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宋国:已老实,求放过
推荐阅读:挂科了,系统成了我的学习监工 吞噬:交易未来,抽象成神! 同时穿越99个?惊爆全是我老婆 重生千禧:从钓鱼开始发家致富 外星信号?好像是我发的 斗罗:我生物学者,觉醒器武魂? 这是我们的战锤之旅 全职法师:无限剑制,解构万物! 港片:爱大嫂,还是爱黄金? 斗罗:转生龙蛋,银龙王亲自孵化
其实,赵朔之前也没想到,这次向宋国强行借道,仗会打到这个地步。
在历史记载中,拖雷强行借道挺容易的啊,没费太大力气,就用了七八个月的时间通过宋境,抵达金国境内。拖雷的损失,绝不会超过五千人。
这次赵朔攻打仙人关,无论攻击杀金坪还是二隘、仙人关,都是硬仗,只能动用八旗军强攻,死伤超过了八千。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
在历史记载中,张宣杀了蒙古的使者,拖雷直接率军攻打四川。
桂如渊不知如何是好,消极抵抗。
最后见势不妙,直接礼送拖雷的大军出境。
这次张宣没杀赵朔的使者,大宋朝廷直接下达了“联金抗蒙”的命令。
桂如渊得了明确的命令,可不得拼死抵抗吗?这才给赵朔带来了如巨大的伤亡。
当然了,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因为他本来是借道,但是现在他打算占领汉中,并入自己的国土。
汉中盆地四面环山,地形封闭且内部土地肥沃,有“小江南”、“鱼米之乡””之称。
此地既能作为进攻四川的物资储备基地,又可依托险要地形构建防御体系。正所谓:“汉中为蜀之咽喉,无汉中则无蜀”。
与汉中相比,八千的牺牲不算什么。
甚至于,他会视南宋的态度决定接下来的方针。
如果南宋还这样阻止他借道,那他就没必要管苟延残喘的金国了,直接全力攻打南宋。
反正金国失去了战马,没了野战能力,不可能对他造成威胁。
南宋不是喜欢跳吗?那就成全他们。
而且,他虽然损失了八千多将士,但是府兵中的精锐可以迅速补充,甚至会让八旗战力变得更强。
……
……
不得不说,曹友闻作为历史记载中的赫赫有名的大将,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他献的夜攻之计非常好。
宋军如果白天从峡谷两侧的高山上向赵朔的大军进攻,因为山势陡峭的缘故,下山十分困难,会成为蒙古军的活靶子。
而现在的黑夜中,宋军集体点火后,宣告威势后,又陡然间火把熄灭,向着山下袭去。
蒙古军在黑夜中,根本不知宋军到了哪里。仓促放箭,根本就给宋军构不成多少伤亡。
还有,厢军不但战力不强而且胆气颇弱,残酷的血战派恐怕不上用场。
夜战只能看到一小片范围,厢军的士气不容易崩溃,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宋军人数的优势。
雀盲症的问题也好解决。
四川富庶,每年光上缴大宋朝廷的赋税,就高达三千多万贯,占了南宋朝廷收入的三分之一。
这次曹友闻征集民间药方,花了大价钱以动物的肝脏和决明子为士兵治疗夜盲症。如今大部分宋国军人,夜间已能视物。
曹友闻选的地方也非常好。
从陕西攻汉中,无论走哪条路,都要在崇山峻岭中穿行,赵朔势必会分兵。
赵朔二十万大军,凭四川的实力,无论怎样花样百出,都是无法战而胜之的。
但是,赵朔分兵,就给了战而胜之的希望!
完全可以说,曹友闻为了战胜赵朔的大军,不但自己已经竭尽才智,而且挖掘出了川军最大的潜力。
曹友闻相信,当初吴玠兄弟凭借三万五千宋军,在仙人关击败了金兀术率领的十万金军精锐。
那他曹友闻如今以近二十万大军,在仙人关击败赵朔的十万大军,也应该没什么问题。
虽然此战的主帅是桂如渊,但对他曹友闻言听计从。他定能凭借此功飞黄腾达,使曹家重归先祖曹彬的辉煌时期。
此时此刻,曹友闻站在仙人关城墙上,和桂如渊一起观看着战况。虽然黑夜中看不出什么,但是心中真是豪情万丈。
此时此刻的黑夜中,激烈的厮杀刚刚开始。
“杀赵朔,赏黄金万两!”
“杀鞑子,保四川!”
“冲啊!杀啊!一颗脑袋,赏十两银钱!”
……
无数宋军从山上冲下,向着赵朔连绵的营寨杀去。又有无数士兵,从仙人关杀出,一部分向着赵朔前方的军营中冲杀,一部分冲向两方山脊,作为那六万精兵的后援部队。
如果能看见的话,还真是势若排山倒海,勇不可当。
然而,他们勇,赵朔的大军更勇!
赵朔的大军作为训练有素的部队,虽然很少打过夜战,但对于夜战的训练并不缺少。
呼呼呼!
