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底蕴,虎视眈眈
推荐阅读:抽象派影帝 苟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请叫我大道祖 儒道狂书生 回到八零机械厂 绝区零:请叫我寂灭之龙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宗门不收天才,出门都成巨擘了?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诸天道法君
匆匆数日。
新凯奇突然宣布将推出第二代高产玉米种子。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凯奇的新品依然是转基因玉米,但产量和其他特性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是新品种玉米的定价很便宜,比【玉香183】的价格低三成左右。
“支书,新凯奇的第二代玉米种子,产量大约有【玉香183】的85%,但价格只有【玉香183】的70%,我们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为了这这件事,蔡桐专门从省城赶到了瑶岭乡。
当时很多人也包括他本人,对彻底打垮新凯奇充满了信心。方唯早就给他们泼过冷水,新凯奇的背后站着国际巨头,实力雄厚,没那么容易被垮掉的。
“无妨!他们或许能拉回一些市场份额,但总体上他们的产品依然处于劣势,不用太过担心。而咱们也开始研究杂交玉米,一旦成功,碾压式的优势又回来了。”
方唯笑着摆了摆手,反过来宽慰了蔡桐几句。
蔡桐紧绷的神经这才放松了下来,整个瑶岭农业的灵魂就是方唯,只要方惟有信心,那么公司上下就不会乱了方寸。
“支书,我们需要调整价格吗?”
“不用!种子在农业生产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种植户首先考虑的也不是价格因素。我认为未来种子价格上涨是个大趋势,咱们不打价格战,而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瑶岭农业也是有服务的,别人买了公司的种子,公司技术部就会提供技术指导,以及其他方面的服务。
只要能保证这两点,些许的价格差异倒不用太在意。
蔡桐的心里有了数,接下来又和方唯聊了一下其他的事情,便起身离去。他需要巡视各个生产单位,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
公司的高管深受方唯的影响,经常会深入生产的第一线,而不是仅仅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
趁着新凯奇的新品还没有上市,方唯抽时间去各工厂转了转。他首先去了工业园区的五金厂、食品公司、竹器厂,对各厂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审计和指导。
随后他又去了香江。
电器集团公司是瑶岭农业发展的最好的企业,没有之一。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正好赶上了国产家电腾飞的好时机。
制冷设备厂的生产规模一再扩大,但发展最快的却是小家电。
小家电这一块的市场需求量大,品种繁多,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支书,之前说要进行首次分红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不乐意。后来我们和多家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贷款快速的扩大了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了成倍的增长。”
抵达香山的第一天晚上,张文远请方唯喝酒。
谈到过去几年的发展历程,他很有感慨,说了一些肺腑之言。
如今的电器集团公司,年销售额在10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在当地企业当中名列前茅。说不好听的,现如今是银行求着公司贷款,而不是公司求着银行。
因为公司的财务状良好,资产优良,谁不喜欢这样的企业呢?
家电制造行业是重资产的行业,投资大、技术更新快、研发能力突出,这就注定了未来是赢家通吃的局面。
有银行的支持是一方面,有实力大股东是另一方面。
“江董最近有没有来过?”
方唯笑着点了点头,张文远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善于学习,凭借个人魅力聚拢了一群人才。
反正也不用他亲自冲在生产研发的第一线,他只要善于用人敢于用人就行。
方唯端起酒杯和对方碰了一下,干了杯中酒,然后问起了江石月。
江石月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为公司的发展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像进口的先进设备,都是江石月捣鼓回来的,要是没有人家花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江董半个月之前来公司转了转,他对于公司的股份制改造进度有点不满意。我就和他说,目前的大环境就是这样的,凡事不可操之过急,他最后倒没说什么。”
张文远江石月心心念念的一件事,就是把瑶岭电器推到香江上市。
对方认为一家好的企业,一定要有国际视野,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还要去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
方唯总体上认可江石月的观点,但国内的改革是循序渐进式的,所以注定企业不能一下子跑得太快,免得到时候翻车。
“嗯,现在倒是可以尝试一下。张总,你回头和当地有关部门接触一下,听听他们是啥意见。关于企业改制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明白吗?”
“支书,我明白!”
两人私底下交换了意见,第二天,方唯才正式开始了巡视。
在经营上,方唯给予了张文远和管理层充分的自主权,但在财务、人事等方面,他又卡的很严格。尤其是审计工作常抓不懈,一旦发现苗头,就会把违规者拿下,绝不姑息。
他到了香山的第五天,才抽空和于浩单独吃了顿饭。
“我已经彻底掌握了销售部门,国内的销售网络业已搭建完成,请支书放心。”
“我对于你的能力还是很放心的,就是觉得你们夫妻俩总是天各一方,不大好吧?”
方唯和于浩不仅仅是上下级的关系,严格说起来他还是对方的师兄,毕竟这小子是关老爷子的衣钵传人。
所以,除了聊工作上的事情,他也关心了一下对方的家庭问题。
“怪我,我还没来得及和你说。雪琴现在经常会过来,我们还打算在香山买一套房子,以后这边就算是我的第二个家了。”
于浩说梁雪琴现在也当起了甩手掌柜,经销家具的生意做的熟门熟路,店里放个可靠的人看着就行。
所以梁雪琴经常会过来看于浩,还打算在香山买房,在这边也安个家。
孩子们渐渐长大,两人终于可以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
“这可是好事,来,喝起!”
方唯也替对方感到高兴,于浩两口子现在不缺钱,实际上像两地分居的事情根本难不住他们。
吃过饭,两个人便各自散去。
方唯在香山呆了十天,详细了解公司以及各工厂的运作情况,然后便返回了村里。
他从不干涉电器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但要掌握公司的各方面细节,要不然就会出现大问题。
“三哥,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咱们在哪边过节?”
