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施救 预警 探索新路线!
推荐阅读:海上兽世:罪雌人鱼她是万人迷 希腊:我就是宙斯! 从火影开始提前兑现未来 木叶:宇智波的绝对正义 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末世:你惹她干嘛?她是修仙的 路基艾尔弱?可曾听闻黑暗火花 搬空家产去部队,禁欲长官痴宠我 分身万界:憧憬成为光之巨人 穿到七零,我成了全大院最靓的崽
第281章 施救 预警 探索新路线!
虽然此时的海拔还没有到8千米以上的死亡地带,但是在大风口,氧气面罩被风吹落后,也是极其危险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其致命的。
如今绝大多数的登山队都是带著氧气瓶进行登山的,类似李悠南这样无氧还能将血氧维持在95以上的牲口实在是太少了。
而前面的这个登山队也都是全员携带了氧气瓶的。
因为一直都在呼吸氧气,当氧气面罩被吹落以后,急性缺氧症状会迅速爆发,数分钟内就会出现剧烈的头痛、眩晕、视物模糊,同时判断力也会下降,比如无法自主判断如何重新佩戴面罩,身体协调能力也会丧失。
那个队员此时已经将身体完全趴服下去,手紧紧地拽著路绳。
那名队员的向导此时试图救援他,但是也不可能将自己的氧气面罩取下来交给他。
而此时那个面罩被吹到了七八米开外的冰缝上,被卡住了,没有路绳,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这七八米的岩壁混杂著冰雪,看上去距离不长,但是向导也不敢冒著生命危险过去取回来。
而就在这时候,那名向导吃惊地看到,身后明显不是他们团队的那个登山者,用冰镐一下子敲进岩壁紧实的雪中。
随后,他用手试探了一下结实程度,接著身体往那边一荡,脚上的冰爪狼狠地踢进了一块冰川当中,随后如法炮制,另一只手的冰镐也狠狠地敲进了冰川当中。
如此,他整个人已经悬在了岩壁上。
李悠南在决定之前就已经将路线规划好了,除了冰镐第一下敲进去的是雪,后边都是冰川。
有冰爪和冰镐,其实对他来说并不危险。
相比之下,冰壁是比较结实的,这里的温度在负50度以下,冰会被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
李悠南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很快就已经抵达了面罩被卡住的位置,随后松开一只手将面罩给扯了出来。
运气还好,如果这面罩被吹得再远一点,那就爱莫能助了。
李悠南将面罩揣回自己的兜里,又用相同的方式回到了路绳旁边。
说实话,氧气面罩在普通情况下是很难被吹下来的,但是可以明显看到,这个面罩上有摩擦勾拽的痕迹。
应该是攀登的时候,那个登山队员动作或者路线选择不当,导致了外部器械的干扰,再加上可能有供氧管路的缠绕,因此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杠杆效应,将面罩给扯离了面部。
在珠峰攀登的过程当中,氧气面罩被完全扯掉,最终因缺氧和低温遇难的案例不在少数。
比如在2019年的珠峰拥堵事件中,就有多名登山者面罩在狂风中松动,再比如登山者弗朗西斯在海拔8600米的地方也被暴风雪吹掉了面罩,最终遇难。
李悠南很清楚,此时时间就是生命,将面罩取回来以后,李悠南加快脚步,很快就抵达了那个被吹落面罩的队员旁边。
此时的风力极强,耳边全是呼呼的风声,说话都需要极大的声音才能让人听清。
李悠南尽管已经动作极为迅速了,但此时也已经过去了好几分钟,因为猛然的缺氧,这个登山队员已经出现了急性缺氧症状。
而那名向导见李悠南已经将面罩取回来了,赶紧上手,两人一起极为迅速地将氧气面罩的管线插好,再次帮队员戴好了氧气面罩。
登山向导大声吼著对李悠南说:「谢谢你!」
李悠南也大声吼著回应:「你赶紧带著他下撤,这里不是说谢谢的地方!」
向导用力地拍了拍登山队员的脑袋,在他耳边喊道:「不要睡,快点清醒一下!你现在状态不行,我们要先下去一下。」
