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南北对峙,犬戎异动!
推荐阅读:斗罗之神火轩辕 半岛:我,财阀!绝不潜规则 末日:人类缩小100倍 修行从技能点开始 巫师:从漫威开始的超脱之路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开局药铺少东家,潜修二十年刀法 极度恐菌 射雕:我靠抽卡成了五绝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大胆,你们这是在谋逆……”
“没有朝廷的旨意,你们怎敢如此!”
身着大红袍官服、头顶黑色乌纱的官员怒气勃发,朝面前的众人怒斥。
“大人,多有得罪了,我等劝你还是不要反抗为好。”
犯上的众人明显居于下位,此时却掌握了主动权。
为首的男子更是显得颇为从容,甚至还隐约带着一丝对上位者的得意与揶揄。
而在大周王朝的南部诸多州郡中,类似的场景不止一处发生。
事实上。
当古宣这位周王陛下成功地反杀司马家族之后。
后者暗地里的诸多盟友,尤其是南方的诸门阀世家就已经有所警惕了。
只是,在当时的那种局势下。
不论是古宣这边,还是南方门阀势力,都没有把握拿下对方。
或者具体一些地说来。
在当时,对于古宣来说,他或许有能力带领直属禁军,将这个黑暗不公的世道砸个破碎,但还没有足够的力量重建。
而对于南方门阀势力,他们也完全没有料到当今周王竟然会如此一鸣惊人,实力、威望等都恐怖得吓人,一时也只能观望!
而今,情况却不一样了!
古宣的基本盘已经初见雏形,包括“大同会”理念武装下的禁军系统,以及诸多寒门子弟,贫苦民众等等。
可以说,至少在北方来说,以他为首的新生势力,已经隐隐有些庞然大物的迹象了。
再也不可能像之前那样遮掩下去了。
故此。
一切该发生的,终究还是要发生。
当北方的诸多州郡中,门阀世家及其控制下的诸漕运黑帮、矿山恶势力、高利贷者等黑恶势力,都面临着统一的清洗时。
在南方,也就是门阀势力的老巢,却发生了反向的清洗。
以卢郡谢氏、江南李氏、琅荞王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等五姓七望为首的顶级大门阀,无疑是这次大行动的主导者。
而围绕着他们的,乃是大大小小的数百个次级门阀,其实力亦不容小觑。
这也是大周王朝绵延数千年下来之后,所形成的积弊。
历代周王中,不乏雄主,却没有任何一位可以撼动他们。
就连之前权倾一时的司马家族,也不过实力稍压他们一头而已,且要以联姻、让渡利益等方式极力交好,否则不可能篡夺王权。
在司马氏覆灭之后。
卢郡谢氏、江南李氏等大世家也曾丢卒保车,抛出了与司马氏曾联姻的若干族人,然而其根本核心势力却根本没有受到影响。
这也是他们能绵延数千年的保全智慧之一。
只要家族整体不倒,任何族人都可以放弃。
中央朝廷在没有压倒性实力与足够的魄力下,根本没有什么办法拿他们开刀。
不过。
这一次,在获悉北方那轰轰烈烈的变革之后,再结合邸报上的那些战斗檄文。
南方门阀中的核心人物,到底也算是这片大地上的精英,他们迅速而果断地采取了针对性的行动。
在他们的力推下。
许多中央所任命的朝廷命官被软禁,甚至有少数刚烈不从者,被秘密杀害。
这些朝廷命官中,有一小部分是寒门出身,而大部分都是北方世族出身,然而却也根本不被信任了。
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之内。
南方的所有州郡中,几乎所有的文武重要岗位,都被南方世族弟子牢牢占据。
且不止于此。
在南方,一场针对“大同会”的恐怖行动也全面展开。
凡是与此有关的所有人员,都遭到了大规模的屠杀、逮捕等。
纵然在此之前,以古宣为首的帝都“大同会”核心曾下令,要求南方的下属撤离的撤离,隐匿的隐匿。
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或被截留,或被发现,悉数遇害。
毫无疑问。
不管是寒门官员的被软禁或被杀害,以及“大同会”人员的被恐怖屠杀,都预示着,这是一场新旧势力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而中央朝廷下发的邸报,竟然也不再被允许通行南方。
取而代之的,乃是由南方门阀世族自行刊印发布的另一种邸报,自称为大周报。
其寓意很明显,那就是中央朝廷出了逆党,而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周正统。
总而言之。
种种迹象都表明,南方的诸门阀世家已经决定,要与中央朝廷彻底决裂!
