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风起青云夜未央
推荐阅读:刚入职,公司全是前女友? 魔法傲世录 全球惊悚:只有我听到诡异心声 少年派里的咸鱼生活 我以神话铸长生 从继承小工厂到全球财阀 真实骑砍游戏 民间禁忌实录 从战锤开始劫掠诸天 开局复活虚空大帝,至尊们人麻了
巡视组的中巴车刚转过镇政府的梧桐路,赵国栋办公室的茶杯就砸在了门框上。
瓷片飞溅的声音刺破沉寂,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玻璃碎裂时的冷气。
"刘组长说'好干部'?"他扯松领带,后槽牙咬得咯咯响,皮鞋跟碾过地上的碎瓷片,发出尖锐的摩擦声,像是某种压抑已久的愤怒终于爆发。"他当这是表彰大会呢?
扶贫考核要是黄了,谁替我背处分?"
站在办公桌前的小赵缩着脖子,手指把工作笔记的边角揉出毛边。
他能感觉到空调风口吹下的冷风贴着脖颈滑下,汗珠顺着脊梁往下淌,衣衫早已湿透。
他前天刚被赵国栋从党政办调过来当专职秘书,此刻后颈全是冷汗——
赵书记平时最讲究"官威",茶杯是景德镇定制的,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红漆字,此刻在地上裂成几片,那抹红色在地毯上格外刺眼。
"去把郑敏叫来。"赵国栋突然扯过椅子坐下,手指重重叩着桌面,声音像钝刀划过木板:
"那个扶贫台账,肖锋查了三个月?她天天在党政办,会不知道数据有问题?"
小赵的喉结动了动。
他记得昨天汇报会上,郑敏攥着笔记本的手一直在抖,肖锋念出那些真实数据时,她睫毛颤得像被雨打湿的蝴蝶,在窗外的阳光下微微颤动,似乎随时会坠落。
可他不敢说,只应了声"是",转身要走时又被喊住。
"等等。"赵国栋眯起眼,目光像两柄藏在雾中的利刃,"你去查查肖锋的社会关系。"
他从抽屉里摸出包软中华,抽出一支却没点,烟纸上的纹理在灯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泽:
"北大毕业的,选调生,之前在企业干过半年.…..他突然这么硬气,背后没点人撑着?"
小赵的后背贴上冰凉的门板,那种触感让他浑身一激灵。
他知道赵书记说的"查"是什么意思——镇里上次查副镇长的小舅子吃空饷,可是翻了人家三代的档案。
他应了声,出门时听见屋里传来打火机的轻响,金属盖弹开又合拢,混着赵国栋压低的骂:
"老子在青云镇干了八年,轮得到个毛头小子来教我做事?"
肖锋是在食堂吃晚饭时接到陈书记电话的。
食堂里飘着葱花炒蛋和红烧肉的香气,王婶舀菜的动作比平常多了一丝迟疑,最后还是在他碗里多添了半勺红烧肉。
几个科员的目光跟着他往二楼走,像一串被线牵着的木偶,机械而沉默。
陈书记的办公室飘着茉莉花茶的香。
老领导正蹲在落地窗前给绿萝浇水,白衬衫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晒得发红的皮肤——那是下村调研留下的痕迹。
听见脚步声,他直起腰,指了指沙发:"坐。"
肖锋坐下时,瞥见茶几上摆着今天的汇报材料,自己手写的批注在页脚占了半页。
墨迹还未完全干透,散发出淡淡的油墨味。
"我在县委二十年了。"陈书记往两个粗陶杯里倒茶,热气模糊了他眼角的皱纹,"见过太多年轻人,有的太愣,撞得头破血流;有的太滑,最后连自己都找不着。"他推过茶杯,粗陶杯壁上传来温热的触感。
肖锋的手指触到杯壁的温度,想起八年前在出租屋改简历时,母亲坐在旁边织毛衣,说"做人要像你爸修机器,该紧的螺丝不能松,该留的缝不能死"。
"赵书记压力大。"陈书记突然笑了,笑声有些沙哑,"他老婆在县医院当护士长,儿子今年高考,想报省城的大学。"
他端起杯子抿了口,茉莉花茶的清香在室内更浓了些,"我不是说他做的对,只是...年轻人要会看风向。"
肖锋垂眸盯着茶里的茉莉,花瓣缓缓沉浮,像一个个未出口的秘密。
他知道陈书记没说出口的话:赵国栋是县委书记的老部下,去年刚进常委候选名单;而他肖锋,不过是个刚转正的镇党政办副主任。
"我明白。"他抬头时目光清亮,"但那些住在漏雨土坯房里的老人,等不起风向转。"
陈书记望着他,忽然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股子劲,像我当年在公社当文书。"
他从抽屉里拿出个牛皮纸袋推过去,纸张摩擦的声音清晰可闻,"这是我整理的近五年全县扶贫项目资金流向,你要查华辰建设的事,或许用得上。"
肖锋的手指顿在纸袋上。
他想起上周三凌晨,自己蹲在镇政府后巷的公用电话亭,用变声器给省纪委打了匿名电话,说"青云镇扶贫安置楼项目存在质量问题,中标方华辰建设与镇里有利益输送"。
电话亭的铁皮墙壁冰冷潮湿,风穿过缝隙带来远处的犬吠。
"谢谢陈书记。"他把纸袋收进公文包,起身时听见窗外的蝉鸣突然拔高,像根细针挑破了暮色。
手机在这时震动。
来电显示是025开头的固定电话,省纪委的区号。"肖主任?"男声很年轻,带着点金属质感的电流声,"我们收到些关于华辰建设的线索,需要你配合提供份详细说明材料。"
