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60周年诞辰最好的生日礼物
推荐阅读:这个Bug太棒了! 第四天灾就没有正常的 穿越七零做外贸 别打扰邪术师搞科研 精灵:开局格斗馆主,被娜姿缠上 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从升级建筑开始长生 斗罗:极致冰光,开局神级双武魂 这个忍者会开基因锁 异维囚笼
2009年9月10日,合肥高能激光研究所。
秋日的合肥高能激光研究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了臭氧、精密润滑油和紧张期待的独特气息。
高耸的激光器阵列,如同沉默的巨人,其核心指向的靶室内,静静悬浮着一枚由洛珞亲自定稿、代号“龙睛”的微小球状靶丸。
这已不是最初的设计——随着不久前他们试验数据再次突破,洛珞终于把积分需求降到了【流形重构】能用的程度,随即依靠它对海量失败数据的抽丝剥茧,他最终重构了靶丸的几何结构、层叠密度分布,并近乎重写了光束聚焦与时空同步方案。
现在,便是检验的时刻。
“各系统最终确认!”
总控室内,陈光华院士的声音透过扬声器响起,虽竭力保持镇定,尾音仍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参数瀑布般滚过:
“能源系统:满功率就绪!光束排布:按‘洛氏构型’优化方案加载完毕!束靶同步:皮秒级精度锁定!环境稳定:一级待命!”
洛珞站在指挥台前,目光锐利的透过巨大的观察窗凝视着靶室。
周遭的一切声响仿佛都被屏蔽,他的世界只剩下那枚小小的“龙睛”和即将注入其中的、足以媲美恒星的狂暴能量。
这一刻,即便不需要任何研究,但他保险起见,依旧启动了“拯救者勋章”。
虽然【流行重构】肯定是不会出错的,但……他们的试验就不一定了。
所以以防万一,他选择开着勋章,如果真的失败,那利用这八分钟也能最大可能的发现问题。
否则等到真的失败的时候再开,可能就来不及了。
“超频状态开启。”
瞬间,时间流速在他感知中变得粘稠,大脑的运算能力被强行提升至一种高频的境界。
不同于【头脑风暴】那种全面提升,【拯救者勋章】影响的仅仅是眼前的数据流,以及相关的物理模型——从辐射流体力学到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微观粒子行为,从材料瞬态响应到磁流体干扰余波——都在他的思维空间里疯狂旋转、碰撞、推演。
每一束激光的微小相位漂移,靶丸材料在极端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纳米级形变微扰,都被无限放大、计算、修正。
他紧盯着关键指标,手指在虚拟键盘上以肉眼难辨的速度输入着最后的微调指令:
“束3、束7,相位补偿微调+0.15皮秒…”
“外层球壳密度梯度场,峰值区增强0.3%”
“反冲压力抑制模块,预载能量追加5%…”
“……确认调整加载完成!”
工程团队的声音也带着激动,对他们来说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点火倒计时!”
陈院士深吸一口气:
“10…9…8……”
整个主控大厅落针可闻,唯有倒计时的电子合成音冰冷而清晰地跳动。所有研究员的心脏都仿佛被这倒数攥紧。
“3…2…1…点火!!!”
没有震耳欲聋的巨响,只有能量闸门无声开启的指令瞬间传递。
分散在巨大装置周围的数十路高能激光束,如同受到精密指挥的士兵,在万亿分之一秒内,跨越空间,以无与伦比的精度同时聚焦在那枚直径仅毫米量级的“龙睛”之上!
观测屏幕瞬间被刺眼的白光吞噬!紧接着,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流以恐怖的速度爆炸式刷新。
洛珞的“超频状态”仍在极限运作,他“看”到了数据背后的物理图景:强大的激光冲击波几乎同时抵达靶丸核心。
不过……这次他的担心显然是多余了。
内爆开始了!数层精心设计的材料壳体如洋葱般被逐层剥离、压缩、向中心飞速坍缩。
材料在无法想象的温压条件下被加热至亿度,化为密度极高、温度远超太阳核心的等离子体!
