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南洋风云1864 > 第640章 都得下死手

第640章 都得下死手


4月28日

    “在5月初发起新一轮攻势,这完全不现实啊,调运给我军的炮弹至今只有11万发,我的炮群两个小时就打光了,完全不够啊。”

    远征军总司令长官楚-郑汇元帅将来自最高统帅部的电报抖了抖,随手就放在了一边,吩咐说道;

    “回电,致盟军最高统帅部;

    我部攻占色雷斯地区,如今正全境进行清剿作战,弹药消耗超过七成,已不足以发起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

    集结在我军当面的敌人,总数超过60万兵力,还有数十万援军正在赶来,形成厚积兵力态势。

    在当前情况下

    我部急需大量弹药,用以发动伊斯坦布尔战役,请最高统帅部方面予以支持。

    我部拟计划于5月12日,发起新一轮伊斯坦布尔战役。

    所需弹药缺口甚大,务必于两周之内补足,否则战役效果堪忧,将会影响到下一步欧洲战争形势。

    这一点,请重点关注。

    尽快按照此电文发送,去吧。”

    “遵命,大帅阁下。

    手下的军官迅速拟好电报,跑步前去执行命令了。

    楚-郑汇元帅神色冷峻的站了起来,走到大幅的军用地图面前,目光深邃的观察起来。

    当前的战争形势愈发严峻,奥斯曼帝国军队拥挤在狭窄的峡湾地带,背后就是欧洲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注,不包括伦敦)。

    兵力密集到什么程度?

    可以这么说吧,每前进一步,都要踏着一个奥斯曼人的尸体,几乎没有任何的空暇,也没有迂回的空间。

    在保卫首都的圣-战口号下,奥斯曼人全都化身为地鼠,将至60多公里的地峡挖的全都是洞,建立了无数的暗堡和火力点,林立的碉堡让人头皮发麻。

    每天一早起来,前面奥斯曼人的阵地上又多出了一片碉堡丛林,就像雨后春笋般一茬一茬的往上涨。

    色雷斯战役的惨败,让奥斯曼军队几乎吓破了胆。

    所以顶在最前线的是德国和奥斯曼人的混合部队,一个德国师配一个奥斯曼师,如同夹心饼一般。

    在德军的示范作用下,奥斯曼人也重新收拾信心,用圣-战的口号麻痹自己,简直陷入了狂躁状态。

    如果没有足够的火力覆盖,那就需要足够的炮灰填进去。

    在楚-郑汇元帅的计划中

    若最高统帅部在两周之内还没有调集足够的炮弹,届时发起新一轮的战役,那只有让炮灰去填了。

    违逆命令,那是不存在的。

    最高统帅部下发的新命令,那肯定会与帝国本土最高统治者先行沟通,获得允准后才会下达命令。

    这不是一场几千人或者几万人参加的战役,而是数十上百万人参与的大型战役,怎么可能轻率从事。

    由于先天地理条件所限

    面对当前奥斯曼人的防御态势,实际上是德国高级将领布下的铁桶阵,没有任何可以取巧的地方,只能生拉硬凿。

    伊斯坦布尔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侧,这是一个建立在7座山顶的城市,被誉为山丘之城。先天拥有着极为有利的防御态势,向来以险峻的城垣而著称。

    在城郊外围

    伊斯坦布尔也拥有相当完善的防御线,色雷斯战役惨败后,大楚帝国百万雄师兵临城下,引发了奥斯曼帝国从上到下严重的灭国危机。

    这段时间以来,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的亚洲领土上,大大小小的船舶每天昼夜不停的向欧洲一侧输送兵力,武器弹药,粮食以及其他物资,海量的货物在码头上堆积成小山。

