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亮剑:钢铁雄心 > 第191章 常的决议

第191章 常的决议


“长官!”赵方远递上一个类似文件簿的东西,神情有些难看,“上峰亲自送来的.情况可能不太妙.”

    见对方如此表情,王奉眉头紧锁,伸手接过递来的文件簿。

    打开一看。

    是一封委任状。

    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长段的嘉奖,没什么营养,搞不好都不是常凯申自己写的。

    王奉扫了一眼,直接略过去了。

    再往下才是主要内容。

    “中央军校?”

    “教务处处长?”

    看着上面的文字,还有军事委员会的钢印,王奉脑门似乎有几条黑线闪过。

    把我调到中央军校,担任教务处主任?

    这算哪门子事?

    赵方远面露苦涩:“长官,这招实在是太阴狠了!”

    “把您调到山城,去当什么教务处长.那军队可该怎么办?”

    王奉盯着委任状上的文字,眉头几乎要拧在了一起。

    常凯申是不是傻?

    当下这个节骨眼上,把自己调到后方,先不说二人的矛盾问题,前线可该怎么办?

    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王奉压抑着怒火,继续往下看,将上面的文字在心中通读一遍后,眉头才逐渐舒展开。

    原来是这么回事.

    从职务调到上,要去山城担任中央军校教务处长的事,肯定是没跑了。

    白纸黑字已经写很明白,就算自己抗命不尊,常凯申也会想别的办法,明里暗里逼着自己去就任。

    现在是关键时刻,将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恐怕会耽误了大事。

    及时去山城就任,从大局观上看,对谁都有利。

    至于部队军权,还是自己的。

    在这点上,常凯申没犯糊涂。

    能从一个普通的商贩之子,站到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最高统帅的位子上,他最基本的能力还是有的。

    联省守备军的情况,常凯申比谁都清楚。

    要是将自己从司令长官的位子上踢下来,那新任司令的人选,必定是从他嫡系将领中选择。

    如果不然,突然临阵换帅,将得不到一丁点的好处。

    赔了夫人又折兵。

    至于其他黄埔嫡系将领

    先不说指挥能力的高低。

    单说部队服从性。

    联省守备军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部队。

    不管是谁来,都不可能震的住赵方远,宋文杰等人。

    权力被架空,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

    一个被架空的司令长官,和一坨案板上的白面毫无区别,谁都能过来踢上两脚,怼上几拳。

    与其这样,还不如继续保持现状。

    更何况以现在的形势来看,淞沪,南京会战结束后,中央军在战场上表现的并不太理想。

    尤其是兰封会战。

    嫡系桂永清,黄杰接连擅自溃逃。

    要是没了这两个败类,自己和薛岳至少能提前一周解决掉土肥原师团。

    而联省守备军接替其地位,成了战役头号主力,少了这么一支英雄部队在前线顶着,常凯申晚上也睡不踏实。

    再三权衡之下。

    迫于无奈,只能就此做出妥协。

    用前世的一句话来描述下常凯申的心情,那就是——既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怕自己的势力过大,更怕自己消极抗日。

    “无妨,咱们这位委员长,心思可真够重的。”王奉笑了笑,合上文件簿,“不就是教务处长嘛,教书育人,也没什么不好的!”

    赵方远有些心急:“长官,这.把您调到山城,摆明了是想监视您啊!”

    王奉挥了挥手:“随他去吧,我要是真想走,你觉得他能拦的住我吗?”

    赵方远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也是,驻守在山城方面的部队不多,长官您身边多带点人,以防不测!”

    “要是在那边真出了什么事,及时给兄弟们发电报!”

    “我和宋文杰领着大家伙们赶去救您!”

    二人说话时,一股凉风从吹进来。

    王奉下意识的打了个哆嗦。

    赵方远立马明白,转身从衣架上取下大衣,披在了王奉身上。

    “这一纵.怎么成了首都警备部队?”王奉回想起另外一条,小声嘀咕着。

    委任状上写的明明白白。

    【联省守备军,山地第一纵队功勋卓著,即日起进驻山城,转隶首都戒备司令部。】

    王奉有些摸不清头脑。

    将自己调到中央军校,其目的就是为了监视自己。

    现在又把一纵调过去。

    是真不怕自己做出点什么出格的事啊!

