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地头蛇,来自非洲的订单
推荐阅读:请叫我大道祖 儒道狂书生 宗门不收天才,出门都成巨擘了? 回到八零机械厂 抽象派影帝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苟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诸天道法君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绝区零:请叫我寂灭之龙
“王书记,咱俩是自己人,我不帮你帮谁?不过新林县的情况很复杂,负责人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很多问题却没有从根子上得到解决。
所以,当湖罗书记才会找我,希望我在县里多投资。我要是在非农这一块做大做强,说话就有份量,你说呢?”
方唯暗示王林,对方这一个月看到的都是表象,县里的情况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
罗志敏是绕开了那些地头蛇,认准瑶岭农业一家,所以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他现在就怕王林既要又要,搞不好里外不是人,未来的前程堪忧。
作为朋友,他还是提醒了对方一句。
“你说的我都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新官上任三把火也得有个限度。我现在仅仅是了解情况,很要是有什么举动,那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王林的确有一些急躁,但通过他的这么长时间的走访,也渐渐把那颗躁动的心给摁了下来。
“这不挺好?来,喝酒。”
方唯一想不参与县里的事情,但王林不一样,他回头还真得帮帮对方。
两个人喝了一瓶酒,王林便起身告辞。
方唯把对方送出了村口,看到对方上车离去,才返回了屋里。
“三哥,王处干嘛要到咱们县里来?”
客人走了,盘莲花和阿姐才下来收拾残局。
收拾完,两口子就出去散步,走到河边的时候,盘莲花小声的问了一句。
“他就是想出成绩,可惜选错了地方。咱们县的潜力能有多大?他才来一个月就发现了问题,所以来找我,我不得不帮他呀。”
方唯肯定希望王林能理顺工作,同时也希望对方的步子不要迈的太大。
好在王林回去之后并没有大动干戈,但还是做了一些事情。
比如,在瑶岭乡雷打不动的赵勇,终于进了进了一步,进了县府担任副职。
这对于赵勇来说简直是意外的惊喜,他一直以为自己会在瑶岭乡干到退休,谁知道一夜之间就高升了。
另外,前进乡的刘奋斗也去了县里,担任了农业局局长。
这两个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熟悉农村的情况,也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提起来的干部。
到了这会儿,大家算是看出来了,新来的王书记比较喜欢实干家。
好在王林动了一下就消停了,才没有造成混乱。
这天临近中午的时候,刘勇拎着一瓶酒走进了方唯的办公室。
“刘书记,你这是啥意思,想和我拼酒?”
方唯起身相迎,顺便开了一句玩笑。
“对,就是找你拼酒,不过就这一瓶,喝完就拉倒。”
赵勇是来感谢方唯的,刚开始他以为是天上掉馅饼砸中了自己,可越想越不对劲。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王书记一个月的考察工作结束,最后一天的晚上是在方唯家里吃饭喝酒。
他有一种直觉,方唯和王书记应该早就认识,而自己也不是运气爆棚,肯定是方支书向王书记推荐了自己。
感谢的话不方便明说,话在酒中,相信方支书能明白。
实际上方唯根本不明白,自始至终,他和王林在一起喝酒的时候,没有推荐任何人。
随后,方唯就和刘勇去了大食堂,两人点了几个菜,便把赵勇带来的一瓶好酒给消灭了。
吃饱喝足,刘勇便自行离开,而方唯则回家睡觉。
现在是农闲时节,集团公司由蔡桐代行总经理的职责,他最近也比较清闲。
一觉睡起来,时间到了下午三点。
方唯随后开车去了乡里,去查看了一下瑶岭乡到县里这条线路的运行情况。
情况还不错,运输公司介入短途客运之后,重点打通了各村到乡里再到县里的交通堵点。这样一来大大方便了社员们的出行,经营情况自然很不错。
运营短途线路赚不了什么钱,但方唯却很开心。
这是他当初建立合作社的初衷,即便是后来又成立了瑶岭农业,但他的初衷就没变过,一切都是为了让社员们过上好日子。
“方支书,社员们都交口称赞,不过那些私营中巴车车主在背后可把咱们骂惨了。”
离开瑶岭乡,方唯便径直去了县里。
县里的停车地点在瑶岭大酒店,由于酒店还没有完工,所以就在附近租了一个大院子,当做临时的车场和调度中心。
方唯做事就这样,要就不做,要做就一定会做好。
他在车场转了一会,等到消息的邓元恩等人便跑了过来。
“支书,你这是视察工作呢?”