    奥斯曼士兵抵达以后,立刻整装上岸,向着前线方向快速行军,就如同火烧屁股一般。

    大楚帝国远征军也不是眼睁睁的就看着奥斯曼人修筑新的战线,如今几乎每天从早到晚,呼啸而来的空军联队都会在敌人头上不停的扔下炸弹,与德军战机展开激战。

    可是要连续发起新一轮进攻,暂时还做不到。

    在全面攻占色雷斯地区后,潮水般的楚国远征军将有限的道路全都堵塞了。

    炮兵阵地前移,弹药前移,指挥部前移,还有大量的后勤物资补给也需要及时送上,色雷斯地区有限的几条公路几乎塞得满满当当。

    连续堵了十来天,情况才稍好一些。

    数十万大军的整体迁移可不是小事儿,在色雷斯地区只有一条铁路线,承担了大军几乎一半的后勤运输任务,无论如何也不够用。

    重新布设前沿阵地需要时间,数以千计的火炮和动辄以十万发计的弹药都要向前线输送,再加上几十万大军的后勤供给,都是浩大的军事调度工作量。

    幸亏色雷斯地区濒临爱琴海,沿岸有不少的港口可以使用,这极大的缓解了运输和物资调配压力。

    即便如此,那也不是一周,两周就可以完成的。

    在最高统帅部迅速发起新一轮攻势的命令下,远征军总司令楚-郑汇元帅只有利用现有条件,发动有限的攻势。

    反正现在手上有三十多万新编的义勇兵师,正好拿去做炮灰。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欧洲这边的战役一打都是几个月,在前沿战场反复的争夺,很少有色雷斯战役这样摧枯拉朽的大胜。

    如果有

    那就是德军对沙俄军队一次又一次的大胜,动辄俘虏几十上百万人,对德军的后勤造成了严重拖累。

    两周之后

    在伊斯坦布尔前线

    几千名色雷斯当地青壮男性,在全副武装的帝国士兵押解下来到一处丘陵后方,他们的眼里满是迷茫和无助,还有忿怒和恐惧交织的情绪。

    可没人敢反抗,反抗的已经成为了一具尸体。

    丘陵后方散乱的堆放着大量染血的军装,在白人伪军的喝令之下,这些色雷斯青壮男性不得不走上前去,拿起军装穿在身上。

    “拿好了军装向前走,不要停,快……你们这些笨蛋!向前走,你们这些该死的蠢货!”

    “不要停!在前面每人可以得到一块饼还有水。记住,是每人一块饼”

    水是从旁边的河流里直接打上来,用木桶盛放着放在路边,还有几个木勺胡乱的丢在地上。

    口渴的色雷斯人纷纷抢起木勺就往嘴里猛灌,灌不了几口就会被驱赶前行,不允许在此地停留,否则就要挨鞭子或者枪托重击。

    敢于反抗者,立马就被当场击毙。

    前方的炮声隆隆,空中的战机呼啸着掠过天际,浓烈的硝烟味儿随风飘来,掺杂着浓浓的血腥味儿。

    越往前走,这种战场的氛围就愈发浓烈。

    前方是堆积大量残破兵器的地方,被炸断了枪托的步枪,变形的刺刀,大砍刀甚至木棍,胡乱的掺杂在一起。

    经过的这些色雷斯人,每个人手上会被塞上一件武器,然后驱赶着继续前行,根本不允许停留,也没时间去思考。

    很快就来到了阵地前沿废墟上,这里到处是焦黑一片,大大小小的炮弹坑数之不尽,全副武装的帝国士兵架着重机枪,藏身在设施完好的一线堡垒中。

    “都给我听清楚了,只要炮击一旦停止,就立刻发起冲锋,只能向前,不能退后,违者杀无赦。”

    “全都记住了,只有前进杀死奥斯曼人,才能获得功勋,获得奖励面包和女人。任何的退缩和怯懦,都会执行战场纪律,违者杀无赦。”

    “炮声一停,立刻发起冲锋,展现你们勇武的时刻到了。”

