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非技术壁垒,第二阶段调查
推荐阅读:抽象派影帝 苟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请叫我大道祖 儒道狂书生 回到八零机械厂 绝区零:请叫我寂灭之龙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宗门不收天才,出门都成巨擘了?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诸天道法君
“做事情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但也没必要害怕。国际巨头又怎么了?他们在别的地方我不管,到了国内就容不得他们兴风作浪。”
方唯也有担心,但惟独没有惧怕。
因为惧怕没有用,这些在农业领域兴风作浪的国际巨头,严格说起来就没有一个好东西。他们可不是大善人,而是贪婪的饿狼。
好在他有底气,国内也不会允许把自己的粮食安全寄托到别人的身上。
他的话给在座的各位带来了信心,说实话,他身上的光环实在是太耀眼了,即便是在国际巨头暗戳戳的下场的情况下,所谓的第二代转基因玉米种子,也还是落后于【玉香183】。
“那我们就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在保证【玉香183】种子供应的前提下,尽量的稳住现有的市场份额。好了,下面我们开始讨论秋收的事情。”
蔡桐随即转移了话题,开始讨论秋收的安排。
方唯随即起身离开了会议室,这些事不需要他的参与,因此也就没必要继续呆着。
过了两天。
秋收工作正式开启,各大队都几乎同时奏响了机械轰鸣曲。
今年的重点有好几个,除了【南光五号】稻种和【玉香183】玉米种子,还有【南豆333】大豆种子。
这些品种的收割时间都不一样,而秋收的重点自然是稻种。
【南光五号】稻种、【南光四号】稻种以及【农优82】稻种等,另外还有大面积种植的【南光五号】水稻。
种植水稻的收益自然远远比不上育种的收益,但稻种也包括其他各类作物的种子,市场容量是有限的,而稻谷或者说大米的市场容量却要高出无数倍。
在公司主动调整稻种产量的时候,多出来的水田自然不会空置,用来种植水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民以食为天,大家吃的是大米和面粉,并不是种子。
瑶岭农业在调控的起伏中,业绩也随之上下波动,这是正常现象。不过今年多了6万亩的大豆种子,所以业绩还是可以的。
这一季,只播种了3万亩的【南光四号】稻种、3万亩的【农优82】稻种以及2万亩的【南光五号】稻种。
【南光四号】稻种的总产量为4800万斤,【农优82】的产量为4200万斤,【南光五号】的总产量为4200万斤。
这一季的稻种产量是近几年的一个低值,尤其是【南光五号】稻种的产量,已经压缩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
但目前的市场饱和度还很高,要到了明年传播之后才会陡然下降。
因此,方唯的调控产量目标已经达到,到了明年又会进入一个生产旺季。
忙忙碌碌的秋收工作结束,比其他乡镇提早了差不多一个月。
随后,瑶岭农业宣布开始发售稻种。市场的需求虽然下降了很多,但稻种的产量也同步减少了很多。
因此,销售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并未造成积压。
至于稻谷,那是不用发愁的,光是内部消耗就达到了1500万斤,不过价格和市场收购价持平。
今年的收购价涨到了每斤0.26元,总量高达29400万斤的稻谷只收入了不到8000万元,说实话种粮食是真的不赚钱。
“对公司来说也无所谓,就当是为粮食生产做贡献了。”
秋收过后,公司在合作社召开了秋收工作总结会,有人开玩笑说种水稻很亏。
方唯就笑着回应了一句,要是大家都不种水稻,而是一窝蜂的去种植高价值的经济作物,那么粮食安全该如何保证?
作为全省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瑶岭农业可不能只盯着眼前的经济利益。
实际上公司种植水稻也是赚钱的,因为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对于农药和化肥的需求有很少,所以利润还是有的,只不过相对较少罢了。
接下来,蔡桐在会上针对今年的秋收工作做了总结。
公司的各个生产单位在农业生产上都很规范,这是多年的经验积累,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还有所欠缺,主要是因为公司是以育种为主,在种植水稻上就显得粗略一些。
“蔡总,咱们也不要责备求全,一些小瑕疵还是可以忍受的。为什么我会这么讲?主要是咱们的人力资源有限,所以就得从成本和精细化之间寻求平衡。”
见蔡桐打算追究生产单位的责任,方唯赶紧摆了摆手,替生产单位说了句公道话。
有些事情需要追本溯源,根源其实不在各单位身上,而是各个生产单位配的人手本来就不够。为了低价值的水稻生产增加人手,完全没必要。
打个比方,到了来年又会增加稻种的培育面积,多出来的人手该怎么办?
