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老师!可要我出手,去刺了陈王?(感
推荐阅读:小雌性超香软,开局治愈五大恶兽 死遁三年归来,暴君黑化了 交换兽夫后,疯批S级争着求我宠 人在高武,言出法随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咒禁山海 禁欲权臣白天冷冰冰,梦里他超爱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年代文首富的恶女娇妻重生了
太阳西斜,太平道众人在典家村中,驻留下最后一晚,只是不再进行任何的祈福法事。在门徒们的劝诫下,四野八乡的乡民开始散去。毕竟,农民们没法脱离农业生产太久,达成了祭奠亲人的心愿后,就得赶紧回乡了。而己吾县中的太平道首领赵进,也趁着法事,分发了些黄巾,好生增加了下信众的规模。
“太平黄天!信我太平道,抱团过春荒,少交税吏钱!”
本地太平道首领赵进年约四十,黑脸黑颈,一副庄稼老汉的打扮。他的口号很是朴实,也很能打动百姓人心。张承负和高道奴在村中一起耐心传道,也和赵进一同,帮乡民们戴上黄巾。乡野间信奉太平道的百姓,其实没有几个是为了造反的。他们信太平道,是为了求活,是为了救疫的符水,为了救灾的赈济。而太平道最初兴起的本质,就是乡间农民以宗教为纽带,进行的结社互助!
对乡民们来说,若是不加入太平道,松散的小民百姓,对于天灾人祸,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力!春荒时借上豪强几斗粮食,秋后就得卖田卖地,第二年就得卖儿卖女。可若是信道的百姓互相救济,就能多熬过些艰难的灾害,让小农不至于轻易破产。
天灾如此,人祸也是一样。税吏一来,面对单个的农户家庭,是可以极尽盘剥之能事,把对方往死里逼的。比如四五年前,去张承负家收税的税吏,征收的算钱直接翻了几倍,又加上各种杂税,出手就是奔着家破人亡去的。而税吏实际上又与世家豪强配合,只有一同前来的沮氏管事,能借一笔八出十四归的高利贷,来填上朝廷官府的税钱。可等这借贷的手印一按,转头就是沮氏拿着契约兼并田地,把张承负一家尽数逼死,只留下个“痴傻”的童子
世道不公,单户的百姓毫无还手之力。可前来征税的税吏,要是面对整村连庄的太平道信徒,面对数以百记千记、连成一体的农户百姓,就得仔细掂量了。他们得把算钱与杂税,控制在乡民们能接受的范围上,不至于引起太大的骚动。就像太平道在冀州巨鹿县屯田的庄子,税吏的算钱就收得规规矩矩,杂税也只加了一半。
因为,以太平道信仰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底层百姓,便有了抗税与议价的能力。把对方逼急了,是真能动员黔首农民,对税吏下死手,是真有暴力反抗能力的!
在这汉末天下的政治博弈中,交易的公平、征税的公平,从来看得是双方力量对比,而不是什么汉律的法度!小民百姓们只有抱团起来,从渺小的蝼蚁变成能咬死象的蚁群,才能和豺狼虎豹一样的官府、世家与豪强议价,争取到能够接受的交易与税收条件!此时的公平,从来靠的是双方力量的对比。若是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那就是被吃的“羊”!
而在这个时代,最能凝聚底层乡民力量的,又是什么呢?不是局限一姓一氏的宗族,不是制定上下的礼法纲常,而是跨州连郡的太平道信仰!在局势还没到那么糟糕的时候,太平道能帮助郡守刺史,代替官府赈济,安定郡国中的百姓人心。太平道也能代表百姓信众,和税吏豪强协商,让乡民们不至于飞速破产,维系郡国的税赋基础。所以,许多郡守都把太平道视为调和安抚的“劝善”力量,普遍持默许与宽容的立场。
至于一旦到了天灾人祸的极点,矛盾不可调和,百姓们实在活不下去了那太平道宗教结社的威力,才会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华夏大地的历史上,喊出震撼天下的口号!
“赵进,这一路南下传道,己吾县新发展了多少信徒?”
“禀大贤良师!可靠的丁壮门徒,大概有了两百人,至于普通的小民百姓,有一千多人加入太平道!尤其是这典氏村,贤师举办法事的几日,入道的村民足有两三百人。就连那位典氏老妇,也戴上了黄巾.”
“嗯。不错!”
大贤良师张角盘腿坐在茅屋中,对跪坐的首领赵进轻轻点头。他沉吟片刻,伸手在赵进额头画了个太平符。接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块符箓,在对方惊喜激动的目光中,郑重的授予这位门徒首领。
“黄天所鉴!赵进,从今日起,你就是我太平道在陈留郡己吾县的小方,负责陈留郡南边各县乡中的传道!”
“啊!谢贤师,谢大贤良师!”
闻言,首领赵进用力叩首,脸上是发自内心的欣喜与振奋。他是本地的农民出身,可从未想过,有能够成为小方渠帅的一日!只是,陈留郡内黄县,已经有了一位资历更老的渠帅史谦,还是地位极高的世家子弟
“贤师!我后面传道,还是和以前一样,要听从内黄县的史渠帅吗?”
