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第186章 人心善变

第186章 人心善变


此时是七月初二,张燕正在大伾山筹备尝新祭。

    尝新祭是秋祭的第一场,这是汉代祭祀后稷的仪式,没有固定日期,是在当地的第一穗粟米新成熟的时候举办。

    后稷是谷物之神(稷神),是舜帝时的农官,也是传播谷物普及耕种的华夏先祖。

    七月是粟熟时节,尝新祭便是将最先成熟的那一束新粟献于稷神,感谢先祖为后世子孙传下谷物粮种,也是向先祖表示子孙后代依然在传承先辈留下的粮食。

    这是收割粟米之前的仪式,不是为了祈祷丰收,而是为了传承耕种,继往圣大道,念先辈之功。

    七月尝新祭稷神,八月收完粟米后,会在仲秋时举办秋社,祭拜土地(社神),那时才是丰收祭。

    所谓“社稷”,就是这么来的——土地与粮食。

    通常每个地方的秋祭都是地方主官主导的,这也是太守和县令的重要工作。

    黑山当然没有地方官,而且山民种下的田地也不算多,都是各个山谷附近抠出来的田地,粮食收获不会太多的。

    但张燕仍然很正式的领着山民们准备秋祭。

    此刻的张燕其实已经有了做官的觉悟,也有了做官的样子。

    他现在知道什么是官了,也懂得怎么做官——刘备和张郃在冀州给他示范过了。

    “玄德兄,河北谁不知道燕乃黑山之贼,如何做官啊?朝廷不来剿燕,便已是承玄德兄之情了……”

    张燕朝刘备笑了笑,笑得有些憨厚。

    看起来与张牛角生前的神情毫无二致。

    “如今凉州叛军大起,幽州又有鲜卑作乱,荆扬民乱四起,泰山反贼无数……四海皆乱。”

    “朝廷需要兵力讨叛,但天子手里却缺兵少将……”

    “黑山有军民数十万众,若上表以军屯视之,那黑山军便是朝廷栋梁,飞燕兄便是朝廷大将,如何做不得官?”

    刘备拉过张燕,说道:“只要飞燕愿意,我定能使黑山从贼变成军!”

    张燕没说话,看着刘备,刘备朝他点了点头。

    张燕拱手问道:“不知玄德兄需要燕做些什么?”

    这家伙果然是个明白人。

    “备欲请飞燕全取太行为基,并带兵助我平定幽州。若是缺少军粮,可尽取我西河之粮。”

    刘备点头直言道:“飞燕驱逐鲜卑,安定幽冀二州,以实打实的功勋拜将封侯……此乃大道正途,飞燕可愿与我同袍?”

    张燕神情严肃的躬身行礼:“玄德兄以大道相邀,燕怎敢不从?只是燕有大罪,不知此事要如何施为?”

    “飞燕只需遣使去雒阳请战鲜卑即可,其它事自有我来做。”

    刘备扶住张燕,不让其躬身:“待幽州平定,鲜卑退去,备入京述职之际,便是飞燕开府拜将之时。”

    张燕继续躬身,结结实实的将揖礼行完:“逐胡靖边,燕义不容辞!”

    不得不说,张燕适应得挺快,看起来倒真有几分大汉忠臣的味道。

    ……

    其实,要招安张燕根本不需要刘备入京述职……

    刘备只是为了让张燕出兵帮忙罢了。

    因为刘备没打算直接举荐那么多太行贼为官。

    若是刘备一口气建议招抚十几家贼人,天子肯定会认为这是刘备谋反的前兆……

    毕竟刘备也姓刘,一次性招抚那么多山贼,等同于举荐十几个领兵几千的武官,而且那些人还全都是反贼——这是想干啥?

    当那么多军将的举主,这是要学袁隗?

    但若是只招安黑山张燕,那就能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让张燕吞并太行山,成为整个太行山的首领,将太行所有贼人全都视为‘黑山军’,然后招抚新的黑山军。