所以说平衡很重要,真没必要要求的太严格。
“既然有董事长为你们求情,惩罚就免了,但回去后一定要认真的检讨,不能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就放松要求。”
蔡桐最终还是没有出发各个生产单位,算是给了方唯一个面子。
他在公司的威望肯定远远比不上方唯,但大多数员工都害怕他,因为他的要求很严格,对于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人员处理起来毫不手软。
就像是人们常说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倒是配合默契。
总结会开完,该奖励的奖励,该批评的批评,大家便纷纷散去。
今年冬天不种植油菜,水田一律实行休耕,所以水田里种植了牧草,翻地之后可以用来肥田。
就在总结会不久,杂交玉米项目组传来了好消息,最后一个阶段的自交系培育成功,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进行测定,然后找到适合进行杂交的玉米品种。
“方支书,咱们培育出来的自交系似乎有点过于强大,各项数据爆棚,我们甚至怀疑是不是测定有错误。然而经过重新测定,这些数据都完全正确。”
作物所和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夜以继日的完成了测定工作。
测定的结果异乎寻常的好,这反而让大家的心里没有了底气。
“测定数据给我看看。”
方唯很好奇,然后发现数据果然有些异常,主要是因为太完美了。
他的心里是有数的,在属性的加持下,一些优异的特性已经融入了作物的基因里,外在表现自然会显得很强大。
“问题不大,这只能说明自交系的培育很成功,而不需要怀疑什么。接下来寻找杂交玉米才是关键,大家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这上面来。”
方唯的指导意见结束了大家的分歧,杂交玉米的育种工作再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不过,接下来的研究需要耗费不短的时间。
正如杂交水稻育种中的配对试验,其实就和大海捞针差不多,能不能成功还要看几分运气。
按照方唯的估计,这个阶段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
随着农闲时节的到来,调查组适时地启动了第二阶段调查。
这天上午。
方唯正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崔义明就陪着调查组成员抵达了合作社。
“方支书,希望你能配合调查组的工作。等第二阶段调查结束之后,调查结论就可以出台了,到时候这件事就可以彻底的画上一个句号。”
调查组还是原班人马,就连开场白都差不多。
方唯觉得好累,就这么一件对各方有利的事情,居然还调查个没完了。
这一次他可不会老老实实的配合对方,等来年高层的一号文件下发之后,这所谓的调查立马就会变成一个笑话。
按照他的记忆以及武耀阳的点拨,政策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将允许个人承包的土地进行流转。
到了那个时候,瑶岭农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租赁土地,连套个“合作项目”的马甲都不需要。
“你们希望我这边如何配合?”
方唯不动声色的反问了一句,语气里也听不出来任何的情绪。
“当然是如实说明情况啊,你们之前就是明知故犯,可在第一阶段调查的时候,你们却千方百计的抵赖,把所有的原因都推到那份文件上。
实际上咱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你无非是利用手里的技术资源相要挟,然后再假装无辜把责任都推给上级。”
这一次调查组的组长说话很不客气,他也没办法,第二阶段调查必须要出结论。
这个结论的背锅侠当然是瑶岭农业,因为他们才是促成湘陵市下发文件的推手。有人要求,可以不处罚瑶岭农业和方唯,但责任一定要理清,而且合作项目必须要取消。
在重压之下,调查组无知如何要把帽子扣到方唯和瑶岭农业的头上。
方唯知道自己不冤,他本来就是想绕过不允许个人承包土地流转的核心,的确属于明知故犯。
但他绝不能承认,因为承认了之后,即便是政策转向了他和公司也会被记上一笔,那可就成了自己的黑历史。
“你这样说就没意思了,该说的我都说了,我也是为了完成任务才向上级求援的。现在你们想把这这一口黑锅扣到我和公司的头上,我绝不答应。”
方唯立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没什么好害怕的,对方也怕自己干不了啥。
无论是不是明知故犯,他的初衷都是好的,也切切实实的为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接下来,不管调查组再问什么,他都拒绝回答。
不仅他拒绝回答问题,从这天开始,凡是调查组询问的对象都一概拒绝回答提问,搞得调查组成员都想骂娘。
而这个事情本身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但想要让方唯和相关人员主动承认错误,简直比登天还难。
调查组的第一个任务就没有完成,他们只好采取迂回策略,全部人马都去了前进乡。
既然从方唯等人的嘴里问不出什么,他们就想着从前进乡这边打开缺口,一旦抓住了确凿的证据,到时候看方唯等人如何抵赖。
傍晚。
方唯和盘莲花先后回到了家里。
他们在瑶寨住了一段时间,最近又搬回了村里,主要是为了应付调查组。
“莲花,我想出去呆一段时间。调查组这次来了之后,真的是太烦人了,非要把黑锅扣到我的头上不可。”
吃过饭,两口子先把孙道人送了回去,然后沿着村里的道路慢慢的散步。
方唯说了自己的想法,打算出去躲一躲,其实是为了拖延时间。现在已经到了年底,眼看就要到上级出台一号文件的时候,没必要和调查组发生冲突。
拖时间就是最好的策略,他们爱终止合作项目就终止吧,等新的政策实行之后他也不怕没有土地培育大豆种子。
“问题是你一走了之,他们就不会给你扣帽子了?这个问题不解决,始终是有一把剑悬在头顶,真的会很难受。”
盘莲花显得有点忧心忡忡,她觉得逃避不是办法,还得动脑筋从根本上消除这个隐患。
她更倾向于去找武耀阳,争取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武书记的意思是政策到了明年初就会发生大变化,现在不允许私人承包的土地进行流转,到时候会从禁制变成允许。”
武耀阳的话他之前没有和任何人说,现在不得不给盘莲花透露。
方唯不想婆娘为自己担心,反正他知道对方的嘴巴很严实,绝对不会出什么纰漏。
“这样啊,要不咱们去一趟羊城?马上要放寒假了,我想给家里的每个人都买几件新衣服,可是县里的服装不好看。”
盘莲花也不知道去哪儿,于是她就找了一个很蹩脚的借口。
方唯也不点破,笑着点了点头。
他主要是为了躲清静,也是有意拖延时间,所以去哪儿并不重要,只要离开本县即可。
于是两个人收拾收拾,把工作上的事情做了交代,便开车去了羊城。
新林县地处本省的南部,紧挨着粤地,实际上去羊城也不算远。
吴天明接待了他们,抵达羊城的头一天晚上,他在羊城酒家宴请了方唯和盘莲花夫妇。(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06/128419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