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明还有救吗?
推荐阅读: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 LOL:我职业打其他游戏不行? 吞噬星空之支取天赋 重生印度当警察 斗罗,我的分身固拉多 人在大竹峰,开局休妻田灵儿! 吞噬星空从酿酒宗师开始 聊天群:开局获得赛亚人血脉 金铲铲求生,只有我有海克斯强化 斗破:我只是一个炼药师
“我们这算不算改变了历史?”
7月20日,傍晚九时,在南长山岛西侧的港湾内,密密麻麻地停驻了数十艘东江镇水师战船,以躲避海上骤起的风暴。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沙船里,有五艘身形巨大的三桅帆船鹤立于其中。
三天前,船队横跨辽海,突然进袭至登州,随即便向位于海边的登州水城发起进攻。
依靠新华旗下的五艘炮舰凶猛火力压制,东江镇水师得以直接抵近水城,将所有压箱底的火器统统都拿了出来,施放了超过一百二十余支“神火飞鸦”,立时将停泊于水城内的百余艘叛军船只点燃。
尽管,叛军在火炮和“神火飞鸦”的双重攻击下,竭力操纵船只,试图避免被烈火焚烧的下场。
但水城内狭窄的“小海”根本无法让太多的船只拥有腾挪闪避空间,除了三十余艘小船侥幸避至火势死角,逃得一线生机外,大部分船只皆被引燃,为烈焰所吞噬。
大火足足烧了一日,至夜幕降临时,火光仍未熄灭,犹如夜空中一堆巨大的篝火,使得附近的海面亦被映得一片通红。
然而,就在东江镇水师舰队为此欢呼雀跃,就重挫叛军水师大肆庆祝时,却未曾料到,叛军竟然趁夜组织仅剩不多的船只,发动了一次夜袭。
对方以彼之道,还彼之身,同样施以火攻,在借助夜色掩护下,偷偷接近下锚停驻于海上的东江水师,然后便猝然发动,点燃火攻船,突入船队。
是夜,经过一场混战,东江水师损失了二十余艘战船,官兵伤亡、失踪六百余,让此前一日才刚刚获得的空前大捷的战果,不免生出几分瑕疵。
昨晚送出的捷报怕是还未递至岸上,己方就遭遇此番“小挫”,这让总兵黄龙顿时感到一丝莫名的尴尬。
当晚叛军发动火攻,新华所属的五艘大船并未与东江镇水师停驻在一起,而是另择下锚地,完美地避开了叛军的突袭。
在混战之际,囿于局势不明,视野不清,船队也未对“友军”施以援助,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次日天明,东江镇水师正待继续攻打水城,以找回昨晚丢了的场子。
却不想,海上开始刮起大风,掀起一股又一股巨浪,迫得东江船队只能收兵息战,寻找能躲避的下锚地。
约莫两个多时辰后,风势更大,浪高愈丈,并伴有暴雨袭来。
船队艰难地驶入长山岛西侧港湾,随后便落帆下锚,等待大风过去。
狂风肆虐了一日一夜,十余艘身形单薄的小船被大浪掀翻,还有多艘大船桅杆被吹倒,船舱积水甚深,大量物资器械损毁。
经历这番风暴,东江水师显见是无法再战叛军了,只能等待风浪停歇,返回旅顺进行休整。
不过,总兵黄龙对此倒也并未表现出太多沮丧,反而极是欣慰。
这几个月以来,他率兵收复叛军攻陷的辽海诸岛和旅顺重镇,斩首七百,俘获五百余,缴获大小船只四十余艘,基本恢复了东江原有的统治秩序。
即使,朝廷以御下不严、部属叛乱的罪名问责,但他也能凭上述战绩多少可以将功折罪,减轻一点自己的责罚力度。
而如今,他更是率东江水师,南下急袭登州,大破叛军水师,几乎焚毁了叛军所有船只,断绝了叛军遁海外逃的后路。
这份功劳,一旦报至崇祯帝面前,那不得给自己大大加分添彩。
说不定,不仅能折抵东江镇叛军肆虐辖境的罪责,还能因此加官进爵,受到朝廷的重赏。
此番暂退旅顺后,接下来的事务就是筑垒修城,北防建奴,南阻叛军,慢慢恢复东江镇的元气。
若是能获得朝廷的大力支持,那便将东江镇好生整顿一番,不仅要清除沈世魁等老东江系势力,还要把所有事权收归一统,都握在自己的手中,重建他身为总兵官的威权。
话说,此次于登州大破叛军水师,新洲番商的几艘炮船功不可没,让黄龙甚是满意。
曾经因为他们与沈世魁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而产生的几多恶感,也在这场大胜后,随之消散于无形。
