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533章 你们愿不愿意接盘?

第533章 你们愿不愿意接盘?


进入到十二月,天气越来越冷。

    这边不像北方的气温那么低,但湿度比北方大得多,湿冷的感觉并不好受。

    方唯对于气温的变化不敏感,他依然按照习惯开启了巡视之旅。

    第一站去了省城,顺便和老庞等人聚了聚,然后巡视了瑶岭农业、物业公司、家具公司等企业,既肯定了大家的成绩,同时也毫不客气的指出了各单位存在的问题。

    有问题不怕,积极整改就是了,方唯一般情况下不会采用各种处罚的手段。

    总的来说,省城的这些企业管理的都很规范,即便是有一些小错误,也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他打算沿着省城、衡州、阳山、陈州、羊城、香山这条线路巡视,最后回到县里,再去县里的各单位巡视一圈,今年的巡视工作就告一段落。

    方唯一直都很赞同“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每一次的巡视也会让自己受益良多。

    等他完成了今年的最后一次巡视,时间也到了年底最后几天。

    县里召开了先进企业表彰会,鉴于蔡桐、胡林伟和林炳坤都不在本地,方唯便和赵金生一起去参加了会议。

    会议结束之后,有工作人员找到方唯,说王书记请他到办公室去一趟。

    “老赵,你先去吃饭,吃过饭我要是还没忙完,你就自己先回去。”

    赵金生独自去了机关食堂吃饭,方唯则跟去找王林。

    “王书记,有什么指示?”

    “我能有什么指示?走,中午一起吃个饭。”

    王林并不介意别人知道他和方唯走得近,话说回来,县里又有几个人不愿意和对方搞好关系呢?

    于是两人就去了一家新开的餐馆,王林去吃过两回,感觉饭菜的味道还不错。

    他俩在包间坐下,各种菜品很快就端了上来。

    “王书记,我们的榨油厂又投产了一条生产线,来年可以敞开收购油菜。”

    方唯和王林都没喝酒,以吃饭聊天为主。

    他说起了食品公司下属榨油厂扩产的事情,实际上也是对王林上一次找自己的回应。

    瑶岭农业不可能把全县的耕地都收入囊中,但农副产品加工倒是可以大做文章。大米不适合外购原材料,但油料却可以,无非就是生产成本的问题。

    公司自产的油菜产量高、品质好、出油率高,收购的油菜差一些,所以价格也会低一些。

    相比把手里的油菜卖给二道贩子,榨油厂给出的价格就很良心。

    其实这也是带动农户增收的重要举措。

    “这可是大好事,你们愿意敞开收购油菜,对广大农民都有好处。”

    王林不禁露出了笑容,他本来还想动员方唯在县里多投入一些资金,没想到人家的菜籽油产能都已经扩充完毕。

    他才来不久,有很多情况都不清楚。

    不过等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他推荐和提拔的两人(赵勇和刘奋斗)都很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应该可以掌控住局面。

    “对了,方支书,县里的煤矿早些年就停产了。我打算搞一个试点,让煤矿走破产程序,你有没有兴趣接下来?”

    县里以前有一个煤矿,当年方唯和人家物资互换,解决了煤炭供应的问题。

    当时,煤矿可是个好单位,结果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硬是要破产了。

    之前也搞过承包,但没多久就搞得一地鸡毛,县里只好收回了煤矿。现在已经停工停产,早就不给职工发工资。

    “王书记,那原来的职工怎么办?”

    方唯最担心的是企业的历史包袱,其次是原有职工的安置。

    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那就根本不用谈。

    “企业都破产了,理事包袱自然由县里接过来,估计退休人员这一块走社保,原有职工进行工龄买断。”

    前两年国家已经开始试行养老保险制度,但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所以进度也不一样。

    王林的心里已经有了打算,要想让煤矿复活,就得把包袱卸掉,要不然肯定没有人愿意接手。

    至于承包就算了,那都是坑,承包人赚一笔钱就走人,留下的烂摊子还得要县里来收拾,得不偿失。

    “这还好,不需要安置原有职工,就可以聘用上岗,省得不好管理。”

