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小兵和小东
推荐阅读:七零军医娇又美,西北全军争着宠 大明皇孙 边总别虐了,夫人她真是豪门千金 重生老太一发威,三儿一女齐下跪 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 横推高武,从推演功法斩妖除魔! 国运火影手游:你懂笼子加火吗? 诸天之笑傲第一剑 惊悚典当铺,阴当失魂活当送命! 攀金枝
浩楠看着那些衣服,满心委屈,小声说:“我也想要新款式。”
妈妈皱起眉头,不耐烦地说:“别挑三拣四,有得穿就不错了,你姐姐弟弟还等着花钱呢。”
浩楠咬着嘴唇,默默拿起一件最不起眼的衣服,跟在家人身后走出商场,寒风中,他缩了缩脖子,感觉心比天气还冷。
这一下子,浩楠就被耽误了,罪魁祸首,还是这个弟弟。
因为弟弟的到来,让他学习落空,只有等弟弟,耽误了一年的时间。
世和看到别的孩子都入学,自己的大儿子却要哄小儿子,内心就有些不妥,遇到马叔叔的劝说,他也就有所动摇,将上学列为头等大事。
浩楠的童年阴影就是弟弟的降生。他来世间一趟,就是要剥夺浩楠的美好童年,他带着使命而来,就是要让浩楠失去所有希望,他是浩楠的噩梦,对他,浩楠一点好印象都没有,只因他就是混世魔王,来到人间一趟,就是要跟浩楠还有家人过不去,他的到来,天地都是黑的,要说光明的未来,他绝对没有,有的是黯淡的前途。
果然是这样,小东是徐德恨的最后生的小儿子,生下小东后,徐德恨再也没有生育,他的妻子无论怎样努力,肚子始终没大起来过,身体机能一天一天退缩下去,浩楠和小东从此走向不同的人生之路,如同围棋,一步错,步步错,最后满盘皆输。
小东是浩楠的邻居,和浩楠年龄一般大小,长得很像他爸,他的小哥长得像他妈,他的姐长得像他爸,弄反了,他爸有一张大长脸,像是鞋拔子,一脸严肃,很少有笑容,形象就是驴脸,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才流到嘴边。
他是小组长,相当于一个生产队的小队长,有二三十户人家,算不上百户长,不过,当官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他大小是个官,所以有自己的管理手段。
所谓手段,合法的不用,用的都是不合法的手段。
小东当然不知道他们两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宅基地纠纷。
在孩子的眼中,两家没矛盾,因为他俩没矛盾。从小在一起玩,连打架都没打一次。
没有多大的仇,在父辈甚至爷爷辈那一代没解决的到了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来解决。
冤冤相报何时了,世仇可以泯灭,和平可以继续。孩子的世界单纯而干净,成人的世界复杂且肮脏。
逞强斗狠,是一种生存哲学,其实是丛林法则。徐德恨就在适用丛林法则。
有觉醒的村民,当然不服,世平就是其中的一个。
浩楠和小东隐隐约约感觉到两家的矛盾因为宅基地引起,想来想去,就想凭一己之力,将矛盾化解,两家和好,但是,他俩都想错了,过于天真,想不到人心险恶,无比奸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一了百了,因为一开始就没打算彻底解决。只要还在地球上,就有可能再爆发战争。
浩楠和小东甚至想要挖掉两家之间的界碑,来消除两家的矛盾,这个想法很天真,但是也付诸实施,刚挖了一会儿,挖不动,被大人发现,及时制止,终止了这个愚蠢的举动。
浩楠事后一想,万一挖掉了界碑,恐怕两家不仅好不了,反而会更糟糕,说不定会重新埋设界碑,具体埋在哪里,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小东顺利入学,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哥哥,姐姐长得像她爸,大长脸,大哥长得都不像,小哥长得像他妈,小东长得像他爸,他小哥见人一脸笑容,适合搞外交,他擅长搞关系,也喜欢钓鱼,会用香油和面粉作鱼饵,到堰塘里钓鱼。
他小哥的聪明和圆滑,让他望尘莫及。
小东倒是显得有些愚笨和呆傻,这个和浩楠相比,小东不如他,所以浩楠喜欢和小东一起玩。
