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银行觉得张教练的事业很伟大
推荐阅读:喵的!这生肖谁爱争谁争 村花送你,女知青我抱走了 流放啃树皮?她让万兽献上满汉全席 美综:狙击精英 绝世镇封 巅峰强者路 穿书后我被迫养崽,崽却想囚禁我 回到初二时 刚成鬼王,你说诡异降临了? 富二代大脑里住了个AI
今年上半年沙洲市在保税区和市区的新增授信额度,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为了扶持张大安把生意做大。
其实同类授信额度在马洲和江皋都有,真要说搞下来,有重复贷款的嫌疑,但张大安到现在为止,正经算是拿了贷款投了点资的金额,仍然是去年的那一笔六千万贷款。
别的就没有了。
目前新增业务,主要还是在“助学贷款”上,且如果是贫困家庭的话,这个“助学贷款”业务,沙洲农村商业银行还要贴手续费进去,就是个免息贷款。
再加上也不走量,账面上也谈不上有什么好看的。
只是今年要增加新东圩港中学的分校,情况有点不一样,简单来说,过去新东圩港中学的三个校区,把省里相当一批优质家庭的考生,已经吸收得有个两三成。
沿江地级市现在想要来的复读生甚至是应届生数量虽多,可掏不出大几万。
沙洲农村商业银行现在推出的这个助学贷款业务,因为是跟“张安教育”合作的,那么除了去“张安学院”,理论上其实也能来新东圩港中学。
这一块是沙洲农村商业银行看中的,当然了,他们只做高考复读生,中复班是碰不了一点的,年龄不对。
按照新东圩港中学“高考复读班”二十个来计算,有个三四成从沙洲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量就起来了。
银行对于暴利不是不喜欢,而是风险太大,所以越稳定越好。
三四成,即便只有三成,那也是四百来号人,起码要往外出个四千多万,这些还是能搞点儿利润的。
只要合作愉快,大学阶段四年还是走沙洲农村商业银行的助学贷款业务,那起码就是五年时间都有事情做。
名声要是打出去,省内业务就能打开,长远来看,这就是个“铁饭碗”了。
相当于借了“三连状元”的名气来给银行业务打广告。
虽不如贷款给企业来得扎实,可银行也怕业务单一,多元化的抗风险能力比什么都强。
再加上今年沙洲市也都清楚,张大安现在用人越来越倾向于“自己人”,有很大概率明年后年,就要用上从新东圩港中学参加高考考出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毕竟新东圩港中学出来的,别的不好说,时间管理绝对牛逼,提前修满学分毕业是个大概率事件。
那么最快的话,四七零零年也就是明年的暑假,就能看到相当数量喊着嘴里“安哥”,然后来“张安教育”或者“张安工业联盟”实习的年轻人。
这些人,就相当于表率。
而四六九九年也就是今年在暑假报名“张安教育”的学员,正常来说都会拿到一份即便不算最好,但肯定不会差的合同。
退一万步来说,“张安工业联盟”的存在,相当于这些人将来一定会有一份劳动保障合同,这是沙洲农村商业银行看来相当优质的潜在客户。
什么“风控”都不如亲眼所见。
这生意本来轮一百次也轮不到沙洲农村商业银行,原本就是江宁银行的,只是刚巧新东圩港中学有个学员的外公神通广大,然后让沙洲农村商业银行在省里多了一份面子。
光靠银行背后的那些出钱入股的衙内,想要增补业务,没有这个面子可言。
得有硬实力!
时下沙洲农村商业银行还不如张大安有钱,所以上上下下有脑子的,都想着先把业务架构搭起来,以后说不定能通过张大安或者“张安教育”把业务做到外面去。
年初六来给“文曲星”拜年,银行也是花了不小的代价换来了这次插队。
“张总,之前就听说张总在齐鲁省的业务也在有序推进,我们行里,还有市里的领导,都是对张总不断发展的企业规模感到荣幸。沙洲能有张总这样的文曲星,将来一定会将教育事业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拍马屁不怕烂,就怕不拍。
车轱辘好话就像是戈培尔的洗脑,说的次数多了,也就能当真了。
“要是我行能够荣幸参与到张总的伟大事业当中去,我保证,我行上上下下,一定是全力以赴,将张总的事业,当作我们自己的毕生事业……”
态度很诚恳,表情很到位,这让张教练觉得银行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讲话又好听。
在旁边端茶递水的小保姆感觉自己还需要多练,这得多么融会贯通,才能如此丝滑地说出这般不要脸的话。
不过再看张大安一脸受用的样子,小保姆内心激动,这些都是真本事啊。
只会岔开大腿让蝴蝶飞,还是太浅薄了,不够深入。
直到这群人离开时,小保姆还敏锐地发现,他们居然上了车还要赶紧把车窗放下来,然后作依依不舍状。
真离谱。
“老板,我听着好像是老板要问银行借钱啊,为什么他们看上去像是欠你钱的?”
