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恳谈
推荐阅读:听她吃瓜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人在高武,言出法随 汉末太平道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这个导演没有格局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问山河 恶雌腰软超能逃,五个兽夫追疯了 瘤剑仙 美漫:家父超人,我只是NPC?
马良辰原本是看好楚安,别看是中戏,但导演这个行当太吃天赋的同时,又必需具备影视创作的综合能力。
所以,不是年年都有好苗子的。将来不要说登峰造极,即便是独挡一面的好导演,都是少之又少。
像楚安这种,一上来就给你个惊喜的选手,多少年都碰不到一个。
这也是为什么,大一开学,楚安就能请假一学期的主要原因。马良辰给了他最大的宽容。
楚安可不知道马良辰顶了多大的压力,别说他一个导演系的愣头青,你去表演系看看,多少成名已久的演员进到中戏,大三之前都不让接戏。
(许淑之所以能逃过天都的压榨,也是因为中戏的这条规矩。)
总之,老马已经相当高看楚安了。
可是等这小子回校,相处一个多月,马良辰不得不承认,他对楚安已经不仅仅是看重了。
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用老马一次喝多了之后的醉话来讲,“这小子,不管导演学的怎么样,将来在影视行业,也必定是一号人物!”
这么说吧,02届导演班也算人才济济了,除了王成志之外,还有几个好苗子。上个学期也是谁也不服谁,竞争相当激烈。
可楚安回来这个学期,导演班他已经是老大了,不光和他关系好的王成志服他,其他人也服他。
马良辰觉得,以楚安的情商和社交能力,以及他的编剧水平。
但凡他在导演专业上用点心,学点真东西,可能将来的成就都不仅限于国内。
他会有很大一片天地,任其施展的。
结果还没开始呢,他先嘚瑟起来了。
马良辰嫌弃地瞪了楚安一眼,顺手把包裹接了过来,“还好莱坞大导?”
搭眼下看,腾的一下,马良辰坐直了。
克里斯托弗诺兰??
诺兰此时在行业内虽然还没有后世那么大的名头,但是
马良辰不是一般的业内人士,每一年的奥斯卡以及国际A类电影节,都必须关注,且对提名和获奖作品进行学术分析。
他看过《记忆碎片》,也知道诺兰提名了奥斯卡的最佳剧本。
惊悚地看着楚安,“还真是个好莱坞导演?”
楚安不以为意,自己找杯子给自己倒水,“骗你干啥?”
马良辰,“他找你写剧本?”
虽然是不确定的疑问句,但是.看到《蝙蝠侠》的剧本抬头,马良辰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楚安也不想重复无意义的话,他来找老马,是有正事儿的,而且,就是关于帮诺兰改剧本的事儿。
“马叔,我有点拿不准,得你给我参谋参谋。”
马良辰兴致更浓,他为啥喜欢楚安,这是其中之一,优秀的人都骄傲,但楚安不骄傲,而且该求你的时候一点不手软。
情绪价值给你拉的满满的,“你说说看。”
楚安,“您还是先看看剧本吧。”
马良辰也不扭捏,当下戴上眼镜,翻开剧本。
不看不要劲,只看了五分钟,他就知道为什么要找楚安来改剧本了。
这根本就是个“故事梗概”!
不!!特么连故事梗概都算不上,只能算是蝙蝠侠的人物设定。
“这也太笼统了,你现在是拿不准创作方向?”
楚安摇了摇头,“创作方向其实不难,诺兰找到我,就是看过我的一个短片科幻集,认为我把商业和哲学思考结合的很好才把这个事儿交给我的。”
马良辰明白了,“所以,你只要把蝙蝠侠这个相对肤浅的超级英雄,赋予一个具有深度的背景,再借由这个背景设定,创作剧本就可以了。”
和专业的人聊专业的事儿就是省时省力,一点就通。
楚安,“是的,这部分其实不难。”
马良辰,“那你哪拿不准呢?”
