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文武
推荐阅读:万古神帝:唯我帝一 去父留子的夫君竟想我为妾 神印王座:法神降世,魔潮破晓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我以科举证长生 斗罗,杀神归来,开局覆灭七宝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斗罗:我的召唤卡能摇封号斗罗 全职法师:双倍返还,牛马莫凡 高考觉醒失败?反手合体帝皇铠甲
宣冲面见了贺存照,并没有曹操的赤脚相迎,也没有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恳,宣冲不喜欢搞这玩意。
只是让东图的招待所给贺存照安排一个安静的房间。但在其他方面为他进行了调整。
随着贺存照抵达东图,宣冲临时变更了一场公务官吏考试的时间。
变更后的考试有五百人参与。一切按照流程来,不搞特殊化。考试主题是东图目前八个新经济区选拔招收公务员。
这种官吏选拔中包含了区域地理,以及海港吞吐量、人口、本地物产等诸多信息。应试者来面试,必须对该地区的风土人情进行一定调查后才算面试成功。
至于“考察”,宣冲是自掏腰包安排考察报销;这半年来,相关游轮及铁路货运,均对秀才功名者免费。
如果真的是有心来做事的话,那么绝对会在各地做功课了。所以单纯想要来碰运气升官发财,借助东图这块地当踏脚石,走别的地方门路的人,会在这场考核中被刷下来。
贺存照通过了两场答卷筛选,第一场他完美的阐述了东图现在的发展优势,并且对摇光港这座新城市未来链接龙州方面的新航线进行了预测。
这个预测与宣冲计划经济团队的计算数据是大差不差的。
在第二场考试中,在获取了多个机密级别经济数据后,他直接预测出了现在发展中难点,即北边的部分矿场人力不足,并且在春、冬出现季节性运输困难。
能考第二场,宣冲就已经将其视作自己人了。因为第二场考试中泄露了东图不少核心经济数据,宣冲目前还在和其他地区就劳动力引入,以及设备购买进行商讨。这些考核数据如果落在别人手里,东图在谈判中会落入他人手里。
但对愿意参加二场的士子瞒着这些数据,那就是东道主没有诚意,摸不到东图的底,这些士子第三场就不会参加了。所以第一场考核选德考试非常重要,选完德后,第二场才是选材
贺存照又一次完美交卷。
宣冲进行了最后一场面试,而这一场中,不是在考核才能,而是在询问家庭和未来资产配置。
这场面试属于拉家常,贺存照在被询问是否在本土“置产置业”之后,望着宣冲,表情了然。他交代了家中的那两间老屋子,以及较为亲近的堂兄亲戚。自此,双方确定了用人关系。
两日后,东图派人来到冀州的村子中,花费了市价的数十倍,大约五千银元,将贺存照的老宅给买走了,而后贴着封条封存,随后将其堂兄和族中三十口人丁全部接到东图,对其中成年男子进行了考核,进行了相应工作安排。
…这种君臣之道是传统文化…
宣冲前世面试,往往是老板在求职者面前装逼,考察入职者的服从性。
在现汉社会如果在读书人面前这样做,读书人会翻白眼认为你德不配位,你的事业未来必败。
在现汉内,那种测试服从性的面试,不能说没有,例如隔壁东瀛这个番邦区域内学诸夏学的不全,国体内还存在着大量家主和家臣附属关系,所以面试依旧是讲究“服从性”。
在现汉内,招纳有功名的入职者,面试就是双方确认“是不是双向奔赴”。
宣冲在选择贺存照,贺存照也在确定宣冲,是否是值得自己倾出才能的“主”。而要尽快对有能力的“臣”建立“君”之道。
现汉内对“君臣关系初期相处”,就如同前世“所谓恋爱教材”一样,有着大量标准公式。
前世所谓恋爱语录“爱她就给她买xx”,现在收拢臣子,也就要花钱,花心思
显然宣冲交出了完美答卷,为了留下他,如同采药人在山里面挖老山参,先小心翼翼的系上个红绳,防止他跑了,然后顺着他的根系,把其在土里面根系全部清理出来,再进行移栽。
口胡,贺存照只要考虑一心效力就行了,而宣冲要考虑的就很多了。
第一是防止他被家事拖累,他在东图被重用,如果不把他的家人一次性安排好,那么他发迹后会有十倍百倍的亲戚好友突然冒出来,求他办事的人一定很多,届时他会很烦,影响工作。
与其让他到时候付出几十倍工作之外的脑筋,倒不如一次性打包把他现在最近的几个人给安排妥当。
第二:就是防止贺存照水土不服。能干事的人必然是会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人很难没有污点,即使当下没有,在一些有心人安排下会制造污点。亲朋好友都是突破点。前世中宣冲记忆中,仅仅是单纯的思想教育,那是标准的法家治国。但是在现汉,儒家体系意识没有中断发展,用人就得考虑“人之常情”,对其不好的部分防微杜渐。