“只要你欠银行的钱足够多,你就是银行的爹。”
张大安给小保姆来了一个“摸头杀”,然后又道,“当然了,如果你本身就比银行的钱还多,你就是银行的祖宗。”
“为什么呀?”
“因为他们要拿你的钱,去赚别人的钱。”
小保姆吃了没文化的亏,似懂非懂,但她觉得过年伙食非常棒,身体又长了一点儿肉,让张教练重新感受了一下,“柚子”的确是稍稍地成长了一点点。
“是不是这下看上去跟王豆雁的差不多了?”
“不要拿自己的劣势去跟别人的优势比,能比吗?比不了一点。”
“……”
有些无语的施叶露双手掂量了一下“柚子”,“我不信,昨天我跟王豆雁还比了比,感觉差不多了。而且王豆雁的形状没有我的好看,你看,是不是饱满度都不一样的?还圆,王豆雁还说我的看上去快跟假的一样了。像假的才证明我的更好。”
“……”
牛逼,你们女仆组多多加油吧。
回到书房,查看明天开工开业的邮件,各地的都有,还有一些项目进度表,也是直接邮件中直接批复回执。
新东圩港中学在中吴市的选址,其实多个备选方案张大安都没看上,在老的沿江公路和藻港河交界处,倒是他比较中意的。
这里非常偏僻,十几二十年后也是纯农村。
特点就是地价便宜,但潜力深厚。
如果只是为了搞学校地产带来的快钱,那他肯定不会选择这里,直接选在港区或者暨阳市璜土核心交界处就行。
以后都是大片大片的工业区,中吴市还会在这里析出一个北郊片区来开发,搞了各种信息港之类的园区。
但正如马洲分校和江皋分校都很偏僻一样,张大安依然没打算把新的分校放在增值速度快的区域。
道理很简单,快钱赚多了,底下的教练也会飘,自己能不能保证不飘都没个准儿。
要不是报复社会比较快乐,说不定张教练也去炒地皮了,反正他不是没有这个资格。
现在还能不搞快钱,一门心思折磨人,多亏了其中的趣味性比敛财更有意思。
而且即便现在这样的规模,“张安教育”也多得是飘得没边的,之前“张安认证”就引发过一波人才流失事件。
虽说张教练以不变应万变,可潜在风险还是有的。
万一哪天“热钱”疯狂涌入,全部用来挖“张安认证”的一二三级副讲甚至是一二三级主讲,那新东圩港中学突然出现当年高考或者中考应试翻车,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尤其是一旦发生之后,还会附带着各种恶性竞争手段,“张安教育”不管如何,都必须有完善的教练员梯队建设。
教练员团队的规模,必然是要超额运行的,既要用来补充新校区的用人岗位,又要防止突然出现用人荒。
所以现在“九八计划生”就是其中之一的抗风险手段,算是人才梯队培养的一个渠道。
跑去外省挖人、培训、上岗,则是另外一条路子。
输血、造血的能力都得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按照未来十二个地级市都设置有校区的上限规划来看,基本上未来每年都得开一所到两所分校,才能牢牢地把合格人才吸在手中。
今年只要新东圩港中学的中吴市分校开起来,仅基本薪资就是两千五百万以上,放眼全国都是独一档。
要是把奖金、分红什么的都算上,那更是断崖式的领先。
张大安判断自己只要有五所分校在手,就能玩出点新花样来,现在的规模,还是差了点儿意思。
尤其是自己已经退出了高考界,现在刷成就……只能以量取胜啦。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5462/128446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