    就在这时,隆隆的炮声戛然而止。

    几千名色雷斯当地人被驱赶着进入战场,他们只有嘶吼着拼命向前冲,根本就没有回头的余地。

    在眼前的战场上

    很多人迅速捡起掉落的枪支,大刀,斧头和一切锐利的东西,迎着敌人的弹雨冲进战壕,然后与奥斯曼人厮杀在一起。

    这种情形

    在数十公里长的战线上不断发生,大楚帝国用猛烈的炮火,空中盘旋的战斗机和填入战线的炮灰,一轮又一轮的向奥斯曼人防守的战线发起冲击。

    血战从早到晚,空前的惨烈残酷。

    从5月12日到6月7日,短短的26天时间,帝国远征军方面连续发起了数百次突击,用地面炮火和空中绞杀对奥斯曼人的阵地发动血腥进攻,使其损失惨重。

    这26天的第一阶段战役中,大楚帝国远征军通过生拉硬凿,将奥斯曼人的战线硬生生的啃下20余公里的纵深,造成德奥联军高达33万余人的惨重伤亡。

    在大楚帝国方面

    由于压倒性的地面火力优势和空中优势,占据进攻一方的大楚帝国远征军自身伤亡只有二十多万,八成以上来自于义勇军师。

    整个战役期间,大楚帝国所属的猛虎二型坦克就没有出现过。

    这种昂贵的陆地兵器,联军总司令楚-郑汇元帅可舍不得用,在这种火炮密集的正面战场上,猛虎二型坦克的作用也不大,损失的几率反而更非常高。

    这种亏本的买卖,楚-郑汇元帅坚决不做。

    帝国远征军的这些高级将领们战斗经验极其丰富,且有着系统的军事理论培训,战争素养相当高,知道伊斯坦布尔战役这种狭窄的地形,不适合坦克进攻。

    在长达26天的第一阶段战役中,德奥联军投入的176架德军战机,被击毁了139架,剩下的都带着不同的伤势,基本上全灭了。

    攻击者双翼战斗机凭借数量和性能的优势,重新占领了天空。

    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德军在西线战场正在发动大规模的春季战役,与英,法,美等国的战斗机展开空中血战,损失相当大。

    一时之间,也无法支援更多的德军战斗机。

    在重新掌握天空后,大楚帝国远征军所属的空军联队,更加疯狂的对城郊战线展开轰炸,一架战斗机每天起降多达七八个航次,杀伤了大量防守军队。

    如今的德奥联军躲在战壕里都不敢露头,既要承受空中无休止的铁炸弹落下,又要承受地面炮火的轰击。

    奥斯曼帝国一方的炮兵阵地简直不敢露头,只要被发现,很快就会引来大片机群,用不了多久就摧毁了。

    在大楚帝国阵地一侧,升级了高高的几十个炮兵观测气球。

    只要奥斯曼帝国的炮兵一开火,很快就会被记录下来,测算弹道射击诸元,然后派遣战斗机前往侦查,确定最后敌炮兵阵地的位置。

    每天在空中呼啸来去的战斗机,为地面炮群指引目标,对德奥联军的重要军事目标实施杀伤,尤其是炮兵阵地和弹药库,后勤补给中心,兵营,碉堡这类的目标,通通在炮火打击范围之内。

    统治天空的远征军战斗机,对奥斯曼人的运输线也实施了疯狂绞杀。

    只要发现运输车队,战斗机便两两一组展开俯冲扫射,投掷炸弹,务必要把奥斯曼人的后勤线炸烂不可。

    这逼迫着奥斯曼人只能发动更多的民夫肩抬手扛,趁着夜色向前线输送物资补给,白天根本不敢露头。

    一到夜晚时分

    数十万人如同移动的蚂蚁一般,挑着担子,扛着货物,在黑暗中向前移动,给前线士兵送去粮食,弹药和其他物资。

    敌我双方都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不敢松懈下来。

    到了6月7日,整日枪炮声不断的激烈战斗突然停止了,情绪陷入诡异的寂静中。

    很快最高统帅部的询问电报就发到了总指挥部,得到的回电让协约国最高统帅部也无语。

    库存弹药使用殆尽,正在等待后续弹药补充,无法持续发起进攻。

    虽然省着用,可是每天一两万发炮弹的消耗,还是让远征军打光了库存,不得不暂时停下了进攻的脚步。

    好在仅隔了两天,来自大楚帝国的一支船队便抵达了,从船队上卸下数十万发炮弹,经过紧急调运前线,使得第二阶段的进攻重新开启。

    6月13日

    短暂沉寂了6天后,隆隆的炮声再次响起,第二阶段的进攻开始了。

    相比第一阶段的进攻,第二阶段的进攻更加有针对性,那些被驱赶到战场的色雷斯士兵手中,有了步枪和刺刀,还有近身搏杀的大砍刀。

    在帝国军队猛烈的炮火下,往往遭受打击的德奥联军还没有展开反击,冲锋的义勇兵就已经突入阵地,双方展开了血腥的近身博杀。

    这些色雷斯士兵别无选择,他们的身后就是黑洞洞的督战队枪口,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而他们身穿着楚国远征军的军装,手拿着步枪和刺刀,无论德国人还是奥斯曼人都不敢手下留情,更不可能放这些人一马。

    为了活命,都得下死手。(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600/128398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