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锁情扣 > 第301章 六合阵

第301章 六合阵


初春的晨风犹带寒意,像个小混混似的在京城东门外黑压压的军阵间乱窜,一会儿掀掀这个士兵的衣角,一会儿扯扯那面旌旗的边幅,猎猎作响得好不热闹。

    景帝一身玄色龙纹常服立在风中,正亲自为奔赴东关的将士送行。

    他提高嗓音说着鼓舞军心的话,每个字都咬得极重,仿佛要借风势灌入每个士卒的耳中。

    “大景的勇士们!”这一声断喝劈开长风,竟将旗幡卷动之声都压了下去。

    “尔等今日披甲执锐,非为攻城略地之私欲,实为护我社稷安泰保我百姓安居!朕闻东明铁骑欲犯我边关——”

    他的拳头重重砸在高台的栏杆上,“此等行径,天理难容!”

    “大景的泥土里埋着你们祖辈的骨血,飘着你们妻儿炊烟的味道!”

    一位年轻士兵的枪穗微微颤动,景帝大步上前按住他的肩甲:“你们怕吗?朕当年随先帝出征时,手心也尽是冷汗。但记住——”

    他猛然转身指向城门,“京城有等你们归来的沽酒翁,家中有盼父凯旋的垂髫小儿!”

    他从侍从手中接过酒碗高举过顶,然后一口饮下,烈酒入喉时喉结滚动,摔碗于高台上声如惊雷。

    “朕在此立誓:此次破敌,凡伤残者终身食禄,战殁者子女由少府抚育!若违此誓,犹如此碗!”

    就在景帝话音刚落时,狂风骤起,万千枪矛同时顿地,士兵们山呼海啸般的高呼震落了枝头的积雪。

    景帝讲得激情昂扬,事实上他内心正在疯狂吐槽:“东明帝国那群蛮子是不是吃错药了?竟然要来大景‘烤全羊’,当大景是烧烤吗?!”

    年近七旬的老元帅李建勇端坐马上,手提长枪,看上去精神抖擞,老当益壮。但他的鎏金铠甲下露出花白的胡须,正在随风飘扬,那深陷的眼窝里也藏着岁月留下的痕迹。

    面对东明帝国大军压境,景帝愁眉不展,亲自做完出征动员后,上前紧紧拉住李建勇战马的缰绳。

    他仰头满怀期待的望着老元帅,“东明贼子来势汹汹,朕夜不能寐。”

    其实何止夜不能寐,东明帝国要来大景“烤全羊”的消息传来,他连最心心念念的茹妃宫里都再没去过。

    景帝声音又抬高了几分,继续为李建勇元帅打鸡血。

    “当年老元帅镇守东关三十载,东明帝国铁骑何曾敢越雷池半步?那些蛮子怕的就是将军这杆乌金枪啊!”

    李建勇在马上微微欠身,铠甲发出铿锵之声:“陛下谬赞了。老臣这把老骨头,承蒙圣恩才能再效犬马之劳。”

    李建勇对上次前景帝替换他之事其实并无怨言,毕竟他年龄那么大了,回京含饴弄孙,享清福也是在情理之中。

    这次被新景帝重新启用,他还颇感高兴,觉得是新景帝在器重他。

    毕竟,他任东关元帅的几十载中,东明帝国除了少兵袭扰进攻,确实没什么大的动作。

    但他不知道的是,东明帝国作为这片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么多年之所以没大肆攻打大景,不是因为李建勇有多会带兵打仗,而是因为战争本身是需要成本的。

    而这次东明帝国不惜集结三十万大军对大景势在必得,是因为东明帝国情报司大都督传回的情报——

    前景帝被莫名其妙炸死,大景改朝换代,新帝刚刚登基,根基不稳,苍州王又举旗谋反,大景内乱严重。

    此时攻打大景,东明帝国将付出最低的成本。

    如此绝佳的时机,东明帝国的国君又如何会不心动?

    景帝从李忠心手中接过金樽,亲自递到老元帅手中:“这一杯,祝老元帅旗开得胜!有老元帅在,朕和大景的百姓就安心了。”

    李建勇豪爽大笑,乌金枪猛地顿地,发出“砰!”的一声。

    “陛下放心!东明贼子想烤‘烤全羊’,那要问过老臣这杆枪答不答应!”