小东听话,浩楠能指挥,小东没脑子,浩楠就可以用这个小兵,十分惬意。
小东也十分享受被奴役的过程。
小东和小兵不能比较。
小东的爸是小队长,管几百人,小兵的爸是普通农民,管一家五口人,不包括自己的父母和丈人丈母。
估计小兵的妈还想生,遇到了特殊规定,就没办法完成任务,达到理想的目的。
小兵的妈比较肥硕,看来生育没有问题,她不仅对自己能生满怀信心,且知道自己将来生男生女都十分有把握,她掌握了独门绝技,会通过筷子来检测出怀的是男的还是女的。
这个本事十分了得,相当于女巫那样,可以预知未来要发生的事。女巫对小兵的妈来说十分遥远,因为她干的活儿和女巫差不多。
她的预测,不收分文,因此,方圆几十里的人知道她的,都来问问她未来的事。
包括浩楠的妈妈大肚子的时候,就去找小兵的妈,让算一算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什么时候生等等。
浩楠百思不得其,凭一双筷子竟然能算出来生男生女,且能预算出什么时候生,这些连医生都无法弄清楚的,她一介农妇,竟然能算出来,民间高手,人间奇才,可惜没有星探来探索寻找,她的能力真的令人生疑。
小兵的妈给了浩楠一种神秘感,他的好奇心,促使他经常去小兵家玩,顺便可以了解了解女巫的一些情况。
小兵的爸是老老实实的农民,每天都在种地,或者在去种地的路上,在从地里回来的路上,每天沉默不语,像是在预谋什么大事。
他的心思沉重,不苟言笑,让小兵的童年也带着一些成熟,比较起同龄人来说,显得有些老成。
小兵的爸忧心忡忡,生下第三个孩子后,就不再生育,他觉得数量已经够了,需要提升质量。
需要用尽一生来完成这项工作,就是教导的工作,他也倍感到压力。
小兵的家的堂屋正上方,贴着的是几个中外名人的画像,都是一脸严肃,那些长胡子和没长胡子的,都穿着西服,还有的中山服,打领带,穿中山服的没打领带,总之都十分完美,看上去,画像让人徒生敬畏之心,像是每家每户大门上张贴的那些画像,有很多用处。
每次浩楠去,就能看见这些画像,不知道是谁,小兵也不知道是谁,小兵的爸也不主动说,浩楠也不敢问。
因为小兵的爸一脸沮丧,看不出半点开心,像是很疲劳的样子,连话也懒得说。
小东的爸不一样,脸是长了点,但会变化,遇到有的人,他就会笑容满面,加之他老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左右逢源,四面玲珑,八面来风,随的方就得圆,不得罪那些得罪不起的人,反而要巴结维持好关系,对那些能得罪的就得罪,说话吵架不听,就拳脚伺候,不服不行。
世平和徐德恨的战斗正在进行。
世平的爸,也就是浩楠的爷,去世较早,在世平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因粮食问题离开人世,世平从小缺少父亲的呵护,只有靠自己来打拼。
世平的妈,也就是浩楠的奶奶,是他爷买过来的,他爷的头房妻子被卖,这些事情,在浩楠听来,觉得不可思议。
人口不是牲口,怎么能拿来比较。
但是,有的动物十分敏感。
这个让浩楠觉得匪夷所思的事,在世和看来这是家丑,不能外扬,从骨子里,世和瞧不起他的母亲,觉得他的母亲出身卑贱,就觉得不该生长在这个家庭。世和的妈妈在丧夫之后,苦心经营这个家,也没改嫁,为了捍卫自己家的权益,也为了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免受欺负,她十分刻苦,也十分懂得计算,做一个精明的人。
她总是想千方设百计给家里弄好处。
经常捡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例如,去棉花秸秆堆里找没摘干净的棉花,日积月累,就攒下来一些棉花,然后用纺车纺线,织布,拿到染坊里染布,用来做衣服鞋子被单等等,也会和人据理力争,全村的人,都害怕和她吵架,别人的词汇没她的多,她的词汇十分丰富,内容不重复,给人耳目一新,也给人极大的刺激,论文化,村里没有一个女人比得过她,包括小东的妈说上,除了会溜须拍马,其他的都不会。
苦在她没男人,也没改嫁,辛苦拉扯四个孩子长大成人,等把大姑娘打发出嫁,还有世和、世华和世平。
她的功劳就是陪伴,四个孩子受她影响,特别是老三老四。
大姑娘打发走了,逢年过节回来看看,遇到农忙,快要超支,没劳力的时候,大姑爷也会来帮忙。