    王奉不信常凯申不明白,单纯靠一个警备司令,根本不可能震得住张虎,和一纵的那群老兄弟们。

    到时候的部队指挥权,恐怕还是自己的。

    那这是为何?

    “莫非.”王奉眉头逐渐舒展,好像想到了原因。

    赵方远也看到了这条任命,连忙追问:“长官,莫非什么?”

    王奉:“咱们的委员长,估计是怕了?”

    赵方远一愣:“怕了?”

    王奉:“目前徐州战事已尘埃落定,日军不用再顾及侧翼,下一步的进攻计划毋庸置疑,必定是武汉。”

    赵方远点了点头:“没错,目前全国的精锐,除了咱们和豫东兵团以外,大部分都在向武汉集中。”

    王奉:“武汉.九省通衢、水陆交冲,你觉得武汉一旦失守,日军接下来会进攻哪里?”

    赵方远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山城啊!”

    随即他立马明白过来:“长官,你是说委员长他.害怕日军在攻陷武汉后会直捣黄龙?”

    王奉:“对!”

    “走一步看三步,委员长虽然在有些方面略显无能,但在涉及身家性命上,还是挺谨慎的。”

    “这么早就想把一纵调过去,给自己当御前侍卫。”

    赵方远皱眉:“可是.?”

    王奉笑了笑:“你是不是想说,就算一纵去了山城,张虎也还是会听我的话,常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可这个“御前侍卫”的指挥权却不在常凯申自己手里。”

    赵方远点了点头。

    王奉继续说:“如果真到了这么一天,估计这所谓的警备司令,也要由我来担任。”

    “到时候别说一纵了,委员长巴不得往我手里多塞几支部队。”

    “好能确保他的身家性命。”

    这话倒不是王奉过于自信。

    经过这么多场战役,他已经把国军的底细摸清了。

    其中确实不缺乏优秀将领。

    但仍是酒囊饭袋,泛泛之辈占据大多数。

    赵方远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看来是我多虑了!”

    “长官,这教务处长.是干嘛的?”

    中央军校,之前也叫做黄埔军校。

    赵方远连学都没上过,对这方面的常识知之甚少。

    王奉回忆起了多年前,自己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日子,现在想想,还不禁有些怀念。

    “教务处长。是个芝麻大小的官职,顾名思义,就是负责一些军事课程。”

    估计常凯申也是看重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才将自己调到这个职位上。

    赵方远明白了:“那长官您何时动身?”

    王奉咧嘴一笑:“这还不急,委任状上并未明确标明时间,等战事结束之后,先回一趟长治,等事情都解决后,再去也不迟!”

    赵方远应了一声。

    王奉:“砀山方面有什么消息吗?”

    赵方远:“半日前楚云飞发来电报,目前战况较为平稳,就是友军方面.”

    王奉意识到不对劲,立马追问:“友军?”

    “友军怎么了?”

    “不会像桂永清一样,又临阵脱逃了吧?”

    赵方远赶忙摇头:“那倒没有。”

    “就是日军在和我们交过手后,没讨到什么便宜,就转变策略,以侧翼友军阵地为突破口,攻势接连不断,导致我军正面阵地受到影响,被迫不断后退”

    王奉笑了一声。

    合着楚云飞是来诉苦了。

    战线不断后退,也确实怪不得四纵和六纵。

    侧翼阵地失守,若是正面阵地还在坚持着,就会在战场上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突出部。

    弄不好会三面受敌。

    甚至是四面。

    若是在巅峰时期,四纵六纵联手,即便战场形势已经四门楚歌,也未尝不能坚守一阵。

    但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了。

    王奉看向墙上的大挂图:“通知四纵和六纵,告诉他们兰封战事已经结束,部队要撤回后方休整,让他们也准备下,和即将抵达的豫东兵团进行交接。”

    赵方远点了点头。

    王奉继续说:“一纵在原地继续休整,两日后北上菏泽,收复失地!”