这团微型的、被强激光瞬间“钉”住的等离子体,此刻正在进行着人类迄今为止在地球上制造出的最接近恒星内部的极端环境——氘氚燃料被压缩、加热,达到了劳森判据要求的点!
关键指标:温度……密度……能量约束时间……
主屏幕中央,一个代表聚变能量增益的关键数值,在经历令人窒息的剧烈震荡后,如同挣脱了枷锁,猛地跃升,定格在一个远大于1.0的数字上!
同时在多个独立探测通道——中子计数器、X射线辐射成像仪、光学高温计——传回的数据,在陈光华面前的专业判断屏幕上,无情地交叉验证着同一个结论。
“轰——”
短暂的寂静后,是主控大厅内如同火山爆发般的欢呼与激动咆哮!许多人跳了起来,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水夺眶而出。
屏幕上那跳动的、代表“点火成功”的巨大绿色字符,宛如划破漫长黑暗的第一缕曙光!
“成了!我们成了!”
陈光华院士老泪纵横,颤抖着摘下眼镜,激动地拍打着指挥台,声音嘶哑却震耳欲聋:
“能量增益Q > 1.0!中子通量符合预期!X射线光谱……完美!我们验证了!能量阀门……被我们推开了!!”
所有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指挥台中心的那个年轻身影。
洛珞缓缓关闭了“拯救者勋章”,虽然没有【头脑风暴】那么大的后遗症,但这超乎正常的脑力消耗也让他脸色微微发白,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但在那双深邃如星空的眸子里,燃烧着比激光更炽热的光芒以及……一点不易察觉的失望。
是的,虽然试验成功了,但他确实有点失望。
在此之前他其实报过一丝希望,有没有可能他并不需要建立聚变堆或者聚变发动机的点火成功,前期的实验室点火也算是一种成功呢。
然而此刻随着试验通过,但系统却依旧沉寂的像不存在一样,他就知道自己天真了。
看来没有什么取巧的捷径可以走,接下来还是要脚踏实地的把聚变堆的点火完成才行。
不过……这依旧是十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了。
他看着屏幕上稳定的绿色数据流,感受着大厅内因“火种”初次点燃而沸腾的空气,紧绷了不知多久的神经,终于在这一刻稍许放松。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平静却有着穿透一切的力量:
“第一阶段点火工程,目标达成,确认记录所有数据,启动后效分析模块,开始冷却与装置检查,报告…准备送审,不,我亲自送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研究员,郑重道:
“辛苦了诸位,今天是我们万里长征第一步,更是人类文明…走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无需任何命令,团队已高效运转起来,处理海量数据,维持实验设施稳定。
合肥基地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与持续的忙碌中,洛珞却没有过多停留。
在亲自确认核心数据无误,并口授了一份极其简练有力的初始成功报告由陈光华后续补充完善后,他回到办公室内锁好了门窗后,拿出了独属于他的黑色通讯器。
手指在通讯器上下滑动,没一会屏幕定格在一个特殊的号码上——“0-0-1”,一个从通讯器被制造出来后,他只在上面接到过对方一次通话,还从未主动拨打过一次的号码。
洛珞深吸一口气,果断按下了通讯键。
电话的内容无人知晓,但很多人都知道的是,在洛总进办公室没多久后,又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仅仅十分钟后,一辆外表低调的黑色轿车,在前后两辆护卫车的拱卫下,悄无声息地驶离了研究所,极速的驶向了机场的方向。
洛珞坐在后排,一个银灰色的合金密码箱平放于膝上——箱内封存着这次点火试验最核心的原始数据记录盘片、高度加密分析报告摘要和洛珞亲手撰写的下一步规划纲要。
这不是再是那个仅仅承载着“夸父逐日”理论蓝图的箱子,而是装着“火种”成功点燃第一缕烈焰,证明蓝图得以走向现实的钥匙!
