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三座大山
推荐阅读:斗罗之神火轩辕 半岛:我,财阀!绝不潜规则 末日:人类缩小100倍 修行从技能点开始 巫师:从漫威开始的超脱之路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开局药铺少东家,潜修二十年刀法 极度恐菌 射雕:我靠抽卡成了五绝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事实上。
当古宣携着覆灭羯族之威,回到帝都之时,整个朝野是处于震惊之中的。
从他驾驭战车,自王宫中冲出以讨伐权臣司马氏那一刻,所有人都见识到了当今周王陛下那不亚于高祖的血勇。
而当他展示大周神王诀的巅峰神威时,人们也似乎看到了一位盖世强者的崛起。
但是。
当古宣亲赴北境,数月间剿灭大周王朝曾经的仆从国、而今的违逆者——羯族时,所有人还是感到了某种强烈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要知道,这数十年来,羯族那强横的军力、凶残的杀掠,已经给大周王朝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心理阴影。
强如国内独占权柄的权臣家族司马氏,都只能对羯族百般忍让。
只因为,要依靠对方的力量,以抵御西部边疆外的犬戎族。
“一切都是为了大局着想!”
这是司马氏,昔年对大周王朝内的人族子民的说辞。
也正是靠着这样的说辞,司马氏一次次地哄骗住了民众,也一次次地放纵了羯族在王朝北境内的袭扰,更放纵了他们在西京洛城的烧杀淫掠。
当然,不是没有人站出来怒斥司马氏这种行为,但最终结果只能是被镇压致死。
而司马氏之所以甘心于当乌龟鸵鸟,一切都是为了集中手中的力量,先完成篡权大业。
为了这一目的,他们完全不惜牺牲一些,反正受辱受死的,也不是他们司马氏或盟友世家。
至于篡权之后,是否再清算羯族、犬戎族等,那就只能是到时候再看了,需要看司马氏后世的子孙是否有这种能力与魄力了。
只可惜,司马氏的算盘虽然打得邦邦响,却遇到了古宣的到来。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古宣这位周王陛下,将司马氏与羯族尽数覆灭。
以司马尚为首的司马家族,尽数被枭首并示众,连同其所有的死士等余孽,悉数被清算干净。
而作恶数十年、以奴赤为首的羯族,被大军绞杀,尸首被筑成京观,震慑北境!
当今周王陛下如此神武的壮举,如同昔日的高祖再现世间,甚至还要超过,也惊艳了大周王朝内的亿万民众!
……
不过。
当古宣回归帝都,重新亲自署理各类奏章等朝政时。
他才愈发清晰地感觉出,自己所完成的,还只是一小部分。
事实上。
当初他取代了原身的周王之后,对大周王朝、对人族而今的困境,就有了某种不甚明显的感觉。
而到如今,这种感觉愈发明晰起来。
那就是,大周王朝之所以内外交困、人族之所以陷于被欺辱的局面,主要是因为三座大山的存在。
其一,乃是北境的羯族。
毫不夸张的说,若是让羯族继续这样发展壮大、一次又一次地赢下去。
他们将迟早统合北境之外的所有小部族,甚至连北境的边军,也有可能被其吸纳进去。
届时,羯族并非没有可能侵占整个北境,甚至图谋整个大周王朝。
因不管是羯族也好,其他小部族也罢,以及包括人族在内,“赢学”都是普遍存在的。
眼看着羯族一次次地“赢”下去,难保不会有其他部族选择加入,一旦成为一种洪流,其势头或许就难以阻止了,除非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就如同古宣穿越前时空中的满清一般,以小族凌大国。
其二,乃是西部边疆外的犬戎族。
如果说羯族有些特殊,作为大周王朝曾经的仆从国,既算内忧,也算外患的话。
