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鸿门宴


卫长风不敢直视他的眼睛,低下了头。

“是,是有人在中间挑唆。”

卫长风从怀中掏出一卷染血的布条:“右卫营的兵卒说左卫营私藏了赈灾粮,还说,说这些粮是要送给罪臣之女填肚子的。”

谢无咎瞳孔骤然一缩,这些人竟又是冲着姜予安来的。

他们两人的婚事,还没有散播出去,就引来了别有用心的人。

对方更是把罪名之女的帽子,扣在了姜予安头上。

“王爷?”卫长风看谢无咎半天不说话,不由的唤了他一声。

谢无咎抬起眼皮看他,声线冷冽:“查,立刻去查是谁在营中散布流言!”

“另外,把左卫营统领张威,和右卫营统领李猛给本王看住,没有我的命令,不准他们踏出营门半步!”

这两人都是统领,若是没有他们授意,两个营的人也不会打起来。

谢无咎没有把这件事让姜予安知道。

她刚刚回京,心情才堪堪好一些,何必让这样的事烦她去。

然而,姜予安第二日,却接到了长公主的帖子。

竟是邀请她去赴宴。

冬青和双儿两人如临大敌,纷纷劝她:“小姐,那安乐郡主向来视你为眼中钉,长公主邀请你前去赴宴,定没有安好心。”

“不如,称病不去?”双儿给她出主意。

姜予安捏着请帖,面上挂着淡笑。

“长公主那点心思,谁能看不出来,上次我让安乐郡主栽了跟头,她断不会放过我。”

“若是我这次称病不去,那还有下次,下下次。”

她将帖子随手掷于桌上,走到梳妆台前,吩咐道:“为我梳妆吧。”

冬青打开首饰盒,犹豫了一下,拿起一支素色簪子。

却被姜予安的手按住了,她看向上盒子里那只昂贵的东珠翡翠钗。

轻声道:“戴这只。”

冬青不由的看向东珠钗,圆润的东珠在光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这是谢无咎送给姜予安的,从前她只宝贝的放在盒子里。

今日,怎么舍得戴了?

双儿也觉得有些不妥,劝她:“小姐,长公主宴会夺她风采,怕是不妥吧?”

“我若是不夺目,那才不妥。”

姜予安把东珠在头上比了比,然后找了个合适的位置,插了进去。

然而选衣裙时,却只选了件素色的。

好在姜予安容貌出众,便是素裙,也足够惊艳。

冬青不解的问她:“小姐,今日赴宴的人定当想方设法博眼球,你明明已经选了东珠,为何还要穿件素衫?”

“我自有道理。”姜予安轻轻一笑,没有多言。

冬青也不再问了,服侍她穿戴整齐。

收拾妥帖后,姜予安带着冬青和双儿,前去赴宴。

出门时,她特意问了管家:“王爷呢?”

管家恭敬的回道:“王爷去了军营,临走时给小姐留了话,不必挂怀他。”

“哦。”姜予安淡淡的应了一声。

听这语气,谢无咎应是两三天内不会回来的。

她带着冬青和双儿坐上马车,前往公主府。

长公主设宴,前来捧场的夫人小姐不计其数。

个个都珠光宝气,争香斗艳。

姜予安一出现,就立马吸引了众人注意。

今日的长公主府张灯结彩,往来女眷无不锦衣华服。

穿石青色宫装的李夫人,鬓边斜插点翠步摇。

粉色罗裙的张小姐,腕间金镯叮当作响,就连最不起眼的庶女都缀着珍珠抹额。

唯独姜予安一袭月白素衫,裙摆只绣了圈简单的缠枝纹。

头上除了那支东珠钗再无别的装饰,素净得像株雨后的玉兰。

安乐郡主一袭华美的衣裙,神情倨傲:“姐姐怎穿得这样素净,莫不是府里拮据了?”

周围立刻响起嘲讽的笑声,几道目光齐刷刷射过来,带着探究与戏谑。

双儿气得脸都红了,正要辩解,却被姜予安按住手腕。

她微微抬眸,目光扫过安乐郡主满身的宝石璎珞:“郡主说笑了,青州水患民不聊生,我便将手里的银钱捐了去,如此特殊时局不敢穿得太过张扬。”

一句话,让在场的贵女,纷纷白了脸。

刚刚她们还引以为荣的衣裙首饰,此刻像是烫手的山芋,恨不得丢的远远的。

安乐郡主气的脸色发白,偏偏拿不出话来反驳。

只能瞪着眼睛,险些把银牙咬断。

步入宴会厅时,喧闹声竟小了半分。

满室绫罗绸缎中,姜予安的素白身影格外醒目。

长公主端坐在主位,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意有所指的道:“姜姑娘,倒是心善。”

“长公主谬赞。”姜予安屈膝行礼:“不过是尽些微薄之力。”

“听说,有你的协同,摄政王才将汝南王府给端了,如此说来姜姑娘功不可没啊。”

长公主的声音轻轻的,甚至脸上还带着和气的笑。

可是姜予安却察觉到四面八方,含有敌意的眼神。

那些贵女,看她的眼神,像要吃人。

汝南王虽在青州,可是京中却有不少同族。

这些女子,大多是王氏族人,难怪她们看姜予安的眼神像要吃人呢。

长公主,真是好心计。

一句话挑起了众人对她的仇恨,又把谢无咎也拉下了水。

好在姜予安早有准备,她迎着众多贵女的眼神,回神回去。

声音清晰而平静:“汝南王作恶多端,在青州为非作歹,他在做恶的时候定也会想到有这么一天。”

“我不过是运气好,功劳两字可不敢当。”

长公主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笑意盈盈的目光扫过满座:“汝南王在青州私藏兵器,强占民女,桩桩件件都是国法难容的罪过。

只是京中王氏族人众多,听闻王府被端,心里怕是不好受吧?”

这话如同往热油里撒了把盐。

席间几位穿宝蓝色衣裙的贵女,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坐在安乐郡主身旁的王小姐轻哼一声:“长公主明鉴,汝南王是汝南王,我等是我等,怎能混为一谈?

只是姜姑娘年纪轻轻,竟懂得参与朝堂之事,真是好手段。”

“王妹妹慎言。”姜予安尚未开口,长公主已轻斥道,眼底却毫无责备之意:“姜姑娘也是为朝廷出力。”


  (https://www.2kshu.com/shu/94066/4935814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