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响亮的绰号
推荐阅读:七零军医娇又美,西北全军争着宠 大明皇孙 边总别虐了,夫人她真是豪门千金 重生老太一发威,三儿一女齐下跪 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 横推高武,从推演功法斩妖除魔! 国运火影手游:你懂笼子加火吗? 诸天之笑傲第一剑 惊悚典当铺,阴当失魂活当送命! 攀金枝
世平没有依靠,慢慢长大,哥哥世和当兵,然后在家短期务农,又被抽调到工作队,然后一直在外工作,家里的农活基本上都落在世平一人的肩膀上。
深秋的郭任庄,风裹着细碎的尘土,掠过村头那棵老枣树。老槐=枣树的叶子纷纷扬扬飘落,为郭任庄铺上了一层斑驳的金毯。
这天,世和背着行囊,在晨雾中踏上离开郭任庄的路。
世平站在村口,望着兄长渐行渐远的背影,晨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他的眼神中既有对兄长的祝福,也有对即将独自挑起家庭重担的凝重。
自父亲早逝后,这个家就像风雨中的孤舟,母亲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独自支撑起一片天,让世平在艰难岁月里,早早看透了人间的辛苦。
世和离开后的第一个清晨,鸡刚打鸣,世平就从硬板床上翻身而起。
昏暗的光线中,他摸到墙角的扁担,挑起两只水桶,朝着村头的水井走去。
清冷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脚,他却浑然不觉。
到了井边,世平将水桶缓缓放下,井水倒映出他年轻却略显憔悴的面容。
他熟练地摇起辘轳,随着“嘎吱嘎吱”的声响,水桶被提了上来。
两桶水装满后,他咬着牙,将扁担放上肩头,摇摇晃晃地往家走。
每走一步,扁担都深深勒进他的肩膀,留下一道道红印。
回到家,母亲已经在厨房忙碌。
世平放下水桶,走进厨房,看到母亲正在熬玉米粥。
锅中的热气升腾而起,模糊了母亲的面容。
世平轻声说:“妈,我来吧。”母亲转过身,看着儿子,眼中满是心疼:“平儿,累坏了吧?”
世平强挤出一丝笑容:“不累,妈,您歇着。”
白天,世平在田间劳作。烈日高悬,他弯着腰,一锄头一锄头地翻着土。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滴进泥土里。
偶尔直起身来,他望着广袤的田野,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小时候,一家人虽然贫穷,但父亲还在,日子充满了温暖。
如今,父亲走了,兄长也离开了,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他的肩上。
傍晚,世平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
简单洗漱后,他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始修补农具。
母亲坐在一旁,默默为他缝补衣服。昏黄的灯光摇曳不定,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世平手中的锥子不小心扎到了手指,他眉头紧皱,却没有吭声,只是把手指放进嘴里吮了吮,又继续干活。
夜深了,万籁俱寂。世平躺在床上,望着黑漆漆的天花板,思绪万千。
他知道,未来的日子充满了艰辛,但为了母亲,为了这个家,他必须坚强地走下去。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郭任庄的土地上,仿佛在为世平照亮前行的路。
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比同龄人更胜一筹的体魄和灵魂。
冥冥之中,托了苍天和先祖的福气和护佑,一直没有中道灭亡,没从地球上消亡,反而像一棵有着旺盛生命的树,在贫瘠的土地上倔强地成长。
