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战争局势明朗了
推荐阅读:齐天道圣 穿越后倒行逆施,这仙不修也罢 娱乐:他不是搞科技的吗? 华娱:天仙真的太想进步了 韦小宝玩转三国 你们都知道未来? 同时穿越:诸天的我各个都是人才 无尽机缘 斗罗:从铁锈矛到弑帝战矛 万斩乾坤
在春季战役进行的同时,德国媒体大肆的报导楚国远征军虐待并驱使色雷斯居民当做炮灰的重大事件,并将其称为“20世纪最令人作呕的集体屠杀”,极尽抹黑之能事。
作为敌对国家,这样的舆论攻击并不足为奇。
令人不解的是,相关的荷兰,比利时和部分英法等国的媒体,也转载报道了此事,从而引起部分欧洲民众的不解和愤怒。
遍布欧洲的大主帝国外交部门,迅速察觉到欧洲舆论的动向,并立刻向协约国最高统帅部反映此事,要求采取坚决之行动维护远征军崇高的声誉。
一切诋毁楚国远征军的行动,都是敌国阵营分裂瓦解盟军的图谋,必须以雷霆的行动处置,否则将关系到整个战局走向。
大楚帝国本土方面立刻发来严重警告信函,要求盟军最高统帅部做出及时回应。
必须在五日之内,对相关散布谣言的新闻媒体采取坚决措施,包括并不限于逮捕造谣中伤的报刊负责人,主编和其背后主要股东,要求以无端攻击盟友的背叛罪进行审理,从严惩处。
鉴于伊斯坦布尔战役的重要性,协约国最高统帅部也不敢怠慢,立刻施压各国对这部分新闻媒体实施打击,抓捕了一大批人。
到了1918年6月份
一年多前组建的中非兵团和最初的义勇兵师,总计五六十万的部队已经消耗的七七八八,不剩下什么兵力了。
欧洲战争的残酷性可见一斑,即便没有发起大型进攻战役,每一天大大小小的战斗不断,前沿阵地都在反复的争夺中。
可以说,每天各种战斗中伤亡个几百人,一两千人都是寻常事。
主要执行巡逻,警戒,一线填壕任务的炮灰军团,伤亡尤其惨重就可以理解了。
后续补充出来的色雷斯当地义勇兵部队,最高的编制就是团。
在进攻激烈的时候,都是整营、整团的投入进去,最后能撤下来的寥寥无几,被集中留在后方进行整训。
这些在血战中能够撤下来的色雷斯当地官兵,被认为有进一步培养的价值,所以能够撤下来进行军事训练。
一方面作为其他炮灰的表率和希望所在,另一方面强化其军事技能,给予充足的饮食,补给待遇,留在更激烈残酷的战场上使用。
换言之,就是高级炮灰。
这些高级炮灰的最高编制就是步兵连,由华人指挥官统率,在战斗时跟随华人军团行动,扮演冲在最前方的角色。
每一个华人步兵团中,都配属了十多个这样的炮灰连。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第一波的冲锋攻击中,探查出隐藏的敌军火力点和暗堡,随后就被标记出来,很快的被后方炮火予以摧毁。
这么危险的任务,导致其伤亡也相当惨重,几乎整连整连的折在战场上。
诺大的伊斯坦布尔战线上,就是个无比血腥的地狱磨坊,每天都在吞噬成千上万的生命,鲜血染红了每一寸土地。
这种送人头的战斗,楚国远征军一向都是驱赶义勇兵冲在前面。
这种歹毒的招数,简直让对面的德国人和奥斯曼人恨的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他们退无可退,身后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前方就是潮水般不断进攻的敌人,只能血战到底。
这些在前线奋战的德奥联军士兵,并不知道在暗地里,奥斯曼帝国已经联络楚国和最高统帅部方面,对全面投降的条件讨价还价了。
没错儿,腐朽黑暗到极致的奥斯曼帝国也撑不住了,就像浑身千疮百孔的巨人一般摇摇欲坠,只有一口气还撑着。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稀奇,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惨烈战争中,沙俄倒下了,保加利亚倒下了,奥斯曼帝国很快也会倒下,步前者的后尘。
楚国远征军开启的战争机器一直在高效杀戮,每天向奥斯曼帝国阵地发射的炮火无穷无尽,天空中盘旋府中的战斗机,都如同死亡使者的嚎叫。