希腊火迅速将营寨前方堆积的柴薪引燃,给他们提供黑夜中急需的光亮。
哗啦啦~~
无数甲士冲出,将一筐筐的铁蒺藜,抛洒在营寨前面。
铁蒺藜,一种古代防御性武器,外形模仿植物蒺藜,由铁制成,多为四棱锥形或星形,无论以何种方式落地,至少有一根尖刺朝上,形成天然障碍,用于阻碍敌方行动。
金国是擅长使用铁蒺藜的。
在历史记载中,金国为了阻碍蒙古军进攻,在铁门关(居庸关)以北的道路上,铺设了百里的铁蒺藜。成吉思汗大为恼火,后来通过一条小路,绕开了这些铁蒺藜,才攻克铁门关。
不过,赵朔改变了历史,金国没有铺设这些铁蒺藜的机会。
但是,大量的铁蒺藜还是落在了赵朔的手中。
他觉得,这种铁蒺藜作为防御装备,还是很不错的,作为制式装备给八旗配发下去。
直到今天,这些铁蒺藜才派上用场。
嗖嗖嗖!
等宋军到了营寨前不远的时候,赵朔大军的远程武器,就开始发威了。
府兵们将上好了弓弦的神臂弓交到正规军的手中,给敌人最大的杀伤。
还有连弩!
还有普通弓箭!
手持巨盾大股冲来的宋军,不仅要冒着这些远程武器向前,还要对付脚下的铁蒺藜,可想而知要付出多大的伤亡。
熄灭了蒙古人的柴薪也不行!
铁蒺藜的声音,就提示了宋军前进的方向。蒙古军还会发射火箭,进行黑暗中的短暂照明。
清扫了铁蒺藜,蒙古军还会重新抛洒一部分到营寨前面。
就算宋军侥幸冲到营寨处,赵朔大军中全副武装的甲士已经手持长枪,隔着栅栏,严阵以待!
总而言之,宋军想要攻破赵朔大军的营寨,比白天也容易不了多少。
汪世显甚至来得及将手下的十个千户,招到他的军帐内,开个简短的会议。
汪世显今年才三十岁,归降赵朔后由原本金国的陇州防御使,巩昌府治中,一跃而为汉军正黄旗第二万户,权势增长的简直让人生瞠目结舌。
赵朔这番安排,当然是有道理的。
汪世显不光是本人英勇善战,他麾下的三千精兵,都是当初随他先祖迁到陕西的汪古部人。
这三千军的战力,并不在八旗军之下。
汪世显主动归降,赵朔觉得如果夺他两千军,让他做一个千户,就有些苛待了。干脆,既然是历史上的名将,让他做一个代万户算了。以后汪世显如果名不副实,就让他去做一个普通千户,合情合理。如果汪世显的确名副其实,做一个汉军万户也算理所应当。
但是,其他人不这么看!
汉军八旗的名额紧着呢,万户的名额更紧,凭什么让汪世显一个降将来当?
这些军中大佬不敢质疑赵朔的决定,但难免对汪世显阴阳怪气。
汪世显自从当上这个“代万户”以来,真是压力山大。
当然了,他压服本万户的诸将是没什么问题的。
本部三千军就不用说了,这些人都是汪古部人,汪世显的家族一直就是这些人的酋长,权威根深蒂固。
陕西降军刚刚归降,自然不敢炸刺。而且这些千户没立战功,头顶上也挂着一个“代”字呢。
汉军四个千户的千户长,都是赵朔从攒下足够的战功应该升千户的百户中提拔的。他们刚刚升官,自然也心满意足,无意反抗汪世显的权威。
“不用我说,我们也知道。很多八旗万户长,看不起我汪世显!很多汉军,看不起我们汉军八旗正黄旗第二万户。他们觉得,我们无法和他们相提并论!”
汪世显目光灼灼,向麾下十个千户看来,道:“但是,我不怪他们。军中是最讲功劳的地方,凭什么我寸功未立,就能做万户长?凭什么,你们就做代千户了?凭什么,一下子就有四千府兵,直接加入了八旗军?一般情况下,哪有这种好事?”
“所以,他们无论说什么,我姓汪的都会乖乖听着!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以及你们,都会凭着战功,让他们高看我们一眼!现在,这个立功的机会来了!”
汪世显话音刚落,十个千户的目光既是兴奋又是狐疑。
“到底怎么立功?若是待到拂晓时分,全军出击,可未必能显出我们正黄旗第二万户来。”
“也不能无令擅自出击啊,那是要掉脑袋的!”
“谁不想立功啊?这些日子我们正黄旗第二万户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汪万户,您快说吧!到底怎么立功?”
“对啊!只要有立下大功的可能,兄弟们绝对豁得出去!您就快说吧!”
……
十个千户长一片喧哗。
汪世显道:““王上因为我们旗战力最弱,大营安排在最后面,离着仙人关足有八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峡谷左侧的杀金坪和二隘,王上都驻了军。待到总攻开始后,他们肯定会抢占左侧的山脊。那么右侧的山脊呢?”
“当然是我们的!”
“对,这活别人干不了,只能我们干!”