大姐夫愿意帮助,每年都能销分,可以避免超支。
他的劳动能力强,没说的,自然很受欢迎。很多难做的事,他都能做到。
大姑一家对娘家的帮助有目共睹。
大姑的名声很大,村民都喊她“任土匪”,就是说,她的性格大咧咧的,在村里能说会道,干活也厉害,人人害怕。
她出嫁了,浩楠奶奶家的工分就降下来,世平和世华都还小,无法完成,造成超支。
为挽救娘家,大姑让大姑爷甚至大老表都来帮忙,度过难关。
等到大姑娘接二连三生下来一堆孩子,家里事多了的时候,大姑娘也就无暇照顾娘家了,她就一心一意照顾自己家的人。
在鄂北那个郭任庄,土坯墙在岁月里泛着暗沉的黄,炊烟在清晨的薄雾里无精打采地打着旋儿。
1963年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浩楠的奶奶,天不亮就被公鸡打鸣声叫醒。
昏暗的土屋里,大儿子世和、姑娘世华和小儿子世平还在炕上睡得香甜。
浩楠的奶奶轻手轻脚地穿好打着补丁的粗布衫,裤脚用麻绳随意一绑,踮着脚走出房门。
院子里的老母鸡“咯咯哒”叫着,她快步走过去,从鸡窝里掏出两枚带着余温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围裙兜里,仿佛捧着全家的希望。
来到厨房,浩楠的奶奶往土灶里添了把柴火,火苗瞬间蹿了起来,映红了她那布满皱纹的脸。
她从瓦罐里舀出几勺玉米面,加上水,搅成糊糊,又把一枚鸡蛋打进锅里。
不一会儿,锅里飘出淡淡的香气。
世和最先起床,揉着惺忪的睡眼走进厨房:“妈,做啥好吃的?”
浩楠的奶奶笑着摸摸他的头,把盛着鸡蛋玉米糊的碗递过去:“快吃,吃完帮妈去地里。”
晌午,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浩楠的奶奶带着世和在田里除草。
她弯着腰,双手不停地忙碌着,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滴进干涸的土地。
世和学着母亲的样子,有模有样地除草,可没一会儿就累得直不起腰。浩楠的奶奶心疼地说:“累了就歇会儿,妈多干点儿。”
傍晚,一家人围坐在破旧的木桌前。
浩楠的奶奶把剩下的鸡蛋玉米糊分给世华和世平,自己则啃着硬邦邦的窝窝头。
世华小声问:“妈,你咋不吃?”浩楠的奶奶笑着说:“妈不饿,你们快吃。”
昏暗的灯光下,浩楠的奶奶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可眼神里却藏着疲惫和无奈。
深夜,万籁俱寂,浩楠的奶奶坐在煤油灯下,缝补着孩子们破旧的衣服。
昏黄的灯光忽明忽暗,映出她眼角的泪花。
她想起出嫁的女儿,不知道她在婆家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吃饱穿暖。
再看看熟睡的孩子们,她暗暗发誓,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把他们拉扯大。
窗外,月光洒在院子里,浩楠的奶奶的身影在墙上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诉说着那个年代一位母亲的坚韧与担当。
当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她即便再难,也会照顾一下娘家的弟弟妹妹。
老娘虽然嘴碎,说话不好听,可这是生活磨砺出来的,无可厚非,在农村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能够生存下来十分不易,即便是夫妻都在,也十分费力,何况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其艰难程度难以想象。
这样,世平从小到大,就有不服输的性格,比较坚强,完全不像他爸那样躺平,谁在位,他就瞧不起谁。谁掌权,他就看不顺眼,总说人家不好。
这样的愤青,和周围的人和事格格不入,虽在社区人群中,却孤独终老、孑然一人,仿佛热闹和他无关,他只喜欢安静,也是清静无为。
(https://www.2kshu.com/shu/93108/4950980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