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面壁者,但元婴期 > 第299章 狂星乱舞(4k)

第299章 狂星乱舞(4k)


三颗恒星彼此间的引力撕扯让恒星系的轨迹毫无逻辑,在光锥望远镜的显示屏里挤成一团混乱的光斑。三颗恒星各自边缘的等离子体焰流因剧烈的引力扰动而扭曲成杂乱的火舌,时而又猛地散开,各自占据一方天区。

    当其中一颗因距离变化而显露出清晰的橙红色圆面时,另一颗则缩成刺眼的蓝白色亮点,第三颗则处于遥远的背景中,散发着微弱光晕。

    通过对光锥望远镜镜片的微角度调整,人类才勉强将这一场狂乱的恒星之舞全部囊括在观察视界之中。

    固定了恒星的视角之后,恐龙技术员配合人类工程师用了很大的功夫,来寻找那颗地球的宿敌。

    四光年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哪怕是光锥望远镜也仔细的搜索了许久,最终才在三体星从某颗恒星的光晕中掠过时成功锁定了对方。

    那是一颗暗银色的星球,地表没有海洋,观察不到大气,表面被照亮的部分泛着金属光泽

    就这。

    没有稳定的星轨,没有规律的明暗交替。在过去一个地球月的观察中,三体星的日夜交替已经发生了数百次。三体星刚刚还在两颗恒星间形成的短暂阴影带中,数小时后就被第三颗恒星的突然靠近驱散进入白昼。

    尽管知道看的是四年前的影像,人类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也太吓人了吧。

    甚至在过去的一周内的某段时间,人们注意到三颗恒星的光芒叠加在一起,三颗太阳形成了三重日食,其引力连珠效应将三体星朝着其中最近恒星的表面拽去。

    几乎就在三体星即将进入洛希极限之前,下一刻,另外两颗恒星又迅速坠入遥远的暗区,引力连珠的破坏让三体星被重新甩了出去。

    人类见证了一次三体星的顶级三体灾难:三日连珠

    人们还注意到,在这片混乱的光海之外,除了三体星和三颗恒星之外,整个恒星系再无它物,只剩下了只孤零零的三体星。人类绝不相信三体星系只有一颗行星。至少在吞食帝国的观察记录里,六万年前,三体星系曾经至少拥有四颗行星。

    短短六万年的时间,就剩下了三体星一颗独苗。

    光锥望远镜可以依稀看见,稀疏的星际尘埃被恒星风推搡着,形成不断流动的雾霭,它们被不同恒星的光染成橙、白、蓝三色,这大概是其他行星被恒星吞噬后的遗迹。

    一场永不停歇光、热、力的狂舞仍在奋力舞动中。

    后来,不知道谁将这份本应该严格保密的视频影像资料泄露在了网络世界中,这立刻引起了网民舆论的轩然大波。

    瞧见那地狱般的行星环境之后,人们似乎一下子就带入了三体人的生存环境中,理解了三体文明侵略地球的难言之隐。

    人类社会是存在极少数的亲三体世界的非eto组织的,尤其是得知了三体世界存在三体地球组织这种亲地球的三体人势力之后。

    视频泄露导致的舆论风波甚至反过来影响了即将召开的太阳系智慧生命大会。

    舆论中,现代人这种莫名其妙的同理心也得到了一些公元人的怒喷。

    “同情侵略者?你们现代人是脑抽吗?”

    “恐龙和人类好歹同根同源,吞食战争是兄弟内斗,三体人是什么?他们也配?”

    “你们这些真是忘了被三体人称呼为虫子的轻蔑了。”

    “ETO恐怖袭击,智子科技封锁,大低谷,这些仇不记了?你们新人类滥发善心,我们老一辈的公元人可还活着呢!”

    只可惜公元人的体量太小,社会的舆论并不占据社会主流,甚至还有部分本应该服务于公元人的社会组织也开始倒戈,带头发出了同情三体世界的声音。

    至于是哪个组织,组织负责人又是谁,这里就不点名批评了。

    但太阳系很大,也有人并没有被这场舆论浪潮所打扰。

    在人类社会将注意力放在光锥望远镜的观察成果时。

    在几乎被忽视的林格-斐兹罗监测站中。

    看着忽然暗淡下来的监控屏幕,罗宾逊原本咪着的眼睛忽然睁圆,他急忙叫醒了在一旁深睡的肯。

    肯是物理学家,罗宾逊则是舰队国际的代表,自从斐兹罗将军和林格博士之后,太空望远镜监测站中就沿用了这种一名军人加一名科学家的搭档习惯。

    “探测器消失了。”

    “什么消失了?”肯刚被晃醒,此刻意识还有些模糊

    “探测器!就是三体世界发射的探测器,不是总共发射了10个吗,其中一颗提前抵达了太阳系,正在被我们的舰队押送着朝着木星轨道驶去,另外探测器的不见了。”

    “探测器总共有9颗,全都不见了?”

