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478章 封赏

第478章 封赏


腊月二十九。

    大汉皇帝的封赏圣旨,已经以电报形式先行发往前线各军驻镇。

    经过礼部拟定,兵部核准,最终的战功封赏明细如下————

    北伐东路军主帅杨芳,攻克徐州,统辖指挥江北、山东战场,居北伐头功。

    北伐东路军副帅、淮北中路军主帅白楠,收复淮北地方,协从杨芳攻克徐州,协从山东大战,居北伐次功。

    北伐西路军主帅魏新荣,攻克开封,统辖河南战场,居北伐三功。

    他们的爵位也都定下,杨芳封徐州侯,白楠封颍州侯,魏新荣封归德侯。

    侯爵都以地名册封的一等侯,主要以立功属地来随机选出一个来封赏。

    不光是这些北伐主帅们封侯了,其他南征西讨的将帅们,同样也跟着一起封侯晋爵。

    正在广西战场缓慢推进的陈有年,晋封为梧州侯。

    广西遍地是山,汉军在这里打的非常辛苦,当地的瑶人、僮人不信任满清官府,同样也不信任大汉朝廷。

    对大汉官府实行的分田改土政策,他们抵触情绪非常高,认为这是汉人官府在故意掠夺他们的土地,所谓分田改土不过是常用伎俩罢了。

    没办法,都是满清之前造的孽,现在的汉军是吃了满清的亏,说理是说不清了,只能边打边抚了。

    正面打的话,僮人的狼兵悍勇,但再悍勇,血肉之躯也打不过火器,而这些狼兵也聪明,见正面打不了,就改为山里打游击。

    山区地形复杂,大炮进不去,还经常下雨高湿,影响汉军火器使用。反观本地狼兵熟悉地形,时不时在山里小道设伏放冷箭,放的还是毒箭。

    迄今为止,跑到广西打仗的汉军,伤亡已经达到数百,都是中了陷阱或者被伏击放了毒箭。

    毒箭用的毒,连军医都搞不清楚,只能怀疑是广西特产毒物。

    战报伤亡送到南京,南京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咬着牙慢慢打,同时派出更多分田官和农公会成员。

    这些过去的农公会成员,多以广东本地人为主,掺杂部分广西已经打下来的地方,也在调人过去。甚至少数几个还从归顺内附的瑶民、僮民村寨,调人随军安抚劝说。

    云贵战场,汉军打的也有点慢,但多是受限于云贵的复杂地形,还有云南巡抚也是个不太好对付的。

    不过也没啥太大问题,主攻云贵的徐三郎用兵以稳为主,满清的云南巡抚要跟他节节抵抗,那是正中他下怀。

    汉军在云贵战场稳扎稳打,缓慢推进,一步步的蚕食压缩清军的腾挪空间。

    所有打下来的地盘,徐三郎都会等分田官、农公会彻底接管了地方,才会继续进兵攻打。

    此消彼长之下,清军的战略纵深越打越小,抵抗力量也是越打越弱。

    徐三郎等着消化地盘的同时,还会跟着派人不断去清军控制的府县散播流言,他也不直接往大城跑,而是专捡清军顾及不暇的乡镇村落。

    徐三郎受封镇远侯,北边正在重庆厉兵秣马的何顺安,受封夔州侯。

    除了各路主帅都封侯外,另有参战的汉军各师师长,凡是师长三年以上的,也是一律封侯。

    但只是封侯,没有专门爵号,不属于一等候,录入勋爵名录统一为“列侯×××”。

    而往下的不满三年,但参与大战的各军师长,则统统受封伯爵。

    杨遇春因为是新入伙的,所以暂时不给爵位,但进行了加官赏赐,允许他扩充山地作战师,领正经师长衔。

    军衔职位上,杨遇春跟陈有年已经可以平起平坐。

    不过陈有年是侯爵,还是广西战场主帅,所以遇上大战,杨遇春需要听从陈有年调令,但陈有年也必须事先知会商议。

    辽东半岛,吴猎虎这个骑兵师师长,目前坐镇辽东半岛,同样也是在此练兵备战。

    吴猎虎功劳、资历都不够封侯,但他一路打到了盛京城外,极大震慑了满清,政治意义大于军功,所以受封金州伯,属于一等伯爵。

    封完武将,接着还有文官。

    历朝的开国皇帝,对文臣的封爵较之武将,都显得有些扣扣嗖嗖。

    前明朱元璋开国,一次性册封了36名功臣,但仅有3人属于文臣班底,还是老朱的核心班底。

    聂宇算比较大方的,没就给三个爵位,但同样也没给太多,只在内阁内部封爵,而且封的也只是侯爵。

    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平衡文武,防止武将这边爵位封的太多,给文臣带来压力,同时也是安抚文官们的心。

