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喜得老葱一棵,朝鲜太上皇杨镐!!
推荐阅读:我一权臣,扶持几个女官怎么了! 我的哥哥是高欢 电子哪吒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糟糕!她们好像都不正常!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万剑归宗! 我在网购平台薅的全是真货 我具现了蜀山游戏 从大金刚神力开始纵横诸天
杨镐见皇帝反应,还以为真的被自己说中了,于是自顾自地说道:“陛下,北京城高,若是城中粮食足够,可征发京师百姓守城;
若事不可为,则当携带禁军精锐,轻装简行,速速迁至南京,以图后事。”
朱由检扶额,说道:“杨爱卿想岔了,大明现在好着呢!!!奢安之乱你知道么?”
“臣在狱中亦有所耳闻。”杨镐犹豫了一下,说道。
“奢崇明、安邦彦已经在去年相继伏诛了,如今大明西南宴然;北边,今岁北虏察哈尔部入寇,我大明关门打狗,斩首过万;东南沿海近年发迹的一伙最大的海盗,有战船四百、部众数万,也受了招安。”
杨镐闻言异彩连连,而后问道:“那建奴呢,陛下?如今辽东的局势怎么样了?!”
“呃……”朱由检一时语塞,甚至有些不太好意思地说道,“如今建奴与大明以宁远、锦州为界。
去岁建奴进犯朝鲜,陷义州、定州、安州、平壤,直逼汉城,后与朝鲜签订城下之盟,约为兄弟,不许朝鲜再与大明往来。”
也就是说,朝鲜几乎就要被建奴给占领了。得知这个消息,杨镐不胜唏嘘,当年他在朝鲜,与当地军民相处还是非常融洽的。
朝鲜国王李昖对他行“四拜礼”,走的时候万民哭送,在汉城南郊建“宣武祠”,供奉他的画像,国王亲题“再造藩邦”匾额,下令世代祭祀。
“陛下是要命臣再度经略辽东么?!”杨镐问。
“你看,你又急。当年萨尔浒之战,若非你仓促进军,岂会有此惨败?!”朱由检调侃道。
“我!”杨镐闻言眼珠子瞪大,委屈得都快要哭了。
当年,兵部发红旗催战令;首辅方从哲跟皇帝说:“辽事久悬,恐生他变,宜速剿灭”;
兵科给事中赵兴邦说,他“若再迁延,必致坐失良机”;尚书黄嘉善威胁他二月必须出兵,否则以“贻误军机”论罪;
但归根结底,压倒他的,还是皇帝的那一句:“辽饷已竭,不可久持,着即进剿。”
“陛下!臣冤枉啊!!!”杨镐委屈巴巴地喊道。
当年的各种事由,他也不好再去解释。入狱多年,他从刚开始的愤懑不甘,再到后来的被人遗忘、心如死灰,这些委屈早就酿成了一壶苦酒,自斟自饮。
“好了,朕知道你委屈。你方才那番话,说着好像大明就要亡国了一样,朕有这般不堪么?朕也委屈!!!”朱由检瞪了杨镐一眼。
老头讪讪然,盯着自己破鞋鞋面的大小脚趾头,不敢去看皇帝。
“当年的事,是朕皇爷爷有负于你。如今朕令三司重审了你的案子,考虑到你东征御倭援朝之役战功卓著,许你功过相抵,你的罪免了,你可以出狱了。”朱由检笑道。
“陛下再造之恩,老臣铭感五内!”
“辽东经略的人选已经定下了,朕打算让你出任蓟辽督师,主要负责整训蓟镇兵马,配合辽东经略作战。
你不是喜欢练兵嘛,那就去练吧。这次朕不催促你出战,朝廷的财税有所改善,钱粮尚可,你可不要再仓促分兵冒进了。”
朱由检挽着杨镐的手臂,亲自将他送出大狱。再有几个月,这老头就被关满十年了。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更何况是他这样的老人?!杨镐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六十多岁了!
刚出来,朱由检就碰到了杨镐的孙子,在和看监百户拉扯。
“大人,这数不对啊,多太多了!”杨镐的孙子看着看监百户给他的大大一袋银子,有些不知所措。
“我的小祖宗唉,您可不要再说话了!”看监百户心中叫苦不迭,频频给他使眼色,却把这个年轻人搞得更心慌了。
“怎么回事?!”朱由检有些不悦地问道。
看监百户连忙跪地说道:“启禀陛下,臣已经按照陛下的吩咐,将钱都还给杨大人的家眷了。”
“陛,陛下,这位大人银子给多了!”年轻人磕磕绊绊地说道,他求助地看向杨镐。
“嗯?!”
“启禀陛下,这是杨大人历年来的‘通融钱’,小,小人一并将其归还!”看监百户哭丧着脸说道,他刚刚四处找人借钱,好不容易才凑齐了银子。
魏忠贤倒是了解皇帝的秉性,于是直言不讳道:“陛下,这诏狱有入门费、枷锁费、饮食钱、水火钱、通风钱,免刑钱,买命钱,收尸钱等。所谓入门费……”
“这朝廷的二品大员,他们也敢勒索?!”朱由检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
“起初是不敢的,神宗陛下交代过要好好招待。可杨大人被关押的时间太久了,许久无人提及,自然也就……”
朱由检伸手提了提地上的钱袋子,好家伙,得有几十斤,拎都拎不起来。他有些无语地说道:“这么多钱,就你一个人拿?!”
看监百户垂眉低目,好几次张嘴,却不敢说话。朱由检倒是没有追问,看那样子,肯定不是他一个人贪的,诏狱还有看监千户官呢,只是今天这小子当值,特别倒霉,碰见了皇帝。
“让汤豫来见我。”朱由检面无表情地说道,“你带人把银子送回杨卿府上。”
“呃……”朱由检刚说完就意识到不妥,他挠了挠头,问道,“你们在京师还有房子吗?!”
杨镐自然是一脸茫然的,老夫人开口说,房子已经卖掉了,他们现在租住在城郊,从棚屋到诏狱要走半天。
“唉,辛苦了,”朱由检叹气道,“你等暂居朕的潜邸吧。”
又捞了一棵老葱,朱由检心情大好。杨镐也是操盘过大型战役的,朝鲜之役作为万历三大征之一,加上朝鲜本地部队,人数也过十万了,而日军人数更多,大明是以少打多,还打赢了。
至于后面的萨尔浒,那局面,换谁来指挥都没辙,只是输多输少的问题。
努尔哈赤毕竟是天赋型选手,内政上或许拉胯,打仗方面确实堪称名将。四路伐辽,战术上也并不能说是错的,只是双方硬实力差距太大了。
大明能打的总兵不少,但统帅之才确实十分紧俏,朱燮元算一个,杨镐算一个。
这两人谁强谁弱不好说,毕竟朱燮元欺负的是西南土司兵,跟建奴没有什么可比性;杨镐胜迹、败迹都辉煌,被关押了十年,不知道现在还有几分能耐,好在人还算硬朗,应该还能压榨几年。
杨镐更大的价值在朝鲜,这老头在朝鲜说话比朝鲜国王有用,运作得好,没准能让丧胆的朝鲜人支棱起来,重新倒向大明的怀抱,当然这也要看大明本身硬不硬,不然朝鲜人攥出尿来也干不过建奴。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586/128449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