一场全面的内战,已然难以避免!
事实上。
这一场内战,或许在古宣取代了当代周王之后,就早晚将爆发。
所谓革命并非是请客吃饭。
门阀世族在这片大地上绵延存续了数千年,早已强大至极,尤其是南方,更是根深蒂固,根本不可能靠怀柔的方式取缔。
而对于古宣这样的存在,不可能容忍如此黑暗不公的门阀时代继续存在下去。
故此,唯有经历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方能彻底唤来新生!
……
帝都。
这一日,乃是五日一开的大朝会。
“陛下,如此多的朝臣被迫致仕,朝政又如何运转啊?”
“陛下,这些都是国朝的文气精华所在,如此对待,岂不是有辱斯文?”
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臣,在大殿内正慷慨激昂地陈词,有些甚至激动到声泪俱下。
他们之中,有来自宗室的王叔,有声望卓著的老太傅,等等。
而这几位之所以此刻如此表现。
自然是因为近些日子以来,大周北部诸多州郡中,对那些尸位素餐朝臣的清理,以及对一些罪官的下狱处理。
如此轰轰烈烈的清查、肃贪举措,自然是不乏反对的声音。
而今日,这些老王叔、老太傅们,就是受某些相关势力的委托,在大朝会上大声抗辩。
在他们看来,“刑不上世族”,乃是大周王朝数千年来的传统。
大家都是高门出身,如何能够这般不体面?
且一下子罢免了这么多朝臣、州郡官吏,在他们看来,岂不是要让整个国度的运转都大受影响?
故此。
当此场合,无论是老王叔,还是老太傅,一个个都自觉义正词严、底气十足。
只可惜。
在“大同会”的理论框架中,对于这一点,早有详备的论述了。
而古宣作为当今周王,也不适宜直接与这些老臣们对上。
随着他微一示意,自然有得力的年轻朝臣,同时武学参谋出身的“大同会”成员出言反驳。
“太傅、王叔在上,恕下官不敬,对您几位方才所说,我有几点不解。”
“说来。”
几位老臣没有等到古宣这位周王的回复,有些失望,不过这也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转过身来,看着身边不远处那位年轻的异议者,立即认出此人正是周王心腹,官居殿中侍御史骆正。
见是此人,几位老臣的心中立即警惕心大作。
因骆正此人出身寒门,虽然新近被提拔起来不久,却迅速以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而声名鹊起,如同大周王朝的一把神剑!
而果然。
骆正也丝毫不留情面,直接驳斥。
“那些所谓的文气精华,当真是精华吗?”
“若是如此,大周王朝为何这些年来每况愈下,西边的犬戎族连年肆意入侵暂且不说,为何之前连仆从国羯族都可以横行境内、烧杀掳掠?”
“为何国库年年亏空,入不敷出?”
“为何我大周境内,诸多漕运黑帮、矿山恶势力、暴力高利贷者、良田兼并一日比一日猖獗?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吧?”
“为何我大周内部,那么多百姓,生活悲惨到要卖儿卖女才能活下去的地步?光是京畿周边的良怀郡、客朵郡,就被统计出有一千九百例?”
“……”
一连串充满痛心、而又包含详实数据的诘问,如一声声雷鸣,响彻于这议事大殿之中!
其实。
对于骆正这样一位忧心于国事的年轻人来说,这些话憋在他心底,已经太久太久了!
