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狮城基石
推荐阅读:我在诡异都市当剑豪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异世纪福音圣男 我在俄国当文豪 凌晨三点,车站前的地雷系 队魂 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历史病了 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台风几乎是被他们正面撞上,噩耗传来:包船王这支船队遇险,一艘万吨级散货船倾覆沉没,另外两艘货船遭受重创,船上人员虽经全力救援仍有重大伤亡,货物损失更是惨重无比!
对比霍家所有的船不是在港就是在北上的路上,这消息确实有点.
“包家的船队……沉了一艘?重伤两艘?天啊!”
“环球航运这次损失大了!船、货、人命……包生这次怕是要吐血!”
“等等……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为啥霍家的船都走的北线。”
所有人的目光在震惊之余,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黄河实业和何雨柱身上。
就在洪水爆发前,黄河实业近乎自残般地暂停了所有核心业务出口,将农产品、油桶、卡车全部扣下;何飞不惜撕破脸皮也要向包船王租用全部船只未果;霍家船队却异常地集结在九龙仓,随后满载着不明物资紧急北驶;更有传闻,何飞甚至动用关系让水警护航
这一切看似疯狂、毫无逻辑、甚至被嘲笑为“自毁长城”的举动,在包船王的船队遭遇海难、内陆爆发惊天洪灾之后,被串联了起来,指向了一个令人脊背发凉的结论:“何飞提前知道了!”
他知道台风会异常深入内陆引发史无前例的暴雨和洪灾!所以他疯狂囤积救灾物资!所以他需要所有的船!所以他甚至可能……预见到了海上航线的巨大风险!
包船王的惨重损失,恰恰成了何雨柱“能掐会算”最残酷、最具说服力的反证!
如果包船王当时答应了何雨柱的租船要求,那些船此刻很可能正安全地停泊在连云港卸货,而不是葬身鱼腹!
恐慌开始在何雨柱的对手和潜在对手心中蔓延。
“他……他到底怎么知道的?”
“太可怕了!他连老天爷的动向都能算到?”
“这种人……我们还怎么跟他斗?”
“他的黄河系停摆那么久,损失那么大,就为了救内地的人?他图什么?”
“不管图什么,这种能量……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惹不起!绝对惹不起!”
李超人的办公室里,气氛凝重。
他看着报纸上包船王船队遇难和河南洪灾的报道,又看了看手下汇总的关于黄河系近期异常举动的简报,眼神复杂难明。
他第一次对一个商业对手产生了恐惧,因为他可不止联想到这些,还有股灾时黄河的表现,那可是凭借一己之力把怡和在香江的商业帝国给掀翻了啊。
他迅速下达指令:房地产项目、港口项目全都避开,全力搞制造业和零售。
其他英资乃至一些原本蠢蠢欲动的华资,都纷纷收起了爪牙。
何雨柱在他们眼中,已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更像是一个笼罩着神秘光环、拥有某种“天启”能力的可怕存在。
远离黄河系的经营范围,甚至考虑撤离香江的念头,开始在不少人的脑海中盘旋。
半月后,一封信送到了何雨柱手中,何雨柱拆开,里面是没有署名的电报译文:“事毕,伤亡远低于预期,物资解燃眉之急,空中力量立奇功,功莫大焉。‘后羿’功德无量!”
何雨柱看着“后羿”两个字,嘴角露出一丝复杂的笑意。
老方终究是老方,还是被他猜到了,也用这种方式把他从这个漩涡里面摘了出去,保护了起来。
所有的“未卜先知”,再次被归功于那个神秘的、查无实据的“后羿”。
其他人再猜又能如何,不过还是猜测。
他划燃火柴,将电报纸点燃,灰烬缓缓飘落在烟灰缸中。
总是想尽人事,听天命,这一次,天命(有能力的人)终究给了回应。
其实他手头还有一份资料,那上面,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和地名——受灾范围、初步统计的伤亡人数、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的人数……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串悲伤的故事,尤其是那一组伤亡人数,虽然只有历史上的五分之一,依旧沉痛。
电报送来后霍生还来了个电话:“何生,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消息了?”
