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北府江山 > 第355章 失

第355章 失


粮草、士卒刚刚集结,江陵就传回了捷报。

    王镇恶和刘钟以诱敌之计大破桓石康和桓振,斩杀七千众,俘虏四千七百人,余者溃散,自身伤亡不到一千。

    桓石康和桓振狼狈逃回了宜昌和夷陵,但大势已去。

    谯明子见状,不敢迎战,连忙退回白帝城。

    王镇恶乘势围困江北的夷陵,从江陵征发一万青壮,掘土筑垒,将夷陵城围住。

    不过人力增多,所需粮草消耗也加大。

    刘道规不得不开辟从襄阳到夷陵的粮道,北面则以毛德祖为主将,率胡藩、傅弘之、毛修之、刘怀敬等部出击秦军。

    荆襄正处于土断的关键时期,南北都有战事。

    这个时候襄阳更需要刘道规亲自坐镇。

    而有时候运筹帷幄输送后勤比攻城略地更重要一些。

    以北府军和西府军现在的战力,只要粮饷充足,几乎战无不胜。

    “报,刘敬宣与司马休之逃出南燕,投奔彭城。”孟干之风风火火前来禀报。

    “刘敬宣?”刘道规一愣,已经好几年没听到这位同族兄弟的消息。

    之前他要在南燕造反,干掉慕容德,当时刘道规实力不足,南面面临桓玄的压力,北面又正在与胡人厮杀,举步维艰,没有同意,让他先蛰伏。

    去年魏军退兵,南燕压力大减,慕容超掌权,到处攻杀劫掠,刘道规准备荆襄恢复元气后,准备集合西府北府的力量,攻灭南燕。

    没想到刘敬宣没能沉住气。

    孟干之道:“刘敬宣与高雅之联合鲜卑豪酋,欲趁慕容德病重,国中犹疑之际,起兵举事,除掉慕容德,拥立司马休之,复兴晋室,不料刘轨平素受慕容德厚待,于心不忍,遂向其告密,刘敬宣、司马休之、高雅之兵败,逃出南燕,半路上被慕容超追击,高雅之战死,刘轨亦被慕容德灭门。”

    这群人混了这么多年还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再等上一年半载,刘道规就能北伐了。

    如果只回来一个刘敬宣,倒也好办,关键他拖回来一个司马休之。

    此人是司马恬第四子,谯王一系,司马尚之和司马恢之是其兄长,司马恬当过北府都督,所以司马休之在北府军中有一定的名望。

    “他带回多少人马?”刘道规有些头痛,如果是外人,找个理由边缘化送入建康当个寓公,颐养天年。

    但刘敬宣和司马尚之都不是普通北府将领。

    “两千残军,但一回到彭城,便得到了彭城刘氏和北府旧部的拥护。”

    在南燕时,刘敬宣造慕容德的反,回到彭城,立即挖刘道规的墙角。

    彭城以前是刘牢之的根基,有不少死忠。

    而刘敬宣不愧是刘牢之之子,在权谋上如同三岁孩童一般,回来了也不知道低调一些……

    殷仲文道:“刘敬宣和司马休之声望太大,不宜常驻彭城。”

    “令二人率部西进,一同攻打秦军,再派人去朝廷,询问车骑将军的心意。”刘道规只能先将二人调离彭城。

    别看两人只有两千多兵马,但在政治上影响力巨大。

    一人是刘牢之之子,还曾是刘裕和刘道规的恩人。

    另一人则是司马家的宗室,还是为数不多有兵权之人。

    没过几日,建康就有了回复,刘敬宣出任晋陵太守,袭封武冈县男,司马休之升武陵太守,升荡寇将军。

    这两道任命的意思非常明显,晋陵就是京口所在之郡,而武陵在西面,这是要分化刘敬宣和司马休之,顺便拉刘敬宣一把。

    可见兄长刘裕还念着旧情,毕竟当年刘敬宣对自己兄弟二人还算不错。

    刘道规心领神会。

    这天下名义上还是晋室,权柄刘裕和刘道规兄弟手上,不等于现在就能取而代之。

    南渡以来,掌握权柄者大有人在,其中不乏野心勃勃之辈,但都失败了。

    二十年前桓温桓冲的声势远大于现在的刘裕和刘道规,连皇帝说废就废,却因北伐惨败,终究没敢迈出最后一步。

    司马尚之与刘敬宣最先举起反对桓楚的大旗,如今又从南燕投奔晋室,在江左士民眼中,是大义之举。

    “报,我军前锋刘怀敬、毛修之两部,于陆浑遭到姚文宗重兵埋伏,二将力战,为骑兵所困,后为毛德祖救出,伤亡一千一百余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本以为此次北击秦军十拿九稳,没想到首战就失利。

    伤亡的一千一百余众不是杂军,而是北府西府中选出精锐。

    刘道规眉头一皱,仔细浏览战报,原来是身为北府的刘怀敬与西府出身的毛修之争功,都想压对方一头,自邓城强行军,进入弘农地界后,人困马乏,被姚文宗抓住了机会。

    拿下荆襄后,刘道规虽竭力弥合北府西府之间的地域冲突,但几十年来的惯性,不是短短一两年就能消除的。

    此次出击,如果刘道规亲自领兵,或许还能压制两边的裂痕。

    但若是不在,两边立即原形毕露。

    殷仲文道:“北府西府争锋已久……不宜合为一军。”

    “是我想简单了,传令毛德祖率北府军攻打弘农,胡藩率西府军攻弘农,将刘怀敬、毛修之押回襄阳问罪。”刘道规立即更正自己的错误。

    传令兵飞奔而去。

    不到五日,北面就有捷报传回,毛德祖击败姚文宗,攻破卢氏,与刘敬宣和司马休之汇合,向弘农挺进。

    胡藩也以五千西府精锐击败秦积弩将军姚良国率领一万三千秦军,横扫房陵郡诸县。

    看到捷报,刘道规不禁苦笑,两只人马战力都非常强悍,势如猛虎,但合在一起,战力直线下滑。

    内斗是人的天性,无论东南西北,无论晋人胡人莫不如此。

    南面的王镇恶在猛攻半个月后,拿下夷陵、宜昌,斩杀桓石康,其子桓昱举家自焚而死。

    不过桓振护着桓谦逃入白帝城,投奔谯纵。

    桓谦别的本事没有,逃命本事一流,早在猇亭战败时,就看出苗头不对,提前从夷陵逃到宜昌,与桓振准备投蜀。

    拔掉宜都郡这根钉子后,桓氏的势力彻底赶出荆襄。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1066/128427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