    方唯点点头,觉得县里的方案还是很有诚意的。

    不过,瑶岭集团是否接手煤矿,这事儿还需要从长计议,他一时半会儿也难以下定决心。

    王林见事情还有戏,就没有催促方唯,而是转移了话题。

    两人边吃边聊,等时间差不多了,就各自离去。

    方唯驾车回到了社里,走进办公室坐下就给蔡桐和胡林伟打了电话。

    现在的煤矿不怎么赚钱,但他很清楚,再过几年各种资源的价格水涨船高,煤矿就成为了枪手的稀缺资源。

    后世有一批暴富的人被称作“煤老板”。

    当然,县里的煤矿不属于大型煤矿,属于中小型煤矿,但比“小煤窑”可强多了。

    蔡桐和胡林伟的意见差不多,要是拿下煤矿就得投入新的机械设备,这可是一大笔钱,煤矿要想盈利困难多多。

    如今的煤价较低,投入产出比不高。

    “那就召开董事会会议吧,过完元旦我就去羊城。”

    这件事需要深入地讨论,方唯打算等过了元旦就去羊城开会。

    召集董事会会议是他职权范围内的事情,这个他回避不了。

    “三哥,你到底咋想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方唯和盘莲花说了有关煤矿的事情。

    盘莲花不是很能干理解,她觉得瑶岭集团发展的好好的,干嘛要接煤矿这个烂摊子。

    虽然煤矿的历史包袱已经卸掉,但矿山的设备陈旧,这一投入又是一大笔支出,不赚钱的买卖何必沾手呢?

    “莲花,这件事首先考虑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社会效益。我其实也没那么大公无私,公司在县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公司的基础就越稳固。”

    而方唯考虑的更多,他要是接手煤矿,表面上是在帮王林,但又何尝不是在帮自己?

    瑶岭集团的影响力越大,根基就越稳,盘莲花一听就懂了。

    “也不是不行,不过你要是真的接手,不管是资金投入,恐怕还得找一个可靠的管理团队。就煤矿以前的那帮老爷,根本指望不上。”

    盘莲花这些年一直管着竹器厂,眼界也开阔了许多,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

    煤矿之所以沦落到破产的境地,煤矿以前的管理班子要负大部分的责任。

    “嗯,过了元旦我就去羊城,你要一起去吗?”

    “我可能去不了,临近年底厂里的生产任务还挺重,估计要忙到春节前了。”

    两人吃过饭,一起出去散步,回来后看了一会电视就早早睡了。

    翌日。

    方唯一早就去了研究所,查看新一代油菜的研究情况。

    “方支书,我们经过大量的筛选,已经找到了适合培育的品种。目前这些品种正在进行多轮培育,希望能有品种通过第二轮筛选。”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油菜的培育工作也有了进展。

    虽然现在距离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毕竟已经看到了希望。

    “那就好,等翻过年头给你们发奖金。”

    方唯很少给大家画饼,他的激励方式简单粗暴,说白了就是发钱。

    精神上的鼓励加上物质上的奖励,使得大家都愿意拼命的工作。

    “谢谢方支书,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研究人员都很高兴,辛辛苦苦一年能多拿些钱,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方唯随后在各部门转了一圈,便离开了研究所。

    研究所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目前在传统育种、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技术上都有突破。

    再加上有着国内顶尖的仪器设备,也使得研究所在行业内拥有很高的地位。

    除了方唯交待下来的任务,研究所近两年还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正在为瑶岭农业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这个结果是方唯愿意看到的。

    中午。

    方唯去二姐家里吃了饭,并和田炳义好好聊了聊。

    田炳义负责蔬菜育种的工作,他在蔬菜育种、蔬菜种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姐夫,香江那边需要大量的蔬菜,只不过那些鬼东西提出来的标准很高,你有信心能做到吗?”

    供应香江蔬菜的事情,是江石月帮忙联系的。

    他知道瑶岭农业是国内排名靠前的农业公司,就想着给方唯多拉一些订单。

    只不过香江一些人制定的蔬菜标准很苛刻,所以种植的蔬菜最好是有机蔬菜,严格控制花费和农药的用量,能不用则不用。

    还有就是品种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对公司来说不存在,毕竟大部分的蔬菜种子都是自己培育的。

    “有没有信心那要看能赚多少钱,如果利润确实可观,我就一定能做到。”

    田炳义哈哈一笑,显得很有信心。

    他的话是没错,只要价格合适,他这边就可以增加成本开支,绝对能做到纯天然无污染,还能蔬菜拥有好的卖相。

    “那行,我这边先让集团公司派人去和他们谈,等回头再把具体的标准发给你。”

    方唯也笑了,这件事估计没啥问题。(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06/128409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