“我也是受人所托,之前不方便告知,还望霍生能够理解。”
“我很理解,如果消息泄露,必定有人会捣乱。”霍生道。
“嗯。”
“对了,这次你说是请我帮忙,为什么给了那么多船费?难道我就不该尽一份力?”霍生质问。
“霍生,你已经尽了力了,这些不过是表达感谢的一点意思罢了,你的日子现在也不好过。”何雨柱道。
“那你呢,我可是知道你的生意在外面也比较难。”
“我毕竟还有码头和地产,比你好过一些。”
“那我就厚颜收了,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你记得来找我,义不容辞。”
“好,我可不会跟你客气。”
“哈哈哈哈,这就对了,你肯定有很多事要处理,先挂了。”
“再见。”
“嘟嘟嘟”
两天后,何雨柱的办公室来了个他没想到的客人——香江中行总经理,周文翰。
“何生,冒昧打扰。”周经理声音沉稳,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盖着红印的文件,轻轻推过宽大的红木桌面,“贵司此次紧急调往连云港的物资、船舶租赁及各项损耗,经初步核算,总额约两亿港币。总行指示,这笔款项可由我们先行垫付结算。”
何雨柱的只是了一眼文件上的数字,没有去碰那份文件。
“周经理,这笔钱,黄河不会收。”何雨柱平淡道。
周文翰镜片后的目光微凝,带着不解与职业性的谨慎:“何生,这是上面的安排,也是对贵司义举的认可与补偿。如此巨额的付出…”
“周经理无需担心,黄河会以此时提什么条件,要提早提了,我不是为了一张结算单。那批物资,上了岸,送到了该送的地方,发挥了作用,这就够了。钱的事,到此为止。”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何生不再考虑考虑了?”
“不用了,在之前我就考虑好了,我也是国人,只是尽了一分力而已。”
办公室内一时寂静,周文翰略一沉吟收起了桌上的文件,郑重道:“我明白了!何生高义,我会如实向上汇报。”
他站起身,微微躬身,“我们不会忘记这份情谊。”
何雨柱只是点了点头。
周文翰离开后,何雨柱转向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小满:“小满,通知集团律师和财务部,还有阿浪他们,明天上午十点,顶层会议室开会。”
“好,我这就去。”小满对于何雨柱不收钱的行为,虽然不能全部理解,但是也不会认为不对。
次日,黄河系核心高管齐聚。
何大清、乔令仪、何雨鑫、许大茂、洪浪、陈胜、顾元亨、咸兴尧等人全部到场,不少人脸上还连续多日连轴转后的疲惫、
何大清更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老头有点点紧张,这可不是后厨,他能把握。
“今天召集大家,宣布两件事。”何雨柱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第一,黄河集团此次救灾行动所有支出,总计约两亿港币,集团自行承担,不入账,不追偿。”
会议室里响起几不可闻的吸气声,但无人质疑。
何雨柱目光扫过众人满意地点点头。
“第二,即日起,成立‘黄河慈善基金会’。初始资金五千万港币,由我个人注资。基金会独立运营,由令仪担任理事长,何大清、洪浪、陈胜、咸兴尧、许大茂、何雨鑫为理事。”
说完他看向小满,接着道:“基金会首个项目,定点支持河南灾区重建,尤其是学校、卫生院的重建。后续方向,聚焦教育、医疗和重大灾害紧急援助。”
“柱子,这是还要继续无偿的投入么?”何大清问出了所有人想要问的。
“爹,这点钱我们还出得起,您也知道国内的情况,这次河南的损失可不止几个亿的事,我们也不过尽点绵薄之力罢了。”
“哦,这样啊!我明白了!”何大清可不知道集团的经营情况,更不知道儿子有多少钱,既然儿子这么说他也不好说什么,反正家里来了香江后他就不当家了。
“还有谁有异议?”何雨柱环视了一圈。
“既然都没有异议,那下面的事,令仪.”