等方唯回来,时间就到了中秋节前夕。
盘莲花显得有些纠结,既想在瑶寨过中秋,又想去省城看女儿。
“不折腾了,咱们就在寨里过节吧。”
女儿开学之后对策学习很紧张,方唯觉得还是不要频繁的去省城比较好,于是两人便打算去瑶寨过节。
中秋节前一天,盘莲花去买了一些东西,然后喊上孙道人一起上了山。
寨里人山人海,这几天都有活动,各地游客都跑来游玩,简直是热闹非凡。
进了家,屋子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屋子显然是有人经常打扫,方唯看着堂屋里的那张躺椅,就仿佛看到了阿公的音容笑貌。
阿公在瑶寨历史上,绝对是一个关键的人物。
他胸怀宽广又有远见卓识,看中了方唯之后就把头人的位置传给了对方。随后,瑶寨在方唯的带领下蒸蒸日上,最终搭上了瑶岭农业这趟快车。
现如今,寨里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加上旅游业的收入,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万元户。
寨里感念阿公和方唯的恩德,所以这栋房子即便是没人住,也会安排人收拾的干净整洁。
“三哥,你们回来过节啊?晚上去我屋里头吃饭,我陪你喝几杯。”
王松林听说方唯两口子回到了瑶寨,连忙放下手头上的事情赶了过来。
“不了,今天我们自己在家里开火,明天过节再一起吃饭。再说了,就你那个身体还喝什么酒?老老实实戒酒吧。”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屋里总不开火就显得没有人气,明天才过节,今儿就在家里吃算了。
王松林也不勉强,呆了一会儿便转身离开。
这几天寨里的事情特别多,他简直忙得脚不沾地,也的确没时间陪方唯聊天。
“婶子,你回去陪家里人啊,晚饭我们自己做。”
大婶自然也跟着他们返回了瑶寨,盘莲花想让对方先回去,但对方说什么都不肯,一直到做好了晚饭才回家。
山下依然很闷热,而山上却是凉风习习。
“老三,在寨里多住几天吧,反正你们都有车,上下班也方便。”
孙道人很难得的喝了两杯酒,觉得呆在寨子里很惬意,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建议。
方唯和盘莲花自无不可,其实他俩也有同样的打算。
在山上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节日,方唯和盘莲花便继续正常上班。老道也一样,诊所也是每天按时开门,每天都有不少患者来看病。
方唯每天上下班都会把孙道人带上,晚上就住在寨里。
节后过了一周左右的时间,新凯奇的第二代转基因玉米种子就开始上市发售。
“支书,新开的新品玉米种子对我们的冲击还是很明显的。我们按照你的指示,尽力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同时也百分之百保证了产量的质量。”
蔡桐打来电话,向方唯汇报了市场上的变化。
按照他的估计,新凯奇的第二代产品的市场份额会快速回升,最终能达到【玉香183】市场份额的6成左右。
“他们的产品是不错,价格更有优势,但是有一点你没想清楚。咱们的【玉香183】已经提前占据了市场,不少客户的种子存量足够一年半到两年的生产所需。
在这种情况下,新凯奇的新品玉米种子哪怕是再好,市场份额也不会快速回升。所以,你的判断不成立,不信走着瞧。”
方唯却显得很乐观,蔡桐什么都考虑到了,唯一没有考虑到市场饱和度的问题。
在市场过度饱和的时候,只要不是逆天的产品,想快速的抢占市场都几乎不可能。更何况对方的产品数据依然落后于【玉香183】,所以形势变化会滞后很多。
蔡桐若有所思,觉得方唯的判断不无道理。
匆匆数日。
新凯奇的第二代转基因玉米种子,在经历了刚开始的新鲜劲之后,销售的势头便戛然而止。
由于之前,【玉香183】种子大量的充斥着市场,不少大客户和种植户的手里还有储存,这就使得新品种玉米种子的销售很困难。
不谈其他,就一个市场饱和度的问题就给了新凯奇一记响亮的耳光。
后面就是拉锯战了,在【玉香183】的存量没有消耗殆尽之前,新凯奇会一直处于劣势。
对于这个结果,蔡桐等人都始料未及,因此对方唯无比的佩服。
当时还有人觉得没必要让市场过于饱和,细水长流不好吗?现在他们看到了效果,也深深佩服方唯的远见卓识。
方唯却不以为意,这种操作不应该是基操吗?
但不管怎么说,新凯奇居然败在了非技术壁垒之下,心里着实很郁闷。技不如人也就算了,特么的连市场营销也被人家比下去了,还有什么脸面把国际巨头抬出来?
当然,既然是非技术壁垒,破解起来也很容易,时间就能化解一切。
方唯大概能猜到新凯奇的想法,他不禁在心里冷笑。晚一两年也不要紧?恐怕到了那个时候,杂交玉米早就培育成功了,还有对方什么事儿。
时间匆匆。
瑶岭农业各生产单位,即将迎来秋收。
包括蔡桐在内的公司高管,纷纷来到了生产一线,方唯趁机召开了公司管理层会议。
“支书,咱们虽然痛快了,不过我听说几家国际巨头都开始重视咱们公司,想必咱们以后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在会上,公司副总披露了一个消息。
在这之前,那些国际巨头几乎都不带拿正眼瞧瑶岭农业的,结果现在却开始重新审视这家本土的育种企业。
被国际巨头盯上是什么感觉?他不知道别人会怎样,反正自己觉得很难受。(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06/128419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