至于第三,牵涉燕都方面学阀。第四:王举人作为举荐人,他的圈子内对这件事能不能有“千金市骨”的带动效应,就不一一赘述了。
…“奴才”是蛮夷们搞的发明…
宣冲和苏明都是想要冲击一下“进士”的,而“进士”就如同前世评职称一样,需要文章。
在现汉内,一篇好的进士文章,需要有地方发展,亦或是某些“国之重器”方面正业的突破,作为自己文章的第一论据。哦,也可以引用其他地方,但是分数不高。
关于宣冲要做的文章,就是涉及到“以东图为中心,带动黑虬江区域国富民强”的学问。
为了做这个学问,宣冲的座师,也就是国朝大儒,开始每年帮助宣冲评审东图状况。
他们隔空指出了宣冲在东图的“施政”过程中,缺乏哪些“部门”。这些部门招募的人才,需要重点考核哪些“理学经义”。
贺存照在宣冲官邸中接受了半年来政务运行公文的复查工作。足足三个月后,他被任命为“铁路司”官员并就任,参与包括瀚北在内,联通整个东图所有新建道路的规划工作。
这是一个跨越全东图的统筹工作,需要负责人到各个地区考察,才能确定路线修建效率,同时保障各个边缘据点的一些紧要物资供应。
宣冲完成了这个任命后,把担子甩了出去,一下子轻松多了,宛如在“即时战略”游戏中给部分运营加了“自动托管”。
贺存照这个“自动托管”按钮,不止一个;随后考试中多个被选拔的人才,也纷纷嵌入了宣冲的计划经济体系中。
自此,宣冲中举的策论中,原本缺乏的“案例”开始被补充完整,那篇策论也变得详实,符合其应有的分数。
…名副其实…
汉历2111年年关,燕都方面大殿上,三公和各级京官们聚在一起共议今年的局势。
朝堂上朝臣们表情都不好。由于国朝处于战时,京城年关禄奖(原本多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取消了。所以啊,殿议上面对着满腹怨气的同僚,兵部方面参议臣僚是非常不好过。
在自由质询阶段,兵部遭遇御史的提问,多达八十一次。这比其他五部门加起来还要多。
虽然两个月前,瀚北军团在大列河突击战,以及后续伏击战中,成功牵制住了兽人近六成注意力,让野兽们勇闯冰天雪地,死磕尸胡岭,南线消耗因此减少了更多。
但这是治标不治本,依旧是没法将欧克彻底消灭。
晚上,在宫廷中,天子则是看着一些经济数据。
天子面前桌面上,投影出现了。各府的经济数据和外藩的经济数据都在滚动。
东图的数据一枝独秀。东图的钢铁产量从五年前的七万吨,猛涨到四百万吨。发电量从500万千瓦增长到了3000万千瓦。按道理一个藩国发展到这个程度就应该进行收割了。但还是由于战时,东图的经济暂时跳过了这个步骤。
这使得出现了罕见情况:“藩国”百姓的生活水准开始优于现汉本土区域——而在现汉朝廷内,是有一条祖制:“上国”一定要保持中心地位。
高速发展,在民生上出现了诸多细节变化。东图的南北两个主要城市已经开始淘汰由来已久的煤油灯。要知道,这玩意在其他地方都根深蒂固。而在东图本地就产油,其实更难变更。
今年东图官吏开足马力开始宣传,煤油灯不卫生,产生炭黑容易引起肺病后,那些个持续了几十年的老油灯传统,全部都开始更换。
可以说,现在这一轮蒸汽动力变为电气动力的浪潮上,东图这个藩国现在比起江南以及渤滨区域,都赶在了潮流。
预计今年的计划完成后,瀚北都护府将能为北方提供“木托金属水壶”“罐头”“医药”,以及弹药之类的军用物资。——别看这些玩意小,并不是什么火炮战车之类的大件货,但是战争打起来这些物资的供应占九成以上。
朝廷现在“万金铺”(相当于华尔街)目前投资给各个藩国的相关扶持资金八千万银元,分给东图足足三千万。
“万金铺”的背后是皇家及中土内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的投入。朝廷现在对东图的政策且不说,但他们现在热衷于对东图放款,并且准备今年追加五千万银元的投资。
这是因为放款在了其他藩国,没有什么产业可以投资。投资农业?由于不能制造“波动”收割当地,所以每年都是亏一部分钱。而投资工业,藩国没有工业基础,只有投资矿业,但矿业,需要“工业制造”创造市场。
东图现在投资三千万,在一年后市场值翻了六倍。
实际上不仅仅是燕都方面在投资,宣冲在汉历2111年一整年,共筹措到5亿银元,这些大多数都是从江南方面票行借来的。
…脱缰?有缰!…
天子对一旁的儒门名士问道:“关于东图的这个小家伙,你怎么看。”
儒士:“兴国定邦之才。”
天子点了点头:“是啊,治世之能臣。”
儒士微微一顿,看着天子,因为“治世之能臣”后面还有一句话。
两千载的汉制,压在天子和士大夫心上的只有“治乱循环”这个玄之又玄的事情。
现在现汉已经过了四百年治世了。现在天降了异兆,这是否会造就一轮乱世呢?——现汉四百年来,天子和重臣们头上悬着的那一把剑,没有哪天比今天更清晰。
天子:“东图现在正在划分郡县吗?”