至于他们口中所言,心怀故土,情系大明,故而才会这般倾力襄助的说法,黄龙是一个字都不信。
新洲人此举,多半是想藉此获得一个能被我大明朝廷认可的身份,以及一处能源源不断招揽移民和贩殖贸易的稳固据点。
没错,他们欲效仿佛郎机人那般,在辽海谋占一座北方的“蚝镜”。
对此,黄龙觉得“无可无不可”。
只要这些新洲人心向我大明,服从朝廷的管辖,并且还遵守大明律法和社会公序良俗,那便划予他们一座小岛自治坚守,也无有多少损益。
更重要的是,要是以朝廷名义将哭娘岛“授予”他们,那便可以把这些新洲人置于东江镇的管辖下,从而名正言顺地剥离他们与沈世魁之间的合作关系。
不就是想要移民嘛,我东江镇辖下诸岛,无以为食的辽东难民数以十万计,想要运多少,我们皆可满足。
即使,我东江镇可运移民难以满足需求,一海之隔的登莱和山东,想要谋衣食温饱的难民数量那就更多了。
尤其自去岁以来,李九成、孔有德等叛军荼蘼整个山东,境内数十府县皆遭叛军严重破坏,无家可归者恐难以计数。
若是他们想要贩殖贸易,那更是不成问题了。
只要你们新洲人愿意,我们东江镇可以开放旅顺口,毛皮、人参、东珠,甚至铁器、硝磺等诸多物资,皆可一应提供。
沈世魁能给你们的东西,我黄龙身为东江镇总兵也照样能给你们。
只要你们新洲人改换门庭,投附与我,一切都好商量。
登莱巡抚孙元化能雇佣蚝镜的佛郎机人编练“新军”、整备火器部队,继而获得朝廷重视和欣赏,那么我东江镇自然也能招揽一些新洲人,依托他们数艘强大的炮船,控制辽海,隔绝建奴,继而策应辽东。
怀着这样想法,黄龙携数名心腹将领不顾海上肆虐的大风,乘坐一艘小船艰难地靠上了“破浪号”,登上甲板舱室,与几位领头的新洲人把酒言欢,以示笼络和拉拢。
他在席上言及,在向朝廷报捷的文书上,已然将新洲炮船襄助东江镇水师大破叛军的事情列于其中,并予以大加褒扬,为他们向朝廷请功。
随后,便不断言语试探对方,询问他们是否要获得朝廷的认可,是否愿意像那些蚝镜的葡萄牙人一样也“效忠”大明。
要知道,朝廷对效命于大明官军的佛郎机人向来示以宽待,不仅给予厚饷,还授予正式的官位。
正月间,十余名佛郎机人在叛军攻陷登州时,力战至最后一刻,壮烈殉城。
对此,朝廷也是极尽褒奖,支应赠恤,为死事的葡人统领公沙追授参将,副统领香末略追授游击,铳师拂郎亚兰达赠守备,谦伴方斯谷、额弘略、恭撒、录安尼、阿弥额尔、萨珠、安多、兀若望、伯多录等各赠把总街,还赏银数十两给其妻子,荣以华衷。
此番,你们新洲人出动五艘炮船,随我东江镇急袭登州,一举歼灭叛军水师,功劳更甚那些佛郎机人。
更何况,你们本身就是我华夏苗裔、汉人血脉,于我大明而言,还具有天然的亲近感。
报捷文书递送京师后,想来要不了多久,一应封赏就会颁下来。
待我们于旅顺休整时日后,便可继续跟我东江水师战船一起封锁围堵登州水城,防止叛军外逃出海。
如此,大功尽毕于一役,你们新洲人想要的好处,自是能尽数兑现。
几名新洲领头人对于能获得朝廷的认可,以及建立正式的“藩贡”关系,皆流露出浓厚的兴趣。
在席间,他们也表示愿意帮助大明朝廷继续狙击登莱叛军。
但他们却很惋惜地告知黄龙,他们目前在新洲大陆与一个欧洲大国西班牙陷入战争状态,所有主力舰船在装运大量移民和物资后,必须尽快返回,以保卫家园,护佑百姓。
不过,考虑到双方之间的后续合作,他们新洲方面会考虑留下一艘大船,帮助东江镇封堵叛军遁海外逃的路径。
可是,在谈论新洲人“站队”的问题时,他们则显得很是为难,并未给出明确的立场。
估计,是不想太多卷入到东江镇内部事务之中,从而给他们带来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压力。
他们这般骑墙,试图两面都不得罪的做法,尽管使得黄龙心中很是不满,但鉴于对方提供的助力甚大,倒也没有威迫过甚。
来日方长,只要自己将沈世魁一系老东江势力尽数扫除,想必他们届时也没有太多其他选择,只能跟自己合作。
欢宴过后,新洲几位领头人很是热情地将黄龙等一行东江镇人员送离“破浪号”,看着他们的小船逐渐消失在黑夜之中,心中均生出一丝奇幻的念头。
若是将李九成、孔有德、耿仲明等叛军堵在了登州城,使得他们无法乘船逃离陆地,那么他们是不是就不会转投建奴,继而也不可能将大量火器引入后金?
