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 第287章 成立医学院

第287章 成立医学院


今日早朝商议成立国子监,分设经学,儒家“九经“自己在太学院去研究,单独开设算学、工学、农学三科,培养专业人才。

这里就不得不感谢一下灵帝,是他率先办了鸿都门学,以诗、赋、书画为教育核心,打破了传统儒学的束缚,直接招收有一技之长的庶族子弟,让国子监有了先例可循。

汉代太子参与朝会可不是想去就去,需经“皇太子出入奏”制度,奏请皇帝或丞相批准,每次出入宫禁、参与政事或外出都要上表。

虽然以刘备和诸葛亮对自己的信任,刘禅无需按部就班,但流程不能少,干脆就不参加了。

说实话他对朝堂争议没什么兴趣,自己的长处是比这些人多知道一些后世的先进文明,还只是一些皮毛,真正的政治、民生等决策其实一窍不通,还处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去凑热闹了。

蜀汉目前做的最好的就是法治和吏治,有诸葛亮亲自参与制定的《蜀科》,严明律法,境内一片肃然,所以各项政令才能有效推行。

大的国策如丈量土地、改变赋税等由朝堂商议继续,有些不方便作为国策的事情,干脆直接放到东宫下面,刘禅直接自己掌控。

现在有费祎、董允和糜竺三人主事,再加上诸葛乔、霍弋、糜威几人,人手暂时还算够用。

虽说儒生迂腐,但并非人人都如此,有谯周这样的老纨绔,有董允这样的直臣,但也有费祎这样懂得变通之人,正常说话更不会满口之乎者也,尤其在刘禅特意交代后,大家交流更为简单,效率也提了上来。

原本刘禅打算将商学、医学一并纳入,但怕朝臣反对,将经学地位与工农之学并列,这已经是重大改变,其他的只能循序渐进。

另外鼓励民间私学,也按四门培养人才,这些都会对世家门阀造成冲击,不能太过激进,先将国策定下来宣传下去,等后半年教材印出来,就能逐步推广。

商业方面,银行和钱庄可以凭借权利和资源创办,但医学方面,刘禅却无能为力,此时张仲景已死,华佗也年过八旬,著作《青囊书》,这项重任还是要落在董奉身上。

董奉和华佗截然相反,淡泊名利,甚至不愿与官员往来,即便刘备登基后也拒绝进入太医署,而是准备在外城开设一家医馆。

“我知道先生淡泊名利,一心只想钻研医术,治病救人。”

刘禅言道:“但一人之力毕竟有限,如华先生、明公这般医术高深者更是凤毛麟角,若只是一人开馆,致天下苍生何?”

董奉叹道:“吾八岁学医,至今也不过稍有小成,安敢与华先生相比?能力有限,只求竭尽所能,无愧先师而已。”

刘禅道:“古有扁鹊,今有华佗,但为人所知者却寥寥无几。近千年以来,医者各自为术,良莠不齐,百姓更以巫为医,他们不通药理,不懂医术,以祈禳之法蛊惑人心,实非我大汉之福啊!”

董奉摇头苦笑道:“医者散布各地,或周游四方寻求草药,若坐守一方,无异于闭门造车也!百姓巫医不分,以为二者同出一源,其实大有不同,不足为外人道也!”

到了董奉这个境界的医者,自是瞧不上那些只会跳大神的巫医的,他在岭南数年,就是因为百姓笃信鬼神,又被巫者排斥,才到庐山隐居。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做出改变!”刘禅正色道:“与其诅咒一切黑暗,不如点亮一盏明灯。”

“明灯?”董奉眼睛精光一闪,旋即又摇头道:“草民自有家学,又游学十余年,方略通医术。而药草、药理复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培育医者,比之求学入仕更难十分,非喜好此道,自幼传承者不可成也!”

“医术浩瀚如海,我岂能不知?”

刘禅道:“当今世上学医者所学大多杂而不精,医术高低更关乎人命。若是分门别类、因材施教,先生觉得如何?”

董奉疑惑道:“何为分门别类?”

刘禅道:“儒家经学,自先秦至今,已分数十家,各有传承,千年沉淀方有今日之盛况。若将医学也如此划分,如按治疗方法分外科、针灸、方剂等,又按病理不同分儿科、妇科、五脏、皮肤、筋骨等等,各求其精,必有所成。”

“哎呀呀,太子……”

董奉忍不住起身,激动地搓着手说不出话来。

虽然历朝历代医者不可或缺,但都不受重视,更没有什么学派之名,甚至各家都自有传承,如经学之家那样不肯外传,不知断绝多少方术。

如果真能像太子说的这样医术分门别类传承,久而久之,必能有所成。

想了想,董奉又道:“但医者只精通某一偏门,出而救人,却非所长,岂非反而害人?”

刘禅道:“我准备开设医学院,仿国学之制,专授医学。等人才齐备,便可于各均县开设医院,如太医署这般,专门为百姓治病,定期讲学交流,必能使医术与儒术比肩。”

“嘶——”董奉浑身一震,饶是他淡泊名利,听到这个计划还是心中激动,抱拳道:“太子若能促成此事,非但是医者之福,更是天下苍生之福也!”

刘禅道:“华先生擅长外科,《青囊书》也即将问世,南阳张仲景亦有著作,我已拜托二叔派人访求,再加上先生医术,可为医学院基础。可先招收各地医者,收购药方著述,另外我从军中挑选五百随军医者相助,三年必有所成。三位先生之名必能名垂青史,不亚于扁鹊!”

太医院现在还有华佗的两名弟子吴普、樊阿,一个擅长药草,一个擅长针灸,再加上益州本地肯定还有很多医者,只要给他们功名官爵,提升地位,肯定能招一大批人。

董奉见刘禅对医者如此重视,而且想法别出心裁,知道这是将医学发扬光大的契机,直接跪倒在地:“草民定当竭尽全力,此举全仗太子提携,董奉不敢居功!”

刘禅扶起董奉,笑道:“先生救死扶伤,为民间百姓传颂,非那些沽名钓誉的名士可比也!”

要不是不方便主动宣传迷信,刘禅差点就告诉他们三个以后或许能像孙思邈那样享受人间烟火了。


  (https://www.2kshu.com/shu/91444/4913130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