此时已经被吓得有些懵的登山员点了点头,努力地让自己站起来,随后深深地看著李悠南:「你叫什么名字?救命恩人!」
李悠南虽然没有带氧气面罩,但这么大的风,自然也是戴上了登山面罩的,在登山面罩和护目镜的遮掩下,完全看不出来他长什么样子。
李悠南说:「我叫李悠南,下去的时候注意安全。」
「李悠南,谢谢你。」登山队员默默地记住了李悠南的名字,「我会报答你的!」
听这人的声音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李悠南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而后当这两人下撤以后,李悠南继续跟著前面的登山队员往上攀爬。
此时李悠南虽然极为自信,但也老老实实地抓著路绳,默默地往上攀爬。
虽然说以他的能力,也是可以完完全全不走商业路线,自己寻找甚至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路线,但是明明有现成开辟出的路,还要自己去找路,那就是有一点脑袋不正常了。
在攀爬的时候,李悠南心头其实是有一些感慨的,只因为手中的这根路绳。
李悠南走在后面,等逐渐离开风力最高的区域,风逐渐小了下来,他才对著运动相机的收音口说道:「兄弟们,大家看到我手中的这根路绳了吗?」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影视剧或者新闻当中看到过这玩意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队员抓著这根绳子往上攀爬。」
「大家肯定会有一些好奇,这东西是怎么来的?」
「就是说,第一个爬上去放这个路绳的人是谁?」
「答案就是——北坡修路队。」
「因为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商业路线,众所周知,商业路线一共有两条,一条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北坡商业路线,另一条则是位于南坡的尼泊尔。」
「而这些商业路线之所以要收取登山者那么高的费用,除了提供向导、搬运物资这些服务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每年的登山季开始,都会有修路队提前上山,架设安全的设施。」
「而这个修路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登山!」
「他们没有任何保护,从海拔6500米到峰顶的陡峭路线上架设路绳,安装锚点,搭建金属梯,排查雪崩、冰裂缝。」
「这是一项每年都需要做的工作。」
「因为冰裂缝、冰川还有大雪这些东西都是动态的,今年攀登完,甚至要不到明年,之前的路绳就会被风雪给掩埋了,架设的金属梯子也会变形、不稳定。」
「而那些冰裂缝、雪崩的风险点也都会随之而变化。」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修路队的先锋是更有含金量的攀登珠峰的勇士,是他们让后面的登山者成功登顶,让天堑变通途。」
「如果没有这些修路队,北坡的攀登死亡率还会更高!」
李悠南就在给看他直播的观众们科普的功夫,已经顺利地通过了大风口,前面就是C2营地了。
在正式登上C2营地之前,还需要通过一段长长的斜坡,而这个斜坡上被厚实的积雪所覆盖。
只要通过了这个雪坡就能抵达C2营地,届时海拔也将达到7900米。
一般来说,登山者会选择在C2营地休息一晚上,然后继续往下一个营地前进。
不过虽然已经过了大风口,但并不意味著这里就没有风了,只是相比于大风口的风力要减弱了不少,此时依旧可以感受到大风裹挟著雪粒、冰晶打在护目镜上。
李悠南微微舒了口气,无论如何就要抵达下一个重要的节点了。
但就在这时,他的心头忽然一阵莫名的发紧,随后一股心悸的感觉从胸口传来。
他猛然发现脚下的雪突然发沉,不是平时踩下去的紧实感,而像是踩在了松动的沙堆上。
先是轻微的震动从脚底顺著腿往上传,紧接著李悠南猛然抬头,听到了低沉的摩擦声,不是巨响,而是雪层挤压的簌簌声,越来越密。
雪崩!
