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 第159章 思路要打开,进步自然来

第159章 思路要打开,进步自然来


正月其实都是集体发发懒劲或者全身心愉悦的时候,心情因为喜庆的街头伴奏都要好上许多。

    老头子十分愿意接受聪明晚辈的指点,他果然就去联系了一下本村还有隔壁村甚至隔壁市的老朋友。

    厚厚的电话本早就泛黄,有些家里没有电话的,则是叫上了“菠萝仔”,让他开着帕萨特载他过去。

    还特意准备了两面小红旗摆在车里,精神需求拉满。

    没有别的意思,就是为了装逼。

    老头儿们也挺高兴,家里过得如意的,更加高兴;家里过得不如意的,子女们看到张气弘一身“干部装”外加敞亮皮鞋以及锃亮手表,接“华子”的手都在犹豫而激动地颤抖。

    留下一袋子乱七八糟的“年货”,老朋友新的一年里,管保家庭和睦,子女以前不孝敬的,大概也要争抢着孝敬一下。

    这就是帕萨特的排面啊。

    比奥迪A6在乡下的信服程度高多了。

    不过也有不爽的事情,比如尚湖市的一个老朋友,居然前年就去世了。

    老头子回来之后,就跟张大安絮叨着这个人做事情如何如何卖力认真,在哪儿哪儿挑河上工的时候,如何如何帮这个帮那个。

    这怎么就死了呢?

    “阿公啊,祖宗传下来一句话,叫作‘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尧舜禹汤听说过吧?就是几千年前的明君,商纣王晓得吧?跟他一个级别的叫夏桀。这句话的意思呢,大概就是说,不管是有好人还是坏人,都影响不到客观规律的。啥叫客观规律,生老病死就是客观规律。谁也不晓得明早会发生啥,对不对?看开点。”

    “这话啥人说的?有点老卵啊。跟‘实事求是’差不多。”

    “荀子。”

    “那肯定是跟孔老二差不多的人。”

    “是差不多,不过他思想更具体一点。”

    张气弘文化也不多,子女能念着书就很好了。

    “好人应该活长一点的,这样社会也要更好。”

    “那坏人肯定要更坏一点才能平衡。”

    “……”

    正月里的美好心情,算是被侄孙给彻底毁了。

    张气弘已经规划好了自己的旅游路线,第一站就是东北,去鸭绿江边上看看大一点的太阳。

    完事儿之后再去京城鞠个躬,爬一下长城,再看一下升旗仪式,吃一份烤鸭,然后转道去吃“驴肉火烧”。

    他有个老战友请他吃过一次,味道真不错。

    不用考虑花销这种事情,梦里是有过的,他原本想着自己省着点儿花,结果侄孙说了,一天花一万块钱,一年也就三百六十五万。

    他两三天就能赚到。

    老头子于是铁了心要挥霍,他吃烤鸭一次吃俩,驴肉火烧多加肉!

    豆汁儿给“菠萝仔”喝一碗再加一碗,自己看他喝。

    老人有事儿干之后,精神头果然倍增,张大安也由得他去,人老了跟小孩儿没啥区别。

    初七初八开工开业之前两天,沙洲市陆续有几个部门过来拜年,主要是确定一下新东圩港中学新的校区,到底在什么位置。

    市里也派了人去中吴市沟通,政府之间有些门道还是更清楚一些,比如说未来中吴市的规划怎么走。

    哪里早开发,哪里晚开发,其实都有先后顺序的,也跟背后的资本实力有关。

    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都是要看实力的,大的国有资本就是有更大的狗叫权,小的国有资本也得给大的国有资本让路,都是衙门,衙门和衙门还是有天差地别。