    言罢,李建勇元帅振臂一呼:“三军听令!开拔!”

    老将军心里门儿清,陛下这话说得漂亮,但他真要是败了,怕是连御膳房的剩饭都蹭不上。

    旌旗招展,铁甲铿锵。

    大军如黑色洪流般向东涌去,景帝伫立原地良久,看着李建勇元帅骑马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许久后,他揉了揉发酸的脖子,暗自叹了口气:“哎!还是要再做打算。”

    他突然转身,脸上的忧色尽数化作了急切:“摆驾京兆府!”

    景帝走上龙辇,御林军迅速簇拥着龙辇穿过京城街道,不到半个时辰便抵达了京兆府衙门。

    此时的京兆府门前新搭起三丈见方的比武擂台,两侧兵器架上十八般兵刃寒光闪闪,晃得景帝眼睛疼。

    台下一群劲装打扮的武人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兵部尚书曹格见到圣驾慌忙跪迎,景帝不等摆好仪仗便快步走到观武台,目光灼灼地盯着擂台上一对正在交手的壮汉。

    那两个肌肉兄弟打得虎虎生风,景帝看得眼角直抽。这要是放在后宫,怕是连最结实的黄花梨木床都经不起他们一屁股坐的。

    “可选出堪用之人了?”景帝低声问身旁的京兆尹,内心疯狂祈祷:“来个靠谱的吧!最好能一个打十个。”

    京兆府的擂台已经搭起,布告亦传遍了京城大街小巷。

    景帝知道,他必须以这种最不得已的方式,选出一个能力挽狂澜的将才,一个足以抗衡东明铁骑的领兵统领。

    他在朝堂上点名的武将虽然都是前景帝的心腹,但不是没有真才实学,就是因害怕东明帝国的强大而百般推辞。

    有个真正的领兵之才沈道宏,又携全家逃跑了。他只得哄着骗着让年近七旬的老帅李建勇披甲上阵。

    想到此,景帝在心中将前景帝狠狠地骂了一顿。

    他骂他疑神疑鬼,不懂得任人唯贤,反而在朝堂上养了一群酒囊饭袋。现在烽火将至,害得他临时抱佛脚,要通过擂台比武的方式来选拔人才。

    何等荒唐?

    何等窘迫?

    景帝闭上眼,仿佛听见擂台上拳风呼啸、刀剑碰撞,而那每一招每一式,都在无声地刮着他的脸面。

    擂台上拳来脚往,已过了七八对较量者,景帝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他左手轻抚茶盏边缘,右手在膝头无意识地叩击,每一次摇头都让身旁的兵部尚书曹格和京兆尹的后背多渗出一层冷汗。

    “唉——”又是一声长叹,景帝将身子往椅背靠去,“尽是些只会逞匹夫之勇的莽夫,要不然就是花拳绣腿,不堪大用。”

    曹格赶忙躬身低语:“陛下息怒,后面还有许多……”

    “罢了罢了。”景帝摆摆手,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若都是这等水准,不如早些回宫批奏折。”

    若东关一破,强大的东明帝国将直捣黄龙,大景朝的子民,包括他,都将成为“两脚羊”,而李建勇元帅已垂垂老矣,是否能抵得住?

    景帝想着李建勇元帅那花白的胡须就觉得烦躁,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擂台下,许多百姓在拥挤着围观,西北角,大九和五个大字队的兄弟也混在人群里。

    他们穿着寻常百姓的粗布衣裳,但紧绷的肌肉和挺拔的身姿依然透出军旅痕迹。

    “九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呀!”身旁的大十六压低声音,“陛下明显是要找能带兵的将领,咱们这样的小卒就算赢了比武也入不了陛下的眼。”

    大十七也凑近道:“我看刚才那个使枪的,招式还没咱们营里的教头利索呢,居然也敢上台。”

    “九哥,我们该怎么办?”大十也眼巴巴的看向大九,等着他拿主意。

    大九咂巴了一下嘴,双臂环抱,古铜色的脸上眉头紧锁。

    得到王爷的命令,他们一大早就等在这里。

    可他们之中只有大九在北关军营时做过百夫长,而且,也只有大九的武艺最好,其他的几个在北关军营时,不过都是小兵。

    但景帝要选的是能领兵抵御外敌的将领,即便是以大九的资历,就算上去比武了,也无法趁这个机会混入军中。

    不能完成王爷交代的命令,他们几人都很着急,在人群中叽叽喳喳的低声商量该怎么办。

    大九的目光始终没离开过擂台,声音沉得像块铁:“王爷交代的事拼死也得办成。但陛下要的是将才,不是武夫。这就有点……”