楚安微微一笑,“我拿不准的,其实是华纳兄弟!那公司有点神经病,没想好应该写一个完整的剧本,占稳第一编剧的名头,还是退而求其次,只给诺兰提供创作灵感和方向。”
关于这件事,其实楚安从诺兰打电话过来,就在思考了。
华纳兄弟这家公司很特么奇葩,高层就好像控制欲很强的二百五一样。
事实上,蝙蝠侠系列在九十年代的几部前作,已经算是很成功了。
包括1989年的《蝙蝠侠》和1992年的《蝙蝠侠归来》,1995年的《永远的蝙蝠侠》也能看。
很多人不知道,在美国所有超级英雄中,蝙蝠侠的人气才是NO.1。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高于超人、蜘蛛侠的。
至于中国观众最喜爱的钢铁侠
别说去和DC漫画比人气,在漫威宇宙都排不上号。
照着蝙蝠侠的人气,顺应发展,好好拍下去,那么DC宇宙会比漫威宇宙更早呈现在荧幕上收割全世界。
但架不住华纳兄弟瞎搞啊!
这家公司就总以为影片的成功,不是导演和演员的功劳,而是管理层的高瞻远瞩。
从剧本创作、到拍摄选角,哪都想插手,哪都不肯放手。于是,1997的《蝙蝠侠与罗宾》拉了一坨大的.
乔治克鲁尼+施瓦辛格+乌马瑟曼+克里斯·奥唐纳的组合,都没救回来那种。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诺兰版蝙蝠侠的重启项目。
楚安做为过来人,他当然还知道,华纳的骚操作这仅仅只是开始,后面整个DC宇宙被他们搞的稀碎。
当然了,后面的事儿和楚安没关系,他就怕自己接了诺兰的邀请,把剧本搞出来,然后华纳强势介入,反而把事情搞黄了。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就把诺兰坑了。
关键是坑了也就算了,这好不容易送上门的关系不也跟着没了吗?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只给诺兰提供一个创作思路,让他自己去和华纳折腾去呗!
不管结果如何,楚安都能在诺兰那里结一个善缘,将来也许会有大用。
马良辰听了楚安的分析,开始他还觉得楚安想的有点多,不管华纳怎么样,机会得把握住啊!
有出名的机会为什么不展示?可是听到后来,他又觉得楚安说的有点道理,稳妥一点不见得是坏事。
而楚安接下来的话,更让马良辰倾向于第二种选择。
“马叔,我就实话和您说吧!目前的情况,我不太想过早的进入好莱坞。”
“编剧这个身份,我是不太想要的。即便是在编剧地位相对比较高的美国,也就那么回事儿。左右不了任何一个项目,更不要说深层次的文化输出。”
文化输出,从来不是什么新鲜词儿,每一个做影视行业的人都必然要思考的问题。
“而演员这个身份,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所以,如果我现在就进好莱坞,那就只剩一个身份,那就是投资人!”
“说白了,就是去和美国资本抢饭碗的!结果如何,反正我是不乐观的。”
“但是.”楚安话锋一转,“如果我在导演这条路上有所成就,那就不一样了。”
导演是资本的工具,是为资本服务的,阻力显然没那么大。
而不管是用什么身份,等楚安能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那一天,那他能做的事儿,可比苏曼卿多得多。
马良辰点了点头,甚是欣慰啊!
他还真不知道,楚安想的这么远,“原来你是为了这个来学导演的啊?”
楚安嘿嘿一笑,“您可别给我说出去,不然网友又该骂我自不量力了。”
马良辰一听,登时大笑,“我不给你说出去,网友们也没放过你啊!”
楚安的粉丝很怪,别人都是号称多少多少死忠粉丝,可到了楚安这儿,全是黑粉儿,没一个私生饭。
但凡网上有什么关于楚安的话题,你就看吧!!可能开始是正向的,可是聊着聊着就跑偏了,全都是调侃。
说起粉丝的问题,马良辰又想起一个事儿,“对了,你和陆鸣泽那部戏不是刚拍完吗,我看网上怎么说快上了?”
楚安,“是快了啊!应该是七月初,赶暑假首播。”
马良辰一怔,那可真够快的。
对此,楚安开始和马良辰吹嘘,“有机会让您看看我的创作团队,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马良辰这才想起,《最好的我们》也是极快的。
“暑假?那你们和《烈火人间》,还有《宫锁清秋》,撞车了?”