那么犬戎族,就真真切切地是大周王朝数千年来的最大外患。
昔年,大周高祖血战八荒,带领人族在这片大地上开辟出一处休养生息之地,这也就是大周王朝的创立。
而大周从建立之初,就受到了犬戎这一异族的巨大威胁。
早在高祖定鼎的年代,就遭受到了犬戎族劫掠边境、杀戮人族的种种侵扰,甚至还有过大举进犯、逼近帝都的致命之举。
强如高祖陛下,率军反击,也只是勉强战平。
甚至有说法称,那一战其实是大周败了,只是稳固住了军阵,没有让犬戎占到更多的便宜。
而高祖陛下正是在那一战之中,受了严重的创伤,此后不久就驾崩了。
从此之后,大周王朝就一直对犬戎族处于某种守势。
某种意义上,这是两个种族、两种文明之间的缠斗与生死战。
如果大周王朝无法解决与犬戎族的关系问题,那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日,人族这最后的栖息地将彻底消失,就如同那些被犬戎族所消灭的国度或种族一样。
即便能够苟延残喘下来,大周的生命力也难以长久,文明创造也将因为压制与屈辱,无法无法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故此。
在高祖之后的时代中,也曾经有那么两三位雄主奋起,要改变这一态势。
为此,他们广为征召,大举发动反击。
其中,有一位雄武君王是这样说的,“今我人族庶事草创,而犬戎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恐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
而他也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不但一举收复了被犬戎所侵占的所有边境重城,还追亡逐北,将犬戎驱赶了数千里远。
只可惜,即便是这样,却也只能给予打击,终究还是不能够彻底消除犬戎这一外患。
只是治标,并非治本!
等到后世王朝日渐衰落,犬戎又开始了新的侵扰。
从古宣的角度来看,可以视为古中国历史中,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具体上当然有很大差异,但大体上有些相似。
其三,则是大周王朝内部的反动势力。
具体说来,主要就是,以门阀世家为代表的大大小小诸多地主。
其中,司马家族就是这一类反动势力的终极代表了。
因司马氏一路夺权的过程,就是一部与诸多门阀世家相互勾结、兑换利益的岁月史书。
若是让司马氏篡夺大位成功,门阀制度将很可能成为顶峰。
到了那个时候,各种不公、乃至是吃人,都将成为一种光天化日的现象,底层民众将永无出头之日。
正如一首歌谣中所展示的,“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以上三座大山,就是这些日子以来,古宣身为周王,真正作为一个最高当政者,逐渐所感受到的大势。
时至今日。
他平定了羯族、覆灭了司马家族,最多可以算做是扳倒了三座大山中的一座多一点。
连一座加一半,都达不到。
因司马家族虽然可以说是一个强盛的权臣门阀,但相对于大周王朝内部的众多门阀世家来说,只能算是一小股势力。
更多、更大的,还潜藏在暗处。
而正是这些,也让古宣不得不去深思,自己作为一个身负盖世武力的最高统治者,该如何做,才可以改变这种局面。
当然,他也完全可以选择与诸多门阀世家等和光同尘,选择“精诚合作”地坐稳统治者的位子,但这显然不是古宣的追求。
身为一尊盖世天帝级高手的化身之一,他绝不容许这种邪恶丑陋的状况继续存在下去。
而今。
在羯族已灭的情况下,摆在古宣面前的最直接问题就是,犬戎与内部反动势力,先对付哪一个?
这自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也就是攘内必先安外?
