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519章 逆水行舟,新一代小麦培育方案

第519章 逆水行舟,新一代小麦培育方案


“方支书,我现在的经营依然比较艰难,但比起年初的时候还是好了很多。”

    卢志文介绍了公司的运行情况,生产经营活动基本稳定了下来,产销都在稳步增长。

    但由于受到了先锋明光的重点针对,哪怕取得一点成绩都很不容易。

    卢志文觉得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范志鹏,正是由于范志鹏对向阳锁具怀有深深的敌意,才会形成今天这种局面。

    “个人恩怨是小事,先锋明光要想杀出重围,就必须把向阳锁具打趴下。你了不了解,对方的债务情况怎么样了?”

    方唯不想提范志鹏这个人,这个人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见利而忘义,是一个标准的赌徒。

    赌狗到最后的结局就是一无所有。

    “听说先锋明光已经无法从银行贷款,旧账未清,新的贷款不予考虑。这段时间对方的营业额虽然节节攀升,但他们的成本开支也大,利润并不好看。”

    田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范志鹏的招数被识破以后,内部的整合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完成。

    他暂时不能把原先的老板王庆鱼踢出局,也无法把王庆鱼的心腹全部换掉,要是那样做了公司就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就范志鹏从五金带出来的那几个人,根本无法彻底掌控先锋明光。

    说白了还是范志鹏的根基太浅,好在王庆鱼还算配合,要不然整个公司就得分崩离析。

    “咱们不急,你这边还是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我不看你短期内的经营业绩,给你一年的时间,先稳住自己的基本盘再说。”

    方唯觉得现阶段不宜考核卢志文等人的业绩,他提出了几个要求,第一,要加强研发,不断的推陈出新。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只有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第二,努力开拓市场,构建稳妥有效的销售渠道。

    “明白!我们自从实行了新的薪酬制度之后,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对手就是想挖人也必然会大幅的提高成本代价,而且咱们的员工还不愿意走。”

    除了经营上的问题之外,还有就是员工待遇问题。

    大家辛辛苦苦的努力工作图的是啥?说白了就是工资收入,没有这个,光是给大家画饼是没有用的。

    所以,卢志文的改革方案通过之后,员工们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比如像销售部门的员工,现在是玩了命的在外面跑业务。因为每做成一笔业务,销售这一块都有很高的提成,谁能不动心?

    研发生产都一样,只要有实实在在的成绩摆在那里,各种奖励就少不了。

    这样一来,外部再想挖人就很困难,一个是挖人的成本大幅攀升,一个是员工不会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跳槽。

    “外贸这一块有起色吗?”

    方唯点点头,他已经看到了向阳锁具的变化,只不过现在的变化还不够大,但涓涓细流汇集成河,量变迟早会引起质变的。

    稍后,他又询问了外销的情况。

    “还得多谢吴先生和江董的帮助,我们这个月拿下了210万美刀的定单。这部分订单产品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预计下个月初就可以发走。”

    说起这问题,卢志文看向方唯的眼神就有了些许的变化。

    他实际上对方唯并不算很了解,没想到支书在外面的人脉关系也这么深厚,只找了两个朋友就帮企业拿下了两笔订单。

    方唯没有继续探讨这个问题,人家帮忙也就是一回,以后的销售渠道只能靠自己维护。

    他相信卢志文能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必多说什么。

    随后,方唯又去生产线上看了看,同时也查看了产品样品,感觉还不错。当然,具体的事务他不会插手,在向阳锁具视察了一天,然后就去了电器集团公司。

    和张文远见面就比较轻松,电器集团发展的很好,各项财务数据公开透明,他需要了解的仅仅是报表上看不到的一些东西。

    实际情况也没什么出入,公司管理越来越规范,监督制度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晚上。

    张文远在一家本地特色菜见长的餐厅请方唯吃饭,于浩作陪。

    三个人边喝边吃边聊,话题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范志鹏和先锋明光展开的。

    张文远根本瞧不上范志鹏,说起对方没有一句好词:“那就是个三姓家奴,喂不熟的白眼狼。”

    方唯笑了笑,他觉得对方的总结很精辟。

    吃过饭,于浩把方唯送回了酒店。

    方唯在香山呆了五天,便返回了村里。他现在对向阳锁具一点都不担心,做企业就应该像卢志文一样,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产品,迟早会见到效果的。

