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汉阳潜流(五)
推荐阅读:斗罗:我烂命华,收徒就变强 斗罗:刷新词条,开局鸿运齐天! 同时穿越:我在国产区横行霸道 刚满十八岁,你让我老神逆袭? 我缔造了超凡时代 盘龙:从被四神兽家族追杀开始 机娘不是这么开的啊! 治疗术复制一切,我刷爆了深渊 我有点不对劲 吞噬星空:内卷修炼,卷哭罗峰
“爹。”李时白推门走进书房,李时膺紧随其后,轻轻将门带上。
“怎么说,事情成了吗?”李贵放下笔,立刻就打了个哈欠。
“听郑佥使的意思,李判书确实是愿意从旁声援的。但他有个条件。”李时白说道。
“什么条件?”李贵问道。
“就是要洛西公,公开支持废母。”李时白回说。
“这不可能!”李贵当即道:“张好古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确实。”李时白点点头。“洛西公确实无意答应。”
“唔”李贵似乎有些遗憾,但并不显得十分失望。“所以,张好古还是打算让郑忠信在五月朔那天辞朝?”
“是。洛西公是这个意思。”李时白说道:“不过他还是准备先和李判书谈一谈。亲自谈。”
“李尔瞻都提出这样的条件了,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好谈的?”李贵眼光一闪。“李尔瞻是不是给了张好古退一步的选择?”
“没有吧,就是支持废母啊,也没别的条件了。”李时白简单地想了一下。
“你把李尔瞻提的条件仔细说说。”李贵还是觉得不对。
在李贵的印象中,张晚虽然很少旗帜鲜明地和三昌唱反调,但到底也算是半个清流,不会公然支持这种违背礼法的事情。此外,李尔瞻更是个非常精明的人,他不会既表示愿意声援,又提出对方无法接受的条件。
“仔细说的话,李判书要洛西公重提《贬损节目》或者.”李时白努力地思索着,眼神也逐渐清亮起来:“贬降贞明!”
“对了!”李贵当即拍案道:“就是这个!李尔瞻真正想提的条件就是贬降贞明!”
“这有什么区别吗?”李时膺疑惑地问道。
“区别大了!”李贵说道:“贞明公主虽是王大妃的亲生女儿,但悌道终究还是不比孝道。更关键的是,她没有皇朝的册封,贬黜她的位份不需要上报礼部。如今,朝中浊流纵横、清流几近干涸,除了张好古这种不清不浊的,就只有司宪府和弘文馆还剩了些不成气候的书呆子。如果只提贬降贞明而不提废母,是很有可能成的。”
“有必要这么针对贞明公主吗?”李时膺的脸上稍稍显出了悲戚的同情之色。
“有!”李时白越想越明白。“李判书想要的甚至都不一定是废母,而是让王上看见他的忠诚。照他自己的意思,只有‘策反’了洛西公,王上才会愿意听他说话,才不会怀疑他是转投了清流,要辖制王上。”
“真是可怜啊。”李时膺感叹道。
李时白扫了李时膺了一眼,却没有接他的话茬:“爹,您觉得洛西公能和李判书谈成吗?”
