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广告
吕哥其实不想走,他还想跟着颜辉多看看,但又担心侄子那边搞不定,所以吃完饭就回去了。
这个上午的经历,他过去两三年也没有过,因为这不是他的圈子。
一个人认知迅速提升之后,最大的可能就是找身边的朋友们炫耀,他也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自己的朋友们,以此彰显自己的知识渊博。
吕哥走了之后,颜辉就自己一个人逛,逛了俩小时一无所获。
这样硬碰没有那么容易,一般来说,上午机会会多一些。凡是来买大宗木材的,一般不会下午来。
颜辉还打听了一下,他给滕总发的这车货,再有四天就到了,按理说他周四就应该要回去了。
但是,来之前,他也规划过,如果在建业一切顺利,能拓展新的项目,他可以把钱汇给王红军,让王红军帮他发一车给加工厂。
他不回去盯着,加工厂也不敢搞太多猫腻。
加工厂那边,会以为颜辉要在建业这边收货,起码第一次没人盯着是不敢搞大的猫腻的。当然了,颜辉要是离开久了,久而久之,猫腻就会变多。
在整个建业市场,像颜辉这样,身为老板却专门去加工厂从头盯到尾的,就颜辉一个人,这也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颜辉一口气在市场待到周五,待到了货物到站。
这个周,他每天上午都会在市场转。
从不同的视角,看同一个东西,结果完全不一样。
五个月前颜辉在这里,只觉得陌生,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出来,只能看到木材的质量信息。
现在完全不一样,这一片木材,这一堆是谁的、那一堆是谁的,他已经知道了不少,甚至不少价格也都掌握了。
几天下来,颜辉认识了七八个像郑总这样的潜在客户,全部留了电话--都是老郭的。
郑总和朋友已经和颜辉签了合同,要从颜辉这里买一车板材,60方红松板,20方落叶松板。
红松的板材更贵,这一车的成本就接近10万元,颜辉的资金目前不够同时发三车,但是他并不担心。
他节衣缩食,甚至不舍得买手机,就是尽可能地想多一些资金。而当他的资金不够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从王红军这里先拿货。
以他和王红军现在的关系,压着一车皮的货先不给钱,完全没有问题。
有不止一个客户知道郑总定的这批货,他们都在观望。
等郑总这批货到的时候,会有好几位老板过来“参观”,等他们核算完成本、质量之后,颜辉相信后续的订单少不了。
这才是健康发展的思路,要知道,郑总不是滕总那样的大老板,这批货吃下之后,至少两个月都不会再订购,所以其他的订单就很重要。而其他的订单,现在同时来,颜辉也接不下来,大家等一等,正合颜辉的意。
这个周,每天下午颜辉都没什么事,他跟着表哥去玩了几天,大部分情况都是他结账,表哥玩得也是非常开心。直呼颜辉是个懂行的好兄弟。
颜辉其实也爱玩,非常爱玩,只要不忙,谁愿意天天在这木材堆里?
周一到周五,颜辉去打了两次保龄球,技术也略有进步。不仅如此,他还唱了两个晚上的歌。
周五,货物进站,颜辉和滕总一起到货运站接货,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那辆标志性的斯太尔卡车,特别显眼。
滕总不是经常过来,但是市场也有一些人认识他,而且认识他的人都是有些资历的人物。
颜辉跟着滕总从门口往里走,一路走到火车道卸货的地方,期间颜辉和不下十个人打了招呼。
这都是这五天的功劳。
“颜总在市场的名气,已经这么大了?”滕总都有些吃惊。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打招呼。
“哪有,有个成语叫‘狐假虎威’,我这都是借了滕总的威风。”颜辉捧了一句。
“哈哈哈,这么说,颜总你也是老狐狸了。”滕总哈哈笑道。
“要说狐狸,也得是东北白狐,那玩意贵啊!”颜辉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滕总,你听说过白貂皮吗?”
“这是?”滕总虽然也是有钱人,但是貂皮这东西,在建业是很不流行的。
“这个东西吧,可遇不可求,现在八月,等我这次回去,等建业天凉一点,看看能不能搞一块,给滕总做个坐垫也好。”颜辉先把大饼画了出去。
东北地区的水貂养殖从60年代就开始了,现在已经不少了,伊春就有人养。至于所谓的稀有的白色水貂,其实也没那么稀有,颜辉还是送的起的。
这样的一件冬季礼物,起码能保证未来四个月订单不出问题。
“啊?颜总太客气了。”滕总一听自然是高兴。都说东北好,还真是有宝。
“咱们这个关系,这都应该,”二人聊着天,一路打着招呼,慢悠悠地进了卸货的区域。
他们来这里的时候,吊车已经卸了半个车皮的货了。这些被卸下来的货只能暂时堆在这里,等着手持大票存单的人来核对。
滕总带着一个跟班,是颜辉和滕总第一次吃饭的时候,坐在一起的那位经理。这次来,这人一直跟在滕总的后面,一句话也插不上。
经理很快搞定了吊车费用、大票核对等问题,然后直接安排吊车装车,斯太尔卡车也开了过来。
这个时候,不少客户都凑了过来,颜辉甚至见到了两位自己这几天谈过的客户。
平日里,很少有一堆人围着装车的事,毕竟这在市场里算是最最常见的事情。
但是今天不一样,一位是唯一的斯太尔卡车拥有者滕总,另一位是近期很有名气的年轻闽商颜总,大家都想过来看看木料的质量几何。
颜辉对这个场景早有预料,所以这一车他可是精挑细选的。
从王红军那里买木材的时候,必须整堆地购买,但这不意味着颜辉必须整堆地用。
从第六车开始,颜辉每次都会每次多买几方原木,然后抽出十根比较好的,堆放在加工厂,一直等着这次回来。
这一车,是颜辉优中选优的结果,板材的质量之高,有目共睹。
颜辉要的就是这一刻的广告效应。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224/128446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