肖锋握着手机走到窗边。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墙上像柄未出鞘的剑。
他想起抽屉里那个旧U盘,里面存着三个月来拍的安置楼裂缝照片、村民签字的投诉信、华辰建设工商信息里重叠的股东名单。
那些照片的像素不高,却记录着无数个夜晚他打着手电筒穿梭在现场的身影。
"今晚十点前,我送到县纪委信访室。"他说,声音稳得像块压舱石。
夜里九点,肖锋坐在办公室的台灯下。
桌面摊着六沓材料:项目合同复印件、现场勘测记录、村民访谈录音整理稿,最上面是他手写的《关于青云镇扶贫安置项目问题的情况说明》,每一页右下角都标着"证据链第X部分"。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落在他左手背上,那道浅白的疤仿佛也泛着银光。
那是半年前周梅把咖啡泼在他简历上时烫的。
那时她冷笑说"北大毕业又怎样,连个招商经理都当不上",而今天,他在汇报会上念出"青云村实际脱贫率47%,非统计口径63%"时,周梅作为县招商局长坐在第一排,指甲把会议记录本抠出了个洞。
手机屏幕亮起,是苏绾的短信:"云溪茶楼改咖啡馆了,明晚七点,县政府旁的'半糖'。"
肖锋把材料装进黑色公文包,锁好抽屉时,听见楼下传来汽车鸣笛。
他探头望去,看见陈书记的老捷达开走了,尾灯在夜色里红得像团火,拖出一道长长的光痕。
第二天傍晚,肖锋推开"半糖"的玻璃门时,风掀起他的衬衫下摆,带着点秋凉。
咖啡馆里飘着现磨蓝山的香,暖黄的壁灯把木桌照得发亮,角落的卡座里,苏绾正低头翻书。
她今天穿了件米色风衣,领口露出点珍珠项链的光泽,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肖锋注意到她手边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翻到第127页,那章讲的是"基层财政资源错配的制度性根源"——和他上个月在《经济内参》上读到的她的文章,论点几乎完全吻合。
"肖主任。"苏绾抬头,眼尾的弧度像被精心勾勒过,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我以为基层干部都很忙。"
"守时是基本礼貌。"肖锋拉过椅子,坐下时闻到她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水味,混合着咖啡豆的焦香,竟意外和谐,"何况是和苏主任约。"
苏绾的手指在书脊上敲了两下:"你在汇报会上说'扶贫不是数字游戏',可你知道吗?
上周我去邻县,他们把敬老院的老人集中到新建的安置楼拍照,拍完又送回漏雨的老房子。"她端起拿铁,杯沿沾了点奶泡,"所以我好奇,你为什么选在这个节骨眼捅破?"
肖锋望着她杯里的涟漪,一圈圈荡开,像他心中久久不散的疑问。
他想起三天前在张奶奶家,老人攥着他的手说"娃,我这把老骨头住哪都行,就是不想让你们为了我在纸上'脱贫'";想起昨天在安置楼,施工队用水泥糊裂缝时,粉尘落进他的领口,像撒了把针。
"因为再不说,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会被永远困在纸里。"他说,"造假能让某些人过关,却救不了张奶奶的老寒腿,修不好安置楼的承重墙。"
苏绾盯着他的眼睛看了三秒,突然笑了。
那笑容让她整个人都柔和下来,仿佛卸下了什么伪装。
她从风衣口袋里摸出名片,背面用钢笔写着行小字:"市发改委有个'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财政资源配置优化'的课题,需要懂基层的人。"
肖锋接过名片,指尖触到纸张的纹路,那种粗糙的质感让他想起了很多事——
陈书记给的资金流向材料、省纪委要的说明、抽屉里那个旧U盘……所有的线索,此刻像被根无形的线串了起来。
"我愿意试试。"肖锋说。
离开咖啡馆时,夜风吹散了他额角的碎发。
抬头望夜空,月亮刚爬上县政府的楼顶,像枚银色的图章,盖在这片他为之坚持了八年的土地上。
次日清晨,肖锋刚走进镇政府大院,手机就弹出新邮件通知。
他点开,落款处"苏绾"两个字在晨光里格外清晰——市发改委正式邀请他参与课题调研组,会议时间定在三天后上午九点。
他把手机揣进兜里,往办公室走时,听见传达室老王喊:"肖主任,县纪委的同志找你!"
阳光穿过梧桐叶,在他肩头落下斑驳的影。
他脚步一顿,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三天后的市发改委会议室里会有谁?
是头发花白的老专家,还是和他一样的基层干部?
他不知道。
(https://www.2kshu.com/shu/95532/4945011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