“这得看张好古的决心。贬降贞明虽不如《贬损节目》,但到底也是废母的一环。张好古一旦提了,那他就没办法继续中立摇摆了。就算王上真的同意斩将安心,他也将被视作大北党的一员。不过我觉得,张好古大概会答应李尔瞻的条件,支持将公主贬成翁主,不然他也没必要亲自去谈了”李贵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重重地叹出。“唉!真是可惜啊。”
“您也可怜贞明公主?”李时膺颇为意外地望着老爹。
“我可怜她干什么,能为国家大事做出牺牲,她应该荣幸才是。我是可怜张好古。这么一个一心为国人,就这么被李尔瞻给拿捏了。”李贵说道。
“假惺惺,”李时膺白了老爹一眼。“送羊入虎口的人不就是您和大哥吗?您这么聪明,应该早就料到会有如今的结果了吧。”
李贵不怒反笑:“呵!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您什么意思?”李时膺眼角抽动。他很清楚,父亲每次露出这样的表情,就是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了。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李贵吩咐李时膺道:“我要一千两银子和五十两金子。你这两天给我取出来。”
“您要这么多钱干什么?”李时膺一惊。
“就快到金尚宫出宫供佛的时候了,”李贵说道。“当然要打点一番了。”
“这会不会太多了。”李时膺说道,“往常也不过只是百十来两而已。”
“金银不过身外物,”李贵颇为豪气地说道,“只要能成大事,这点儿银钱又算得什么。”
“那我直接给大姐送去?”李时膺说道。
“奉恩寺那边儿你大哥去。”李贵摆摆手。“你尽快把那一千两银子备齐就行。”李贵忽然想到,这处宅院里应该窖藏有五十两黄金。
“好吧。”李时膺点点头。很快就想到了该去哪里把这笔钱备齐。
“你还站着干什么?没见我冲你摆手了吗?”李贵竖起眉头。
“这都什么时辰了。明天再说呗。”李时膺看了一眼天色。
“我没叫你现在就去弄,我只是让你滚出去。”李贵又摆手。
“他呢?”李时膺板着脸指了指大哥。
“你觉得呢?”李时白一笑。
“我也是您的儿子!”李时膺立刻就不高兴了。“为什么每次说话都要避着我?难不成就因为我是庶出!”
“放你娘的狗屁!”李贵大怒,扯过一本儿闲书就朝李时膺扔去。
李时白眼疾手快,一把抓住飞过去的书。“出去吧,以后你就知道了。老爷子也是怕你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喝多了又跟你那些狐朋狗友瞎掰扯。这是要命的事儿,不能乱讲的。”
“我”李时膺叹气摇头,失落地出去了。
————————
奉恩寺,初名“见性寺”,是朝鲜国内最悠久的佛寺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新罗元圣王十年,或者唐德宗贞元十年。
弘治十一年,朝鲜成宗继妃贞显王后尹氏为守护成宗陵寝,将原本位于宣陵西南方向约二里处的见性寺大规模扩建。扩建完毕之后,尹氏取“承奉王恩”寓意,将之更名为“奉恩寺”。
嘉靖二十四年,在位仅七个月的仁宗薨逝,年仅十二岁的明宗即位。国王年幼,其母文定王后尹氏垂帘听政。
因为尹氏佞佛,所以在其垂帘听政期间,佛门短暂中兴。尹氏以曹溪宗高僧普雨为都大禅师,住持奉恩寺。普雨观原寺“水破天门”风水不利,遂于嘉靖三十三年将全寺迁建至汉江南岸,形成“背靠白云台,面朝汉江水”的青龙格局。迁建后,奉恩寺香火更盛,佛光似返照人间。
但佛学到底还是和儒学相悖,就算有顶层的强力支持,也不过是飘在天上的空中楼阁而已。
嘉靖四十四年,亦即明宗二十年,文定王后薨逝,都大禅师普雨顿失奥援,士林儒生便以崇儒为由,接连上疏排佛。当年,济州牧使边协奉“禁佛令”将普雨械送济州岛禁锢,但在途中边协便以“妖僧惑众”的罪名将普雨斩杀。普雨死后,奉恩寺香火顿消。其寺虽免于毁刹,然寺田尽数充公,僧众亦被限制。
隆庆元年,明宗以三十四岁之龄薨逝。因其膝下无子,其妃仁顺王后便按照礼法,传河城君李钧入继大统。于是,还在为母亲服丧的李钧便被迎入宫中,改名为昖。
李昖是一位相当标准的儒家圣君。即位之初,就颁行《国朝儒先录》,并宣扬金宏弼、郑汝昌、赵光祖、李彦迪等四名大儒的事迹。而且他本人也可称作儒学大家,时人李珥甚至在其《石潭日记》中载:上频御经筵,卞问甚详,讲官学未博者,多惮于入侍矣。