“是吗?”楚安这段时间专心上学,还真不知道这些事儿。
好吧,他其实是不在乎,对《荣耀》的质量和内容相当有信心。
至于老马说的这两部戏,楚安倒是不陌生。
说起来,这两部戏和楚安还都有一点渊源。
《烈火人间》,名字是后改的,可能会很陌生,可其实一点都不陌生。
导演沈进,主演林晚星。正是去年年初,楚安帮忙改剧本,还和纪洋结怨的那部戏。
只能说,沈导的推进速度够慢的,这都拍了一年了,才完成后期制作。
而《宫锁清秋》,和楚安的关系就更早了。
天都出品的,清宫戏,延续了陆鸣泽的宫锁系列。
其实就是老陆与天都决裂之后,天都为了稳定股市,搞出来的2002年重点项目。
旨在让外界知道,离开了陆鸣泽,天都依旧有实力创作超级大剧。
启用的导演是比陆鸣泽名气更大的一个老牌大导,女主是天都头号女星——许淑。
男主
那就更有意思了。
还记不记得?拍《最好的我们》时,天都为了阻止陆鸣泽,向当时的男主瞿朗许了一部大制作,才让瞿朗坚定的站在天都一边,辞演《最好的我们》。
也是瞿朗的原因,才让楚安这个临时演员火力提拔,成了主演。
总之,这两部戏都是熟人。
“他们都选的暑假档期吗?这下有意思了。”
见楚安满不在乎,马良辰想了想,还是提醒一下他。
“你可别掉以轻心!别以为绑定了央视就高枕无忧了。”
苦口婆心道:“《宫锁》系列的口碑和观众缘还在,虽然不是陆鸣泽执导,但换上来的王成一点不比陆鸣泽差。按照天都的说法,这次他们的目标不是延续《宫锁》的成功,而是超越!”
“而且,你要知道,这部剧虽然没能上央视,但是被芒果台用6千万的价格买了首播,这很说明问题!”
“芒果台有钱不假,但如果剧集质量不好,他们也不可能花那么大的价钱。”
“暑期档,你可不一定打得过他。”
楚安静静地听着,这些他还真没了解过。
而马良辰还没说完,“再说沈进的那部《烈火人间》,这个剧名,听说都是根据你的改编台词来的?”
楚安一笑,“瞎改。”
马良辰却笑不出来,“我知道那个剧本是你改的,相当于暑假有你两个本子上卫视。”
“但问题是,编剧署名依旧是阮文麟先生。业内可能知道你和沈进的关系,但观众不会认!”
老马说的是事实,署名这个东西,你说它没用就没用,但有用的时候也真有用。
观众不会记得你楚安在背后付出多少,只会记得片头实打实的名字。
说白了,《烈火人间》和楚安没啥关系,反而要在暑期狙击楚安的《荣耀》。
此时,老马在这说的至情至性,楚安却在那胡思乱想。
他琢磨的是,巧了!
这三部片子,一个是许熟,一个是林晚星,一个是苏曼卿,和他有关系的三个女星凑齐了。
不知道谁能赢。
“你到底在没在听我说!?”老马有点急。
影视行业就是这么回事儿,不进则退。每一部作品播出,都是一场生死局。
要么高歌猛进,大把的钱,大把的资源往你身边靠。至少几年之内,说是一家通吃都不为过。
要么,大败而归,几年都缓不过来,甚至演艺事业走到头儿都不为过。
娱乐圈从来都是这么势利与刻薄。
“我不知道你和陆鸣泽当初怎么想的,去碰什么主旋律。”
老马严肃,“这个题材,不是什么好差事!费力不讨好,观众不买账。”
“即便因此靠上了央视的大船,也有点得不偿失,尤其是在今年!”
楚安挑眉,“今年怎么了?”
马良辰,“放在往年可能还没什么,央视的收视率怎么都有保障,再不受待见的剧集,黄金时段也能保7争10,起码曝光度够了”
保7争10,说的是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的收视率。
历年来,只要能上央视一套,最低收视率也能到7%左右,平均10%。
像是口碑好的大剧,那到15%-17%。
当然了,《三国》是个例外,无法超越。
“今年央视开年的两部大戏都失败了。”
“第一部,平均收视只有5.8%。”
“到了第二部就更惨了,大结局才3.9%!!”
“说实话,今年央视选剧的口碑有点崩。你们还是一部主旋律,弄不好,拿个新低,是要背锅的!”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510/128452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