他从小没了父亲,本来指望哥哥,但也落空,大姐出嫁,二姐也差不多也是人家的,家里只有老娘还有嫂子、侄儿侄女。
侄儿侄女两个还没长大,又添一丁,不是他及时送嫂子住院,这个弟弟就胎死腹中了。
生他的时候,他母亲已经三十一周岁。照顾老小的责任落在世平身上。
一直到浩楠错过上学的年龄,大概有一年的光景,浩楠才转到城里上学。
送浩楠去大城市的,又是世平,他奶奶不行,小脚,走路不方便。
但是,干活不输给男人,也很勤奋,想千方设百计弄钱。
没有男人的女人,在农村面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重考验,没有靠山,没有帮手,对子孙也没有指望,因为小儿子未婚,孙女孙子年幼。
无论哪一头事都不简单,都是大事。稍有闪失就有不可挽回的后果。
没有谁愿意生在这个家,但世平别无选择。他只有忍辱负重,负重前行,丝毫不敢懈怠。
现在的重担慢慢越来越重,不堪重负,只有将担子交给世平了。
再说浩楠的奶奶年纪大了,身体健康也存在问题。生了不少孩子,存活下来的只有四个。
世平在十七周岁的时候没再读书,然后响应号召,参加劳动,挣工分,贴补家用。
当时的工分不好挣,出工在各个工地,上山造梯田,下河做河坝,黄土要肩挑背扛,石头要一块一块挪移搬用,哪一样都不轻松。
年轻人精力旺盛,对工作安排也毫无怨言,横竖有力气,今天用了,睡一觉,第二天又恢复。没考虑年老会不会得病,也没考虑老了谁来心疼谁来照顾,只是想着要挣工分,免得超支,倒交给队里钱才能抹平旧账。
因为小时候家贫,曾将他送给南边的远房亲戚,当干儿子,远房亲戚也没有后代,想认领世平。
好在有一定的关系,这样即便不能成交,也不会掉面子,亲戚还是亲戚。
再说,试着养一段时间,也可以为家里省一些粮食,世平的食量较大,真是一举两得。
浩楠奶奶当然放心送养出去,因为那个远房亲戚家境不错,孩子在那里,不会吃亏,有了好的成长环境,有了好的条件,就可以在起跑线上超过其他人,将来会有更好的前途。
他出身贫寒,却心志高远,小小年纪就知道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的道理,身在曹营心在汉,远房亲戚经过再三试探,觉得这个小家伙养不家,恐怕是个白眼狼,等辛辛苦苦养大了,还是记得自己的亲生母亲,还会往回赶。
因为他们看出来,世平是个重感情的念旧的人,对于亲生母亲,他是一万个舍不得,因为从小没有父亲,对于哥哥世和,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正因为如此,远房亲戚收养的这个小家伙,就不再是干儿子,而是别人家的,到时候端茶递水,床前尽孝,生养死葬,恐怕是一场空。
经过再三观察,远房亲戚做出了决定。
他们将世平送回了老家,随便找个理由就打发了。
浩楠的奶奶万万没想到这个事情没弄好,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后来再三询问世平,才明白这小子人小鬼大,通过三言两语,就让远房亲戚下定决心将其送回。
他说:“这里有好吃的,能不能将妈一起带过来?我和妈在一起,这才能长久待下去。你就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吧。”
远房亲戚心想坏了,这个家伙真是白眼狼,自己好过了,还想着他的妈,假如把他的妈接过来,这个家不就是他们的吗?
再说,收养儿子就是指望儿子生养死葬的,弄个亲妈过来算个啥?不行不行。
他被送回家,人们知道他在南方待过,环境的影响,他说话就带点南方人的口音,人们给他起了外号,就是南蛮子。
南蛮子的名声慢慢大了起来,不是因为他在南方待过,是因为他的拳头厉害,会摔跤。
一言不合就通过摔跤来解决问题。
他也没学过摔跤,不过,经常实操,不会也会了,因为实际经验丰富,知道对手的软肋在哪里。
因为他不服输,有担当,家里的顶梁柱,身上承担的担子不轻。
他就拼命工作,拼命干活,目的是得到一些奖赏。
奖赏就是工分,争取不超支,能有结余更好。
他不甘人后,处处争上游,不让别人说三道四。
遇到大型演出活动,他被组织方聘请为治安员,维持现场秩序,拿着竹竿,看到有人故意遮挡后面人的视线,就用竹竿敲击前面人的头,目的是让其低头,然后可以让大家都能看到演出的节目。