“何董,我会办好。”小满在这种场合也改了称呼,用行动表示对自己男人的支持。
“好,基金会章程和运作细则,律师团队会后立刻跟进。”何雨柱最后补充。
“是,老板。”律师团队的负责人赶忙回应。
“散会。”
没有掌声,没有议论。
高管们默默起身,眼神交汇间传递着对自家老板的佩服。
一周后,中环一幢并不张扬的写字楼内,一间办公室门口,挂上了一块简洁的黑色铜牌:【黄河慈善基金会】
会议室内,小满正与首批招聘的几位专职人员开会,桌上摊开着河南几个重灾县发来的学校重建需求清单。
何雨柱站在门外驻足了片刻,然后转身离去。
救灾的事情告一段落,黄河集团庞大的机器重新轰鸣着运转起来。
中断的订单被重新履行,生产线日夜不息,码头的货轮再次满载着“勇士”吉普、“磐石”卡车驶向世界各地,填补着因救灾而短暂停滞的市场空白。
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来自内地的几份重量级合同,悄然送到了何雨柱的案头。
合同内容涵盖了黄河汽车厂的大批军用改型“勇士”越野车、民用卡车,以及黄河钢铁厂的特种钢材供应。
数量之大,足以让任何一家香江企业眼红。
这显然是某种形式的回馈,一种官方表达的、心照不宣的善意。
消息灵通的香江商界很快捕捉到了风声,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但更多的是对何雨柱“深不可测”背景和“精准投资”眼光的叹服。
在他们看来,何飞那近乎疯狂的救灾投入,换来了国内庞大市场的入场券和稳定的订单,这笔买卖做得值。
咸兴尧拿着初步核算的利润报表,难掩兴奋:“老板,这几笔单子做下来,我们救灾的窟窿不仅能填平,还能大赚一笔!而且这是长期稳定的需求!”
顾元亨也摩拳擦掌:“军用版的‘勇士’要求更高,正好检验我们改进后的生产线!特种钢那边老咸你又要忙疯了。”
何雨柱只是平静地翻阅着合同条款,脸上并无多少喜色。
他将合同递给一旁的小满:“令仪,按常规流程处理,平常心对待。另外,质量把控要严,利润嘛,该赚的赚,没有钱就换成原材料好了。”
小满接过合同点点头:“明白,对我们来说,这确实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何雨柱“嗯”了一声。
顾元亨和咸兴尧对视一眼,从老板的反应里,他们再次感受到了那种超然。
老板可能从来图的都不是什么订单和什么利润,他真的就只是为了“尽人事”。
下午何雨柱办公室的电话响起。
何雨柱接起电话,对面传来老娘陈兰香的声音。
“柱子,你爹说晚上炖了汤,让你一定回家吃饭。孩子们…也都等着你呢。”
“好,我处理完手头这点事就和小满一起回去。”何雨柱应道。
不过老娘的电话还没挂断,而是接着道:“家里都知道了。”
何雨柱疑惑道:“娘,都知道什么了?你这话怎么还说一半。”
“你给家里捐东西的事,做得好。”
“嗨,娘你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什么事呢,这么神秘。”
“你以为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瞒着我们?”
“没有,没有。”何雨柱忙道。
“算了不问了,你记得回来吃饭,你都半个多月没回来了,孩子们也想你了。”
“知道了,娘。”
晚上何雨柱进入别墅时,熟悉的饭菜香混合着炖汤的醇厚气息扑面而来。
餐厅里灯火通明,巨大的圆桌边坐得满满当当。
何大清正端着热气腾腾的汤盆从厨房出来,陈兰香在摆筷子,老太太笑眯眯地坐在主位。
几个小的没像往常一样在客厅打闹,都规规矩矩坐在桌边。
“爸爸!”何凝雪第一个跳起来,像个小炮弹似的冲过来,一把抱住何雨柱的腿,仰着小脸,眼睛亮得惊人,“爸爸,你是不是把粮食都送去救人了?救了好多人!”
何雨柱弯腰抱起女儿,揉了揉她细软的头发:“嗯。”
何耀祖和何耀宗也走了过来,哥俩齐声道:“我们以后也要像爸爸一样。”
“好,好,那你们要快点长大才行,开饭了。”
“好。”
“柱子你们先去洗手,然后吃饭!”陈兰香道。
何大清把汤盆往桌上一放招呼道:“柱子你快点,汤凉了就不好喝了!”