“其实,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在深刻地改变历史。”陈瑞喟然一叹,“我们此番焚毁叛军在登州水城停驻的船只,必然会让他们在未来面对大明官军围剿的情况下,无法全须全尾地渡海外逃。”
“要是,能想办法弄死孔有德、耿仲明等投虏汉奸,那么,后金的实力也不会得到大幅增长。更重要的是,我们若是能保住黄龙,保住东江镇,使之没有如历史上那般陨落消散,将来建奴能否顺利入关,那恐怕还是一个未知数。”
“也难说!”魏应滨说道:“历史,其实有时会具有很强的惯性,未必会如我们期望的那般顺遂。就拿东江镇来说,黄龙和沈世魁势如水火,都恨不得置于对方死地。可以说,东江镇已经在事实上处于分裂状态了。”
“而一个分裂的东江镇,哪里还能构成对建奴的牵制作用。你们说,要是建奴出兵进攻任何一方,他们会互相支援,守望相助吗?我看呀,他们必然都会选择作壁上观,看着对方被建奴消灭。”
“其实,也不止东江镇是这样,整个辽东军镇差不多都这副德行。数十年前的萨尔浒之战,还有后面发生的松锦之战,那些辽东军头全都是自私自利之辈,战场上各顾各,丝毫不管友军的死活。”
“嗯,怎么说呢,那就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敌军来袭,则转进如风。大明的败亡,不是弄死一个两个关键人物就能避免的,也不是挽回一场两场重要战役就能救活的。大明的失败,可以说是系统性的崩溃,更是整个运行体制的失败。”
“是呀,大明的败亡也不仅仅是因为在辽东无法遏制日益坐大建奴而导致的,还有北方此起彼伏的流民起义,以及破产的国家财政。”余志亮接过话来,“可以说,自崇祯上台后,大明的覆灭就已经处于倒计时状态了,根本就不是我们所能拯救的。”
“灾害不断,财政入不敷出,军事又接连不断的失利,整个国家始终无法获得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机会,也无法进行系统性地改革,以至于这辆破旧而又失修的马车只能继续摇摇晃晃地向前行进,直到遇到一个无法逾越的大坑,便会彻底散架。”
“国内灾荒不断,士绅阶层又收不上来赋税,导致崇祯手里压根没钱去赈济百姓,抚慰地方,继而又会引发流民暴乱。而大明朝廷想要平定暴乱,只能加大对底层百姓的压榨以筹措军费。可这样一来,又会造成更大范围、更多百姓选择揭竿而起,形成更多的地方暴乱。”
“瞧瞧,这就陷入到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当中,将套在大明头上的绳索,越勒越紧,让它根本无法获得一丝喘息之机,最终让整个国家慢慢地窒息而亡。我记得,李自成、张献忠等流民集团曾几次被大明官军所击溃,但往往要不了多久时间,他们就会很快卷土重来,并且发展的势力更甚以往,及至最后杀进了京师。”
“难道,大明就没有一丝挽救的可能?”陈瑞听了,很是不甘。
“大明想要自救,想要继续挺下去,也不是没有一点可能。”魏应滨想了想,笑着说道:“首先,崇祯帝能有大魄力,推行有效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整顿腐败的吏治,减轻下层百姓的赋税,或许可以缓一缓内部矛盾,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如果,大明在无法彻底击败建奴的情况下,能够放低姿态,与建奴达成某种形式的停战和解,哪怕只是暂时性的也好。这样,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内部的流民暴动,稳定国内的统治秩序。”
“待搞定了内部,明朝或许可以调转头来,制定合适的军事策略,集中优势兵力,稳扎稳打,以强大的国力,慢慢耗死建奴。”
“嗯,可以说,这个时期虽然大明面露巨大的危机,但只要崇祯帝耐心一点,行事果敢坚决一点,脑子再聪明一点,也不是没有挽回局势的可能。”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演,当不得真的,想要挽救这么一个积弊沉重的末世王朝,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极大的智慧和魄力。”
“至少,我觉得我要是处于崇祯那个位置,肯定做不到。”
众人闻言,尽皆默然。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524/128440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