    以黑山军的影响力,天子无论如何都不会认为刘备有反乱之心——黑山军规模太大,若受招安,张燕的官位必然高于刘备。

    而且,这样名义上只招抚了黑山军一家。

    各个山头的头领,同样会因张燕受招抚而做官,刘备的承诺同样能兑现。

    当然,这事太大,刘备的奏报确实很可能无法传到天子面前,所以得找个中间人来办这事。

    离开大伾山后,刘备快速赶往了邺县。

    张郃已经在张奉家里等待刘备了,这是甲骑快马赶往甘陵通知的。

    张郃不仅要带兵支援刘备,还要向张奉介绍刘备。

    张奉便是最初交保护费的那位——张让的儿子。

    作为中常侍张让的儿子,天子刘宏的连襟,何皇后的妹夫,张奉是最合适的中介。

    最重要的是,刘备确实派张郃保护了张奉。

    虽说收了保护费,但这保护费收得很合理,每个人只收五斗粮而已,而且还是长期保护。

    换成其它军队,吃拿卡要的可真不只这么点消耗。

    再加上其它士族豪门不待见张奉这宦官后代,刘备雪中送炭,援助的情分是实打实的。

    张郃这几个月每月都去张奉家里收保护费,和张奉已经很熟络了,但张奉一直没能见过刘备。

    不过,刘备刚到张家,张郃还没来得及介绍,张奉便迎了上来。

    “可是玄德公当面?玄德公援助之情,奉一直感念万分,听闻玄德公有大事教我,不知是何大事?”

    张奉表现得非常客气。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称刘备为公……其实眼下刘备是当不起这个称呼的。

    但刘备也没拒绝这个称呼:“备来此,是为送张兄一笔大功,也是为彻底解决黑山寇掠之事……”

    “哦?玄德公要讨黑山?”

    张奉有些惊喜,也有些惊讶:“可黑山怕是难剿啊……”

    他在邺县住了这么久,很清楚,若是没个十万大军,基本上是没法剿灭黑山贼的。

    之前刘备的部队能‘对付’黑山,无论是怎么个对付法,那都是本事,张奉称刘备为公,其实是因为忌惮。

    现在听刘备说要彻底解决黑山贼寇,张奉的第一反应其实是——刘备是不是来勒索军费的?

    “不是讨伐,而是招安。”

    刘备直言不讳的告诉张奉:“黑山张燕聚众百万,备可讨不了,也无人能制……但张燕有归附朝廷之意,想让备为他寻个门路,而张兄这里……岂不正好是个门路?”

    张奉眼神一亮:“真有此事?”

    “当然,我已将黑山使者带来。此乃安邦定国之功,只是要辛苦张兄去雒阳往来奔走……”

    刘备转身示意使者来见张奉。

    那使者,其实就是张白骑。

    这倒没作假,张白骑现在确实是张燕的重要臂助,很得信任,其山头都被设在了乌金山,也就是黑山铁矿所在地。

    这倒不是因为张白骑姓张,而是因为张白骑打劫的效率确实高,与张郃配合收保护费也最给力,确实给黑山创造了不少收益。

    毕竟张白骑一直都能得到张郃与白垚的配合……

    而且张白骑确实是黑山军中最适合当使者的人,他曾是正规军的军官,礼仪、行为、语言、举止等方面本就是训练过的。

    为了此事,张白骑还恢复了他的本名——张琰。

    其实刘备让张奉做这事,对张奉而言一点难度都没有,只需要入京给张让带个信就行。

    但这确实是个巨大的功劳……

    张让很清楚天子需要什么,只需要把这事告知张让,这事九成九是能成的。

    张让荐举的官,那就天生属于张让一党,于公于私,张让都会想尽办法把这事办成。

    招安黑山军,在河北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这是能使宦官势力重新压制士人的盖世大功。

    而对于天子而言,这是可以使天子完全脱离困境的生意,血赚!

    刘备可以借张燕之手解决太行贼,并一举驱逐鲜卑,甚至全取幽州……当然,这得看天子懂不懂事了。

    张奉当然很配合,他能得到献计之功,而且黑山不仅不会再骚扰他家,还会不遗余力的保护他,张让家族也会因此快速扩张。

    这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巨大利好,甚至对太行贼也是——这会使太行贼相信,刘备不仅能举贼为官,而且有能力将张燕这种明着造反的反贼也送到天子面前。