随着飞机的落地,洛珞和秦浩上了,早已在机场等候着那辆熟悉的红旗轿车。
车辆七拐八绕,避开所有敏感区域,穿过哨卡林立的小径,再次抵达那个静谧而肃穆的院落。
严格的安检流程依旧是那么的无声而高效,还是那座简朴的二层小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和陈设特有的沉稳质感。
洛珞在秘书小王的引领下,再次站在那扇熟悉的木门前。
这一次,他身上少了初见时的紧张与试探,多的是一份源自实力与成就的、沉甸甸的笃定。
轻轻推开门。
书案后,领导应该是刚起来不久,正在等待着什么人的样子,神色中罕见的有些波动,不难发现是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看到洛珞,他放下笔,脸上带着一丝温和的探询,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火热。
虽然在电话里,他已经听到了洛珞的简报,但更详细的讲述还需要洛珞当面也就是现在跟他说了。
洛珞也没有多余的客套,径直上前,将密码箱轻放在书案一角,利落地输入多层动态密钥。
箱盖弹开,露出里面几份厚厚的文件材料和一个特制存储介质。
他的指尖划过报告封面上烫金的“夸父工程阶段性成果报告:高能激光点火试验成功总结”字样,随即取出了那份凝聚了无数日夜奋战的核心报告,双手递给目光如炬的老人。
“报告领导”
洛珞的声音穿透力极强,在安静的室内清晰地回响:
“夸父工程高能激光点火关键验证性试验,已于昨日凌晨在合肥高能激光研究所顺利完成。”
他的目光与领导交汇,在那双洞悉世事的眼眸中看到了翻腾的波澜。
他清晰地吐出那个经过无数次验算、令整个主控大厅沸腾的关键数据:
“劳森判据全面达到,‘龙睛’靶丸内爆成功,瞬时能量增益因子Q值稳定大于1.0,所有核心指标均满足、部分远超设计预期。”
书房内随着洛珞话音落下再次陷入了寂静。
老人锐利而深邃的目光先是聚焦在那个小小的密码箱上,仿佛在掂量着其承载的份量。
接着,目光移回到洛珞年轻而坚毅的面庞上。
那一瞬间,洛珞清晰地捕捉到老人眼中如同熔岩般涌出的震惊与火热——即是震惊于这人类能源史上的奇迹竟真的在他主持下诞生了,又是火热的看着这位创造了奇迹、年仅24岁的天才总师。
这份巨大的冲击力,即使是历经无数风浪的老人,也需要短暂的片刻来消化。
他的目光锐利起来,凝视着那个小小的密码箱,仿佛能穿透箱体,看到那跳跃的、代表人类掌握无限能源之钥的聚变之火正在箱内熊熊燃烧。
随即缓缓站起身,深邃的眼神望向洛珞,那目光里有震惊——为这远超预期的速度;有审视——为这划时代的伟业;最终,那目光中升腾起的,是难以言喻的赞赏与一种洞悉未来的光芒。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片刻,只有窗外细微的风声。
领导没有立即说话,他绕过书案,缓缓走到窗前,凝视着院落的远方,似乎在消化这个史无前例的消息。
许久,他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凝重而欣慰的笑容,一字一句地缓声道:
“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音节低沉有力,却蕴含着万钧之力。
“小洛啊,你坐下说。”
他没有第一时间去翻阅那份足以载入史册的报告,目光始终锁定在眼前这个年轻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面孔上。
24岁的国家火种工程总设计师,当初的任命曾引多少疑虑?