而且,先皇帝万历也曾在明谕中说:仙佛原是异术,宜在山林独修,有好尚者任解官自便去,勿与儒术并进以混人心。
所以,终宣祖一朝佛道两家整体衰落,奉恩寺也难复当年。直到李昖薨逝,当代国王李珲主政,并开始宠幸佞佛的金尚宫,奉恩寺才逐渐成为两班贵胄的礼佛胜地与媾和之所。
尚宫金氏佞佛已极,近几年更是每逢朔望必至奉恩寺进香。李贵回京之后得知此事,便让自己早寡的女儿李顺礼出家为尼,入奉恩寺以便与金尚宫亲近。
奉恩寺与汉阳的南大门崇礼门相距约二十里,中间隔着一条需乘船才能跨越的大江。因此,尽管李时白一大早就骑着自家的毛驴从崇礼门出发,但也还是差不多快到午时的时候才来到了奉恩寺。
入寺之后,李时白并不急着找自己的妹妹说正事,而是照例先捐添香火、礼拜佛祖。
满殿神佛拜了一半,一个小沙弥领着李顺礼找过来了。
“大哥。”李顺礼站在大雄殿台阶上,隔着门槛出声喊人。
此时,李时白刚走到一尊新的佛像前跪下,还没来得及磕头,便听见了呼唤。声音回荡之际,李时白已经直挺挺站了起来。接着,他便迈开大步朝着殿外走去。他的身边,陪随的和尚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但到底也没有多说什么。
“拿着。赏你的。”在一众神佛的俯视下,李时白公然掏出一块不大不小的碎银扔给了那带路的小沙弥。
小沙弥欣然接过,笑着行了一个竖掌的佛礼便蹦跳着离开了。这枚银块不属于他,但他到底也能因此得点儿好处。
“见过大哥。”李顺礼虽已断了三千烦恼丝,但从没有真正地脱离世俗。见到兄长,她还是忍不住笑了。
“你又瘦了。”李时白上下打量李顺礼,一脸关切地说道:“这里的和尚是不让你吃饱还是怎么的?”
“毕竟佛门,总还是要守些清规。”李顺礼怀着歉意,笑着朝大雄殿里的和尚摇了摇头。
“呵呵。也是。”李时白也笑了,却是那种不屑不信的笑。
“大哥这时候过来,应该不是专程来看我的吧?”李顺礼问道。
“最近事情多,实在走不开。”李时白讪笑道。
“所以这次还是为了金尚宫的事情?”李顺一脸嗔怪。
“这里不方便,咱们还是换个清净的地方说话吧。”李时白说道。
“好吧.”李顺礼抬起头,正好与居中的大佛看了个对眼。
整个承恩寺,最清净的地方就是大雄殿背靠着的小山了。在小山的东北角,有一个小小的观景亭。站在这里,向北可以远眺汉江,向南则可以俯视神佛。至关重要的是,通往这座观景亭的路径仅此一条,别无他选。
李时白就坐在面对来路的木椅子上,只要有人靠近,他就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这个袋子里有五十两黄金。你拿着。”李时白从腰间解下一个看起来并不十分满当,却相当有分量的粗布袋子。
“五十两”李顺礼瞪大了眼睛。“金子!?”朝鲜金银皆贫,几乎只能靠外来输入,五十两黄金算是一笔巨款。
“对。”李时白将袋子递到李顺礼的面前。
“你们又犯什么事了,要备着这么多钱打点?”李顺礼没伸手。她不敢拿。
“呵呵,”李时白干笑了两声。“你想到哪里去了。”
“那这是为什么?”李顺礼也下意识地看了来路一眼。
“姜弘立和金景瑞被奴贼送回来的事情你应该也听说了吧?”五十两黄金举着也累,李顺礼不伸手,李时白就将袋子放到了她的身边。
“听说了。”承恩寺虽然在汉阴地方,但消息还算灵通。“老爷子是想在这上面做文章?”
“不是老爷子想在这上面做文章,而是有其他人想这上面做文章。”李时白的眼睛里蒙着一层模糊的凌厉。“老爷子的意思,是想通过金尚宫,秘密地把这个消息转告给王上。”
“谁要做什么文章?”李顺礼撩起僧袍,掩盖住那个装着黄金的袋子。
“是张洛西公。他老正在筹备一场逼宫。”李时白咽下一口唾沫。
“逼宫!?”李顺礼一凛。
“对。”李时白的声音略有些颤抖。“洛西公想要逼迫王上处死姜弘立和金景瑞。目前,洛西公已经让郑忠信联系了李判书,说是愿意以支持贬损贞明公主为前提,换得李判书从旁声援。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就会在五月上旬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联名上疏。就算合作不成,李判书也会保持沉默!”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610/128398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