他的脑袋里一下子就出现了这个词语。
而前面的登山队也有人慌张地叫了起来:「雪崩!雪崩!」
随后被穿著统一服装的向导捂住嘴巴。
李悠南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喊叫的是商业登山队员,遇到这样的情况脑袋空白了,下意识地惊慌失措,而向导是为了不发生更大的雪崩。
毕竟经常被雪崩埋的人都很清楚,声波的震动足以引起更大的雪崩。
李悠南猛然转身,他厚厚的背包挡住了一部分的冲击,整个人被一股力量往前推。
周围的雪开始流动,不是整块下滑,在李悠南的视野中,是一片白茫茫的雪浪带著细碎的冰粒顺著斜坡涌来。
李悠南回头望去,距离他最近的登山队的成员刚要喊什么,声音就被雪声给盖了过去。
路绳猛地将他拽了一下,他发出一声惨叫,不过下一刻就松了—一绳结断了而李悠南则被雪浪带著往前滑,膝盖以下陷进雪里。
但是尽管如此,李悠南的心里却十分冷静。
因为他的登山技能赋予了他强大的灾害预警能力,在遭遇这个雪崩之前,大脑已经在一瞬间判断出了这片雪坡,就算发生雪崩,以他所在的位置,处理得当的话,也不会带来特别大的危险。
雪崩也是要分大小的。
如此滑了大概十几米,雪势慢了下来,李悠南撑著冰镐站起来,他的膝盖已经被积雪没过了大半,有些吃力地将腿从雪当中取出来。
随后回头再看,原本顺著斜坡铺的路绳已经断成了好几段,有许多被埋进了雪里,之前的踏痕全没了,路绳的锚点有的被拔了出来,歪在雪里,之前清晰的路线已经完全凌乱了。
而前面的登山队就有些麻烦了,他们的身体素质远不如李悠南那么好,又没有李悠南的预判。
在雪崩来的时候,李悠南急中生智,靠著背包减缓了大部分的冲击,所以这场雪崩并没有给李悠南带来实质性的伤害。
但那些登山队的人就不同了,他们大部分躯干被埋进了雪里。
要知道,雪崩的速度带来的冲击力不亚于卡车冲下悬崖,但这还不是雪崩致死的主要机制。
雪崩致死源于窒息、失温和创伤,其中最大的致死原因是窒息。
一旦雪埋过了胸腔,巨大的压力会导致胸腔无法扩张,呼吸困难。
除此之外,高海拔环境下的体温骤降导致的失温,也会带来致命的风险。
李悠南的目光迅速地在前面的登山队每个人的身上扫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次小雪崩只有两名队员被埋在了胸部以下的位置,其余的队员都在腰部以下,他们开始自救。
李悠南先是观察了一下再次发生雪崩的可能性,才上去将距离他最近的一个队员帮忙拽出来。
这是一个女登山队员,李悠南将她救出来的时候,她明显带著哭腔:「我————我的手臂————」
李悠南皱了皱眉头,刚才这个女登山队员是摔倒在雪崩当中的,手臂撑了一下,雪流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她的手臂上,或许已经发生了骨裂。
真是头痛啊。
眼下,他们c2营地肯定是上不去了。
所有人开始往下撤,李悠南也在帮忙将两名伤势比较严重的队员一起营救到下方的岩石区域。
当情况总算是稳定下来以后,李悠南和登山队的队长盘点损失。
一共有8名登山队的成员,其中4名向导、4名商业登山队员,其中两个人大概遭遇了骨折,一个是手臂,一个是肋骨,携带的装备物资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其他的装备都还好,关键是氧气!