    当然,刘备建议招安,那就得负后续责任,这是惯例。当年公孙举招安后复叛,也是段颎去清理门户的。

    太行贼若想当官,那就得把试图谋害刘备的人揪出来,并且加入张燕的黑山军。

    若是这么做了,那就不太可能复叛了,复叛会被张燕干掉的……

    若是不这么做,那同样会被张燕干掉……

    而张燕这边,刘备对其确实是有极大恩义的,待张燕出兵与刘备同讨鲜卑,那就是实打实的同袍战友加举荐之情。

    再加上有张白骑(张琰)在其身边监视和限制,只要双方不产生原则上的冲突,那就会是相对稳固的同盟。

    只是现在刘备实力有限,等将来实力足够了,再逐渐消化吸收黑山军,使其彻底纳入自己麾下便是。

    ……

    当刘备在冀州与张燕商议招安的时候,涿县十里亭又已驻进了不少太行贼。

    那是各个山头的首领和他们的亲信。

    但他们没有入城。

    他们来涿县,当然是因为得知了刘备要设宴举荐他们为官。

    而不入城的原因,恰恰是因为王政的部队已经全部入了城。

    刘备先邀王政进城,又让王政去送庆功宴的请帖,起到的最重要的效果,其实是让太行贼们产生很多别的念头……

    比如……

    王政是不是已经投奔刘备了?要不然为啥他的部队直接进了涿县?

    刘备说除左髭以外,其它十三家太行首领都可以为官?

    这意思是不是想联合各家一起干掉左髭?

    刘备说要开庆功宴,可谁会在被盟友背叛之后庆功呢?庆的什么功呢?

    这事怎么看都像是要分山头站队啊……

    但是……如果不去参加这个所谓的庆功宴,会是什么后果呢?

    刘备写的表章确实是真的,刘备的信用大家还是认可的,说了什么就必然会做到,确实从不骗人。

    若是其它各家都去了,而自己没去……

    如果没有招安做官这个选项,那所有首领肯定都得帮左髭,要不然会成为大家的敌人。

    可有了招安做官这个选项之后——那左髭反而成了大家的障碍……

    朝廷惯例如此,招安时向来都是贼首不赦,其余皆可招抚。

    那这事……

    各家太行贼满心都是问号和惊叹号。

    其实也有太行首领当面问过王政,但王政却无法详说。

    王政怎么说?

    王政也不知道刘备要做什么啊……

    其实王政此时已经相信刘备确实要举太行首领们为官了,他只是不相信刘备会真的举荐自己这个仇人。

    王政能想到的是,刘备大概是打算合十三家首领之力一起干掉左髭,招安得交投名状嘛。

    这很自然,也很合理,最先打算干掉刘备的确实就是左髭,这还是王政告诉刘备的,是实话。

    而王政确实也不在乎左髭死不死……

    他巴不得左髭赶紧去死,这样就不用担心之前做两面人的事儿了。

    所以王政只能说:“先去看看吧,反正只是赴个宴喝个酒,到时大家一起商议就是。”

    十三家首领中,当然会有讲义气的人将刘备设宴之事告诉左髭。

    可左髭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是要阻拦各家首领的前程?还是要公然率军进攻涿县?

    王政的部队已经入城,若王政已经投了刘备,那涿县就有三千守军,在各家都有别的心思的时候,攻得下涿县吗?

    若王政没有投刘备,那无论是阻拦各家赴宴还是直接进攻涿县,其实都等于把王政的部队送给了刘备,没什么区别。

    关键是各家首领现在未必愿意对付刘备,面对当官的机会,若是逼得急了,很可能当场反水。

    对刘备最熟悉的就是左髭,他知道刘备说了的就会兑现,他知道做官之事是真的。

    左髭只能先保护好自己——他留在西河,守着即将成熟的粮食,也控制着各家贼人的家眷。

    太行诸贼全都在涿县城外,等着刘备的宴会,但心思各不相同。

    没人意识到,刘备此时根本就不在涿县城内。

    刘备会被太行贼背刺,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真正统治太行贼,且与贼人们的道不同。

    但是,当刘备给了他们一条正路官道之后,人心与角色就有了变化。

    刘备不再是他们的障碍,左髭才是……

    七月初七,刘备带着张郃重新回到涿县。

    张郃带的部队不多,只有八百人,但足以护刘备入城,也足以让涿县保持稳定。

    这十天里刘备几乎一直马不停蹄,人都瘦了一圈,但精神却显得更健旺了。

    因为此时刘备既有了明确的方向,又有了解决问题的把握。

    装出来的自信与从容,怎么也比不过真正的成竹在胸,熟悉刘备的人都能一眼看出,他现在与之前大不相同。

    “夫君看起来又有了当年单骑退敌的模样,可是已有定计?”

    左沅见了刘备神采,大概是想起了往事:“可还要沅为夫君鸣鼓进军?”

    “哈哈……好,鸣鼓,进军鼓!”

    刘备大笑起来:“备宴,请宾客入城!”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484/128444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