……
古宣在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渐渐清晰的时候,自然是没有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
而今的他,虽然贵为一代周王,且身负力敌千人的盖世武力,却终究还是要谨慎以对。
然而。
即便是在这样小心的情况下,古宣还是早早引起了敌对势力的忌惮。
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结果,因他的身份太过特殊,身为真龙,纵然一动不动也已经让他者敌视。
在古宣从北境回归帝都的路程中,即便所有行程都是严格保密,但他还是遭遇了两次刺杀。
第一次,有人在途中的道路上布置了炸药陷阱,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爆炸,炸死了十余名亲卫。
第二次,有人甚至搞来一架修复好的半废弃床弩,掩藏在途中山崖的藤蔓之中,企图刺杀,不过没有成功。
毫无疑问,能够搞来炸药、床弩的,必然在大周王朝内位置不低。
而事后,尽管那些刺客全部都毁灭一切痕迹,包括自身躯体,但还是让古宣的手下亲卫们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不用说,这自然是某些门阀世家合作的结果。
这些人,从古宣的铁血风格上,感受到了某种致命的威胁。
但这一调查结果,被古宣严令,要手下的亲卫保密,一言一语都不得外传。
在在回归帝都之后,古宣依旧是很少回王宫,而依旧是大多数时间都在禁军驻地中。
他终日与中央禁军士卒在一起,尤其包括被他提拔起来的诸多羽林孤儿。
这种现象,自然是较为反常的。
许多老派的朝臣,甚至王宫中的娘娘等,都呈上了奏章,提出了反对,请求他回王宫居住。
这些人明显对而今的古宣感到不适应。
就算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可离开了王宫的周王陛下,却如同出笼的鸟儿,再也不想回转了。
有些人甚至怀疑,周王陛下是转了性,甚至是被鬼神夺了舍,当然后者只是心中猜一猜罢了,谁也不敢说出来。
而古宣对这些并不理会,且他也早有对策,“司马逆虽除,天下依旧汹汹,朕心惕惕,军营可稍安朕心”。
一句这样的回复,加上几句安抚,终究还是暂时止住了老派文臣、宫内娘娘等的疑询。
而他也终究还是开始了自己的正事。
首先,就是先稳定与犬戎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攘内必先安外。
为此,他趁着犬戎使臣来到帝都拜见的时机,提出了止戈、双方互通贸易的建议。
在信鸽的传递下,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犬戎王的手中。
不得不说,也是有些凑巧。
因这一时期,也恰逢这一代犬戎王内忧外患的时刻,他亦不想着这种时候与大周王朝大举征战。
且古宣亲赴北境,覆灭羯族的壮举,也让犬戎王深为忌惮。
羯族军力强盛,那是犬戎都要为之侧目的强大种族,而今却这般被周王绞杀殆尽。
故此。
在双方一拍即合的情况下,古宣与犬戎王达成了短暂的和平协议,双方互不侵犯。
当然,至于这一协议能够维持多久,那就还是要看造化了。
在大周王朝与犬戎相互争锋的这数千年来,这种协议也不是第一次签订了。
其次。
在稳定了外部局势之后,古宣开始了彻底掌控王朝内部军事力量的举措。
无论何时,这都是重中之重!
为此,他携平定羯族之威,来到距离西部边境不远处的广漠城等地巡视。
在广漠城,他下令驻守西部边境的两大主将马奇、尉迟睿前来复命,同时也借机看一下两人的态度。
在而今犬戎族已经宣布暂时和平的情况下,再加上周王陛下就在边境不远处的城池中,马奇和尉迟睿还真没有什么好的借口。
故此,两大主将不得不有些忐忑地前来,朝见当今的周王。
这一次见面,古宣以绝对的气势,彻底地压服了这两大主将,并在谈话中与两人约定了某些事宜。
此后不久。
回归了帝都之后,古宣在帝都内新设一所武学,用以培育王朝内所有军队中层军官。
若是寻常的周王,这样做起来,大概率将是被阳奉阴违,难以取得真正的实效。
然而。
古宣乃是何人,个人的盖世武力,加上赫赫军功,没有哪一个军中将卒敢于质疑他的权威。
他首先从中央的数万禁军开始,选拔其中的精锐中层军官进行培训。
之后,再逐一从北境边军军团、西境边军军团进行轮换。
而所谓的培训,还只是表层。
真正的杀手锏,则是古宣给予了这些中层军官的秘折权,可以以正当、定期的方式,向他这位周王陛下呈送奏折。
这毫无疑问,从一定程度上架空了几大边军主将的权力,却也让古宣更加深层次地掌控了禁军与几大边军军团。
这期间,并非没有反抗。
包括马奇、尉迟睿,甚至是姜不识在内,都各自在自己的奏折中提出了抱怨,却终究还是在古宣的压制与安抚下最终无奈接受。
这个过程,足足花费了古宣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在大略上,真真正正地掌控了整个王朝内的军事武装力量。
而他也终于有了进行下一步的可能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94/128445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