    大九话音未落,台上一个壮汉被摔得仰马翻,激起一片哄笑。

    景帝摇了摇头,对曹格道:“连最基本的卸力都不会,只会硬碰硬。边关战事若靠这等蛮力,不知要枉送多少将士性命。”

    大九闻言眼神一凛,突然压低声音对兄弟们说:“有法子了。”

    几人立即围拢过来,大九快速低语:“单打独斗显不出带兵的本事。待会我上去,你们这样……”

    大十七听完迟疑道:“九哥,这能行吗?万一触怒了陛下……”

    “赌一把。万一咱们运气好呢!”大九目光坚定,“王爷说过,用兵重在应变。今日就让陛下看看,什么才是战场上真有用的功夫。”

    大九的态度却很坚定。

    不管怎么说,他们几个也是真上过战场、真杀过敌的人。

    虽然他们都只是些小兵,但他们在北关军营操练了好几年,就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难道还不比擂台上那些连战场都没见过的人强?

    此刻,又一位挑战者被摔下擂台,台下嘘声四起。

    裁判官正要喊下一位时,大九突然扬声道:“且慢!”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到这个方向。

    大九大步走出人群,朝观看台上的景帝抱拳行礼:“草民有一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景帝微微前倾身子:“准。”

    “单人比武,不过逞个人之勇。边关御敌,而靠的是将士用命、指挥得法。”大九声音洪亮,传遍全场,“草民恳请陛下准许,让我与五位同伴演示一场小队攻防,或许比单打独斗更能见真章。”

    曹格正要呵斥,景帝却“嘶”了一声,抬手制止,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准了!朕倒要看看,你们能演示出什么名堂。”

    大九朝身后使了个眼色,五个汉子立即翻身上台。

    他们迅速散开站位,不见任何花哨架势,却自然形成了攻守兼备的阵型。

    台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试。

    大九与五名同伴在擂台上迅速变换阵型,六人如一体,进退有度。

    三人持木棍为枪,在前突刺格挡,两人以木盾护住侧翼,大九居中指挥,时而低喝指令,阵型随之变化,攻时如雷霆乍惊,守时又如磐石稳固。

    他们演示的是边关实战中小队遭遇敌骑冲击时的应对——盾牌手格挡箭矢,长枪手刺马腿,侧翼包抄断后路。

    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简洁狠辣,毫无一点观赏性,但却招招透着战场上的生死决断。

    景帝不知不觉已坐直了身子,手指停在膝上,眼中倦怠一扫而空。

    当大九一声令下,六人突然变阵,模拟骑兵冲锋的同伴被瞬间“绞杀”在地时,景帝甚至微微向前倾身。

    “停。”景帝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你,上前回话。”

    大九快步走到台前,单膝跪地:“草民在。”

    景帝问:“你这套战法,从何学来?”

    “回陛下,草民等人皆出身南关边军,曾在沈道宏沈大元帅麾下效力。此乃军中应对骑兵冲锋的‘六合阵’,元帅亲自改良操练,历经各种战阵检验。”

    大九声音沉静,不卑不亢。

    景帝目光锐利:“既在边军效力,为何逃离军营?”

    “前两年在战场上受了重伤,沈帅体恤我等多年征战,准我等返乡。但闻听东关战事吃紧,草民等虽解甲,不敢忘战。”大九掀起衣裳,露出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痕。

    再抬头时,大九目光灼灼,“此番看到官府的告示,比武选将,特邀约了同伴们一试,愿以此残躯再效朝廷。”

    “再效朝廷!”

    大字队的兄弟们异口同声,纷纷掀起衣裳露出身上的伤痕。

    “嘶……嗯……”

    景帝摸着下巴半眯着眼,明明灭灭的目光在大九等人身上扫视。

    友友们,明天8.23将开启全订抽奖活动,明天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书友圈的活动规则哦!


  (https://www.2kshu.com/shu/93636/128432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