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183章 雍正赞弘历虑得长远!

第183章 雍正赞弘历虑得长远!


虽说,园中环境静谧清凉,但弘历在天明后,没有与富察玉妍缠绵缱倦多久,便去了圆明园。

    不过,当弘历到了圆明园勤政亲贤殿时,雍正没在,只有福惠坐在书案后,正认真书写着什么,书案上放着一他昔日送的那水晶瓶。

    待弘历走过去时,福惠就收起了自己在写的纸张,且放进了瓶子里,随后才跳下了椅子,且朝他走了来:“给四哥请安!”

    弘历扶起了他,笑着问他:“汗阿玛呢?”

    “汗阿玛还在前殿见朝臣。”

    福惠回答后,就默默地站在了一边。

    弘历知道福惠虽然被雍正亲自带在身边,但到底不如之前被年贵妃亲自带着时要开心。

    而为了能让福惠开心一些,他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跟我来。”

    于是,弘历就带着福惠来了东书房。

    这里是雍正让见习政事的房间。

    与养心殿东暖阁不同的是,圆明园勤政亲贤殿的东书房更为宽敞明亮。

    常见于江南园林的冰裂纹窗格,组成了占据整面墙的大轩窗。

    当弘历让人把这些大轩窗全部推开后,雨前再闷热的空气,也能被来自对面湖面的凉风给吹散。

    弘历也在这些大轩窗被全部推开后,折了一飞鸟折纸,而朝外掷了出去。

    忽然!

    飞鸟折纸凌空而上,跃出了朱檐,飞了数丈远。

    福惠惊呆得张大了嘴。

    弘历又折了一只给他:“你来试试!”

    “嗯!”

    福惠小脸上满布激动之色,且在接过弘历手中的飞鸟折纸后,就奋力地朝外一掷。

    飞鸟折纸依旧划破天际,飞了出去。

    福惠因而咧嘴而笑,随即就在飞鸟折纸落地后,跑了出去,自己在外面捡起飞鸟折纸而掷飞起来。

    “四哥,这真好玩!”

    弘历看着他跑前跑后的样子,也笑了笑。

    随后,弘历就坐在书案后,看起雍正给他留的奏折来。

    马佳云锦这时端来一杯清茶。

    弘历接了过去,呷了一口,就执笔在空白纸上,拟写着对眼前奏折的批复想法。

    雍正给他分派的奏折依旧不少,但好在他已经比以前熟练许多,等雍正来时,他已经批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奏折。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百年后,恐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故当从严,不可轻视!”

    当弘历批阅到关于调查江南鸦片进口情况的奏折时,就写下了这么一段林则徐曾经在给道光上疏请禁烟时用过的话。

    雍正也恰在这时看见了这么一段话,而因此拧紧了眉头。

    历史上,林则徐能用这话让道光意识到不管控鸦片的严重性,雍正自然也能意识到。

    只是,眼下雍正时期的鸦片贸易还没有那么大的规模,对于雍正而言,也就觉得弘历想得的确够长远,而说道:

    “根据派去广州的人回奏,这几年,洋人卖给我们的鸦片的确在逐年猛增,只是还未在内地蔓延开来。”

    说到这里。

    雍正就指了一下弘历:“但你所虑是对的,这种致人上瘾之物不能私贩,朕已着刑部部拟惩办兴贩鸦片及开设烟馆条例者的处置条例。”

    弘历眉目微展,心中为此感到欣喜,因为在他提醒雍正后,雍正比历史上下旨禁烟的时间提前了三年。

    三年对于整个清朝历史而言自然不算长,但具体到民间某个家庭某个百姓身上,提前三年禁烟,则无疑会让很多家庭很多百姓避免因为鸦片的毒害而家破人亡。

    好在,除了雍正,指望着靠输入鸦片发横财的利益集团,不知道是他这位四皇子影响了雍正。

    这无疑让还是皇子的弘历少了许多麻烦。

    如同眼下其他新政一样。

    弘历除了见习政事外,也不只是读书学习,作为旗主的他,还有属于自己的旗务要处理。

    眼下,他有六个佐领,除了康熙给他的三个佐领外,就是雍正给他的佐领。

    雍正给他的佐领,原是苏努的佐领,恰好也是三个。

    这六个佐领的人丁户口属于弘历可以直接调动的人力资源。

    而如他对老十三所言,天下财富之本在于人,而不是金银,甚至土地也不是,因为没有人口,有土地也产出不了什么,甚至会守不住。

    相反,如果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就算没有土地,也能夺来土地。

    正所谓,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存,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