    听到最后四个字,赵方远神情有些振奋。

    解决掉第十四师团,自兰封到濮阳之间,已再无任何阻拦。

    以一纵现在的实力,收复这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简单。

    从去年开始,国军就开始一路溃败,虽然在此之间有过不少次的大胜,八路军在山西开展敌后作战,收复了几座县城。

    但像现在这般,一口气收复上千公里的失地。

    还当真是头一回。

    王奉清了清嗓子:“你先别高兴的太早,兵书上就已经说了——骄兵必败,不管是寺内寿一,还是西尾寿造,都不会眼睁睁看着咱们攻城掠地。”

    “恐怕还会出点什么幺蛾子。”

    “你还是要警惕起来!”

    赵方远敬个礼:“是!”

    ————————

    5月25日。

    长治。

    第一火炮厂。

    宋文杰双手背在身后,在他的面前,三门晋造122毫米加榴炮一字排开。

    厂长程飞鹏站在身侧:“长官,这是我们厂最新生产出来的重炮。”

    “已经通过了检验,质量是绝对合格的!”

    宋文杰点了点头:“就这三门?”

    一听这话,程飞鹏立马露出哭丧脸:“三门炮这真不少了.”

    “122毫米,大口径重炮,产能是真比不上75毫米野炮啊!”

    宋文杰点了点头,将手搭在对方肩膀上:“嗯昨天前线传来的消息,咱们司令对这款炮的赞誉颇高,”

    “你们厂还得继续努力啊!”

    程飞鹏立马点头:“是是是!”

    宋文杰摸了一下炮管:“这上峰的命令,想必你已经知道了。”

    “组建国防工业人民委员部的事,已经提上了日程,很快就要正式成立了!”

    “火炮。可是战场上的主力,你们厂下个月的产能要是达标,我可以在上峰面前帮你们美言几句。”

    “给你们厂一个委员资格。”

    听到这话,程飞鹏当即眼前一亮:“长官.啊不,部长,你这话可当真?”

    宋文杰笑了笑:“自然是当真?”

    “我还能说假话骗你不成?”

    程飞鹏赶忙拍着胸脯保证:“请部长放心,我们厂里的工人加班加点干,一定能完成6月份的生产计划!”

    宋文杰补充说:“产能很重要,但前提是必须要确保质量,你可别给我拉一堆残次品到前线上去!”

    程飞鹏连忙摇头:“不能不能!”

    宋文杰:“150毫米重炮研制的怎么样了?”

    “这122毫米的口径,威力还是小了一点。”

    程飞鹏:“这150毫米部长,第一门炮的试产,估计要等到7,8月份了.”

    宋文杰皱眉:“7、8月份?”

    “怎么搞得,上次你不是和我说,再过半个月就能试产吗?”

    程飞鹏说话时有些为难:“坦克厂那边又出问题了,我们之前给设计的那款战车炮,本来已经敲定了具体方案,但他们突然又临时变卦了。”

    宋文杰看向一旁。

    副官立马上前:“确有此事。”

    宋文杰点了点头:“上峰催的紧,你们尽快研制出来。”

    “这三门重炮,先装车运往前线吧!”

    副官应了一声。

    接着交代几件事后,宋文杰从火炮厂里走出。

    自从砀山战役开始。

    他几乎每天都要来一趟火炮厂,不干别的,专门盯着生产进度。

    一名作战参谋跑来,在副官的耳边嘀咕两句。

    “什么!”

    “你确定消息没错吗?”

    作战参谋点了点头。

    副官立马跑到吉普车旁,拉住了即将登车的宋文杰。

    “长官!”

    “参谋部收到可靠消息,日军集结了重兵,计划对长治展开大规模扫荡!”

    宋文杰抬起的腿落了下来,扭头看向副官。

    “大约有多少人?”

    副官:“两个师团!”

    宋文杰瞪大了眼睛:“两个师团?”

    “香月清司他疯了不成?”

    “目前已经到哪了?”

    副官:“先头部队过了晋中!”

    宋文杰立马跳上车:“先不去子弹厂了,回军营!”

    “你快去联系一下友军,再给总指挥所发报,汇报一下情况!”

    副官坐上副驾:“是!”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438/128443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