时间一长,即便神经坚韧的德国士兵都受不了,被逼到发疯的难以计数。
很多时候,这些德国士兵或者是奥斯曼士兵都会发疯的从战壕里冲出来,迎着密集扫射的弹雨倒下,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这都是被逼到情绪崩溃的士兵,在这地狱般的战场里,只想着尽早结束这狗屎般的生命,就用不着再煎熬了。
第二阶段的血战进行到7月19号,前沿的德奥军队彻底崩溃了,远征军方面趁机发起总攻,血战一直持续到7月21日。
整个伊斯坦布尔战役结束,楚国远征军方面已付出39.8万人伤亡的代价,共计消灭德奥联军61.3万余人,俘虏53.75万人,赢得了这场决战的完全胜利。
至此,整个伊斯坦布尔已经无遮无挡的暴露在百万大军的兵锋之下,奥斯曼帝国的全面战败无法避免。
7月23日
奥斯曼帝国正式向楚国远征军投降,十多万远征军官兵开进了伊斯坦布尔,进行了隆重的进城阅兵仪式。
伊斯坦布尔当地人用恐惧的眼神,看着轰隆隆的坦克开进城区,那些武装到牙齿的大楚帝国军队让人战栗,关于他们血腥可怕的传说早已经满天飞,在这些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恐惧阴影。
实际上
大楚帝国华裔军队的损失在进入欧洲一年多以后,伤亡总数正式突破10万人大关,其中阵亡43200余人,轻重伤76500余人,总体损失并不大。
损失最大的是那些炮灰,最初的40万东非兵团损失殆尽,还有来自突尼斯的十几万义勇兵,全都在血战中取消了编制。
类似的事情
英国人下属的英印师,法国人下属的阿尔及利亚师都是如此,这些数量众多的殖民地军队,无声无息的就消耗在战争中。
在战后甚至连伤亡数字都不算,就如同从来没出现过一样,没人会放在心上。
这就是20世纪初列强的普遍现象,英国人赤裸裸的道出了本质,“只要印度次大陆的血不流干,大英帝国就不会输掉战争。”
这就是德国人最为抓狂的地方,英,法,楚等世界殖民强国,往往驱使殖民地军队冲在前面当炮灰,用以消耗德军和奥匈帝国军队,这笔买卖怎么都划不来?
尤其楚国更无耻,竟然将色雷斯占领区的当地男性青壮驱赶上战场,还美其名曰踊跃的报名参军,为赶走奥斯曼帝国的黑暗统治势力,争取自由光明的未来而战斗。
在楚国远征军对外发布的口径中,以东非黑人为主的东非兵团总计2万多人不到3万人,一下子缩水十几倍,目前的状况是伤亡过半。
突尼斯再加上色雷斯本地义勇兵总计3万出头不到4万的样子,同样缩水了十多倍。目前伤亡三成多,总数还剩下3万来人。
战争时期的统计数字就是一笔糊涂账,没办法追究,也没办法厘清真相,胜利者拥有最后的话语权。
奥斯曼帝国的投降,给了德奥联盟敲响了最后的丧钟,也彻底结束了这场并不成功的春季战役。
7月末,欧洲东线战场到西线战场出现了难得的平静时光。
而这个时候
协约国统帅部正在信心百倍的筹划新一轮的亚眠战役,这是协约国集中优势兵力开始反攻,争取将德国位于西线的军队彻底击溃,将战争蔓延到德国境内。
亚眠战役计划于8月份的某个时间发动,具体要看战役准备和军队调配情况。
好在这场重大战役不关大楚帝国远征军的事儿,那是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如今已经稳定了。
东线战场的变化,是德国先后从这里抽调了21个师,加强到西线战场,由此发起了猛烈的春季攻势,打的英法联军叫苦不迭。
从内心里
英法等国简直把沙俄恨极了,都是这个东西在关键时候临阵脱逃,使协约国军事集团承受了更加惨重的损失,差一点输掉了整场战争。
若不是楚国远征军给力,在4月份干掉了保加利亚,在7月份又干掉了奥斯曼帝国,西线战场的形势简直不敢想象。
若是德军将东线40多个师全部调往西线,凭空又多出来六十多万德军部队,那西线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
最高峰时,东线的德奥联军总共有117个师,绝大部分的压力都被楚国远征军承受了,这是楚国在整个欧洲战役中做出的重大贡献,没有人可以抹杀。
