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鸟尽弓藏
推荐阅读:修行从技能点开始 半岛:我,财阀!绝不潜规则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射雕:我靠抽卡成了五绝 极度恐菌 巫师:从漫威开始的超脱之路 开局药铺少东家,潜修二十年刀法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遮天:开局圣体,不死道人来偷袭 斗罗之神火轩辕
李世民勒停坐骑,驻马渭河北岸。
渭桥前,殿中监卢宽奉旨前来迎接。
皇帝下旨嘉奖秦王讨平叛乱。
“请秦王和燕郡王、长乐王一同随某回长安,其余将士就驻于渭北咸阳。”
平叛兵马,不得过渭河。
皇帝派了大将军杨毛前来接管兵马,又送来许多羊、酒、钱、帛。
李世民回头看了眼身后兵马,面色平静点头,“走吧!”
···
太极宫,
裴寂入宫,皇帝正在弹着琵琶。
“陛下,秦王和燕郡王、长乐郡王已经进了长安城,平叛兵马都留在渭北,已经由大将军杨毛接管。”
李渊停下动作,抱着琵琶出神。
杨文干叛乱平定了,
燕王李艺也奉诏入朝了,
可李渊的神情却没几分轻松,反而是眉头更紧了。
鬓角的白发又多了一些。
“无逸到哪了?”李渊问。
“代郡王在龙门渡过黄河,已进入河西同州。”
“他带了多少人回京?”
“代郡王只带了五十骑,还有数名僚属,不过前朔州都督尉迟恭、前代州都督王行敏、晋州都督罗士信与他同行,尉迟三人,也各带了五十骑随从。”裴寂禀报。
“不过,”
李渊望向裴寂,
裴寂马上道:“定襄、云中两羁縻突厥都督府,有数十名突厥各部子弟入京朝贡,是随代郡王同行的,这些突厥各部酋长子弟,也带了些随从,
还有些胡商随同,加一起约有三百余人。”
李渊放下琵琶,
“派个人到长乐坡去迎接无逸,他们的随从,还有突厥贵族的随从以及商队,就都留在灞桥。”
“臣明白。”
李渊摇摇头,“无逸的随从,还是让他带回京吧,他是朝廷的大功臣。”
“这次匆匆召他入朝,这一路风尘仆仆也辛苦了。”
李渊拿起案上的一份奏疏,“右仆射说要使国祚绵长,那就必须要行封建之事,封宗亲,也封功臣。”
“长存之道莫若周朝,封邦建国存世八百年,至若汉朝,封建诸侯后也得以享祚四百年。
朕觉得右仆射的话很有道理,
以诸王为世封都督,以功臣为世封刺史。
齐王分封于交趾,日南郡建国,秦王则分封于南中,世袭南宁州都督。
代郡王元逸、赵郡王孝恭、魏郡王道玄、燕郡王李艺皆有大功于国,朕欲皆封为世袭刺史,
裴监觉得该分封于何州?”
裴寂道:“臣以为,若封功臣为世袭刺史,则当和皇子一样,分封于四边。
代郡王李逸,可分封于海南珠崖岛,世袭振州刺史!”
世袭刺史,也不算是多新鲜的东西,在秦朝以前,十分常见,叫世卿世禄。
秦统一六国,官员统一由中央委派。
到了北魏后期,国家衰弱,世袭官又开始出现了。
比如北齐的奠基人高欢,那位有名的大帅哥,他就官至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增封九万,并前十五万户。
西魏开国元老梁景睿,被封为世袭河州刺史,使持节、都督河渭部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而镇压过葛荣起义的北魏宗室元天穆,也因镇压起义有功,被封为监国史、录尚书事、开府、世袭并州刺史。
自北魏末年以来,世袭官开始多了起来,不仅是那些顶级权臣得世袭大州刺史,
甚至也有一些军功封侯者,还世袭县令。
北魏的建节将军泉景言,假宜阳郡守、世袭本县令、封丹水侯。他儿子泉企十二岁时袭侯爵,也世袭了县令之职。到泉企儿子泉元礼时,已经改朝换代了,
但北周皇帝在他立功后,也还是封他为卫将军、车骑大将军、世袭洛州刺史。
一直到后来周武帝灭齐,统一北方,重订制度,令世袭州郡县者改为五等爵,州封伯、郡封子、县封男。
隋朝一统天下,连地方州郡官征辟属吏的权力,都收归中央,直接由朝廷委任,当然也不会搞世袭官制。
现在右仆射萧瑀,主张大唐实行分封制,不仅分封宗室皇子,也分封功臣。
皇子世袭都督,功臣世袭刺史。
李渊的第一份世袭名单,总共六人,二皇子李世民、四皇子李元吉,以及功臣李逸、李孝恭、李道玄、李艺。
裴寂清楚皇帝此时采纳萧瑀的分封策,真正的目的还是要保太子,彻底解决秦王,顺带清洗一下最有威望,功高震主的那几位。
萧瑀的分封策,不是现在才提,大唐刚建立他就提过许多次了。
皇帝在此时要分封皇子为世袭都督,分封功臣为世袭刺史,用意还是非常明显的。
裴寂也是不客气,上来就给李逸选了个最偏远的地方,真正的天涯海角的海南岛,
振州,就是隋朝在海南岛所设的三郡之临振郡,在后世的三亚一带,海南岛的南端。