    正常来说,中吴市的规划毫无疑问是先市区后郊区,沿江开发不是不想搞,而是沿江开发比较远离市区,全靠公路交通来支撑。

    可修路从来不是地图摊开连个线的事情。

    地块给了谁,有时候决定了路线的优先性;地块的级别到哪里,同样决定了线路的规格水平。

    这次沟通还有暨阳市旁听,主要是如果放在暨阳市和中吴市交界处的话,那么就可以参考新东圩港中学的马洲分校和江皋分校,未来可以探讨暨阳分校的可行性。

    其实中吴市下辖县级市义兴市也有兴趣,不过因为“张安教育”要办大专,所以谈判的过程中,就是新东圩港中学分校和大专之间二选一。

    恰好去年江口省义兴陶瓷工业学校改制,升级为江口省太湖工业艺术职业学院,十一月确定的方案,“张安教育”搭了个车,算是“校企共建”,依托江口省太湖工业艺术职业学院,筹备建设江口省义兴职业工学院。

    并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承诺,第一“张安教育”不参与到陶瓷尤其是紫砂壶产业;第二“张安教育”每年支付一部分学校共建费用。

    这样一来,江口省义兴职业工学院,就能蹭一下现在太湖工业艺术职业学院的学校设施,直至学校建设全部完成之后,共建费用就不用再给。

    张大安在义兴市的这个地方大专,主要生源同样不是在应届高考生中捞人,而是作为“张安工业联盟”员工脱产深造用的。

    会招一批社会考生,但也是跟企业挂钩。

    这也是为什么会将学校放在义兴市这个小城市,却还是不担心生源问题。

    以“千人画师团队”为例,后续很多画师、画手,会集中来这里进行脱产学习,三年课程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科目,压缩在一年内解决。

    期间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千人画师团队”具备工程学上的基本认知,而不是只有艺术美学上的经验。

    除此之外就是“码农”,这个群体就像是工业流水线上的操作员,看着好像是没有架构师等等正经程序员节来得高大上,但真要说离开他们,那还真不行。

    计算机相关产品的开发,大量“外包”的产生,本质就是一些非脑力劳动的工作时间,对核心团队来说没有必要。

    而因为计算机或者说电子工业、软件业相关产业的产品附加值极高,同样是流水线工人,“码农”的薪资待遇,大概是制造业一线操作工的五到十倍,整体来说还是相当体面的。

    所以在筹备江口省义兴职业工学院的过程中,“张安教育”的宗旨就是让学生毕业就赚钱,其余的一概不考虑;正如新东圩港中学的宗旨就是高考成绩达成率,其余的都是细枝末节。

    仅从就业率和税收来讲,义兴市自然会心动,再者就是本地多一所高校,在科教文卫上是个加分项。

    再加上“张安教育”不去碰紫砂壶,那也就不会跟本地的大户起冲突,双向满意度相当高。

    同时张大安期间还跟江宁高校群搭上了关系,算是打造江宁市本地计算机软硬件产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在师资力量上,一个吴都大学的杜小帅就能摆平义兴市,根本不需要惊动江宁市的高校管理层。

    这些规划在“张安教育”的官网上只是提了一嘴,详细的并没有提,算是还在密而不发的阶段。

    不过大专开课的专业内容还是相当清晰明了的,义兴职业工学院主要就是集中在计算机作图、绘画等等相关,便是捎带有食品工业相关,也是食品工业中的包装设计。

    跟“张安学院”有着区别,但是张大安本人的想法,还是会根据发展规模来看最后要不要两所学校合并。

    但理想情况是不合并,各自分流发展,互相不干扰。

    除非其中一所学校遭遇到了困境,那么不得不合并成一所学校,通过提升学校规模来保住学校存在。

    张大安算是小小地藏了一手,但即便如此,江口省还是进入到了宣传阶段,尤其是现在民办教育还没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领军人物,张大安作为“三连状元”一下子办两所大学,即便都是袖珍型的,那也是相当值得大吹特吹。