“抢占右侧山脊,将宋军包了饺子!”
“让他们有来无回!”
……
响鼓不用重锤,众千户瞬间秒懂。
峡谷不算宽阔,赵朔大军的大营成长方形,总共建立二十四个营寨,绵延八里。
还有一万军分别驻扎在杀金坪和二隘。
这次宋军攻打赵朔的大营,自然也是左侧的宋军少,右侧的宋军多。毕竟,他们不可能偷偷越过这两座关隘去。强攻二隘和杀金坪,他们也没那个能力。
这就给了汪世显立功的机会。
从山脚下向上仰攻宋军,是不现实的。山势太陡峭了。唯有像之前攻打杀金坪那样,爬上山岭,从山脊上进行进攻。
而汉军正黄旗第二万户,就是处于如此有利的位置上。
只要他们抢占了右侧山脊,驻扎在杀金坪和二隘的汉军抢占了左侧的山脊,此战就算大获全胜!
现在,就等拂晓时分的到来了!
“差不多了吧。”
此时太阳还未出,但天已经蒙蒙亮,赵朔在瞭塔上举着望远镜望去,但见二十四座营寨,仅有三座被宋军的强军突入,处于激烈的争夺中。其余城寨,还在进行外围的争夺。
各营寨前的宋军密密麻麻,好一群待收割的人头!
“擂鼓吧!”
赵朔淡淡下达了军令。
是!
一名亲卫,双手持着两条鼓槌,向着瞭塔上的战鼓敲去!
咚!
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连绵的战鼓响了起来,随后各营寨中的战鼓相应!
一百三十七面战鼓,几乎同时在赵朔各寨中响起,敲出了全军出击的命令!
“冲啊!杀啊!”
“总攻!总攻!全军出击!”
“歼灭川军主力,就在今天!”
……
轰隆隆~~
寨门被主动打开了!
二十二座营寨早已准备好了冲锋队。
他们都是各千户最勇猛的战士,很多都是各千户直接统领。
直到半个时辰前,他们还在呼呼大睡,养精蓄锐。现在已经吃肉食吃了个半饱,并且披挂完毕。
等的就是现在!
战鼓声响,他们全身贯甲,手持重斧,呼喊着冲出了寨门,向着对面的宋军狠狠杀来。
“斩!”
“杀!”
“去死吧”
……
短兵相接,随着这些重甲战士的一声急促的短呼,无数宋军甲士惨死当场。
其他军队也紧紧跟上了冲锋队,向着宋军狠狠杀去。
如同狂风怒卷,又似虎入狼群!
“不好!鞑子太强了!”
“拦住他们!拦住他们!”
“拦不住的!退!快退啊!”
“快跑!”
……
最悍勇的宋军战士,已经不少人折损在这场夜战中。近一个时辰的战斗,更是消磨了他们大量的体力。
而且,赵朔麾下大军的战力,本来就比宋军强!
攻打仙人关的,只是普通八旗军而已,并非赵朔特意挑选出来的精锐。
赵朔麾下的府兵,更不是大宋的厢军可比!
光是顿顿能吃饱饭养出来的身体素质,就不是仅仅临战之时才能吃饱饭的厢军能比的!
他们如果躲在坚城中守城,这种差距并不算太过致命。
但这是野战!
双方真刀真枪的厮杀!
更要命的是,赵朔的大军是列阵而出,而宋军正在围攻赵朔的营寨,已经不成阵型!
所以,很快就形成了一边倒之局!
另外一边,汪世显已经发兵。
“快!快往上爬!”
汪世显只留下了一半的兵马和宋军厮杀,他自己则率领本部官兵以及最强的两个汉军千户,向着右侧的高山上迅猛攀爬。
“杀上去!杀上去!”
“立功就在此时啊!”
……
一边攀登,汪世显一边高声催促,尽最大可能提升麾下士兵的速度。
这位在历史记载中,能以单骑在千军万马中冲阵的悍将,此时已经红了眼,务求今日全胜,取得仙人关之战最大的战功!
……
……
仙人关,城墙上。
“怎么办?允叔,现在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啊?”
桂如渊没有望远镜,当然不知道汪世显将给他致命一击。但是,眼前的战况也不得了啊!
赵朔的大军如同虎入狼群,表现出了惊人的战力,今天他败局已定!
曹友闻现在也是心中冰凉一片。
败了!
怎么会败了?!
我已经为宋军谋划到极致,结果还是败了!怪只怪,赵朔大军的实力太强!我已经尽量高估他们了,他们还是比我预料中强的多!
怎么办?
怎么办?
我怎么知道怎么办?
今日一败,不仅我重振曹氏家族的希望成空,我还会成为整个大宋的罪人!
曹友闻一边擦着额头的冷汗,一边哆里哆嗦地道:“第一件事,当然是……是赶紧鸣金收兵。”
“那然后呢?”
“然后……然后……然后……哎!”曹友闻接连说了几个“然后”之后,忽然苦笑一声,道:“和谈吧!不惜一切代价,求赵朔放过我们,放过大宋!”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926/128444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