伊斯坦布尔战役的胜利结束,代表着楚国远征军进入了长期休整阶段。
来自帝国本土的嘉奖令如期而至,封授皇41子楚-郑汇殿下为色雷斯亲王,一大批将领得到了贵族头衔,全军将士都得到了多少不同的封赏,多以土地瑟雷斯和突尼斯的土地为主。
多的几百亩,少的几十亩,还有从后方运来的巧克力,糖,罐头,香烟和其他补给品,全军上下一片欢腾。
这时候的大楚帝国数千名殖民官员,已经陆续抵达了色雷斯,开始对当地的城镇以及空置房屋进行登记,为下一步安置大量的退伍军人做准备。
根据帝国殖民地部的计划,赴欧远征军基本上不会撤回国内,而是有序的进行就地安置,建立家庭和农场。
在战争中大量的受伤官兵已经陆续退役,进行了先期安置,带着自己的女人来到分配的田地村庄,开启了新生活。
随着第四批增援军队抵达,一些受到奖赏的超期服役老兵开始陆续退役,这部分的人数约为三十余万人,主要安置在色雷斯当地还有克里米亚。
仅仅在奥斯曼帝国投降了十天后,协约国最高统帅部便指挥数十万大军在西线发起了亚眠战役,主要是占领并打通亚眠铁路,迫使该地区的德军后撤。
在布拉什、莫朗库尔32公里宽的突破地段上,集中了英军第4集团军和法军第1集团军第31军(共18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2684门火炮、511辆坦克和约1000架飞机)共计31.5万余人的军队。
英法当面的德军是德国第2集团军(7个受创的步兵师、840门火炮和106架飞机),总兵力仅8.7万余人。
英法联军以接近四倍的兵力发动进攻,对德军的西线战场局部实施打击,经过十几天的血战,重创了德国第二集团军,使其伤亡达到2.72万人,被迫向后撤退。
此战告捷,让协约国军事集团上下愈发的坚定了胜利信心。
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大的战役计划,计划于9月份发动全面的兴登堡战役,将战火燃烧到德国境内。
与西线的战火连绵相比,东线战场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场景。
在奥斯曼帝国全面投降后,东线战场上的奥匈帝国军队和剩下的二十几个德国师,保持了难得的平静,不再向楚国阵地发起连续进攻。
事实已经证明
除了徒增伤亡以外,德奥联军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楚国军队防守的阵地稳如泰山。
战争中的大量炮灰被消耗,帝国军队在一次次的血战中也历练起来,变得更加难缠和富有韧性。
现如今
东线战场上主要是全华班集团军,进入一线战壕的同样如此,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拥有空中和地面炮火的支援,还拥有坦克这样犀利的地面武器。
远征军在东线战场拥有的空中优势,德奥联军一旦发起大规模的攻势,无可避免的就会遭到疯狂的空中打击和地面炮火轰炸。
而楚国的守军也不是一味的防守,在关键时候杀出的坦克部队,对进攻的德奥联军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其快速的穿插和分割包围战术,切断了退路,往往会俘虏大量德奥联军的官兵。
吃了几次大亏以后,德奥联军对发动新的攻击就变得愈发谨慎。
在整个东线战场上
楚国远征军保持在战线的防御态势,但是在色雷斯地区和伊斯坦布尔战役中,却保持了积极的进攻态势,二者层次分明。
守能守得住,攻能攻的破,这就是一支军队强大的战斗力体现,已经得到了欧洲各国的公认。
普遍认为,德军实力最强,英、法、楚三国的战斗力处于同样的水平线上,沙俄与奥匈帝国则要稍逊一筹,美国只能和意大利处于同一个层次了。(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600/128398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