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扫帚没手,可它认得人心
推荐阅读:热血警察 都市重生之剑仙归来 开局假冒专家:你说中医是伪科学? 无双追云录 许家三姐妹 我有一个九宝莲灯 重生死后七年,被团宠的她杀疯了 绝世联盟 苦堪的破茧旅程 七零小福宝,被七个哥哥团宠啦
镇北小院,晨露未晞。
苏晚晴推开屋门,一眼便看到了院中那株奇异的嫩芽。
它由叶知秋留下的那枚星辰花籽萌发,不过数日,已长至半尺之高。
更奇的是,它的叶片上竟有微光流转,如星屑点缀,随着清晨的微风轻轻摇曳,明灭之间,仿佛有了自己的呼吸。
她心中一动,提着水瓢走近,正欲浇灌,目光却被嫩芽根部的泥土吸引。
那里的土,竟在微微地、自主地翻动。
下一刻,一枚仅有指节长的细小竹片破土而出,带着一股洗尽铅华的古朴气息。
苏晚晴的呼吸骤然一滞。
这竹片她认得,正是当年叶知秋初入山门时,用的第一把扫帚上崩落的残节。
那把扫帚早已在日复一日的清扫中化为齑粉,唯有这枚残节,被他当作某种纪念,埋在了这院中。
她伸出微颤的指尖,轻轻触碰那枚竹片。
就在触及的一瞬间,竹片“嗡”的一声轻响,骤然腾空,悬浮在嫩芽之上,缓缓旋转。
一圈,又一圈,光华内敛,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志,仿佛在审视着整个天地,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苏晚-晴心头巨颤,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涌上心头。
她仰望着那枚旋转的竹片,用几不可闻的声音低语:“你是要……选一个人?”
话音未落,竹片似乎得到了某种确认,旋转骤然加速,随即化作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流光,冲天而起,径直射向北岭的方向。
北岭星阶,接天连地,宛如神迹。
入夜之后,寒风更是刺骨,能刮掉人脸上一层皮。
赵三石和一众轮值的矿工围着一堆篝火,火光映着他们饱经风霜的脸。
“要我说,叶仙师那才叫真人不露相。谁能想到,扫地扫了三年,一朝悟道,竟是那般通天彻地的人物。”一个老矿工呷了口烈酒,哈着白气说道。
“可不是嘛!”旁边的人立刻接话,“我以前就觉得扫地是最低贱的活,现在倒好,我家那臭小子,天天抢着扫院子,说要学叶仙师,扫出个大道通天!”
众人哄笑起来,气氛热烈了不少。
只有角落里一个沉默的年轻人,目光一直望着星阶的尽头,那是他父亲曾经日夜守护的地方。
他是老石匠的儿子,赵小石。
父亲因常年开凿星阶,积劳成疾,最终也倒在了这星阶上。
临终前,他只对儿子说了一句话:“这阶,还没扫干净。”
就在这时,一道微光自镇北方向的天际划破夜空,如流星坠地,不偏不倚,精准地落入了赵小石的手中。
那是一枚竹片。
他整个人都怔住了,周围的喧闹声仿佛瞬间远去。
他能感觉到,这枚小小的竹片温润如玉,却蕴含着一股磅礴而温和的力量。
他下意识地想将其推还给同伴,以为是谁的法器,可竹片却像生了根一般,紧紧贴在他的掌心,纹丝不动。
下一秒,一股暖流从竹片中涌出,竟顺着他的经脉,在他体内游走了一圈。
所过之处,常年挖矿留下的暗伤竟有消融的迹象。
最终,那股暖流连同竹片,一起沉入了他的心口,消失不见。
赵小石猛然抬头,原本有些迷茫的眼中,此刻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坚定。
他看向那条在月光下泛着清辉的星阶,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我爹……没扫完的路,我继续扫。”
同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共修盟顶。
林墨正对着三百面“回光镜”组成的巨大法阵,眉头紧锁。
这法阵能映照九州山河间的灵气异动,是共修盟监控天下的耳目。
而就在刚刚,异象突现。
三百面光洁如水的镜子,竟无一例外地浮现出了同一个画面:一枚古朴的竹片,化为流光,飞旋着落入一个凡人的手中。
这些人身份各异,有挽着裤腿在田埂边清扫落叶的农妇,有拿着小扫帚在学堂门口嬉戏的蒙童,也有一身伤疤、每日擦拭营寨木栏的老兵……
他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在过去的无数个日夜里,他们都曾手持扫帚,默默地清扫着自己眼前的一方天地。
林墨脸色剧变,他疾步走入身后的地脉室,双手按在了一副巨大的“万帚图”之上。
这是盟内根据叶知秋的“扫地之道”推演出的秘图,能模拟天下清扫轨迹与地脉灵气的关联。
随着他灵力注入,图上光点次第亮起,正是那些被竹片选中的凡人所在的位置。
他们的清扫轨迹,看似杂乱无章,此刻在图上却被无形的线条连接起来。
这些线条在地脉深处交织、汇聚,最终在北岭星阶的底部,形成了一张前所未有的、遍及九州的巨大网络。
那网络,如人身之血脉,如大地之呼吸。
“心脉阵……”林墨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干涩地自语,“从未有任何典籍记载过……以凡人之行,筑天道之阵。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眼中满是震撼与敬畏,喃喃道:“不是我们在修道……是道,在挑能懂它的人。”
边城,拾微堂。
秦雨薇正耐心地指导着一群少年,如何从最普通的灶灰、尘土中,提炼出那一丝微弱的“尘灵露”。
这是叶知秋留下的法门,能让没有灵根的凡人也触摸到修行的门槛。
突然,炼丹炉中的火焰猛地一窜,一道竹影在火光中一闪而过。
紧接着,一缕青烟从炉口飘出,在空中凝成了一支扫帚的虚形。
它在空中轻盈地转了一圈,然后轻轻一点,落在了一位正在角落里默默扫地的老妪掌心。
这位老妪是城里的孤寡老人,几十年来,风雨无阻地清扫着拾微堂门前的长街,只为换一口饭吃。
扫帚虚影入体的瞬间,老妪浑身剧烈一震。
她手中那把用了多年的破布扫帚,竟像是活了过来,自发地吸附起地上的灶灰。
那些凡人眼中污秽不堪的灰烬,在破布的吸附下,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结、提纯,最终化作一粒米粒大小、闪烁着柔和光芒的砂砾。
尘灵砂!比尘灵露精纯百倍的灵物!