    “对。”

    “等会,你说的全都不见了是什么意思,是看不见了还是消失了?”

    “你自己来看吧。”

    肯被罗宾逊推到了观察窗口面前,只见那本应该在同一个方向的余下9颗探测器确实消失了,但是肯以物理学家的直觉告诉他,这9颗探测器仍然在观察窗口的观察范围之内。

    只是这9颗探测器全部失去了所有的可见光,以至于基于光学捕捉的斐兹罗林格观测系统无法‘看见’到这9颗探测器。

    在先前,为了保证谈判的诚意,在那颗探测器被舰队国际的恒星级战舰给俘虏之后,舰队国际向六维智子另外提出了一个谈判条件,那就是让另外的9颗探测器全部启动减速引擎,通过引擎发出的可见光,以便于人类进行锁定和观察。

    三体人答应了。

    毕竟,如果这些探测器不发出可见光的情况下,说实话以人类的观察体系很难找准这这些小玩意儿。

    肯一屁股坐在了身后的沙发上。

    “通报舰队国际了没有。”

    “哪有啊……我又不懂这个,怕系统故障,我先把你喊醒的。”

    “系统没故障,确实看不见了,你给你的上级回消息,如实汇报,你最好再申请一下大环上面的光锥望远镜,那个大家伙的精度比我们用的观测系统要强上几千上万倍。用光锥系统观测哪怕这些小东西不发出可见光,但只要它还对外反射星光,光锥系统就仍然能够捕捉到。”肯说。

    罗宾逊无奈道:“那个大环上的望远镜都用来看三体星系了,看完三体星系之后的观察目标也应该是去看三体舰队,怎么可能去关注这几个小玩意儿?”

    尽管语气中满是对同伴的怀疑,但罗宾逊还是照着肯说的做了,就在他即将拨通上级的联络器时,肯忽然叫住了他。

    “等等,你知道那颗被五艘恒星级战舰押送的探测器到哪儿了吗?”

    “好像……快到木星轨道了吧。”

    …

    失去其他9颗探测器踪迹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三大舰队。

    三大舰队虽然对此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怀疑与担忧,但正在人类的思想钢印大排查中,又临逢大会召开,光是安排各种外星客人就已经牵扯了他们的心神,更别说绝大多数恒星级战舰正在进行星际阅兵的排列,实在是很难抽出精力来处理这件事。

    而且在其他9颗探测器在失踪之前,距离太阳系仍然有100个天文单位的距离,也就是说,探测器们仍在柯伊伯粉尘带之外。

    (注,吞食大环战争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根据柯伊伯带的事实分布状态,将柯伊伯带正式更名为柯伊伯粉尘带)

    而根据已捕获的探测器来推断,剩下的9颗探测器也无非是一些在长达四光年的星际跋涉中而破破烂烂的小型物体,外表脆弱,几乎不存在高威胁。

    哪怕是以这些探测器的理论最大航速航行,也最多相当于一枚电磁炮炮弹的破坏力。

    至于肯和罗宾逊,这对斐兹罗——林格望远镜的观察员申请使用光锥观察系统来扫描那几颗探测器所在的方位的请求,也不出意料的被负责人和负责恐龙同时拒绝了。

    恐龙拒绝的原因是,以大环仅剩下的轻核聚变所能提供的能源来看,大幅度调整光锥望远镜会让大环再一次陷入能源困境。

    而大环上驻守的的光锥负责人的理由则就要简单多了。让光锥观察系统无论是继续观察三体星还是监视三体第一舰队那1000艘破烂战舰的动向,都远比要观察这几颗小探测器重要的多。

    不能只顾找芝麻而忽视西瓜。

    尽管如此,三大舰队还是各自派出了手中一些盈余的行星级战舰,封锁了木星轨道的同时,又以1%光速的最大行速朝着那些探测器黯灭的方向飞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行星级战舰们应该可以正好截住这剩下的9颗探测器。

