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浙东红巾军起义
推荐阅读:斗罗:本源双生,镇压绝世 开箱吧,导演!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斗罗:武魂碧蛇三花瞳,万蛇之主 从斗罗大陆开始共享诸天 盘龙,磁场转动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网罗魔头做枭雄,猎魔成神 恶姐当家,开局娘要嫁人 大明:实习也算工龄
乐清县,虹桥。
瞿家宗祠,今日来了好几位不速之客。
他们分别都是本乡的地主大户,甚至有两位还不是本乡百姓,一个是来自县里的粮商陆掌柜,另一个是县城防营的黄把总。
瞿文光扫看一眼众人,接着拿出一封书信递了出去:“都先看看吧!”
众人接过书信,一一看过,俱皆面露惊诧。
那位县里来的粮商,顿时惊呼道:“江西粮米均价20文一升,甚至还能再降,汉贼当真如此仁厚?”
瞿文光摇头:“仁厚也好,收买人心也罢,现在是我们乐清县的米价,已经涨到了50文一升,而且还在继续涨。去年年尾,江苏黄淮一带又决口了,官府需要大批钱粮赈灾,浙江的米价已经是下不去了。呵呵!”
说到最后,瞿文光已经忍不住冷笑连连。
黄淮决口,年年都有,说是赈灾可能也是真的,但黄淮决口都快是一年前的事了。
赈灾赈了一年,还没赈下来,朝廷和官府这是赈的哪门子灾?
赈灾是假,贪污钱粮,囤货居奇,榨取民财才是真!
浙江整体的米价就不说了,常年都是居高不下。自从清廷丢了湖广以后,南方粮食就一直处于紧缺状态,许多江南棉田桑麻都被迫改种了稻谷,要不然粮食压根供应不上。
就这,持续几年下来,米价从最初的二十几文,一路飞涨到了三十几文,到今年已经涨到了五十文。
五十文一升的米价,已经可以逼得百姓家破人亡了。
尤其江浙百姓,还要承担高额的赋税,还有那些强制改桑种稻的农田,它们的田税可不会因为种了稻谷就降下来。
历朝以来,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防止百姓地主过度逐利,所以对桑麻棉田都会征收重税,来平抑棉稻田亩的比例,确保粮食来源。
如今,清廷官府为了保障粮食供应,强制让种棉花的百姓改种稻子,却又不愿意给他们降税,反而继续对百姓敲骨吸髓,搜刮民脂。
江浙的百姓已经快要扛不住了。
为什么没有闽地,因为这里是兵家不争之地,闽地乱不乱对天下大势基本没什么影响。
瞿文光说道:“诸位,决议吧!官府这么个涨法,米价早晚能涨破天去,届时就连我等怕是也要吃不起饭了。而且,这还只是米价,米价都涨到如此,别的又该如何?”
无人应声,全都在犹疑。
瞿文光见此,索性继续添了把火,先对那在场唯一粮商说道:“陆兄,你是粮商,你来说说,现在县中都是什么行情?”
陆姓粮商说是粮商,实则就是县里自己开了家粮米埔子的掌柜老板。他摇了摇头说道:“实不相瞒,我的陆字号粮米铺很多天都没有开张了,那县太爷的侄子康掌柜早在一月多前,就已经把我家铺子中的米都买空了。别看现在乐清县的米价还很平稳,但据我估计,最多再有几月,米价必定暴涨,起码也要从现在的五十文涨到八十文,甚至一百文都有可能。”
嘶~!
一百文一升米,听到这个米价,众人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就算黑心钱也不能这么去赚吧?
“五十文的米价,已经可以把百姓逼死,一百文的米价,届时又要饿死多少人?”
瞿文光说道:“当今天下已至乱世,朝廷无道,皇帝昏庸。地方官吏皆上下其手,横征暴敛,如此下去这鞑子的朝廷,早晚必亡。而今湖广汉军,与民无犯,那汉王又颇有天子气象,若大汉能来我浙江,此为我浙江百姓之福啊!”
