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大明神探1546 > 第341章 海玥到底要什么?

第341章 海玥到底要什么?


嘉靖二十五年。

    公元1546年。

    元旦。

    两个多月前,太子薨逝,辍朝七日,百官素服。

    又有四位皇子以孝子礼守灵。

    而自那以后,朱厚熜就避居乾清宫内,别说再见外臣,连后宫妃嫔都不怎么见了。

    倒是丹房炉火日日升腾,青烟袅袅,不断有内侍宫婢入内,有的很快被抬了出来,上吐下泻。

    就在元旦大朝会得首辅严嵩主持的第二晚。

    陆炳受诏入宫。

    刚入殿内,浓烈的丹砂气息便如毒蛇般缠上鼻尖,远远见得朱厚熜斜倚在榻上,宽大的道袍空荡荡地挂在身上,衬得那张蜡黄的脸愈发消瘦。

    “陛下!”

    陆炳拜倒在地,喉头耸动,难免露出不忍之色。

    “文孚啊……”

    朱厚熜的声音飘忽得像一缕烟:“你还记得兴王府的桂花香么?”

    陆炳怔了怔。

    脑海中浮现出画面。

    两个总角孩童追着蛐蛐跑过回廊,惊起一树麻雀。

    而今廊下麻雀依旧,少年鬓角却已染霜。

    “暗卫的事,朕已然查清……”

    又回忆了一番兴王府的旧事后,朱厚熜缓缓直起身,道袍滑落露出嶙峋的手腕:“王佐的罪名,自该撤去,他家长孙王琰,就补锦衣卫百户吧!”

    陆炳浑身剧震,重重跪地,虎目泛红,朗声道:“臣……代王家叩谢天恩!”

    朱厚熜其实很清楚每个臣子、每位妃嫔乃至身边每个宫婢内侍的欲望。

    但以前,都是忽视的。

    别说宫内那些不是人的物件,即便是臣民,在九五之尊眼中又算得什么?

    一切自然以他为主。

    现在不成了。

    当然,也不是谁都能逼得他妥协。

    朱厚熜最后选来选去,还是选中了陆炳,先是回忆了儿时的奶兄弟情谊,又为对方解决了心中最大的遗憾,予以拉拢。

    至于效果如何。

    双方的感触显然不同了。

    迟来的正义,到底是不是正义,各有看法。

    但迟来的感动,显然就不是感动了。

    此时此刻,陆炳只觉得五味杂陈。

    王佐的忠心耿耿,没有带来回报,反倒是自身获罪,族人蒙羞;

    待得群臣聚众上谏,陛下不得不退让,这才得到了应有的待遇。

    岂不荒谬?

    朱厚熜却认为陆炳该知足了,但也没有立刻进入正题,而是询问着前朝事宜。

    陆炳知无不言。

    因为前朝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这些年皇帝不临朝,臣民已然形成了习惯,只是以前大家都默认,朝政的决定权还是在宫中,内阁只是辅佐理政。

    架空的事实,唯有最高层的大员之间,有所默契。

    但自从太子驾崩,天子欲处置诸皇子,被群臣阻拦后,气氛就变了。

    越来越多的臣子意识到,似乎陛下说话,真的不好使了。

    严阁老的府邸愈发门庭若市,夏言的府邸也多有拜访,反倒是海府依旧如故。

    因为这位终究没有入阁,相比起前两位巨头,还欠缺不少朝堂影响力。

    所以变化有。

    但并无根本性的改变。

    朱厚熜默默听完,突然道:“文孚啊,你说……他会谋反么?”

    陆炳怔住:“谁?”

    朱厚熜道:“自是海玥,他会谋反么?”

    这般石破天惊的问题,是人都难免惊骇,陆炳也不例外,声调都上扬了:“陛下,此事绝不会发生!”

    “唔……”

    朱厚熜不置可否,又问道:“他会弑君么?”

    “不会!不会的!”

    陆炳连声道:“陛下,海侍郎从无这等大逆不道的念头啊!”

    “那海玥为何要与朕作对呢?”

    朱厚熜枯瘦的手指摩挲着案上印玺,幽幽地道:“朕赐他表字,许他青云路!国子监时亲自点他文章,翰林院里破格擢升!未及不惑便位列三品,麾下能臣如云……”

    他突然攥紧印玺,青筋暴起的手背与黯淡的须发形成刺目对比:“十年!最多十年!待严嵩、夏言致仕,内阁首辅之位不是唾手可得?”

    “这条康庄大道早已铺好,他何必这般迫不及待地出面?”

    “他难道就不知道这么做,来日将受新帝忌惮,甚至引发杀身之祸么?

    陆炳听完,稍加沉默,只能发出叹息:“陛下,海侍郎绝无私心啊!”

    “无私心……无私心……”

    “那就是当真为皇儿鸣不平?”