    这个名声,其实也是中吴市和义兴市所看中的,借张大安“三连状元”的名头来宣传一波。

    全程谈判其实沙洲市都参与其中,究其原因还是全国第一所民办大学就在沙洲市,在学生群体中没有排面,在政府层面上,那是具备绝对狗叫权的。

    “首创”“首先”“首次”等等用词,那可不是瞎勾八乱用的词汇,在过去是需要押上相当一部分的资源才能换来。

    沙洲市这边其实什么都想要,不管是“张安学院”还是“义兴职业工学院”,其实都想搞到手,奈何本身就有大学以及大学校区的规划,所以没办法再上强度。

    但是埋伏一手结个善缘,那是基本操作。

    年初六来拜访张大安,可不是单纯为了化缘,市里各部门有些指标,比如说扶贫、助学等等,有企业配合肯定是最好,但没有,也不是完不成;来张大安这里,就是讲究一个亲疏远近,然后琢磨将来的事情。

    张大安想着假如“天有不测风云”,他就把“张安学院”和“义兴职业工学院”合并,牢牢地掌握最少一所大学,这是金饭碗;沙洲市想的比他丰富精彩多了。

    “张总,像义兴职业工学院的专业开办,我们本地的大学,也可以开展嘛。杜小帅教授来做校长都没问问题的。而且大家都是沙洲人,将来要是张总生意越来越好,学校规模越来越大,这分校的考虑,一定要优先我们沙洲啊。都是沙洲人,家乡好,张总您出去也有面子,我们么,也是跟着张总沾沾光……”

    “学校今年下半年才开始招生呢,我就想着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的事情了?”

    “哎哟张总,别人不敢想,但您可是文曲星啊,也就是您现在不参加高考了,不然今年高考,状元肯定还是您的啊。有您在,只要是跟教育有关的,一切都有可能。什么叫能人?张总您这样的,就是天生能人。我们都很尊敬您的,这几年跟着张总沾光,滨江镇也搞得像模像样,要是没有新东圩港中学,那边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才能发展起来……”

    小马屁一套一套的,拍得张大安爽得不行。

    不过市里的想法倒是很坚定,那就是如果将来规模确实要做大,不用学校原地变大,往老家开分校就行。

    甚至来的人虽然分属不同部门,可家伙事一点儿都不少。

    有人拍马屁,就有人选择画饼,同时把规划图往桌子上铺开,让张教练过目。

    “张总您看,这一块,是我们城北未来规划的一点想法。这里呢,原本是打算打造成工业区的,可是只要张总您愿意,五百亩地,专门留给您拿来建分校。您可以先将您的建筑公司总部挪到这里,随便搞点仓库,做成物料堆场,我们么,交代得过去就行。”

    “这么有决心的?”

    “那必须的啊张总,现在全国都在办学办校,但我们市里认为,绝大多数都是凑热闹骗钱。现在有多热闹,将来就有多凄凉。道理很简单嘛,可持续性看不到,办学办校,没有可持续性,那就是一次性生意。只有张总您这里不一样,我们是跟踪研究了两三年,大家又都是沙洲人,第一手情况掌握得最多最完整。我们坚信,张总您一定会走出不一样的一条路来。所以呢,今天市里几个银行的人也来了,就是表个态,资金上的事情,一句话:张总只要开口,要多少就是多少,不打折扣!”

    我们太想进步了……

    要是没有邱建民,要是没有张正东,要是没有司马聪,要是没有刘远山,要是没有刘静波,要是没有袁业成……他们也不会这么梭哈。

    实在是成功案例太多了,张叔叔可以不提,毕竟他是张教练的叔叔;但是司马聪和刘远山这两条咸鱼,入娘的居然一个能上岸,一个能翻身,完全超出了本地土鳖们的认知。

    那可是江宁,这几天“城头变化大王旗”仅次于京城的地方,居然有人能完成如此壮举,实在是不得不承认,这有了“金大腿”不抱,那纯属弱智!

    张教练的“老乡”们就一个意思:大家携手共进,一起创造美好未来!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5462/128446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