是张云超顶住压力的一句“打破常规的引领者”,是他在“强磁场液态金属失稳”、“伪弹性崩溃”、“磁体热失控”、“多物理场耦合干扰”、“激光能量密度不足”等如山重压下,凭一己之智、凝聚千军万马之力,硬生生趟出一条血路,将一个个不可能化为可能。
可控核聚变,这被称为“人类终极能源圣杯”的领域,几十年来耗费了人类无数最顶尖头脑与海量资源,始终处于实验室“输入>输出”的困境。
托卡马克环流器庞大昂贵,其复杂的等离子体约束与维持如同建造一座永不完工的“能量长城”,步履维艰。
而洛珞的方案,这条被称为“精准爆破”的非传统路径,以其独特的构思规避了材料长期抗辐照、庞大维持系统等鸿沟,竟真的在短短两年内,在无数质疑与工程难题的围追堵截下,以如此清晰的物理数据,真正叩开了输出大于输入的大门!
这不是实验室里转瞬即逝的等离子体闪光,而是具有可重复验证性、朝着工程化迈出坚实一步的成功点火!这意味着人类掌握了从微观层面驾驭太阳之火的可能!
“它绕过了制约传统路径的关键瓶颈,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转身,目光如炬射向洛珞。
“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将可能彻底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世纪依赖!意味着无碳能源的基石真正奠定!意味着从能源结构到工业体系、从战略安全到大国博弈格局的颠覆性重构!”
洛珞没有回避那审视的目光,坦然陈述着客观事实与冷静展望,作为夸父工程一手缔造者,他比谁都清楚,一旦项目成功,将意味着什么,那将是整个能源格局的改变。
同样的,一切与电力有关的企业都将迎来天翻地覆的转变,尤其是他提前布局的……电池行业。
至于细致的流程上——
“此次点火成功,确证了‘精准爆破’技术路线的底层物理可行性与工程化潜力,我们已突破最关键的‘点火’关,下一步是向连续可控运行的‘聚变堆点火’目标迈进。”
“前期积累的技术成果,‘龙鳞-G1’材料的优异抗辐照与多场耦合性能、驯服的‘场域囚牢’、高功率激光束的精准同步与聚焦,都将成为后续整合的坚实基础,道路依然漫长,但大门已经推开。”
他走回书桌前,手掌重重按在密码箱上,冰凉的金属触感似乎让他更清晰把握住这份希望的分量。
他看着洛珞,眼神复杂,既有面对人类伟业的激动,亦有对眼前这位天才所承载压力的深切了然。
攻克材料、磁体、激光、流控……每一项难关都是他智慧的顶峰,每一步跨越都伴随着殚精竭虑的超频透支。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震撼,缓缓坐回椅中,目光深深凝视着洛珞递上的报告。
他虽然不是能源专家,但对可控核聚变的战略意义却也洞若观火。
“你所言极是。”
领导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蕴含着无可置疑的意志与承诺。
“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价值,也看清了这条路所承载的分量!”
他目光灼灼,字字千钧:
“你只管勇往直前,瞄准最终的目标——那座点燃并能稳定释放能量的聚变反应堆!”
洛珞站起身,第一次在领导面前,露出了一个清晰、充满信心的笑容。
那笑容背后,是超越年龄的坚毅和对自身道路的强大自信,也带着一丝压力得以分担的释然:
“我明白,夸父,必将逐日成功!”
“今天这份报告,是给即将到来的60周年诞辰最好的礼物!”
领导突然回过身来,看着洛珞郑重的说道。
这句话评价十分的高,声音低沉却蕴含着翻江倒海的力量,眼中闪烁着对星辰大海的无限期许。
“这是改写人类文明史的一页,其意义不仅在于点燃了聚变之火,更在于你开辟的这条路径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边,仿佛看到那能量城墙之外,被精准爆破开的一片崭新天地。
窗外,秋日的晨光愈发明亮,无声地铺洒在简朴的书房里,也照耀着那银灰色的密码箱,犹如照亮了一条通往未来、点燃太阳之火的道路。
两位改变历史的人,一站一坐,在无声的空气中达成了最深刻的共识——将以全力,护送这支承载着人类文明希望的“火种”,直至它彻底点燃那个太阳。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4400/128424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