有人迟疑道:“可是汉军还没来……”
“没来就我们主动过去,”瞿文光魄力十足道,“浙江与江西咫尺之遥,汉军迟迟不来,那我等便主动起事,先把浙江打下来,再去联络汉军,请汉军入浙接收,对浙江同施仁政。”
又有个地主问道:“可我听说汉军是要分地主家的田产的,那我们的田怎么办?”
瞿文光笑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瞿家在这虹桥那也算首屈一指的大族了,可我瞿家才多少田,不过寥寥几千亩罢了。才这么点田,汉军要分就分,有什么好怕的?”
话糙理不糙,汉军来了就分田,确实挺唬人的。
但他们这些人中,最大最富的瞿文光,家里的田产才只有几千亩罢了。
几千亩地听起来很多,可放到正儿八经的大族豪绅,甚至富商巨贾,那都不算什么。
而且,乐清县虽然地处沿海,但清廷的闭关锁国令,让乐清县始终难有发展。相比后世的经济发达,现在的乐清县连带温州府,全都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
穷乡僻壤再配上米价持续上涨,这里的人想不反都难。
历史上,鸦片战争以后,江浙的财赋压力暴涨,再加上太平天国的一度势大,极大振奋了浙江士绅的反清决心。
于是乎,浙江四大起义先后爆发,差点把浙江都掀了个底朝天,其中就有瞿文光的孙子瞿振海。
此人为了反清,甚至干脆改名为瞿振汉,寓意振奋汉家天下。
不过,历史上的瞿振汉因为反清太过草率,以至于最后功亏一筹。
而现在,时间线不一样了,但人物还是大差不差。大汉吞并湖广,让伪清的财政压力爆炸,居然让瞿振汉的爷爷瞿文光都忍受不了,又有汉军在前面屡战屡胜,阵斩总督都有好几个,安徽巡抚也被生擒活捉,给了他们巨大信心。
横竖都是混不下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瞿文光纠结了虹桥乡绅,还联络县城里的苦哈哈黄把总,以及开粮米铺子的陆掌柜,准备在乐清县聚众起事了。
眼看还有人在迟疑,瞿文光厉声说道:“而今各位已经在我瞿家宗祠聚盟,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我等现在反悔不起事了,这事情都已经败露,谁能保证在场之人不会有人泄露出去?”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全都警惕看着彼此。
瞿文光接着说道:“诸位,决议吧!起事还是不起事?不愿起事的,举手!”
无人说话,也无人举手。
瞿文光又说:“愿意起事的,举手!”
全员举手。
瞿文光露出满意笑容:“择日不如撞日,就在我瞿家宗祠,诸位咱们歃血为盟吧!”
不片刻,就有亲信随从准备好了十几碗薄酒,又有几只鸡准备现杀。
正规的古礼歃血,是要用牛马牲血,但事出紧急,而且牛马牲畜太贵了,放血不值当,就用鸡血来代替了。
杀了几只鸡,每人都蘸了一碗鸡血酒。
酒水下肚,歃血盟誓。
之后,瞿文光开始召集自家的佃户人马,又利用黄把总从中斡旋,使了些银子成功弄到了合法的团练权力。
短短旬月间,就聚集团练乡勇多达500多人,全是虹桥乡绅出资合练。
这些乡勇统一身挂腰牌,头戴红巾,虹桥乡里戏称为“红巾军”团练。
不少虹桥周边的乡绅大族,明显意识到了不对劲,甚至有个别饱读史书的,听到“红巾军”的字眼,瞬间好似想到了什么。
但这些人统一都保持了沉默,没人故意把这事给捅出来。
乐清县令浑然不知自己麾下,已经出现乐一支庞大且不受控制的乡绅团练武装。
瞿文光没有立刻动手,而是一边继续募集乡勇团练,一边派人快马加鞭,前往江西联络大汉。
他在浙江起事,单枪匹马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拉着大汉一起响应才行。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776/128428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