当然,有人不服,不服就约架,通过武力来解决。他擅长摔跤,打架从未输过,远近闻名。
只要他在场维持秩序,这场演出就能顺利进行,一旦他不在,观众和演员都很难受,因为总有几个人喜欢捣乱,很影响大家的心情。
世平的名声就越来越大。
甚至超过了世和,哪怕世和派来解放大卡车回村里,声音贼响,在寂静的村庄,格外引起大家的注意,看到了大解放,就知道了是任世和。世平凭借世和的名气,他的名气也日盛。
甚至有些小孩哭闹,孩子妈一说“南蛮子来了”,孩子立马停止哭闹,顿时就安静下来。
小队长徐德恨就是小东的爸,相信暴力,推崇暴力,通过暴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没有打不成的事,遇到不配合的,打就配合了。
世平偏偏不服,他就开始用暴力来修理世平,世平就苦练拳脚,提升技能,结果每天都有进步,越来越厉害,徐德恨一个人打不过世平,就让他大儿子帮忙,父子俩一起上,真是打仗需要父子兵,结果世平就占了下风,过了一段时间,又占了上风,徐家大公子不是世平的对手,因为世平有几次逮到了大公子,将其好一顿输出,给他舒了舒筋骨,他就老实了,以后见到世平就瑟瑟发抖,徐德恨不知道原因,还埋怨大公子懦弱无能。大公子不敢说实话,只是劝徐德恨不要逼人太甚,小心引火上身。
徐德恨说:“怕个球,他单门独户,没有人帮,他的哥哥在外面,不能照应,吃亏就在眼前,我就不信他会犯傻。”
“不是怕,是没有实力啊!”
“你说谁没有实力?”
“他没有实力,现在是势单力薄。如果他哥哥在,我们就要收敛一下,现在是文治时代,不是武治时代,现在的情况和以前不一样了。”
“他哥在部队,是个练家子,如果太过,恐怕回来会收拾我们。不如趁早打扫打扫,不要结仇太多,树敌太多,自找麻烦,要及时做好安排免得到时候受苦。”大公子说。
“不对,不对,听说他在部队是文职,不是练家子,据说去过洪湖拉练,但是,那是刚入伍不久去的,以后再也没去。当时就是对刚入伍的士兵进行的一项锻炼意志力的活动。他很聪明,拉练后回来就改为文艺兵,到了宣传队,就不必去吃苦,享受的待遇比普通士兵还要好。”徐德恨说。
“那么说,文艺兵没啥本事,就不必怕,可以继续修理世平了。对不对?”大公子问。
“是的,要让世平彻底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让别人惧怕,如果不让世平熄火,那么,咱们就要熄火,你是不是被世平打怕了?”徐德恨问。
“谁怕?”
“我听说你被世平暗地里揍了好几顿,有没有这回事?”
“谁说的?哪里有这回事?完全是胡说八道,烂嚼舌根的货!”大公子死不承认。
“没有就算了,以后要小心,世平这个人年轻气盛,一肚子的火没处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婚事还没个着落,一腔怒气不知道向谁发,谁点子低遇到他谁就会倒八辈子霉。”徐德恨说。
“听说第一年验兵没验上?第二年才验上的?”
“是的,他第一年没验上,是我给征兵办说的,不让他去。”
“为什么不让他去?”
“这你不懂了吧?”
“如果他去了,你知道的,他很有才华,到部队上肯定要被重用,等他在部队混好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徐德恨问。
“也是,咱们两家是世仇,他要是混好了,对我们很不利,我们就要吃亏。”大公子说。
“是的,他是一个擅长搞关系的,加上才华横溢,肯定是卧龙,需要等打雷扯闪大雨来临,他才能腾空而起,我压制他,不让他走,就说他家超支,拖欠生产队里的款项,一走,亏空就更大,没有劳动力,没办法弥补这个大窟窿,影响集体的发展,让上面不要将他带到部队,让他老老实实在家务农,挣工分,好完成上面下达的生产任务。”徐德恨说。
“上面的人怎么说?”
“结果你知道的,第一年征兵,就没让他走,理由当然不是这个,而是别的,听起来更靠谱的理由。”
“什么理由?”大公子问。
(https://www.2kshu.com/shu/93108/4950829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