初步共识,择机攻打朝鲜。
为此,皇太极便开始做局部署,一边派兵再度突入长城,袭掠明朝京畿一带,对明军施以军事威慑。
另一边,还大费周章地对外散布我大清内部纷争不断,国中几派势力互相倾轧,搞得我大清朝局隐有分崩离析的假象。
这一切,都在为攻朝做铺垫,尽可能地遮掩我大清真正的战略意图。
但是,皇太极又不断向朝鲜派出使者,武力恐吓朝鲜君臣,以期让他们向我大清低头服软。
在遭到朝鲜君臣颇为硬气的回应后,皇太极还声言,将于十一月起大军征伐朝鲜,并将具体的进攻路线也告诉了对方。
这些骚操作,别说代善看得目瞪口呆,就连诸多贝勒和八旗旗主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就是打一个小小的朝鲜嘛,何至于这般眼花缭乱地施放各种烟幕?
莫不是,三国演义看多了?
还是那些汉奴极尽巧言蛊惑?
非要搞这些虚虚实实,兵者诡道之类的障眼法!
你看,为了掩护一个月后的东征,竟然出动一万二千余八旗精锐扑向宁远,以打乱明军的军事部署。
这寒冬腊月的,万余八旗儿郎卧冰尝雪,冒着酷寒天气,仅仅是在宁远方向跟明军演场大戏,迫的明军在闻知朝鲜遭袭后,不敢轻举妄动。
有这必要吗?
哪怕我大清不派兵过去,就将这一万八旗精锐杵在义州(今辽宁义县)、广宁(今辽宁北镇),明军怕是也不敢有丝毫动作,只能龟缩于城中,坐视朝鲜的覆亡。
在这辽东战场,明军只要离了那乌龟壳一般的城堡,在空旷的冬季原野上,还不是一群群待宰的猪羊!
不过,皇太极毕竟是大汗,哦,不对,现在是我大清的皇帝了,自己虽然贵为诸贝勒之首,但也不能随意违逆他所作出的种种决定。
“唉……”代善眼角余光看向犹在城墙上站立的皇太极,心中轻轻叹了一口气。
皇太极伫立在箭楼上,直到最后一抹旗幡消失在苍茫雪原。
寒风卷着细小的雪粒扑在脸上,他却浑然不觉。
右手下意识地按住胸口,那里藏着刚收到的密报。
“东江镇沈世魁部已加强铁山防务,添铳炮无数,增兵两千余……”
他握紧拳头,指甲几乎陷进掌心。
“东江镇,跳梁小丑尔!”
谁也不能阻挡我大清铁蹄前进的方向,更不能挽救朝鲜于败亡之局。
朝鲜,这颗熟透的果子,必须吃下!
暮色渐浓,盛京的角楼在风雪中若隐若现。
“回宫!”
皇太极转身走向城梯,靴底踩着冻硬的城砖脆响,与远处传来的呼喝声、更鼓声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上空久久回荡。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524/128429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