“嗯,过来看看。你们现在开通了几条线路了?”
方唯和大家打过招呼,随后问起了线路的事情。
“目前还只是瑶岭乡一条线路,不过相邻的村子每天都至少有两趟车。去往县城是早上和中午各一班车,从县城发往乡上是中午和傍晚各一趟车。”
听到问话,邓元恩赶紧回答道。
之前说各村都要通班车,那只是一个说法,实际上有些村子挨的很近,邓元恩他们就优化了线路。
这样既可以节省费用,也能方便大家,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错,你们考虑的很周到。其他乡镇准备什么时候通车?”
县里给批的线路包括县里到各乡镇(来回),虽然现在只是经营了一条线路,别的线路回头也是要搞起来的。
“等明年春节后就会陆续开通,现在主要是营运车辆不够,我们下的订单要到那时候才能交货。”
邓元恩解释了一下,主要是因为客运这件事比较仓促,就算是拿着现金去买车也需要时间。
方唯点点头,这个道理他自然懂,所以就没有再说什么。
至于抢了某些人的生意,这件事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不说合作社,光是运输公司就有多少人?开大车的一个个身强力壮,野性十足,有大客车驾照的又能好到哪儿去?
他们不会主动惹事,毕竟公司有规章制度。但要是有人挑事,恐怕是找错了对象,绝对会碰的头破血流。
而且在新林县几乎没人敢主动招惹瑶岭集团的人。
“行了,你们忙吧,我走了。”
方唯看了一圈,觉得客运这一块很快就会走上正轨,便驾车返回了家里。
说起来也挺好笑,他那天还和王林说了县里“地头蛇”的事情,可事实上瑶岭集团就是本县最大的“地头蛇”,只不过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时间匆匆。
集团公司那边开始准备年终决算工作,今年集团公司财务部的压力很大,他们需要和下属各单位对账,然后还要汇总报表。
表面上看成立集团公司增加了人手,多了一部分工资费用,但却理顺了企业治理结构,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只不过他这个董事长有些懒,经常不在总部,而是让常务副总干着总经理的活儿。
他暂时兼着总经理也是有目的的,他要看看蔡桐和胡林伟到底谁能挑起集团公司的重担,到时候就会把这个职位交给谁。
他的内心里是倾向于蔡桐的,要不然他不在公司的时候也不会让对方代行职权。
只不过做企业不能光看远近亲疏,另一方面还得看能力。
蔡桐和胡林伟心知肚明,知道这段时间是对他们的考验,所以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玩命的工作。
这天上午。
方唯接到了蔡桐的电话。
“支书,我这边接触到了非洲的客户,他们对我们的【南光五号】稻种很感兴趣,打算订购一批尝试种植一季。”
这是公司第一次主动接触国外客户,之前出口稻种都是由湘南省外贸联系的。
蔡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国外的客户,出口方面的事情他准备交给粤省外贸公司。没办法,公司没有外贸经营权,而且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非洲?是哪个国家?”
方唯愣了一下,他倒不是有什么歧视,主要是担心回款的问题。
“准确说的话,对方也是一家农业公司,在非洲拥有庞大的耕地。支书,你放心吧,不会是骗子,粤省外贸作为中间人两头签合同,咱们没啥风险。”
蔡桐哈哈一笑,详细解释了这里面的情况。
方唯这才搞清楚客户的身份,人家也是国际巨头,购买【南光五号】自然为了利益最大化。
粤省外贸在中间也是有利润的,所以才会两头签合同,出口风险人家承担。
“这就好!按照你说的数量,对方可不是小小的尝试一下,采购量起码占了咱们一季产量(南光五号)的一半左右。”
方唯随后夸奖了蔡桐几句,等这笔生意做完,谁出任集团公司总经理也应该有结果了。
两人随后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很快就结束了通话。
晚上。
吃过晚饭,方唯和盘莲花出去散步。
他又说起了外出巡视的事情,倒让盘莲花感到很惊讶。
“三哥,现在成立了集团公司,有专门的巡视员,你还这么辛苦,有必要吗?”
“有必要!我不能总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听汇报,不去一线巡视,就掌握不了第一手的资料。”
不管公司发展到什么程度,方唯都不会丢掉这个传统。(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06/128409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