早在他成为“大同会”核心成员之前,他就早早地注意到了大周王朝内部的这些衰败与惨景。
且如他这种杰出之士,自然也能够看出其中的痼疾,很大程度上就与门阀世族有关。
只是,在接触到古宣、接触到“大同会”理论框架之前,他更多的是觉得有心无力,觉得黑暗太过深重庞大。
而今却不一样了。
有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立志改换新天的战友,他亦终于可以放手施为了。
今日慷慨激昂的义正驳斥,只不过是他的牛刀小试而已。
然而。
即便是这样的小小发挥,就足以让之前那几位老王叔、老太傅们有些词穷了。
因骆正所说的,完全就是而今这片大地上的惨淡现实。
即便邸报上没有连篇累牍地揭露这些,他们中的一些人,其实也大约知晓,只是很多时候更倾向于自己所在的大地主集团利益,而选择性地视而不见罢了。
当骆正如刺破横亘于众人眼前的泡沫一般,大声地驳斥出来之时,他们还真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语言。
嗫嚅了好一会之后,终于还是有一个老王叔勉力回应道:“可是,千百年来,祖祖宗宗不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终究还是抬出了祖宗家法了!
“从来如此,那便对么?”
骆正冷笑一声,丝毫没有犹豫,他的眼眸中,有冷冷的星彩闪动。
一句“从来如此,那便对么?”,乃是为这片大地上苦难深重的底层民众们不屈的呐喊!
而即便如此,那些守旧派的老臣们也仍旧不甘心,有些人愤怒呵斥,有些人甚至哭谏起来。
奈何当今的朝堂之上,经过古宣的提拔与清理,拥护新政的朝臣早已多了不知多少,且都是敢打敢冲、朝气蓬勃之士。
这与年龄无关,因其中虽大多是年轻一辈,却也不乏寒门出身的老一辈。
只要有着一份忧国忧民、心怀苍生的心,老一辈人也可以朝气蓬勃!
面对如此局面,守旧派们根本形成不了有效的抵抗,只能被彻底压制,而后丧失真正的朝堂话语权。
而对于南方的整体性叛乱局面,朝堂之上也自然有所讨论。
“陛下,南方各州郡,几已成叛国之势,我等要早做防备啊……”
兵部侍郎出言谏道。
这是一位稳重的技术型官僚,兵部尚书因心向门阀世家而早已被打倒,而今兵部为首的乃是他。
面对这一谏言,古宣给予了亲自回复。
“无妨,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先办好北方的事情。”
他直接一锤定音。
而这也是在此之前,他早已与“大同会”核心成员等定下的方略。
在这种局势下,随着邸报、说书等诸多手段的运行。
“大同会”也真正地开始走出禁军系统,在大周王朝内占据大多数的中低层民众中流传起来,且吸引着其中的精英之士加入。
一开始,人们还是畏惧势力深重的诸多门阀世家。
但很快,随着禁军精锐的到来,北方诸多州郡内,没有那一家门阀的势力能够抵抗。
有罪的,通通被下狱论罪;无罪的,也被统一迁移到京畿的茂陵。
至于那数不胜数的家丁、黑帮、行业团伙、恶势力等等,都在这场绵延大半年的整治运动中,得到彻底的清洗。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清洗!
祸害了民众数千年的大世族及其打手们,在以古宣为首的绝对武力压制、以及广大民众的觉醒下,根本就没有多少反抗之力!
北方的每一个州郡内,都有相当数量的案犯被公开判罪,并被明正典刑。
每当这个时刻,刑场周围,都有无数曾遭受压迫与戕害的民众们恸哭,悲伤到难以自已。
这么多年来,他们的亲人不知有多少被残害,他们自己也不知遭遇了多少苦难。
而今这一刻,终于得到了伸张!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的中低层民众,才真正认识到了当今周王陛下的非同凡俗,也真正认识到了“大同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
先前还有些不解而抗拒的人们,终于开始自发地拥护这个团队,进而踊跃地报名加入。
短短大半年之内。
“大同会”就从先前的数万禁军系统,扩展到大周北境的十二省两百州郡,成员数达百余万,而这还是极力精选后的结果,否则只会更多。
这其中,必然会有少量投机取巧之辈,但总的趋势还是稳中向好的。
而在南方,则形成了以卢郡谢氏、江南李氏等顶级门阀为首的联合政府,在对北方局势密切关注、防备的同时,也在极力整军备战。
一南一北,相互对峙的局面,就此大约形成了。
而不止如此。
西部的犬戎族,自然也从种种情报上得知了大周王朝内的诸般动静,也有了异动!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94/128445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