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 第138章 辽东异动,严阵以待

第138章 辽东异动,严阵以待


皇太极诈和失败,自然是少不得被阿敏和莽古尔泰一番冷嘲热讽。

    皇太极唾面自干,让正红旗主代善领本部兵马,与蒙古喀喇沁部去科尔沁部作客,邀请土谢图汗奥巴出兵,一起讨伐察哈尔部;如果奥巴执迷不悟,那就转攻科尔沁部,先把他给灭了。

    令济尔哈朗、镶红旗主硕托、正蓝旗主莽古尔泰合兵两万征朝鲜,直取汉城。而他自己则亲率大军,与镶蓝旗主一起合兵六万,南征伐明!!!

    别看阿敏与莽古尔泰在他面前叫喳喳,实际上八旗之中,皇太极已经掌握了四旗,其他人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

    他的直属本部为正白旗,另外接收了努尔哈赤的遗产两黄旗,就这三旗,就是八旗之中战力最彪悍的三旗。今年又抢了多铎的镶白旗,让小朋友多尔衮当旗主,实际上也是由皇太极掌控。

    在努尔哈赤时期,阿敏的镶蓝旗兵力仅次于老奴的正黄旗,如今被皇太极离间肢解,他都恨死皇太极了,才不愿意跟这厮一路呢,那么多人不找,偏偏找他一起,怎么看都像是不安好心啊。

    征明说得好听,去年、前年都是徒劳无功,难道今年还能翻天了不成?在阿敏的角度看来,这次出征怎么看都像是皇太极为了害死他才故意设计的。

    但阿敏恶心归恶心,平时打打嘴炮没什么,要是违抗皇太极的军令,可就不妙了,他只能捏着鼻子尊令行事,见招拆招了。

    皇太极有内奸潜伏到了大明的朝堂之上。大明锦衣卫半废,已经没有能力派遣间谍到辽东刺探军情,但是毛文龙有啊。他甚至勾勾搭搭,收买了建奴的一些小贝勒。当然,他的消息更多是通过辽东的汉民、各族行商,以及东江镇的斥候。

    努尔哈赤叛明,建国号为“大金”。作为一个新兴的军政联合体,后金的组织动员能力比大明要强上不少,从开始准备到正式出兵,建奴只需要一到两个月作准备,甚至极限时候可以无需准备即时动员;而大明就要迟缓许多了,每次出征往往需要小半年的准备时间。

    不过这种情况目前来说稍微有改善,至少如果需要京营选锋出征,也可以做到即时出发,这是因为选锋兵本就一直处于战备状态。

    皇太极原本是不打算在今年伐明的,因为阿敏说的也没有错,他们就算把所有兵力都压上去,也拿关锦宁三座大城没辙。

    虽然他们缴获、仿制了不少火炮,但受限于冶炼技术,他们能够仿制的只是一些轻型火炮,像大明的红夷大炮,他们还没有办法自制,火炮只能用来野战,攻城还是差了许多。

    但当他初步了解大明新即位这个小皇帝之后,却感觉到了一股子危机感,恍惚间,他仿佛看到熊廷弼那厮的影子,稳扎稳打,龟缩自保,不要脸,这丝毫不像是一个后生该有的样子。

    像他们国内的后生,比如他的弟弟多尔衮,哪个不是嗷嗷叫着喊打喊杀的?熊廷弼还好,这厮虽然有几分能耐,但他的策略必然不为明廷的那些清流所喜。可要是这样的人是皇帝本人,那就很可怕了。

    皇太极仿佛看到了自己被重重围困,无计可施,最终兵败身死的结局。所以即使不能拿下辽西傍海道,他也要给大明一些震撼,最好可以迫使大明改变自己龟缩自保的策略。

    建奴倾巢而出,毛文龙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其实早在他们一个月前准备行军粮的时候,毛文龙就已经知道了情况,只是当时并不知道建奴会攻打哪里。如今知道沈阳空虚,按照他的以往的脾气,应该已经领着骑兵出发,准备在沈阳城下牧马了。

    可惜的是,他被阿敏抓住打了一顿,在朝鲜丁卯之役的时候,被建奴拔掉了朝鲜境内的据点,军民老弱死了上万。一怒之下,他率领大军跟建奴在铁山附近拉扯了几个月,最终败逃,可以说他的东江镇现在已经元气大伤,远不如往昔了。

    更关键的是,他不知道建奴是不是冲着他来的啊,要是建奴是冲着他来的,他再带兵深入辽境,怕是连皮岛都要丢了。毛文龙吸取教训,趁着海面还没有结冰,将皮岛的水师给派了出去,准备在旅顺过冬,顺便给辽东经略袁可立、给朝廷通风报信。

    朱由检刚得到消息的时候是有点懵的。按照原本的历史线,崇祯元年,大明和建奴之间是没有发生任何大规模战役的。

    彼时,皇太极在宁远、锦州吃瘪,忙着剪除左右两翼威胁,东边拼命压榨朝鲜,西边忙着收小弟、锤林丹汗;而大明忙着应对刚刚爆发的陕西民乱,收拾西南的烂摊子,应对北虏。

    今年朱由检忙着赚钱呢,没有专门针对建奴啊,难道就因为他不答应议和?!这也太不讲道理了吧!

    朱由检以为是由于自己锤了林丹汗,导致己巳之变提前爆发了。此时京师可堪一战的只有选锋一万五千余人,蓟镇本土兵能战的可能不到三千,其他各地精锐三万,但战斗力十分存疑,并且来源复杂,相互之间又不熟悉,基本没有什么协同作战的能力。

    杨镐都还留在京师,跟朱燮元唠嗑,恶补蓟辽近况、朝廷局势呢!蓟镇人马还没有经过系统整训。

    如果战场在京畿,正面对决就不要想了,只能死守北京城,等待各地勤王了。

    “嘶,这杨镐着实有点邪乎啊!”朱由检有点怀疑人生了,他感觉自己还不如把杨镐给砍了呢,就算不砍,也当个吉祥物算了。能力尚且不谈,但杨镐这老小子好像真的厄运缠身,不太吉利啊。

    辽东异动,整个京师陷入了紧张气氛。京师来往山海关以及蓟镇其他关隘的塘骑,比以往更多了几倍。

    由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朱由检能够做的就是严阵以待:从京营调遣选锋五千、辅兵一万,紧急增援蓟镇长城,日夜巡逻,增强防守;命辽东经略袁可立全权指挥辽西三大总兵官,实时关注建奴动向,可以先决后奏。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586/128449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