    弘历自视察热河屯垦工程回来后,就有了利用旗分佐领的人力资源,促进农业等发展的想法。

    罗刹国的虎视眈眈与准噶尔的野心膨胀,也让他更不敢在增加人口实边方面松懈。

    另外,弘历现在拥有使用权或所有权的不动产不少,除了御赐的原雍亲王府和朗润园外,有李阁老胡同的宅邸、京西的翊教寺以及在苏州的东园。

    这些地方都需要增派自己旗分佐领的人去做事才行。

    毕竟,这些人依附于他,他自然用起来更放心。

    即便像在李阁老胡同的那处宅子、京西的翊教寺、苏州东园,在被赠给他时,都附赠有户下家奴。

    但这些户下家奴到底不是他自己人,可能是赠予者的眼线,他用起来自然不放心,而只会在将来能用自己旗分佐领的人代替就代替掉。

    为此,弘历也就让六个佐领交来了各自所管佐领的户籍册。

    他还要求各佐领在户籍册登记了这些旗人的工作情况。

    弘历在查看自己六个佐领的户籍册时发现,他的六个佐领里,青壮男丁的失业情况很严重。

    这让他不由得感叹,难怪裁减马甲会让在京旗人反应那么强烈。

    许多底层旗民人家,除被安排去热河屯垦的外,竟一个当差拿钱的也没有。

    但弘历也很好奇,这些底层旗民除了被安排去热河屯垦的外,到底在靠什么过活。

    所以,弘历在搬入朗润园的第三日,就传见了这六个佐领的官员们。

    每个佐领除主官佐领外,还有领催与骁骑校。

    其中,领催负责佐领内的民政;骁骑校负责佐领内的军事。

    这两人都属于佐领的佐官。

    弘历问了一下这些佐领、领催和骁骑校,得知不少底层旗人已经在给民户商贾当帮佣。

    当然,还是存有许多无业之人。

    但这些人靠着家人和典当祖产,还能勉强保证不饿死,只是家境难免每况愈下。

    尤其是裁减马甲后,不少旗人的家境更加艰难。

    “非得我问你们,你们才上报,有困难怎么不提?”

    弘历问起这六个佐领的基层官来。

    这六个佐领皆叩首说不敢让他这个主子烦心。

    弘历听后则让他们各自回去选十名能写会算够机灵的青壮,于三日后来朗润园向他报道,他要安排这些人为自己做事。

    为加强基本盘,八旗各佐领的旗人受教育的机会素来不少。

    除觉罗学、八旗官学和王公贵族设的八旗私塾外,各八旗佐领还有八旗义学。

    弘历自己也拨款在自己的六个佐领设立了八旗义学,许多旗人因此都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所以,他要从各佐领中找十名能写会算够机灵的青壮年不是问题。

    鄂尔泰长子鄂容安还被弘历留了下来,在弘历让这些佐领回去给他挑选相应要求的无业青壮时。

    因为,弘历曾经还让鄂尔泰替他安置教育他所收养的民户孤幼。

    这些孤幼在户籍身份上则是属于弘历的户下家人,也就是他弘历自己的包衣。

    只是,鄂尔泰现在在外任官,世管佐领的职事也就落到了其长子鄂容安身上。

    所以,弘历现在要用这些孤幼,自然需要通过鄂容安为自己提供这些孤幼如今受教育的情况。

    “这些户下孤幼有几人可用?”

    在别的佐领及其属官都离开后,弘历就问起鄂容安来。

    “回主子,他们当中大约有十五六人可用,奴才有带着他们近日的考卷成绩。”

    鄂容安明显已经猜到弘历要问起这些户下孤幼的情况,也就从袖中拿出了这些人的考卷。

    弘历接了过来,认真看了看,而因此喜笑颜开说:“通过这考卷,能看得出来,你们父子对他们是用了心的。”

    “奴才与家父自然不敢怠慢主子安排的事。”

    鄂容安回道。

    “那你选出十六人交给李玉。”

    “考卷我留下。”

    弘历说后就把考卷递给了李玉。

    “跪安吧。”

    “嗻!奴才告退!”

    接着,弘历又对李玉吩咐说:“到时候,安排他们去相应的汉商身边做账房伙计,协助汉商采购磷石、硝石、明矾、鸟粪这些亟需囤积的原料。”

    “嗻!”