“知道了,爹,娘!”何雨柱笑着道。
不一会饭桌上热闹起来。
何凝雪叽叽喳喳,缠着何雨柱问送了什么东西。
何耀祖和何耀宗则是问一些细节,比如车怎么在水里开开了之类的,何雨柱在一旁纠正孩子们的想法,水里跑的是救生艇可不是车。
饭后,何雨柱坐在客厅沙发里,难得地没有立刻去书房。
何凝雪挨着他,翻着她那个宝贝画本,指着第一页上那张从财经版剪下来的、九龙城码头装船的照片,小嘴叭叭地说着学校里老师怎么夸“像何先生这样有担当的企业家”。
何耀祖和何耀宗也没有出去活动,而是坐在一旁。
小满端了杯热茶过来,轻轻放在何雨柱手边。
她挨着何雨柱坐下,没说话,只是顺着他的目光,看着客厅里各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三个孩子。
何雨柱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视线。
他第一次感觉到孩子们把他当成了榜样。
晚上,书房内,何雨柱摊开一份新加坡地图,目光锐利地扫过裕廊工业区的位置。
小满将一杯温热的参茶放在他手边,轻声道:“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的正式批文到了,比预想的还要快。裕廊东那块地,120英亩,七通一平,50年使用权,象征性租金。”
何雨柱点点头,指尖在地图上那块区域点了点:“效率果然名不虚传。‘以商引技、以技促商’的国策,我们正好能成为他想要的‘锚定项目’。”他拿起批文,上面鲜红的印章和优惠条款清晰可见——税收减免、设备进口免税、外籍技术人员配额宽松,几乎扫清了所有政策障碍。
“艾伦那边挖来的核心团队,第一批七人,连同家属,签证已经办妥,下周就能抵达。”小满翻动着文件夹,“领头的皮特森博士,对新加坡的环境非常满意,尤其是政府的高效和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态度。”
“很好。”何雨柱合上地图,站起身,“通知陈胜还有集团的法务、基建负责人,明天一早飞新加坡。这次,我们亲自去奠基。”
“这么快?”小满有些意外,“基建方案还没最终定稿。”
“同步进行。”何雨柱语气不容置疑,“土地划界、地质勘探、临时水电接入,这些基础工作立刻就能启动。方案可以在现场边看边定。时间不等人,我们要抢在欧美巨头反应过来、新加坡本土力量尚未完全崛起之前,把根基扎稳。”
何雨柱认真道:“半导体,是下一个十年的心脏。新加坡,就是我们跳动这颗心脏的最佳平台。这次去,不仅要建厂,还要把研发的根也扎下去。”
新加坡,樟宜机场。
湿热的海风裹挟着南洋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
何雨柱一行刚走出通道,就看到了早已等候的何雨水和王思毓。
两女穿着干练的衬衫长裤,眼神中多了几分自信与沉稳,见到亲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哥!嫂子!”何雨水快步迎上。
“大哥,小满姐!”王思毓也笑着打招呼。
短暂的寒暄后,众人直接驱车前往裕廊东的预留地块。
车子驶入工业区,平整宽阔的道路、规划有序的厂房、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无不彰显着新加坡打造“花园工业城”的决心。
当车子停在一片开阔的土地前时,EDB的高级官员李SIR已带着团队等候。
他笑容热情,握手有力:“何先生,乔女士,欢迎莅临!这就是我们为黄河半导体预留的‘宝地’!”
眼前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土地,视野极佳,远处可见繁忙的港口和湛蓝的海面。
“何先生请看,这里规划为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的主厂区,西侧预留了大片研发用地,EDB非常支持贵公司将核心研发中心设在此处。基础设施方面,双回路高压电、工业级供排水管网、电话线路都已预留接口,保证贵公司‘拎包入住’!”
陈胜和集团的基建主管立刻与EDB的工程师对接,实地勘察边界、地质情况,讨论临时板房搭建和大型设备进场路线。法务则开始核对地契文件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条款。
何雨柱环视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道:“黄河半导体将不仅是一家工厂,更会是一个技术孵化器和人才磁石。我们会尽快提交详细的厂区规划图和设备清单,争取年内动工,后年实现试生产。”
“这正是EDB期待的!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的相关院系负责人也非常希望能与贵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和人才培养计划。人才,是我们共同的核心竞争力。”
站在一旁的何雨水眼睛一亮,插话道:“大哥,我在NUS选修了微电子相关的课程,也接触了一些教授和优秀学生。本地人才的潜力和国际视野都很不错。”
“这个提议很好。”何雨柱赞许地看了两个妹妹一眼,“联合实验室和人才计划,可以列为下一阶段我们与EDB以及两所大学重点洽谈的项目。黄河愿意投入真金白银,共同培养新加坡乃至东南亚的半导体精英。”
“EDB将全力促成!何先生有此远见,新加坡半导体产业的腾飞指日可待!”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266/128434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