他们盘点了一下所剩不多的氧气瓶,万幸平均下来,下撤还是够用的。
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虽然有人员受伤,但没有人员死亡。
加上之前在大风口就已经下撤的那名队员和他的向导,这一次这一个登山队可以宣告全员登顶失败了。
队长对李悠南表示了感谢,又说:「路线被破坏了,窗口期还有十几天,大概也来不及再修路了,我估计上半年没办法再进行攀登了。」
李悠南将目光望向了上方的线路,首先是路绳系统完全被扯断或者深埋,其次锚点冰锥被拔出,雪锚失效,而且原本的路径被雪堆覆盖,形成了新的裂缝区,之前他们熟悉的路线完全消失。
并且众所周知,雪崩后这片区域会成为二次雪崩的高发区,修复难度和风险倍增。
队长苦笑了一声,只能向其他队员宣布这次攀登失败、必须回撤的决定,又对李悠南说:「兄弟,谢谢你,你可真厉害,竟然是无氧到这里的。」
李悠南不在意地摇了摇头,此时他在考虑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如果商业线路被破坏,那么他就不得不思考探索新的登顶路线的问题了。
而此时对于这支登山队的成员来说,下撤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毕竟已经有人受伤了,他们所携带的氧气也损失了不少。
所以仅仅是在这片区域休息了十来分钟,便准备下撤,好在下撤的路绳还没有被破坏。
就在准备出发的时候,却见李悠南没有跟他们一起行动的意思,队长说:
,兄弟,走啊。」
李悠南摇了摇头:「你们下去吧,注意安全。」
一听李悠南的话,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望向了李悠南:「不是,兄弟,上面的路线已经被破坏了。」
李悠南笑了笑:「每年登山季刚刚开始的时候,修路队不就是面临这样的情况吗?」
众人都呆了呆。
话虽如此————但是人家毕竟是修路队的呀!尤其是这一届修路队的队长多吉次仁,可是登顶珠峰18次的狠人,从北坡登顶珠峰次数的纪录保持者,而其他绝大多数的队员也都是10次以上!
他们当然可以在没有路绳的条件下作为先锋来无路攀登珠峰。
可是李悠南————
但他们忽然又意识到,李悠南刚才在大风口就展示出了极为专业的登山技术,而且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携带氧气面罩,这样的铁肺,或许比起顶尖的夏尔巴人也差不了多少了。
见状,队长也不再劝解李悠南,只是认真地说:「那祝你好运,兄弟,一路平安。」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一路平安!」
「兄弟加油!」
在众人的挥手道别之下,李悠南独自踏上了继续攀登的征程,而接下来,他必须要选择其他的线路上去了。
李悠南并不是一个人在攀登,毕竟他还带著直播器材,带著绝大多数网友的关注,帮他们一起攀登珠峰的。
此时直播间的主持人已经不敢再主动连麦李悠南了,此时直播间的画面是另一幅景象,主持人和嘉宾看著李悠南直播的画面,表情十分复杂。
主持人说:「我们刚才已经看到李悠南在直播画面中遭遇了雪崩,眼下李悠南并没有放弃攀登珠峰的目标,而我们也从他们的对话中了解到,眼下继续往上走的商业路线已经被破坏掉了。」
「那么我们请我们的嘉宾陈老师给我们再讲解一下,商业路线被破坏掉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姓陈的嘉宾老师思考了一下,沉声说道:「这意味著,要继续攀登珠峰的话,难度会几何级上涨!」
要知道,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包括我在内,能够攀登珠峰,不是因为你真的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你给的钱足够多。」
「有先锋的修路队提前帮你上去架好了金属梯子,打好了雪钉锚点,铺好了路绳,并且一路上还有向导为你背负绝大多数的装备,减轻负重,还带著氧气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是爬上了珠峰,但又并不是真正的爬上了珠峰。」
「在登山圈,甚至有许多无氧登珠峰的人是不认可商业登顶珠峰的那些人的。」
「而此时李悠南面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攀登珠峰的难题。」