儒士:“这倒是没有假,东图那个世子是已经给东图全境完成了区域划分。”
天子看了一下这个行政区划,可以说是一切划分重来。所有人事调动现在都上报给了朝廷。
当然现在朝廷仅仅是过了流程,没有干涉,毕竟是害怕,一旦用朝廷名义干涉,朝廷内复杂的党阀势力,纷纷借着这个名头趁机介入,搞坏了现在北边局势。
注:现在东图是特事特办,几位大佬直接对接宣冲和苏明来解决,事情成了后,功劳是直接分给大佬们派系的。但一旦是朝廷体制对接下来,一个六品小官僚,卡在了关键节点上,都会来搞事情。你是否能保证这个“六品小官僚”是君子呢?
这就好比宣冲前世美帝军购这件事上,大量臃肿审批流程,让芝麻粒大小的官,都能借着“正大光明”的名义,横插一手行使监督权。你能保障上下这么多“芝麻粒”都是“白芝麻粒”而不是蛀虫吗?
在某些讲究效率的重大项目上,要确保项目独立性,就只能确保和“重点负责人”的对接。
朝廷内的司徒精明着呢,借着指导宣冲和苏明的名义,把他的得意门生弟子们,以指教学问的名义朝着宣冲和苏明那儿送。现在司徒这边是对“东图”是手拿把掐。
甚至可以这么说,宣冲算不上是天子的可靠势力,但宣冲绝对是他司徒的门生。
在林司马这个级别的朝堂大能眼里,宣冲只是前面冲的猛快要过河的小卒子,王司徒才是宣冲后面的大boss。
几十年后东图可能会在防务经费和经济上和京畿方面别扭,但是绝对不会和王司徒的这一派人事产生矛盾。东图的人才引进现在已经是形成路径了。
天子目前也是知道王司徒“老神在在”的缘故。因为啊,有反面对照组。
林司马那边却是没法把他的麾下门生,朝着瀚北军团给安插。林司马下面的人气的暴跳,口不择言甚至指出了“王司徒和藩王私交太密”。
这是因为宣冲那支部队太新,不在兵部的安排范围内。
嗯,就如同,“苏超”不在足协管辖范围内一样。
…血光从尸胡岭溢出…
说到这啊,天子觉得滑稽,因为林司马在一年前,还准备着“刘浩行来求他”。
因为在林司马看来,没有专业的高级军事人才,瀚北那边成不了军队。绝对成不了。
但宣冲在建邺招来海军一系的士官,将部队培训成型,并在培训过程中做了一些改动。
就在林司马等兵部的专业人士认为“海军的那帮人训练的都是软脚虾”,在陆地上丢人现眼的时候。
天子从近卫军官那边拿到了瀚北都护府的新军情报。上面是宣冲这一年对南边海军那边“军事操典”上面的细节修正。在询问专业人士时,得到的结果就是,没有一条修正是在“胡搞”。
瀚北新军的营,团,旅级的指挥链路,以提升战斗力为目标,嵌入最新的电报,战场电话通讯技术进行改革。
比如说宣冲这一句话:一定要强化连、排这一级的主观能动性,团参,旅参针对战时的情况承担更多战役决策权。师级火力调动决策权下放。
最后这些老将们总结道:这个刘浩行是知道怎么打仗!
天子感慨:“为何良驹不在圃中。”(宣冲知道兵事,却不是在汉陆师校毕业)
所以宣冲为什么会“知兵”呢?
唯一的迹象就是宣冲去西北执行任务,干过一段时间,获取了一个骠骑将军的职衔。但是众人都知道,宣冲那个骠骑将军是联络军团和地方州府,负责都督后勤。
至于如今瀚北“基层操典体系”的改革,宣冲又是如何在肄业后熟知其中关键的?
天子的近卫军官:“可能他早在西北边就琢磨过规章制度了。”
结论:宣冲是一个将才!——这就让天子心里犯嘀咕:“能文能武,还是宗室。虽然没什么可以防,但是总该约束着点。”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5948/128431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