    瑶岭农业给向阳锁具划拨的6000万元资金,解决了大问题,其他企业暂时不需要为业绩额殚精竭虑。

    在家呆了几天,方唯接到了孙士礼的电话,不得不再次踏上了旅途前往了中原。

    “方支书,我这边火烧眉毛了,你倒好,来都不来。你不来,我心里没底啊。”

    孙士礼见了方唯,忍不住哈哈大笑。

    合作团队虽然早就来了,但方唯迟迟不露面,他不太放心。

    “你要相信大家的能力,再说了,前期工作需要的时间也不短,我来早了也没用。”

    方唯不会在意对方的些许抱怨,他说的也是实情,心里自然不会有任何愧疚。

    孙士礼随后把对方迎了进去,考虑到对方刚到,就没有谈工作上事情,不一会饭食就安排好了,大家就一起吃饭。

    吃过饭,方唯没去休息,直接来到了研究小组。

    这么大一个基地不可能全部用来研究新一代的小麦,也没有必要,所以研究的小组的试验田在基地的东北角占了一块地方。

    暂时给他们划拨了100亩的田地,以后要是需要随时可以扩展。

    “支书,我们的前期工作也已完成,筛选出来了10几个品种。接下来就要开始尝试培育,请你帮我们把把关。”

    研究小组有瑶岭农业研究所的人,也有作物的人。

    不过他们和方唯都很熟悉,也都习惯了在对方提出来框架之内进行研究,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研究小组的负责人把筛选出来的品种都拿了过来,递给方唯让他过目。

    “都是好品种啊,现在可以尝试培育了。不过,我觉得品种还是有点少,可以从筛选出去的第二流的品种中,再挑选几个品种一起培育。”

    方唯肯定了他们之前的努力,然后提了一个小建议。

    这一次培育新一代小麦品种,方唯没打算将收益权归于自己的名下。毕竟牵扯到作物所的试验基地、研究设备、人力资源等等,怕以后有些事情说不清。

    但既然是合作,科研成果和经理利益归作物所和瑶岭农业所有,就很合适。

    接下来,他大概讲了一下未来培育的要点,便结束了头一天的工作。

    第二天。

    他一大早就来到了试验基地的办公楼,这里面有小型的试验室,可以做一些必要的测定。

    “方支书,你准备走哪一条路?传统育种?转基因育种?杂交育种?”

    第二阶段的培育其实还是筛选,通过几轮种植筛选出强壮的植株,然后才能谈到育种。

    之前孙士礼和对方并没有沟通过细节,但现在必须要确定技术路径了。

    “先按照传统育种的方法的进行吧,来之前我已经写好了方案,等回头交给他们。”

    方唯已经将试验田进行了指定,他和孙士礼都等不起,所以要想尽快完成任务就只有开大招了。

    当然,他也按照规范写好了进一步的育种计划,他们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就一定能取得成果。

    “方支书,真的非常感谢!”

    孙士礼觉得人家的确不是在敷衍,便很诚恳的道了一声谢。

    方唯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客气。

    他在这边呆了一个星期,随后就返回了村里。这次研究新一代小麦,他其实已经把主导权让了出去,所以也没必要太操心。

    反正他知道结果,这项目一定能成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三哥,新品小麦的研究项目进展如何?”

    回到家正好赶上晚饭,盘莲花就随口问了一句。

    “还可以,前期的工作都很顺利,接下来就要看运气了。”

    育种这个事情的确要看运气,运气不好好几年也没有进展。

    盘莲花只当是男人谦虚,这么多年对方主导的育种项目还没有失败的先例。

    “对了,你出去的这段时间,罗书记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你明天有空给人回个信。”

    夫妻俩随后聊了一会,晚上洗完澡就早早睡了。

    第二天。

    方唯一早来到办公室就抓紧时间处理公务,忙活完手头上的工作,他才给罗志敏打了电话过去。

    “方支书,你回来了?要不你现在到我这儿来吧,中午一起吃个饭,有些事想和你聊聊。”

    “行啊,我干脆直接去老地方,在那边见面可好?”

    “行,那就说定了,一会见。”(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06/128410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