    朱厚熜冷笑一声。

    他这两个多月,看似避居后宫,好像服输了。

    但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谋划反扑。

    关键就在于,他在等待海玥的下一步。

    好不容易裹挟群臣,将自己斗败了一回,接下来肯定要暴露出真面目了。

    至不济也要展现真正的图谋了。

    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外朝依旧是严嵩、夏言、海玥三臣鼎立。

    愈是如此。

    朱厚熜愈发警惕。

    “此人所谋一定甚大!甚大!”

    “文孚,你且为朕盯好,万万不能让他祸害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啊!”

    ……

    “明威到底要什么呢?”

    与此同时,严府之中。

    严嵩与严世蕃父子对坐,一边感受着新年的热闹氛围,另一边也讨论着如今的局势,说着说着,倒也有了类似的话题。

    严世蕃近来可威风了。

    父亲严嵩此前是近乎宰相,如今则是真正的权相!

    群臣避道,礼绝百僚!

    大明自开国以来,有此权势的屈指可数,自废宰相后,更是独一份。

    严世蕃自然狂喜。

    可狂喜之余,父子俩也有些嘀咕。

    因为《治安疏》的进谏,完全是由海玥主导。

    甚至连严嵩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某种程度是被海玥推着走。

    而最终,获益最大的则是他这位当朝首辅。

    这是图的什么呢?

    当真是为了保护皇子,不被猜忌成魔,以致于丧心病狂的天子加害?

    “目前看来,明威确实别无他求,爹也不必疑心……”

    严世蕃思来想去,还是摇了摇头,觉得毋须杞人忧天,又给出建议:“倒是眼下这满朝附骥之势,该当分些与夏言才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啊!”

    “善!”

    严嵩轻轻抚须,对于此言颇为赞许:“庆儿能有此见,为父甚慰!”

    烛火将父子二人的影子,投在壁上,巍峨黑影比实际身形庞大了数倍,似乎已能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天子……”

    严嵩望着自己庞然的投影,声音渐低,手指在案几上虚划:“要谨记这点,来日清算起来,有人挡在前头!”

    他如今已是权相待遇,却依旧要防范于未然,让陛下最为痛恨的目标不在自己身上。

    到时候万一陛下还能反扑,清理朝堂,他也不在首位,便可急流勇退,保全自身。

    不得不说,大明皇权深入人心,即便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严嵩也是心怀戒惧的。

    严世蕃同样有着戒备之心,但自然不愿意老父亲的权相之日只能维持短短数月,眼珠转了转,又沉声道:“倒是有一人需要注意。”

    “谁?”

    “二皇子!”

    严世蕃冷声道:“为太子守孝完毕后,近来这位德王殿下,可是上蹿下跳,活跃得很呐!”

    朱厚熜想要一日废三子,复唐玄宗故事,被群臣拦下,三位皇子都得赦免。

    这其中三皇子、四皇子是冤枉的,纯粹的无妄之灾。

    但二皇子却非如此。

    杜嬷嬷事发,牵扯到当年王贵妃的收买,是有详细人证物证的,不然随便一个嬷嬷也不可能直接攀咬皇子。

    不过事情往往就是如此,各走极端,要么一并废,要么一并免。

    二皇子得以脱险,心思活络起来,如今更是在德王府中大摆宴席,接连递帖,投给严府与夏府。

    至今严嵩和夏言都未回应。

    但这件事拖不得,毕竟对方确实是最年长的皇子,万一来日真能当储君呢?

    “他成不了。”

    严嵩对此倒不担心,淡淡摇头:“冷宫里面放出了一人。”

    “谁?”

    严世蕃先是一奇,然后反应过来,瞪大眼睛:“莫非……”

    “不错!”

    “阎贵妃出冷宫了!”

    对于皇子动向尤为关注的嘉靖,只做了一件事。

    将故太子的生母阎贵妃,从冷宫里面放了出来。

    是的,阎贵妃并没有死。

    朱厚熜虽然将两位贵妃打入了冷宫,但又让司礼监暗中照料。

    这并非余情未了,也非心软怜惜,而是以待后续。

    毕竟想要控制皇子,其母妃亦是关键一环。

    而且朱厚熜还考虑到,来日长子继位,性情又软弱,生母阎贵妃也能成为太妃,到时就可以与嫡母王皇后形成制衡,不让太后势力一家独大。

    这些考量无疑长远稳妥,但朱厚熜没想到,长子误以为亲娘早逝,心中的弦直接崩断,一命呜呼。

    而现在将阎贵妃放出,无疑就是专门针对二皇子,让她报丧子之仇。

    “这就好……”

    严世蕃精神微振,立刻道:“儿子观三皇子仁厚聪慧,颇有明君之相,丽妃娘娘更是外柔内刚,最善为子女谋算!爹,我严氏一族的百年基业,或当系于此子……”

    “也罢!”

    严嵩有所迟疑,但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颔首道:“老夫会借上书房讲学稍作试探,你可早做准备,得三皇子亲近!”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562/128428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