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掏空库房去流放,全家吃土我吃肉! > 069家世没那么清白

069家世没那么清白


谢凛沉思,“吩咐他们不要打草惊蛇,偷偷在后面跟着。”

暗卫们领命之后就退出王府里。

不一会,王妃手上拿着一本画册走进谢凛书房。

“娘,你来干什么?”

这会他们刚刚吃完晚饭,按道理来说他娘这时候应该要和他爹待在一起。

王妃一本正经的拿出画册交给谢凛,画册上是媒婆收集的京城适龄未婚女子。

“你瞧那郑国公府和颖治王府,哪一个会像我们平南王府这般冷清?”

那两处地方一过年就是热闹的时候,郑国公和颖治王早已过上了儿孙承欢膝下的日子。

就他们这偌大的王府,大过年的也就三个主子在。

谢凛一听这熟悉的话术就头疼脑涨,“娘,这些东西我自有打算。”

“还自有打算呢!”一说到这个她就来气,“从你加冠之后你这话就说到现在,与你同年的哪个不是做了爹爹?你告诉我打算了这么多年就打算出什么来了?”

王妃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自家儿子这个淡漠的性子既不像她也不像他爹。

两人一直都是以谢凛意愿为先,很少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谢凛。

即使是谢凛说想参军,爹娘两人即使不愿也只能说上一句平安归来。

“娘亲,你知道的,孩儿不是那种滥情之人……”他爹府里就他娘一人,两人就是谢凛对于爱情最好的榜样。

“娘当然知晓你不是那种滥情之人,但是你也要想想我们……”他们就谢凛一个孩子,多么渴望在离世之前能见到谢凛成家立业的场面。

王妃把那本画册摊开放到谢凛面前,“凛儿,于你择妻而言,爹娘都认为只要人品可以,家世清白就好。”他们门第观念都不是很强,但是人品一定要过得去。

家世清白吗……谢凛想起什么,小心翼翼问道。

“家世没那么清白有关系吗?”

王妃听到谢凛这么问眼睛都亮起来,“听你这么说,是有人选了?”

谢凛没敢直视自家娘亲的眼睛,这方面他一直都算不上很开窍。

“怎么个家世没那么清白?你倒是说出来让娘亲评估评估。”王妃开始不动声色套谢凛的话。

这话可是难为谢凛,该怎么形容那个人好呢……

“大概就是,她爹人品不行,她娘亲很早不在了。她爹另娶一人,那人和她爹对她都不是很好……”谢凛说着说着就看到他娘亲满是打趣的眼神。

意识到自己被套话之后,谢凛就把头埋到书里不再说话。

“怎么不继续说了?”她还听得正起劲呢。

谢凛的耳根都红透了,喝下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水醒醒神。

“就是她现在应该是与她家人决裂了,没有来往了。”

王妃听完也很气愤,“是男是女?”最近话本子里写了不少是断袖龙阳之好。

谢凛眼睛瞪向王妃,“当然是女!”

“那就好……”王妃暗自松口气,“既然是女的,家世不清白不是她能选择的事,既然是已经与家里决裂,那当然是可以的。”

寂静一段时间之后,王妃冷不丁来一句:“那女孩子在哪?”

“在蛮……”

谢凛一个大刹车,差点就把自己的底全都交完了。

谢凛赶忙补上一句:“这你别问。”

被套话的感觉实在是太不好了,就像是被人催眠了一般,神不知鬼不觉得就把话和盘托出。

等自己反应过来恨不得给刚才的自己几个大嘴巴子,都怪自己太多嘴了。

王妃倒是无所谓,“我们反正都要知道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谢凛感觉也是。

难怪上次他无意间套姜杳的话,姜杳会那么生气。

谢凛这会也是狠狠的感同身受上了。

“不会是上次你走的时候买首饰的那个女孩吧?”王妃像是发现什么一般,自顾自分析起来:“你刚刚说了在蛮荒,你上次疗伤也是去的那……”

谢凛:我什么时候说了在蛮荒……

“难不成是一个人!亏我还说你这孩子为什么大老远跑到蛮荒之地去疗伤,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王妃问清楚了,拿起画册就走。

“那个…哈哈我知道了,这本画册你已经不需要了,娘亲先拿走了哈!”王妃说完就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离开了谢凛的书房。

徒留红耳根的谢凛在书房无奈扶额。

还是打探完消息的暗卫把谢凛从羞耻中唤醒。

“世子,他们的目的地是一处坟墓。”

谢凛:“坟墓?”

暗卫确保一群人都下山之后才敢原地返回去看了坟墓的内容。

“上面刻着‘姜正元之妻许氏,许箐’的样式,坟墓中埋的许氏是十三年前去世的。属下瞧那坟墓的土不是新土,在这至少有一年的时间了。”

姜正元之妻?还去世了十几年?

那不就是姜杳的亲娘的坟墓吗?怎么会在那种荒郊野岭?

姜家的祖坟都在姜正元被抄家之时由朝廷出人迁走了,当时他还疑惑怎么没有姜杳娘亲的坟墓。

原来早就被迁出来了,不过也是因祸得福,姜家祖坟还不知道被朝廷迁到哪里去了。

谢凛想通之后就着笔写信,命人快马加鞭运送到蛮荒。

在传信之后的第二天,陈阿四就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信。

上面写明了一行人找到的坟墓的内容,陈阿四看完之后立刻找来了姜杳。

“小姐请看!”

姜杳知晓这信的内容,手不自觉颤抖。

“许氏……许箐……”姜杳看完已经泪流满面,是她娘亲的坟墓没有错。

她还记得在娘亲没去世之前,姜正元依旧戴着好相公好爹爹的面具“阿箐阿箐”的唤。

姜杳小时候听了几句,有一段时间内她也有样学样以“阿箐”唤她娘亲。

“辛苦你了,阿四。”姜杳郑重地把信叠好放入自己的兜内,“今年你们一人再领三十两!”姜杳今天高兴,乐意当这个散财童子。

“多谢小姐,我这就找他们来领赏!”

陈阿四能感受到姜杳的好心情,他也发自心底为姜杳高兴。

姜杳散完钱打算去镇上买点黄纸和纸元宝烧给娘亲。

她的阿箐,好好在京城等着吧。

姜杳等开春去祭拜她娘亲,顺便参加京城的平福粮店的开业。


  (https://www.2kshu.com/shu/96092/4939443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