老妪看着掌心里的光砂,浑浊的双眼瞬间被泪水模糊。
她颤抖着,嘴唇嗫嚅:“我……我这没用的老婆子,也能……帮上人了?”
秦雨薇快步上前,双膝跪地,轻轻扶住摇摇欲坠的老妪。
她望着老妪那双布满老茧、却依旧紧握扫帚的手,心中一股暖流涌过,瞬间彻悟。
她明白了。叶知秋留下的道,从来不是一场关于天赋的筛选。
“原来道不选天赋,”她扶着老妪,声音里带着一丝哭腔,“只选……那个不肯放下扫帚的人。”
幽谷,讲道台。
这里是当年叶知秋最后一战的地方,也是柳月婵的葬身之所。
一个跛脚的少年,每日都会来此,将数百级石阶清扫得一尘不染。
这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这一日,他如往常一样,扫至柳月婵那块残破的石碑前。
忽然,手中的扫帚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猛地脱手飞出。
扫帚在空中划出一道玄奥至极的轨迹,正是叶知秋名震天下的《归尘九步》第一式的起手式!
轨迹完成后,扫帚轻巧落地,发出一声轻颤,帚柄的末端,直直指向石碑底部一道不起眼的裂缝。
少年心中惊疑不定,他跛着脚走过去,顺着扫帚的指向,将手摸索着探入裂缝。
指尖,触及到了一枚冰凉滑润的玉符。
他取出玉符,只见上面用古老的符文镌刻着一行字,正是那传说中《混沌引气法》的补遗残篇。
“灵生于舍,道成于续。”
少年看着这八个字,又看了看手中那把普通的扫帚,眼眶一热。
他终于懂了。
叶知秋留下这一切,不是要后人将他奉若神明,去模仿,去学习他的所有。
他喃喃自语:“他不是要我们学他……是要我们替他,走下去。”
当夜,镇北小院,万籁俱寂。
苏晚晴沉沉睡去,陷入了一个悠长的梦境。
梦里,她看见叶知秋站在无垠的星河尽头,背影依旧孤寂。
但这一次,他似乎感应到了她的注视,终于缓缓地转过身来。
他的脸上没有悲喜,只有一片化不开的温柔。
苏晚晴张了张嘴,有千言万语哽在喉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叶知秋没有说话,只是抬起手,轻轻按在自己的心口。
而后,他指向脚下的大地。
苏晚晴顺着他的指引看去,只见九州万壤之上,无数凡人,正手持着各式各样的扫帚。
或新或旧,或铁或竹,他们都在低着头,专注地清扫着。
每一下扫动,他们的脚下便会浮现出一道微弱的光痕。
亿万道光痕,从九州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彼此连接,交织成网,最终竟凝成了一道通天彻地的阶梯,从凡尘大地,一路铺向他所在的星海尽头。
梦醒时,窗外已是天光微亮。
苏晚晴猛地坐起,目光第一时间投向院中的那株嫩芽。
只见嫩芽的顶端,不知何时已悄然裂开。
一朵素白如雪的花,在晨曦中彻底绽放。
花瓣层层展开,花心之中,竟藏着一片缓缓旋转的微缩星辰。
而那枚悬浮在嫩芽之上的竹片,已不见了踪影。
苏晚晴起身,走到窗前,遥遥望向北方。
那里,是北岭星阶的方向。
她眼角的泪痕未干,唇边却漾开一抹释然的微笑。
她低声呢喃,仿佛在对星河尽头的那个人说。
“你终于……放心了。”
而就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遥远的北岭之巅,老石匠的儿子赵小石,执起了他用星阶岩石新刻的石扫帚,对着脚下的台阶,奋力扫落了第一下。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只有一声岩层间低沉的共鸣。
紧接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整条绵延万里的星阶,竟自他脚下开始,由下而上,一阶一阶地亮起了温和而璀璨的光芒。
光芒冲破云霄,照亮了整片天穹。
仿佛是沉睡了千年的大地,在回应这朴实无华的一扫。
仿佛整个天地都在告诉他:
这一次,是它在扫他。
(https://www.2kshu.com/shu/96176/4937103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