    除开这些因战功、文治上的册封爵位,又有一些特殊政治意义的爵位封赏。

    聂宇的远房堂叔聂霖,开场因为自家造反起兵,被迫举家放弃产业,带着堂兄聂宏跑过来投奔效力。

    虽然度过了最开始两年的艰难期后,他的堂叔以及堂兄就基本维持在了地方打转。高不成低不就的,管理一下火器局的事务还行,要主政一方也还凑活。

    可再往上,能力就有些不够看了,就连主政一府,政绩考评也就是尚可。

    不过,无所谓了,作为他的远房堂亲戚,开国以后的封爵可以给,也必须要给。

    不给的话,百姓会觉得皇帝刻薄寡恩,官员会觉得皇帝心狠手辣,连自家人都不愿意照拂。

    在这个200年前的古代,虽然聂宇已经在尽力消弭宗族影响,但地方上的小宗族,甚至同姓之间抱团取暖的传统还一时半会改不掉。

    这源于古代生活环境的恶劣,老百姓要是没有宗族保护,很容易被官府欺压。没有官府欺压,也会被其他有宗族庇护的村子欺负。

    这种环境下,宗族之内一人发达,全族升天的思想,普遍深入人心。

    而且,对于文臣们来说,皇族的人口势力强大,也更利于国家的稳定。

    要不然,不说皇帝哪天没了,就说以后的皇帝,要是突然绝嗣了,而皇族就皇帝一家一姓,那还玩个鸡毛啊!

    分分钟打内战!

    经过与礼部之间的商议,聂宇决定给自己堂叔聂霖,封了一个荆州伯,可世袭罔替。

    伯爵看起来似乎低了些,不如武将们的一等侯爵,但这伯爵的封号可是荆州,而荆州又是目前大汉实际意义上的陪都。

    更何况,礼部循前朝旧例,朱元璋开国给自己的远房亲戚,也是只给封伯爵,而给大将们先封侯。

    等大将晋封国公,远房亲属才先晋封侯爵,接着慢慢晋封国公。

    没办法,这种针对外戚上的爵位封赏,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就连皇后的家族,他的岳父一家,给的爵位也就是个世袭伯爵,总之开局肯定不能比立大功的武将重臣们更高。

    否则就不是皇帝在照拂自家人,而是任人唯亲,武将重臣不敢明说,但也会心有怨怼。

    爵位封过,还有加官和赐田,赐田是跟爵位封赏在一起的。目前是只有一等侯爵赐田五十亩,不过是连带其家族,一人五十亩田地,上不封顶。

    这条政策似乎与最开始的分田政策背道而驰,但聂宇自然也有补充条款,赐田只有军功可赐。

    非军功不得赐田,军功还得是开疆拓土的军功,普通军功最多赏钱赏官,但绝不能赏赐田产。

    这些都会被写到他的《皇汉祖训》里面。

    聂宇已经在搞《皇汉祖训》了,这只是内部现在初定的名字,后面肯定还会改。但实际意思差不多,都是以他这个开国皇帝的名义,为后世文臣们约束皇帝乱来提供依据。

    聂宇现在定下开疆拓土,可以破例赏赐田产,就是给后世君臣一个理由,一个让他们对外扩张的理由。

    若是后世君臣锐意进取,那这条就是他们开疆拓土的利器。

    若是皇帝耽于躺平,那也可躺在祖宗之法里,约束皇帝按照自己喜好,随意给人赏赐田产,带头破坏规矩。

    当然,条文是死的,人是活的,皇帝真想乱来,别说祖宗之法了,除非聂宇这个开国皇帝当场复活,否则肯定是拦不住的。

    但拦不住是一回事,不想拦是另一回事。

    分田和赐田,目前大汉开国初期,应该还能维持良性循环。甚至未来两三代以内,还能鼓舞后世君臣锐意进取,对外开拓。

    等真的出现人地矛盾,那也应该是起码几十年到上百年后了。

    到了那个时候,再完美的政策,也都该出问题了。

    而怎么解决就不是聂宇该考虑的了,反正那时候他早死了。

    赐田过后,就是加官,但不是给所有人加官,而是给各军师长们加官。

    加的不是普通的官,而是师长以上的军职,也是为二次北伐,扫平满清做战略部署准备。

    杨芳已经基本内定,作为后期的北伐军主帅。

    这货虽然在山东、江北战场,打得似乎中规中矩,但能够一人指挥十多万大军,还不出现什么大乱子,已经证明了这家伙的军事水平。

    河南战场那边,魏新荣这个讲武堂科班生,负责指挥大军团作战,大乱子确实没出多少,但同样也没打得太好看。

    开封是打下来了,河南也被他拿下了,但各地动乱问题没有解决。

    三万人的大军团战役,几乎没给他发挥出来什么作用,基本是各路汉军在自主指挥作战。

    这也是他为啥拿下了河南,也只是三功,实在是打得过于平庸,而河南清军的抵抗又过于无力。

    不过聂宇也不怪这些武将们,毕竟都是纯新人,能指挥的动大军,还能打下开封以及半个河南,这已经是高水准将领了。

    什么功狗不功狗的,只要你赢了大战,还收复了地盘,那就是战功!

    聂宇现在是皇帝,又不是当初刚起义时的大将军,总不能跟天天臣子们争功吧?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776/128414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