    李玉积极地应了一声。

    弘历口中的汉商,都是李玉等身边哈哈珠子自己家的户下汉人。

    弘历让他们参与进来,自然也是让他们家族也能在他接下来布局相应产业的过程中,分一杯羹,而能够巩固这些人对自己的忠诚度。

    接下来,弘历又看起了自己旗分佐领的户籍册。

    他除了让各佐领在户籍册上登明各佐领旗人工作情况外,也让各佐领登明了这些旗人的经济情况。

    而也因此,他发现各佐领的旗户有不少大户寅吃卯粮的情况很严重,负债率很高。

    弘历对这个想象自然不足为奇,因为旗人规矩多。

    如老舍回忆所言,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不少旗人为各自面上好看,再加上生计单一,也就常常赊账过日子,只等铁杆庄稼下来才销账。

    特别是昔日有铁杆庄稼可领的旗户。

    所以,裁减马甲这事对于负债率普遍很高的旗户而言,无疑会让不少寅吃卯粮的旗户财政崩溃。

    这些旗户们的怨言自然也依旧存在。

    即便老八已经被圈禁。

    这些旗户中,不少有身份的八旗大户,还为此求见了老十六。

    因为,老十六现在管着兵部。

    他们希望,老十六能够想办法让他们重新获得马甲身份或者其他军校身份,比如成为护军营的护军什么的。

    不少八旗大户还是雍正自己人。

    他们给的理由是,皇帝雍正不是真的想得罪八旗大户,只不过是想借机打压廉亲王老八而已。

    而如今,雍正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没必要再让他们这些八旗大户吃亏,也正是老十六这个皇帝心腹兄弟收人心、立贤名的时候。

    老十六对此犹豫不决,也就将弘历请了去。

    “弘历呀,你给十六叔出出主意,这件事该怎么办?”

    “你十六叔要不要顺着这些八旗大户的意思,寻个理由,诸如加强京师兵力之类的,把他们损失的马甲名额补回去?”

    老十六为此在对弘历说起此事后,就问起弘历来。

    弘历因此心中冷笑,暗叹这些不甘受损的八旗大户在老十六面前倒是很会找理由。

    弘历则看向老十六:“侄儿倒想知道,十六叔自己心中是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

    “自然是四哥要我怎么做就怎么做!只是,万一四哥问起我,让我自己决定时,我总得知道如何选择更好才是。”

    老十六回道。

    弘历则在这时说:“我大清之所以设置八旗,是为军力强盛,能够一直对外兴兵讨伐,而不是让势豪大户养闲吃空饷的地方,就算给他们恢复领饷的编制,也不能再给他们马甲。”

    “那给他们什么编制?”

    老十六抬头看着他。

    “给他们屯田营领催的编制!”

    弘历不假思索道。

    “我大清国帑不养闲人,现在让他们可以领饷,不过是朝廷为示仁爱之心,而不得已为之。”

    “故只能,先将来要增加的可耕之田拿出来,为这些可耕之田的屯垦之事,设置相应编制。”

    “如此,即便是为稳定八旗人心,要支用额外的国帑,那也是支用的将来新增耕田的收益!”

    “进而告诉所有旗人,他们有责任为自己的铁杆庄稼不倒一直增加新的耕田。”

    “包括天子和诸王公,都应该清楚,他们在屯田营里新增的养那些闲人的花费,都需要用新的耕田收益去弥补!”

    弘历这是打算,在将来以此为由,逼着整个八旗集团继续为自己在对外扩张的路上交血税。

    “说的是,正经兵营里不能有滥竽充数和见名不见人之辈!”

    老十六点头附和着,接着就去了圆明园求见雍正。

    但他刚进圆明园,就遇见了离开圆明园的老三和弘历的堂伯满都护。

    因为老三和老十三关系不好的缘故,老三和老十六关系也不好。

    而满都护本就是八爷党,如今老八被圈禁,更是为老八不平,也对近来一直和老八作对的老十六没什么好感。

    所以,两人在和老十六互相见礼时,对老十六的态度都是淡淡的。

    “呸!”

    满都护还因此直接朝老十六的背着啐了一口。

    “侄儿给三伯、堂伯请安!”

    弘历恰好在这时跟了来,且看见了这一幕,而在给两人见礼后,就问着满都护:“堂伯,您刚才,朝十六叔啐一口是为什么?”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246/128444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