“不必。史子让他负责和世家豪强、官府官吏打交道。而你则负责在乡里传道,尤其是这兖州和豫州交界处的穷苦村庄。你们两个并不交界,同时向兖州东平陆的大医负责!”
大贤良师张角神色温和,给新晋渠帅赵进,定下了与渠帅史谦平级的地位。而看到这,张承负才恍然大悟。这一次老师一路举行祭礼、安抚乡民南下,可并不仅仅是为了招募典韦。更主要的,老师是要在陈留郡中,重新确立底层乡民的太平道组织!
陈留郡中原本的太平道,已经被渠帅史谦,经营成了士族的太平道。而这种发展的方向,已经与新的太平道纲领目标相背。大贤良师不动声色,一边安抚史谦,把对方留在内黄,然后一边亲自传道,提拔了一位农民出身的新渠帅。至此,就把陈留郡中,士族与乡民的太平道分割开来,来为一年后的起事提前做出准备!
这种组织人事的操作,大贤良师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只是费了这番力气,选择提拔这位己吾县的渠帅赵进,又是为了什么?
“赵进,己吾县位于陈留东南,是陈留郡与梁国、陈国的交界。梁国中也有我太平道的门徒,不必太过关注。但陈国却是不同!当今陈王刘宠很不寻常,以勇武著称,手握精兵弩士,又对国中掌控甚严.”
大贤良师神色一肃,对渠帅赵进吩咐道。
“你在陈留南边传道的时候,要多留意南边的陈国!尤其是留意陈国中部曲的动向,以及陈王的举动.一旦有什么发现,就立刻派人,向济阴郡大野泽中的渔民递出消息!”
“关注陈王动向,告知大野泽中的渔民?是!进明白了!”
“嗯,下去吧!”
“诺!贤师!”
渠帅赵进对大贤良师稽首伏拜,恭敬行礼后,这才退出了茅屋。而张承负跪坐在旁边,直到赵进离开,才轻声问道。
“老师,您这次南下还是对陈王刘宠有所担心?”
“嗯。我之前去考城的史氏庄园拜访,史公谦与我聊了很多。而在这陈留郡周围,他除了说济阴段氏外,就是提及这位陈王刘宠!这位陈王的府库里,据说藏了数千把强弩,瞒得过朝廷,却瞒不过周围的世家大族!而陈留郡中的世家大族,也都对这位野心又强势的陈王很是警惕。史公谦有意对我透了口风,说了些陈王敌视太平道的态度”
说到这,大贤良师张角嘴角扬起,看着小弟子张承负,笑着问道。
“承负,你莫不是忘了,你之前力主定下的‘大野泽-泰山’兖州方略?这陈国紧挨着兖州,又是大汉朝廷部伍最多,军力最强的一个诸侯国!这陈王有八百部曲精兵,有大量武备,随时都能扩充到数千军队,是离大野泽最近的一支朝廷强兵!”
“怎么你计算这家,计算那家却把这陈王当成不存在一样?为师这番到陈留郡,眼睛可是一直都盯在陈国,你却比为师心大的多啊!”
“.”
听到老师的这一句反问,张承负顿时哑然。他受到后世历史的影响,确实有意无意,把这位存在感不强的陈王刘宠,给忽略掉了。可经老师提醒,此时放眼整个兖州周围,这位陈王刘宠,才是明面上实力最强的一位!若是兖州太平道在大野泽-泰山坚持下来,和朝廷官军长期相持谁知道朝廷会不会,把陈王的诸侯兵调动出来,去兖州打黄巾?
“老师,陈王是明帝玄孙,是当今皇帝的皇叔。以皇帝多疑又猜忌的性格,怕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让各地的诸侯王,尤其是这位皇叔,带着军队出封国的吧?而这陈王若是立下了战功,或者收编了更多的部伍,岂不是皇帝的莫大威胁?”
张承负皱着眉头,也意识到了陈王的棘手。这位陈王手中,是真有兵的。不然,他根本压不住封国的世家大族,也不可能让陈留郡的世家忌惮,让太平道的“党人朋友们”特意透出风声。这位显眼的诸侯王,竟然能同时被大汉皇帝、世家大族、太平道黄巾,上下一齐忌惮,真可谓是出头的鸟、众矢之的啊!
“嗯,这位陈王对皇帝的帝位威胁很大。为师也觉得,皇帝不会轻易调动他,让这陈王有脱出封国牢笼的机会。只是,为师拿不准的,是这陈王会不会放弃之前的做法,与世家大族合作妥协,来获得豫州世家们的支持,对兖州太平道动手”
说到这,大贤良师张角皱眉不语,少见的有些犹豫。旁边的张承负默然片刻,按住腰间的精铁短刀,克制着杀气地轻声道。
“老师!可要我出手,去刺了这陈王?”
“黄天所鉴!这位陈王听着勇猛,却不是个谨慎小心的人物若是弟子带人出手,不出则以,出则必中!”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488/128455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