    这么做是有理由的。

    探测器在失去光芒的情况下,就意味着它本身的发动机熄灭,这也就说明探测器将无法进行任何的机动飞行,只能凭借本身的惯性,继续朝着太阳系滑行。

    也就是说沿着对方熄灭前滑行的轨迹,肯定是能够对这些探测器实现有效拦截,如果这些探测器实在无法拦截成功,那么舰队国际也授权了前线的行星级战舰群使用伽马激光射线摧毁这些探测器。

    只保留一颗样本就足够了。

    宁摧毁不遗漏,从这方面来看,太阳系舰队还是十分警惕的。

    但即使是剩余的探测器以方向不变的恒定速度朝着太阳系的方向直线滑行,行星级战舰群们依旧很难精确锁定这些小东西的位置。

    除非是这剩余的9颗探测器可以刚好掠过人类的与吞食帝国作战时,在柯伊伯带防线中残存的侦查传感器。

    但这个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为了帮助行星级战舰能够精确锁定这余下9颗传感器的位置,欧洲舰队授权其中一艘行星级战舰使用了一颗油膜核弹。

    油膜核弹顾名思义是用油膜物质包裹的恒星型氢弹,这种在柯伊伯带边缘以及冥王星轨道发现的油膜物质拥有着良好的扩散性与遮蔽性,通过核弹将油膜物质炸开之后,可以形成不亚于太阳体积的太空油膜区域,这些纳米级的星际尘埃会让那些在太空中几乎隐形的探测器从中显形,从而被行星级战舰们发现、捕捉、拦截或摧毁。

    一艘行星级战舰很快将油膜氢弹布置完毕,15分钟后氢弹将被引爆,如果探测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那么将在两小时之后经过此处。

    油膜氢弹爆炸后所形成的直径达到200万公里的纳米级星际尘埃物质云,会让这些探测器全部现形。

    对于三体现对探测器的航速,其实人类也早有研究。

    早在林格博士和斐兹罗将军时期,两人早就发现了探测器的飞行速度疑点。后续观察也证实,早在奥特星云之外,三体舰队探测器就已经开始了减速。

    人们首次观察到这星际尘埃云中显现的10颗‘刷毛’时,这10根刷毛正处于最大航速,也就是接近8%光速的状态。

    但这一状态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很快这些探测器。就在漫长的征途中跌到了2%的光速乃至更低,不然也不至于用足足200年的时间才能飞到太阳系附近。

    这个漫长的低速飞行时间让人类早已怀疑,这些探测器的真正速度,实际上很可能并没有8%的光速。

    在十枚探测器被三体舰队抛出时的8%的光速,很可能是三体人使用了类似人类的轨道电磁炮技术,通过电磁轨道弹射加速,将这些探测器一次性发射到8%的最大光速。

    三体舰队试图用这种技术落后的方式,尽可能提高10颗探测器的速度,使其尽快的抵达地球附近。

    但没有想到由于承受了太多星际尘埃物质的撞击,让这些探测器的速度很快的跌落了下来。

    以至于到最后探测器只能使用自己本身2%光速的发动机来进行推进。

    以上这个推测,是目前太阳系舰队对于三体舰队探测器飞行速度最合理最广泛的推测。

    毕竟,如果持续8%的光速朝着地球飞,那么早在危机纪元80年左右这10颗探测器就应该抵达地球附近了,而没有这么做的原因,显然并不是因为三体人不想,而是没有能力。

    2%光速探测器能带来多大的危害?

    人类的恒星级战舰发射的电磁动能炮炮弹都有3%光速的初速度。

    尽管在100多年前面壁者曾坦言,等这些探测器抵达太阳系之后,他会守在冥王星边界,将这些探测器全部砍碎,但是已经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的人类自然不需要劳烦面壁者出手。

    而后者正在闭关,也确实没有出手的意思。

    事实上,如果让这10枚2%光速飞行的卡车大小探测器在危机纪元早期抵达地球,那确实能够对地球人类造成极其重大的杀伤。

    单单是在大气层内部以2%的光速进行飞行所激起的空气震爆就可以毁灭绝大多数的地面城市。

    但话又说回来,科学家们并不认为这种探测器可以在浓稠的大气层内以2%的光速进行飞行,要知道人类目前所有能够以大于1%光速速度航行的宏观物体都是在真空中进行的。

    能够在大气层乃至液体、固体中,以低亚光速进行运动的个体,目前只有罗清。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656/128432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