大唐武德五年,朝廷在岭南冯冼两家归附后,也算是对海南岛宣示了主权,在岛上设立了崖、儋、振三州,把隋朝的儋耳、珠崖、临振三郡,改成了三州。
不过那实际上,完全都是由岭南豪酋冯家、冼家控制的,岛上也基本上都是獠、狸。
朝廷在岛上设立了崖州都督府,授实际掌控的狸人豪强冼氏为都督。
那就是个没怎么开化的海外蛮荒之地,
真要把李逸分封于振州,做世袭振州刺史,那李逸也就彻底被踢出朝堂中枢,甚至让他在那岛上随便折腾,他都对朝廷,对皇帝、太子造不成任何威胁了。
把同样亲秦王的魏郡王李道玄,分封去黔中大娄山的夜郎···
世袭都督、刺史最狠的一条,
是分封之后,皇子、功臣,就要就藩之国,不能再留在朝中,得去封地建藩、镇守,
无诏不得离开封地。
如此一来,功高震主的秦王也好,功高难封的李逸、李道玄他们也好,或是以前是割据一方的李艺,这些让皇帝忌惮的人,都可以全都踢出中枢,
直接踢到最偏僻的边疆,甚至是蛮荒,
让他们整天得面对那些蛮夷们,自顾不暇。
世袭都督、世袭刺史,李渊只是借了萧瑀分封策的名,实则并不是酬谢宗室、功臣的功勋,而是一种变相的打压。
是对权力的重新洗牌。
既然下定决心要保太子,那就得把秦王踢出朝堂,更得把秦王党也给清洗了。
手握重兵,功勋大,威望高,还非常能打的李逸,自然得第一个处理好。
“嗯,那到时就改封李逸为临振郡王,”
李渊的功臣世袭名单里,暂时只有四位郡王,没有老伙计裴寂的名字,也没有其它宰相们的名字,
裴寂却是一点也没在意,
他可不想上那个世袭刺史名单,
上了那名单是祸不是福,那是变相的流放,彻底的踢出朝堂中枢。
这甚至不是一般的外放,
那是要把整个家族都迁到鸟不拉屎的蛮荒去,
远离中原,远离朝堂中枢,这个家族也就算是完了,很快就会被边缘化,三五代后,就彻底要沦为蛮夷一般了。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死于一场蛮夷的叛乱中。
“裴寂你把此事好好安排一下。”
“陛下,若是李逸等不肯接受世袭刺史呢?”
李渊冷哼了一声,不用多言,意思很明显,若是他们不想体面,那也就用不体面了。
六月初一,
李逸抵达长安城东郊的长乐坡,
驸马窦诞奉旨前来迎接。
皇帝甚至派了金辂车来接李逸。
尉迟恭罗士信王行敏几人的随从被要求留在长乐驿,李逸的五十骑随从却得到特许入京。
“陛下说司空也是离家许久,回来了就先回家先休息两日,好好陪陪家人。”
窦诞把李逸送到胜业坊代郡王府门前,便告辞离去了。
家里也早知晓李逸今日回来,
也是早早就在等候了。
一晃出去大半年,
家里妻妾儿女们围着,有说不完的话。
八儿六女,倒是又都长大了不少。
疤脸苏义,现在是代王府的车夫,暗里传递信息、保护代王家眷。
李逸在门口对他微微点头。
夜里,
李逸提着一壶酒来到外院,
“来,喝两杯。”
李逸把苏义招过来。
“长安呆的还习惯不?”
“长安城很大,也很繁华,不过规矩也多,一座座坊,一面面高墙,把长安人分的那么清楚。”
李逸给他倒酒,“张亮和云弘义他们给我信里都对你很多夸赞,你立功不小。”
“我苏义说到做到。”
“我有个活给你,要是办的好,回头少不了丰厚的赏赐。”李逸笑道。
“阿郎吩咐便是。”
“好,痛快人,明天我会让人安排你进雍州监狱。”
“进雍州监狱?”
“怕了?”
“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司空有事尽管吩咐,可是让我进监狱杀个人?”
李逸摇头,
“不是进监狱杀人,
雍州监牢里关押着好几百人,有不少是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我给你几天时间,你在里面多认识点人,多交几个朋友。”
苏义愣住,进雍州监牢去交朋友?
“我会让人配合你,到时钱帛、酒肉,都给你送去,你想办法在里面混个脸熟,若是能几些朋友更好。”
苏义问,“是需要这些犯人做什么吗?”
“到时你就知道了。”
“行。”苏义也不再多问。
对李逸来说,这也许是一步伏棋,也许只是一个闲子,可也许关键时候能有大用。
长安城有很多监狱,雍州狱、长安、万年县狱、御史台狱、武侯狱、徒坊、大理寺狱等等,
监狱多,囚犯自然也不少,
如果安排妥当,这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雍州衙门和雍州狱,也早就安插了人,
苏义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挺适合那个地方。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92/128397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