「在没有北坡商业路线之前,从北坡登顶珠峰,一直是公认的死亡路线。」
听了陈老师的解释,已经有不少担忧李悠南的网友们在直播间刷起了弹幕:「主持人还不连麦李悠南,告诉他这一次的路线很危险吗?」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
「主持人你快连麦李悠南啊!」
看到这些评论,主持人却是摇了摇头,说:「我也注意到我们的直播间有不少朋友在担心李悠南的安全,但是在这种时候,作为主持人,反而不能去打扰李悠南。」
「我们都知道,李悠南是一个成熟的探险家,是的,此时他在我眼中已经不仅仅是他所拥有的旅行家那么简单的标签了,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探险家。」
「而李悠南在做下这个决定的时候,他考虑到的东西一定比我们这些局外人考虑到的更多,作为旁观者,我们不应该去干涉他的决定。」
尽管主持人说得非常诚恳,但是直播间里还是有不少人刷起了宣泄情绪的话语,诸如「红牛为了宣传GG,竟然不在乎人家的生命了吗?」
但更多的支持者力挺主持人的选择。
毕竟,李悠南确实是一个成年人,他的决定又不是别人逼他的。
更何况,在网际网路上,每个人抱著猎奇的心态,大家也很想看看李悠南在完全不依赖商业线路的条件下,能走多远。
很快直播间的氛围再次平静下来,大家还是将注意力再次放在了李悠南的攀登上。
回到直回到直播画面。
李悠南再次抵达了那个斜坡下方,此时他不打算从这里上去了,毕竟刚刚发生了雪崩,情况未知。
李悠南看了看时间,此时还是下午的两点多钟,严格的说还不算太晚,不过过了下午,风变大了不少。
李悠南说:「兄弟们,我现在有一个想法,或许我们并不一定要去C2营地,毕竟我是背著帐篷的,对我来说,哪里其实都是一样的。」
「从这里抵达C2营地的路已经中断了,绕开的话再回到C2营地,实在是没有什么必要。」
「所以我的想法是直接往C3营地,也就是突击营地上面走。」
此时李悠南看了看手表上的海拔,距离C3营地还有四五百米。
李悠南解释道:「C3营地是封顶前的最后一个营地,无论我们怎么绕路,C3
营地是必须要抵达的。」
「除此之外,还有黄带地区、第二台阶,以及东北山脊的横切线、第三台阶,则是我们必然会经过的几个重要节点。」
「现在等我休息一下,吃饱喝足,我们继续出发。」
李悠南找了一个相对避风的位置,吃了一餐,又喝了一点热水,随后又用携带的无人机勘察了一下地貌。
这个无人机原本是打算登顶以后拍摄用的,所以只带了一块电池,飞起来拍了几张照片,李悠南便赶紧将无人机收回了。
他对著照片研究了一阵子,很快就确定出一条全新的线路。
接下来的路程,直播间的所有人都替李悠南捏了一把汗。
因为没过多久,他就遇到了一个致命地形。
绕开C2营地后,李悠南事实上是走了一段相对来说比较好走的路线的,但很快前面就出现了一片再度被积雪覆盖的区域,李悠南很快就停下了脚步,眼睛在不远处的冰川上望了过去。
李悠南笑了笑,此时他的镜头正对准著前面的那片雪坡,说:「兄弟们看到前面了吗?如果你不是经常攀登珠峰的话,遇到这样的地形千万不要贸然地踩上去。」
「注意到这里的冰川了没有?那片雪坡下面是冰川,而在冰下面是裂缝。」
李悠南取出了一根折叠的探雪杖,往前面的雪坡上一戳,轻而易举地戳下去一大截,随后轻轻一搅动,覆盖在上面的雪忽然就哗啦啦地落了下去。
此时,呈现在镜头前的是一个隐蔽性极强、深达数米的裂缝,一旦踩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这便是他可怕的危险预警能力。
甚至可以说,李悠南有底气攀登珠峰,攀岩能力都不是最主要的倚仗,而是这种对于地质危险宛若蜘蛛感应一般的预判。
在直播间的观众们看到这一幕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甚至连嘉宾也忍不住说:「李悠南能够那么轻松地登上贡嘎山,果然不是靠运气啊————要是换了是我,恐怕已经栽在这里了。」
而此时李悠南已经展现出了极强的登山技术、身体素质和丰富的雪山登顶经验,所有人对他登顶更有信心了。
李悠南轻轻地抖了抖背包,外挂在上面的滑雪板飘下来雪粉。
他若有所思,喃喃道:「大家说,我这一次上去会不会遇到从南坡上来的登山队呢?」
快了,很快就要登顶了。
>
(https://www.2kshu.com/shu/96114/128433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